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虽然摩托车更合适,但是其他人也还不知道,还看不上摩托车呢。
摩托车的创汇能力,也是比不上汽车。
所以肯定是先把汽车卖出去咯。
至于合适不合适的问题,江辉才不管那么多呢。
反正那么大的一个战场,也不差一些汽车。
“你说的这倒也是一个思路。”
郑海明知道江辉的思路很灵活,他说的话,肯定不是没有过脑子随便折腾的内容。
只是这个事情想要达成目的,似乎也没有那么容易啊。
“不过阿国肯定没有钱去买我们的车吧?”
“我们不可能免费援助他们,哪怕他们是去打北极熊。”
郑海明很清楚华夏国内现在的局面。
无偿援助的事情,不会轻易的再去搞。
特别是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题已经树立起来,首都汽车制造厂自己都不能接受免费把车送给阿国。
它们宁愿选择以计划外的价格在国内销售呢。
“没错,阿国确实是没有钱去购买我们的车。”
“但是美利坚有啊!”
江辉这么一说,郑海明就更加有点懵了。
首都汽车制造厂销售新款BJ212给到阿国,这个事情还能跟美利坚扯上关系?
还想着让美利坚去给阿国买单?
似乎怎么想都有点不是那么的靠谱啊!
仿佛感受到了郑海明心中的疑问,江辉准备好好的跟他说明一下。
要不然这个事情没有郑海明的全力支持,推进起来肯定会有许多的障碍,这是江辉不希望看到的。
第188章 帝国坟场,说服郑海明
“郑厂,美利坚跟北极熊之间的矛盾,我就不多说了。”
“双方都恨不得对方明天就垮台。”
“如果花费一美元,就能让对方承受十美元的损失,甚至是几十美元的损失,我相信不管是北极熊还是美利坚,都是非常乐意去做的。”
“眼下北极熊入侵阿国,要控制这个有着‘帝国坟场’称号的国都,美利坚绝对是非常希望他们栽个跟头的。”
这个年代的人的国际视野,肯定没有办法跟后世相比。
毕竟大家从小到大接受到的各种信息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存在。
“帝国坟场?”
这个后世许多人都知道的名字,郑海明显然觉得很陌生。
“没错,在我看来,阿国就是‘帝国坟场。’”
“公元399年,东晋高僧法显前往天竺求法,途经帕米尔高原时感叹: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人骨以标行路。说明当时阿国是特别的荒凉。”
“但是,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阿国逐渐成为丝路沿线重要国家。”
“公元628年,唐朝高僧玄奘再度西行取经,他在《大唐西域记》中记载:迦毕试国周四千余里,北背雪山,三陲黑岭。国大都城周十余里。宜谷麦,多果木,出善马、郁金香。异方奇货,多聚此国。”
“这个迦毕试国就是现在的阿国所在地,玄奘描绘的这番景象显然和法显见到的有所不同,以丝绸之路为纽带,阿国的农业、畜牧业和经贸有了长足的进步。”
“它成了连接华夏、天竺和西亚的枢纽,有‘文明的十字路口’之誉。”
伴随着江辉的说明,郑海明整个人完全聚精会神的在那里听着。
如此新奇的从历史的角度去说明一个问题,他是第一次接触过。
可以说,此时此刻,江辉的才华在他心中上升了一个等级。
“阿国的特殊价值吸引了大国关注的目光。”
“在历史上,它先后被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沙皇帝国、蒙古帝国和大唐帝国等入侵、占领或控制。”
“在近现代,英吉利也涉足阿富汗,结果无一例外的铩羽而归。”
“我觉得这一次北极熊也不例外。”
江辉知道最终的结果,所以说话自然是充满了自信,仿佛自己说的一切都是事实。
“看报纸上的内容,北极熊都已经快要掌控阿国全境了吧,人家已经成功了啊。”
郑海明的这个观点,显然也是代表了这个时代许多人的观点。
历史上,刚开始的时候华夏之所以没有任何的行动,就是因为觉得北极熊大局已定,再折腾已经没有什么意义。
谁知道北极熊天胡开局,最后会把局面搞成那个样子呢?
“没错,现在北极熊基本上已经把阿国主要的城市都给控制了,但是我们要考虑到阿国的特殊性。”
“阿国不但是中亚和南亚的交汇处,又是东亚和西亚的中转场,有‘亚洲心脏’之称。”
“它的山地高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4/5,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全国最大的兴都库什山脉自东南到西北斜贯。”
“在冬季,北部地区的气温降至-30℃以下。在夏季,东部城市贾拉拉巴德气温高达49℃,可以说阿国的气候环境是非常恶劣的。”
“这种情况下,一旦各方势力发动阿国的百姓搞起人民战争,北极熊绝对会吃一个大亏。”
“毕竟特殊的环境磨砺了阿国人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在国家遭到侵扰之际,他们通常可以顶住压力,坚持战斗。”
对于江辉的这个观点,郑海明显然有自己的看法。
所以不等江辉继续往下说,他就插了一嘴道:“在现代战争的情况下,吃苦耐劳是没有什么特别大的用处的。特别是北极熊的实力那么的强大,阿国根本就不是对手。”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郑海明的这个说法也是没有错的。
你再吃苦耐劳,就能挡得住子弹?
