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巨头从娶女儿国王开始 第194节

  唐日月觉得如果是自己的话,无论如何都是不会去考虑承包一家这样子的工厂。

  这个条件实在是太苛刻了。

  除非是像首都汽车附件厂这种经营状况很不错,前景明朗的工厂,才值得去冒险。

  “先看看情况吧,估计清单中的这些,肯定是有一些厂没有人承担的。”

  “到时候一机部很可能会考虑降低一下承包的条件吧。”

  “亦或是有哪个厂被人承包之后,局面很快出现了改变。”

  “那样子才能刺激到更多的人去冒这个风险。”

  不得不说,何清泉的这个判断还是很有道理的。

  这也算是示范的意义。

  本身这一批的工厂就是作为示范的存在,在示范清单之中其实也是需要一两家示范中的示范工厂的存在,那样子事情才能动起来。

  何清泉能够看到这一点,一机部那边自然也是看到了。

  “老秦,到现在为止都还没有收到任何人关于这一次改革的报名申请,我们是不是把江辉叫过来沟通一下?”

  周建这一次是作为改革的牵头人在强力的推进这一次的事情,自然是非常希望能够取得成功。

  所以心态上面难免就有一些患得患失了起来。

  他怕申请的人太多,显得一机部这边给出的条件太好,被人攻击。

  他也怕没有人申请,让他主推的这一个改革成为笑话。

  那种纠结的心态,让他这几天都没有睡好觉。

  “领导,改革的内容和清单工厂才公布几天的时间,大家肯定是需要一些时间去研究和调查了解。”

  “我们要不要再等几天看一看?”

  “如果还是没有人有动作,那么就请江辉毛遂自荐,自己先提出来。”

  “反正这个方案是他提出来的,这一次他在美利坚又挣了一笔钱,完全有实力去承包一家工厂。”

  秦浩略微一思考,给出了自己的意见。

第222章 令人震惊的决定,首都汽车制造厂的给力支持

  “行吧,那就再等三天。”

  “三天之后如果还没有动静,那我们就要动起来了。”

  “这一次的改革方案,许多眼睛都盯着,一定不能出现意外,要不然对我们后续的其他改革是非常不利的。”

  周建知道这一次的改革方案,可是跟自己的前途息息相关。

  如果成功了,那自然一切都好说,下一步进一步的扩展到其他的工厂,甚至是扩展到其他部门下属的工厂,意义就非同寻常。

  作为政策的主要推动者,周建肯定是可以进入到更高层的视野当中。

  但是如果失败了,那很可能就会有许多人跳出来反击他的一些观点了。

  这是他不希望看到的局面。

  “嗯,前段时间江辉去美利坚通用汽车考察了,之前的一些政策风声,他都还没有听到,这几天估计也要时间消化一下。”

  “要是再过三天他还没有报名或者过来找我们汇报工作的话,我就直接去找他。”

  秦浩作为周建的嫡系,自然要为领导分忧。

  更何况这个事情,在他看来是利国利民,绝对是值得大力的去推广。

  一机部不能让更多的工厂出现经营亏损。

  只有各个工厂的发展势头都很好,改革才能更好的进行下去。

  而就在周建和秦浩聊着江辉的时候,他这个当事人此时正在陈奇的办公室里头汇报工作。

  他现在毕竟还是首都汽车制造厂的人,自己要去承包外面的工厂,肯定要跟厂领导好好的沟通一下。

  “小江啊,你现在虽然只是一个副部长,但是实际上底盘部和造型室的工作都是你在负责。”

  “我们首都汽车制造厂的一个部门负责人,它的级别其实跟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的厂长的级别是一样的。”

  “但是两家工厂现在面临的处境确是完全不同,我觉得你还是要慎重考虑一下到底要不要承包这么一家工厂。”

  陈奇肯定是舍不得江辉离开的。

  哪怕是江辉现在对于首都汽车制造厂的重要性没有那么高,他也不想这么一个技术实力强大的管理人员离开。

  “陈总工,这两年非常感谢你对我的支持和关照。”

  “情况跟你说的是一样,从级别上来说,离开首都汽车制造厂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不过我觉得除了级别之外,还有一些东西也是值得去尝试的。”

  “一机部那边当初出台这个政策之前,我是有提一些建议上去的。”

  “现在的这个改革方案,有一部分内容是采纳了我之前的建议。”

  “如今还没有人报名承包任何一家工厂,这对一机部深化改革来说,也是很不利的。”

  “所以哪怕是从这个角度考虑,我也想去试一试。”

  江辉没有去跟陈奇说明今后自己承包了朝阳摩托车制造厂之后如何去改善经营的事情,这都不是陈奇关注的重点。

  对方在意的是自己离开首都汽车制造厂去承包一家外面的工厂这件事。

  既然如此,那就要从更加高的视野去解读这个做法。

  让自己的选择变得有那么一点特殊的意义。

  “是一机部那边跟你联系要你去承包工厂吗?如果是这样子的话,我可以帮忙去找领导说明一下情况。”

