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217节

  再说了,工厂都是国企,盈利指标并不是陈奇首先考虑的事情,完成上级的任务才是他最在意的。

  而这个年代,出口创汇就是比什么事情都来的更加重要的任务。

  搞得夸张一点的话,就算是BJ212以3000美元的价格出口,也是有许多人支持的。

  只是那个时候这个事情的成绩就显得没有那么亮眼了。

  毕竟宝马70前段时间搞出来的大动静,都是实现了3000美元的天价出口创汇任务呢。

  要是一辆汽车的出口价格比摩托车还要低,多少也是有点说不过去的。

  “行吧,既然你们有信心,那就大胆的去试一试。”

  “宝马科技那边,我可以请江辉帮忙安排引荐一下,反正他也是你们厂的老员工了。”

  秦浩能够感受出陈奇是经过认真考虑才找自己汇报的,自然不会再反对。

  不过,陈奇说完这些之后,并没有立马离开秦浩的办公室,而是接着说道:“秦局,我们厂还有一个项目准备正式的立项。”

  自从上一次受到刺激之后,陈奇和吕建强他们就在厂里面多次讨论,确定了首都汽车制造厂要开发一款轿车的事情。

  甚至研发中心那边已经基于BJ212的动力总成和内饰等规格,初步确定了轿车的设计方案。

  由于大部分的零件都是最大规模的留用BJ212,只是对车型外观和一部分的底盘零件做调整。

  所以整个方案的进度很快,现在已经把初步的油泥模型和一部分的图纸给画了出来。

  眼看着今年就要正式启动样件的准备,那个时候就要真金白银的花费大量资金的时候,陈奇肯定要事前跟一机部这边汇报才行。

  这个年代,各个汽车厂开发新产品的积极性都是不高的。

  一般都是一机部这边下发了任务,大家为了完成任务采取开发新车型。

  而首都汽车制造厂的轿车项目,却是自己主动发起,那就更要好好的汇报一下了。

  “什么项目?”

  秦浩对首都汽车制造厂的动静还是很感兴趣的,眼看着陈奇汇报了一个大项目,结果又说还有新项目要跟自己汇报,他的好奇心也算是被提了起来。

  “部里面现在开始鼓励各个汽车厂发展轿车产业,我们厂准备响应部里面的号召,开发一款跟BJ212同平台的轿车产品,迅速的解决首都汽车工业缺少轿车的局面……”

  陈奇花了十几分钟,把厂里面的安排给说了出来。

  “你们真的有信心搞出这么一款轿车出来?”

  秦浩颇为欣喜的看着陈奇。

  首都汽车制造厂要搞轿车项目,并且看起来还是颇为让人看好的项目。

  他肯定是不会反对的。

  一汽和上汽那边都在跟国外的汽车巨头洽谈合作,想要导入国外的轿车产品到华夏进行生产销售。

  虽然短时间内可能没有那么快有结果,但是大家既然已经开始接触和谈判,那么迟早肯定会有一些结果出来。

  这种情况下,首都汽车制造厂反其道而行之,坚持自主开发,要发展属于华夏自己的轿车产业,一机部没有理由不支持。

  虽然一汽和上汽之前给部里面汇报自己寻找合作伙伴的时候,都想着以“市场换技术”,但是这个目的是不是真的能够实现,秦浩的心中其实是有疑问的。

  但是首都汽车制造厂的这个方案不一样。

  很显然,这款轿车要是真的顺利量产,那么所有的零件都是从国内采购,不需要浪费一分钱的外汇。

  考虑到BJ212现在优秀的表现,跟它同平台的轿车,舒适性肯定能变得更好,质量也不差。

  那还真的有可能让华夏的轿车工业,甚至是整个汽车产业进入到不一样的发展节奏之中。

  想到这里,秦浩对陈奇的这个方案就更加感兴趣了。

  “秦局,我们厂是这么安排的……”

  感受到秦浩的支持与担心,陈奇进一步的把开发新款轿车的具体安排给说了出来。

  听到明年就可以把这款轿车搞出来,秦浩心中再也没有顾虑,直接表示汽车局这边同意首都汽车制造厂的方案。

  他也会亲自去给郑海明和周建汇报这个事情。

  不用多说,首都汽车制造厂敢主动去挑战承担新的任务,又不需要一机部这边划拨经费,肯定没有哪个领导会反对。

  而为了保险起见,陈奇还专门拿着轿车产品的外观设计图,找江辉帮忙把把关。

  “这就是你们准备生产的轿车?”