你挡得住子弹,还能挡得住大炮,挡得住导弹?
再不行给你来一发钻地弹、温压弹、白磷弹之类的,根本就不是血肉之躯可以顶得住的。
“郑厂,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还得看到阿国的一个特点。”
“阿国境内多山塑造了特有的社会结构,全国散布着398个部落,它们自成体系,相对独立,操纵部落的长老拥有巨大的威望和声誉,代表着一个地区的权威,部落成员对长老的忠诚度远高于国家。”
“这就意味着北极熊就算是名义上占据了阿国,实际上也就掌控了几个主要的城市,各大部落根本就不听他的。”
“第一次英阿战争中,英军和一个部落达成了缴械撤军协议,在撤退途中遭到没有参与谈判的其他部落袭击,仅有一位身受重伤的军医跑回贾拉拉巴德,通报了1.6万英吉利军民葬身阿国的消息,可见阿国部落战斗力之强,形势之复杂。”
“阿国地处亚洲中心,控制了它,就能掌握战略主动权,这是许多帝国想要掌控它的原因,这一次北极熊也不例外。”
“从过往的情况来看,每一个踏入阿国的帝国只看到了它的表象,并未了解它的本质。”
“阿国生存在两大文明古国之间,又能硬挺过外敌的屡次来犯,正是天时、地利和人和左右着战争的结局,‘帝国坟场’的大名,绝对是名不虚传……”
伴随着江辉的不断解释和说明,郑海明的看法也在慢慢的发生变化。
局面要是真的跟江辉说的那样子,那这个事情就非常重要了。
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会是一件可以影响华夏大局的大事情。
这一点,郑海明是可以快速的领悟到的。
“小江,走,我们现在就去一机部,找周领导汇报一下你的这个观点。”
“与此同时,我们厂也开始为BJ212出口创汇做准备。”
一件看起来原本完全不可能的事情,现在居然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
郑海明现在绝对是比较江辉更加积极的去推动BJ212出口创汇的大项目。
第189章 大胆行动,一步一步的搞定各个环节
北极熊入侵阿国这件事情,绝对是当下国际上最受关注的事情。
华夏国内的许多官员,也非常关注这件事情。
一方面,过去十几年为了抵御北极熊可能的入侵,华夏也是做了许多的准备和演练,甚至大三线的项目都是因为这个事情而产生的。
另外一方面,大家也想好好的看看北极熊进入到阿国之后的各种局面变化,看看对华夏今后抵御北极熊有没有什么参考意义。
再加上南边的大规模行动虽然结束,但是零星的战斗一直都还在进行。
而安南背后的大靠山,就是北极熊。
这些事情加成在一起,注定了华夏会非常的关注这个事情。
周建作为一机部的副部长,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当他在听首都汽车制造厂的郑海明带着江辉过来汇报工作,结果郑海明首先从北极熊入侵阿国的大背景开始说起,还是把他搞得有点懵。
“郑厂长,这个事情虽然是当下最受大家关注的新闻,但是工作时间我们还是尽量谈工作,其他的可以放在茶余饭后再去交流。”
周建之前对郑海明的印象还是非常不错的。
毕竟最近一年首都汽车制造厂在郑海明的带领下,着实是做出了不少的成绩,如今已经是一机部下面的明星企业来着,更是第一批八家改革的示范工厂。
这种情况下,他还是愿意给这个实权厂长一些面子的。
所以哪怕是对郑海明在正式的汇报的时候,“跑题”的扯国际新闻,他的语气也还算是正常。
“领导,我们今天要汇报的BJ212出口创汇的事情,跟北极熊在阿国的行动也是密不可分的。”
“所以我才简单的回顾一下这个大事情,再结合我们厂内讨论的一些观点,跟您汇报一下整体的方案。”
郑海明完全可以理解周建的疑惑。
他自己之前也都对江辉提出来的方案感到不理解呢。
“哦?BJ212出口创汇还能跟这个事情扯在一起?”
不管是任何一家工厂,只要能够出口创汇,周建都是很感兴趣的。
没办法,这些年华夏太缺外汇了,而偏偏一机部的各个工厂又普遍都是外汇消耗大户。
为了在买设备的时候不看人脸色,他也是很希望一机部下面能够多出几家创汇大户。
那样子以后他找经贸委等兄弟部门沟通设备采购的事情的时候,腰杆子都能硬一点。
“小江,要不还是你来给周领导好好的说明一下这两件事情之间的关系?”
郑海明倒是没有打算独吞江辉的功劳。
反正只要首都汽车制造厂的BJ212成功的出口到到了阿国,他的功劳就跑不掉。
这个时候,江辉的工作积极性是绝对不能受到打击的。
郑海明也算是看清楚了,自己想要在厂里面多搞一些功劳出来,那就还是得靠江辉才行。
其他人作为辅助,打打下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创新方面是完全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