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上周日寄出去,都已经有差不多一周了。
算算时间,那边应该也是要有一些动静了。
江辉停好自行车之后,三步并两步的回到了宿舍楼。
还没有到门口,就听到了里面传来了笑谈声。
看来人民文学的编辑,似乎很健谈呀。
居然能够把不是那么爱说话的朱淋的聊天热情给调动起来。
“今天出门的时候听到喜鹊在叫,原来是有贵客登门了呀。”
刚刚出现在宿舍门口,江辉就看到里面多了两个客人。
“崔组长,葛编辑,这就是我爱人江辉。”
朱淋看到江辉回来了,有点生硬的笑容立马就变得生动了起来。
“江辉,这是《人民文学》小说组的崔永芳组长和葛素红编辑。”
作为女主人,朱淋这个时候肯定是要站出来给双方做一些介绍。
不过,江辉回来了,她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刚刚她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才应付了两个嘴皮子很厉害的女人的聊天。
好在谈论的内容大都跟《渴望》的内容有一定的关系,朱淋多少也是可以说出个一二三出来。
毕竟这几天江辉每天下班回来都是会抽空写几千字的《渴望》。
“崔组长,葛编辑,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我不知道今天你们会过来,要不然就早点赶回来了。”
人家等了自己好几个小时,不管是不是他的问题,江辉肯定是要先给人家赔个不是。
“这不怪你,是我突然心血来潮,决定过来跟你这个作者好好的交流一下。”
“《渴望》这篇小说,刚刚听你爱人说是会写到五十万字左右,现在只是一个开始。”
“我现在更加好奇后面的一些情节了。”
崔永芳看着江辉,觉得她们这一次是捡到宝了。
如此年轻的作家写出了《渴望》那种让人看了欲罢不能的长篇小说,将来要是有其他的作品,《人民文学》肯定就占据了先机啊。
别看《人民文学》在华夏文艺圈的地位很高,但是真正经典的作品,其实还是每一期都是有点缺的。
没有哪个编辑会嫌弃好的作品太多。
“后面的情节我都已经规划好了,预计会在未来几个月逐渐的写出来。”
江辉不准备剧透,所以只是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自己的规划,没有说太多的小说内容。
与其跟她们交流小说的内容,他觉得交流稿费会更加有兴趣。
“对了,你上一次邮寄给我们的稿子是两万字左右,我听你爱人说最近一周你都有在进行创作,我能看看最新的稿子吗?”
崔永芳能够感受到江辉不是很想交流《渴望》后续环节的剧情。
不过已经写出来的稿子,肯定就不一样了。
其实刚刚崔永芳就很想让朱淋帮忙把稿子找出来,不过觉得有点不合适,忍住了。
“没问题啊,差不多有两万字左右的存稿吧。”
江辉一边说,一边在简陋的书桌抽屉里头拿出了《渴望》的稿子。
崔永芳接过稿子之后,立马就开始看了起来。
正常情况,江辉以为她翻一番,大概浏览一下就完事了。
没想到过了五六分钟,她也是一点要停下来的意思都没有。
搞得江辉坐在那里都有点尴尬了。
“江老师,《渴望》这本小说我们已经确定要刊登在下一期的杂志上面了,趁着崔组长在看稿,我给您简单的介绍一下稿费的情况?”
葛素红觉得自家组长的做法似乎有点失礼,开始在旁边提起了一个新话题。
“好啊,麻烦你了!”
江辉对这个话题太有兴趣了,连说话的语调都显得激动了几分。
自己的挣钱大计要开始了,能不激动吗?
就是这个年代的稿费是一次性的,跟出版多少册没有关系,有点可惜了。
当然了,要是《渴望》的成绩够好,出版社那边想办法给你搞点补偿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明面上的稿酬,却是相对固定的。
“正常来说,现在的稿酬是千字2~7元钱,这也是去年年底刚刚恢复的制度。”
“一般新人作者,我们给的稿酬标准都是千字2元或者3元。”
“不过我们的组长非常看好《渴望》,专门在社内给你申请了千字5元的标准。”
“这在新人里头算是特别高的标准了。”
葛素红这么一说,江辉心中立马快速的核算了一下。
千字五元的话,两万字就是100元的稿费。
50万字的话就是2500元钱,似乎也不算特别的多啊。
不过考虑到自己的工资也就几十块钱的话,这个数又是非常高的一个数了。
一般的家庭要想存下来2500元,恐怕得几十年才行。
“千字五元啊!”