  江辉看着眼前的设计图,虽然没有自己画的那么精致,但是大体上的情况还是可以看出来的。

  “是的,我们是对照了丰田皇冠轿车的造型,结合BJ212的动力总成等方案,形成了我们新一代轿车的设计方案。”

  陈奇颇为期待的看着江辉,想要看看对方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陈厂,我觉得首都汽车制造厂进军轿车产业的这个安排,确实是挺不错的。”

  “不过我觉得皇冠轿车的轴距有些长,定位是高端的轿车,我们刚开始的时候可能生产入门级的轿车会好一些。”

  “车长定位在四米六到四米七,就已经足够了。”

  “要不然的话,就需要对底盘进行非常大的改动,我担心短时间内没有办法完成。”

  虽然同样的价格的情况下,大一点的车肯定更好卖。

  但是前提是首都汽车制造厂要能生产出来才行啊。

  最小化的设计改动,最快速度的生产出产品来进行销售,这才是对方现在需要做的事情。

第243章 布局汽车产业,江辉在行动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内部其实也还没有定下最终的尺寸方面的数据。”

  “轴距加长之后,对传动轴等零件的设计和生产要求提高了。”

  “车辆的操纵性会下降,这方面要做的改善也比较多,确实还不适合我们厂。”

  陈奇是听劝的。

  他对江辉的眼光很有信心。

  再说了,等会他还有其他的事情要找江辉再交流,自然不适合在第一个问题上闹出什么分歧出来。

  “是的,充分的利用现有的资源,结合社会上的需要,开发出一款质量好,舒适性高,价格便宜的轿车,应该还是很有市场的。”

  江辉这话让陈奇听了很舒服。

  自己都已经离开首都汽车制造厂了,江辉也不愿意插手太多具体的事情。

  像是直接帮忙设计汽车外观之类的事情,那是根本不可能的。

  能够帮陈奇掌掌眼,就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好在陈奇也没有提出这种不合理的要求,而是果断的选择了一款成熟的进口品牌轿车来“借鉴”。

  反正国内的专利法,虽然已经颁发了,但是跟没有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小江,我还有一个想法跟你再聊一下,估计之前秦局也跟你提过。”

  谈完轿车的事情,陈奇立马就把话题转移到了自己更加关注的地方。

  “你说的是首都汽车制造厂跟宝马科技合作,把BJ212卖到东南亚等国去的事情吧?”

  江辉没有吊着陈奇,而是直接主动的把事情提了出来。

  “是的,你也知道,现在国内对出口创汇的需求有多么的强烈。”

  “五机部那边前段时间搞出了5亿美元的出口大订单,在整个华夏工业界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不仅五机部内部在各种表扬相关的人员,就是其他的部委,也都纷纷的把这个案例作为一个典型。”

  “我们首都汽车制造厂这几年都算是一机部下属工厂中的改革典型,现在自然也不想落后。”

  “不过出口这种事情,我们比较没有经验,所以想要听一听你的看法。”

  经过这段时间的了解,陈奇也是知道在朝阳摩托车制造厂里头,江辉是完全能够说了算。

  港城的那个宝马科技的代表,完全就是一个什么事情都不管的人。

  甚至对方大部分的时间都不在厂里面。

  有小道消息说宝马科技的负责人其实就是江辉的媳妇。

  所以陈奇这一次是选择直接跟江辉谈BJ212出口的事情。

  “BJ212在我们国内自然是非常有竞争力的,目前没有任何一款越野车可以比得上它,甚至大部分厂生产的轿车,综合性能方面也是比不上它。”

  “但是客观的说,它的动力性能也好,舒适性也好,跟国际汽车巨头的同类产品相比,还是有差距的。”

  “在国外卖,倒也不是不能卖,但是基本上只能依靠低价来吸引一部分的消费者。”

  没有品牌,没有技术优势,想要多卖,那就只有一个办法。

  江辉也没有拐弯抹角,而是直接把自己的看法说了出来。

  对于这些内容,陈奇自然也是理解的。

  特别是去年跟着江辉一起去美利坚通用汽车考察了半个月之后,他对华夏国内汽车工业跟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所以他压根就没有想着要让BJ212进入到东瀛、美利坚等汽车工业强国的市场。

  那样子的希望基本上是零。

  反倒是东南亚这些地方,有些国家的经济实力其实还不错,至少比华夏的人均水平要强。

  把BJ212卖到这些地方的话,多少还是有一些可行性。

  陈奇也不指望一年能够卖几万辆,只要能够卖出去几千辆,他就很高兴了。

  毕竟几千辆的BJ212,出口创汇金额也是绝对超过1000万美元了。

  放在外汇储备只有几个亿的年代,也是非常大的出口金额了。

  华夏各地,目前出口最多的还是各种农产品和工艺品,还有就是原油。

  这些东西的单价普遍都不算高,挣点外汇很辛苦。

  但是进口的基本上都是各种设备和仪器,个个价值都不低。

  越是如此,外汇反而变得越紧张。

  许多工厂提出了自己的产线改造方案,但是由于需要使用外汇从国外采购设备,最终改造方案迟迟不能落地。

  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影响了华夏改革的发展。

  难怪各个部委现在对于出口创汇的重视程度,远超后世大家的想象。

  “你说的这些都是事实,我们厂内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

  “考虑到我们自己本身是没有这个经验,也没有这个能力去做出口的事情。”

  “所以就想着能不能跟宝马科技合作,让它们作为BJ212的代理商,把它卖到国外去。”

  陈奇这么一说,江辉没有立马回答。

  宝马科技成立之初的目的,是为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的合资做准备的。

  但是将来自己肯定是要进军汽车产业的。

  现在就开始从汽车代理商或者经销商的角色做起,似乎也不是不可以。

首节 上一节 217/4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