  “你是新款BJ212的主要负责人,虽然这款车已经大规模的量产了,但是今后肯定也还要做一些改进工作。”

  “我们厂不能没有你的。”

  听了江辉的话,陈奇还是不想同意。

  当然了,他也知道自己就算是不同意,到时候只要一机部同意了,江辉肯定还是可以顺利的承包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的。

  “我们厂现在已经有了研发中心,经过了这段时间的磨合,研发中心也算是慢慢的进入到了正轨。”

  “只要按照这个态势发展下去,首都汽车制造厂成为国内领先的汽车制造厂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其实单纯的看今年的生产量,我们已经是仅次于一汽的存在了。”

  陈奇在强调江辉的重要性,江辉就要强调自己对首都汽车制造厂来说,已经没有那么重要。

  最终陈奇看到江辉的态度似乎很坚定,只好无奈的说道:“既然你心意已决,那我也不阻拦你了。”

  “不过,承包朝阳摩托车制造厂并不影响你在我们厂里面继续担任职务。”

  “当然了,底盘部和造型室的具体工作,肯定是要考虑交给其他人来负责。”

  “我准备跟郑厂商量一下,看看是不是增加一个研发中心副主任的职位,让你继续兼任这个位置。”

  “这么以来,未来一年内只要你想要回来,随地都可以。”

  不得不说,陈奇对江辉还真是仁至义尽。

  临走了,还想着推动江辉的级别提高,这样对于他今后的发展肯定有好处。

  江辉都已经要离开首都汽车制造厂了,这种突然的晋升,内部的阻力也不会那么的大。

  至于一机部那边,陈奇就更加不用担心会被拒绝了。

  “多谢陈总工,我人虽然不在厂里,但是只要厂里有什么需要,我一定随叫随到。”

  该表态的时候肯定也是要表态。

  要不然岂不是辜负了人家的热情?

  ……

  “小江,你要是再不过来递交申请,我就要单独去找你了。”

  江辉跟陈奇和郑海明汇报了自己的想法之后,很快就正式的填写了相关的申请资料,然后直接来到了一机部汽车局。

  当初是秦浩找他交流的改革话题,现在江辉自然要跟秦浩先汇报一下。

  顺便聊一聊工厂承包的具体事情。

  有些条件能够争取的好一些,自然是要争取,江辉可不会客气。

  毕竟现在外面都还是处于计划经济,各个工厂都是国企,各种原材料的采购基本上都是相关部门在调配。

  如果自己承包朝阳摩托车制造厂之后,原材料的供应没有办法保障的话,那可是一个大问题。

  “领导,部里面的改革政策,我肯定是要积极响应的,只是到底如何响应,这几天我也还在思考。”

  “昨天跟厂领导汇报之后,今天立马就过来递交申请了。”

  江辉一边说,一边把自己的申请资料递给了秦浩。

  “你准备承包哪一家厂?”

  秦浩颇为好奇的接过了江辉的申请表,认真的看了起来。

  “朝阳摩托车制造厂?你不打算选择跟汽车行业密切相关的工厂,反而选择了这么一家规模不是很大的摩托车制造厂?”

  对于江辉的选择,秦浩感到很意外。

  这一次的清单里头,只有十家工厂,每一家工厂的情况,秦浩都是专门做过了解的。

  在他看来,朝阳摩托车制造厂绝对不是最适合江辉的选择,找那些能够给首都汽车制造厂配套零部件的工厂,显然更加适合江辉。

  那样子也能更好的发挥江辉原本的影响力。

  “秦局,我想生产能够直接面向客户的产品,这样子可以通过工厂本身的努力快速的实现改变。”

  “单纯的给首都汽车制造厂配套零件的话,其实很大程度上工厂是没有太多的主动权,一切都是跟着主机厂来走。”

  “反而朝阳摩托车制造厂这样子的情况,只要改革好了,可以快速的呈现出不一样的局面出来。”

  江辉这么一解释,秦浩倒也理解了。

  其实对于秦浩来说,江辉选择朝阳摩托车制造厂,反而是更有利。

  因为这种看起来明显很难搞的示范工厂,如果都有人承包的话,那么其他那些比较有希望的工厂,就比较值得期待了。

  “你把承包工厂之后的一些经营改善的意见也都写出来啦?”

  秦浩快速的翻阅着江辉准备的资料,颇为意外的发现江辉这一次的准备工作居然做的很完整。

  他是知道这一次的改革哪怕是在一机部内部,其实也是有不同的声音。

  大家在正式的签署承包合同之前,一机部肯定也是要组织领导和专家听取江辉对承包工厂之后的一些改革措施。

  只有大家觉得江辉承包朝阳摩托车制造厂是真的可以带着工厂快速的走上扭亏为盈的局面,可以改善现在的不利局面,才有可能最终得到通过。

  很显然,江辉无意之中准备的内容,已经在为这个答辩做准备了。

  “时不待我,这一次去美利坚通用汽车考察,看到了国内汽车行业乃至整个工业行业跟美利坚那边的巨大差距。”

首节 上一节 194/44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