江辉潜意识的重复了一下。
葛素红敏锐的察觉到了江辉对这个稿费似乎没有惊喜,反而有点失望。
想着《渴望》那充满吸引力的开头,她立马又说了一句道:“如果成绩好的话,那么后面继续提高也是有可能的。”
第27章 额外的福利
“多谢葛编辑,这个稿费对一个新人来说确实是很不错了。”
“我这书准备写五十万字左右,不知道《人民文学》这边是打算如何去发表呢?”
虽然这个稿费标准有点低,但是江辉知道现在讨论提升稿费的话题没有太多的意义。
等到《渴望》开始连载之后,大家看到了成绩,说其他的事情才有意义。
“原本我们的计划是把你现在投稿的2万字发表在最新的一期杂志上面,但是考虑到你这书有50万字的规划,一期发2万字的话,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有点太长了。”
“正好你这周也已经写好了差不多两万字,你要是不介意的话,这个手稿等会我直接带走,然后到时候连同之前的2万字一起,凑成一个4万字的内容进行发表。”
“这么一来,基本上就可以把连载的时间压缩到一年左右。”
听到江辉跟葛素红的对话,崔永芳终于恋恋不舍的放下了手中的稿纸,将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她自己作为专业编辑都要被《渴望》一环扣一环的内容给吸引住了。
更加不用说普通的读者了。
在她看来,《渴望》放弃了过去以教育宣传为目的的创作方式,转而以“普通人喜欢看的内容“为创作导向。
这部小说,很可能会大火!
“没问题,就按照崔组长你的方案来。”
“不过这部小说预计会在未来三个月内写完,到时候是不是仍然按照一期4万字的标准来出版,就看你们的安排了。”
江辉话是这么说,不过意思其实很明显了。
那就是后面字数多了,希望《人民文艺》那边也多连载一些。
这样子《渴望》的影响力才能更快速的爆发出来。
毕竟没有看完全文,有些东西还没有办法直观的体现出来。
江辉写出来的《渴望》,里面的人设借鉴了一些后世的流行因素,那就是人设被设定得非常极端。
一个角色一旦表现出某种性格特质,就会一直坚持下去。
比如王亚茹,她表现得非常固执,会让许多人都感到难以接受。
但江辉觉得这种设定能够让故事更加简单明了,读者也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
这算是后世流行的肥皂剧的一个重要特征了。
提前拿到小说上使用,江辉觉得《渴望》的结果一定是火,区别就是火的程度了。
“三个月就能完成50万字的创造任务啊?”
崔永芳大吃一惊。
这个速度,绝对是很夸张的。
“组长,我们不是有一个制度可以邀请作者来我们那边改稿吗?”
“您要是担心江老师写的太快了,可以请他过来适当的再润色一下稿子嘛。”
葛素红刚刚是看出来了,江辉对千字5元的稿费谈不上多么的满意。
不过《人民文学》的稿费标准就在那,现在谁都不适合轻易的调整。
不过在规则范围内进行合理的一些补贴,那就完全有操作空间了。
因为邀请作者去改稿,那是有补贴的。
不仅可以住在它们的招待所,每天还能领取2元的补贴。
《渴望》三个月内写完的话,完全可以安排至少3个月的改稿时间,单单是补贴就有180元。
虽然不算特别多,但也绝对不少了。
因为这个补贴,你完全可以拿了之后继续干自己的事情。
反正人家看的是结果,过程不重要。
作家佘华就曾经远道而来去《首都文艺》改稿,结果第一天就改完了,之后在首都玩了一个月。
可以说是自己一分钱没有花的出去玩了一趟,还挣了一笔钱。
“改稿啊?”
崔永芳不傻,一下就明白了葛素红是想要给江辉谋福利,就现在这个稿子,一字不改的发表都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她也立马说道:“江辉,你确实是可以来我们那边改稿,正好也可以跟我们的其他编辑和作者认识一下。”
葛素红担心江辉不清楚改稿背后的福利,在旁边快速的介绍了一下《人民文学》的改稿政策。
偶尔去晃一圈就行,不需要坐班。
这完全不影响自己继续上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