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去年12月才刚刚开大会,民营企业家要发展壮大,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在他们积累实力之前,民用版悍马是没有人买得起的。
“那倒也是,我们现在最需要关注的就是如何提升新款BJ212的产量。”
“这个月只要第二批样车生产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厂里面就打算直接开始大规模量产的生产准备了。”
很显然,厂里的领导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新款BJ212量产的新闻。
这对他们来说,意义非凡。
对于江辉来说,自然也是有特别的意义。
“如果要开始准备新款BJ212的话,那么就需要对生产线进行一定的改造,哪怕是时间压缩的非常紧张,至少也是要停线一个星期以上,甚至一个月都没有办法生产现款BJ212。”
“这个影响,厂里面需要考虑进去。”
江辉觉得有必要把一些风险说清楚,要不然到时候临急临忙的搞了一半,前进也不是,后退也不是,那就尴尬了。
“厂里面也知道这个事情,等到这个月现款BJ212的战备任务完成之后,下个月就可以开始考虑生产线改造的具体安排了。”
就在陈奇跟江辉说话的时候,郑海明在秘书的带领下走到了会议室。
“同志们,大家新年好啊!”
郑海明今天的心情看起来还不错,坐在主位上之后,先给大家拜了个年。
“我听说相关部门今年会讨论春节放假等各种假期的安排,明年春节估计大家就可以享受一定的假期了。”
领导们说话,往往不是一上来就直入主题,反而会跟大家闲谈几句,缓和一下气氛。
这也算是一种工作技巧。
顺着这个话题,陈奇、杨青山等人自然也要附和几声。
至于江辉以及参会的各个科长,就只能是在一旁默默的看着大佬们谈笑风生。
五六分钟之后,郑海明看气氛差不多了,就正式的进入主题。
“今年我们厂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新款BJ212的大规模量产。”
“原本的计划是今年年底才会上量,但是上级部门现在对我们的期待很高,相关使用部门对这款车型也非常的喜爱。”
“所以日程肯定是要想办法提前,而首先要做的就是这个月把第二批的30辆样车给生产出来。”
郑海明说的内容跟江辉预计的差不多,与会的其他人员也基本上猜测到了这一点。
“下个月开始,我们的重点工作是确认各辆样车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做一些改进。”
“与此同时,我们也正式的启动生产线改造的事情,争取在上半年完成所有的生产线改造工作,正式投产新款BJ212。”
郑海明直接把具体的日程给定了下来。
上级希望提前量产新款BJ212,那么这个任务无论如何都要完成。
哪怕是车型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改善,那也要先量产再说。
反正这年头的新车上市也没有那么多法规认证之类的事情要搞,只要首都汽车制造厂自己觉得可以上了,那就可以了。
“郑厂,我们现款BJ212现在的战备任务还在持续之中,那么早的启动生产线的改造工作,会不会给这个任务带来影响?”
梁毅觉得这个问题还是要搞清楚,要不然到时候技术处就有点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梁处长的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我来替郑厂回答一下。”
黄文彬作为驻厂军代表,显然对战备任务是比较清楚的。
“到目前为止,我们增产的BJ212已经陆续交付给相关部门使用,这个月再增加1000辆之后,阶段性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
“后面哪怕是还有需求,那也是针对新款BJ212的需求。”
黄文彬知道准备了几个月,有些行动很快就要开始了。
华夏的这一次行动,定位是教训式的,快速解决问题。
所以行动开始之后,基本上新生产的车辆就来不及运输到前线了。
有了黄文彬这个解释,梁毅的担心自然就不存在了。
接下来自然就是郑海明给各个处室提出了一些要求,务必不能在重要项目上面掉链子。
江辉这个新款BJ212的实际负责人,更是被要求在会议上具体再介绍了一下后续车型开发推进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最关键的是郑海明在这一次的会上,正式的任命江辉为设计处处长处理兼任技术处处长助理。
再加上原本BJ212项目小组办公室联络员的职位,江辉在首都汽车制造厂算是有三个职位了。
这在科级干部里面,绝对是非常少见的情况。
无形之中,江辉成为了今天会议最耀眼的一名员工。
借着这个机会,江辉自然也要表态一下,确保新款BJ212能够顺利投产。
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算是首都汽车制造厂开年之后的一个誓师大会了。
谁掉链子,到时候郑海明绝对会想办法收拾他。
第156章 不听话,那就不客气了
大年初二,郑海明在小范围的会上给新款BJ212的工作做了安排。
很快的,整个首都汽车制造厂就围绕着这些工作在展开。
各个配套厂纷纷加快了零件大规模量产的准备。
江辉也是变得更加忙碌。
一方面,他需要去各个配套厂确认零件的准备情况,另外一方面,他需要经常留在设计处配合对一些零件的图纸进行修改确认。
而在这段时间,总师也是完成了对美利坚的第一次访问。
很多人可能觉得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国事访问,哪年不发生几次呢。
但是这一次的意义非常的不一样。
北极熊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给美利坚和华夏都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
这一次的访问,算是意味着华夏跟美利坚之间蜜月期的到来,今后很多设备、原材料等东西都能从国际市场进口。
甚至一些高端的军火都能直接从美利坚进口。
黑鹰直升机之类的先进产品,都是这段时间引入到华夏的。
华夏的军工产业,也算是从彻底的追随北极熊的步伐开始转为多方向发展。
而紧接着,伴随着《XX日报》的一篇文章,华夏南边开始了正式行动。
小屁孩不听话,那就不客气了。
“江助理,那几辆新款BJ212在南边的使用反响很好,第第二批的样车生产完毕之后,立马就安排专列运输过去。”
黄文彬专门来到江辉的办公室,跟他聊了聊新款BJ212在南边的表现。
现有的BJ212是什么情况,大家都很清楚,没有什么好说的。
但是新款BJ212的动力性能也好,底盘和内部设计也好,都有很大的升级。
这让使用部门非常的满意,甚至要求多生产几辆送过去。
哪怕是现在生产的车运输过去的时候,也许已经用不上了,但是以后日常训练什么的还是可以正常使用的。
“可惜的是首都工业学院那边的悍马军车项目还没有样车出来,要不然在南边应该可以发挥出非常巨大的作用。”
江辉想到朱建生那边正在设计的悍马,脸上露出了遗憾的表情。
悍马这种车型,虽然面对反坦克地雷之类的东西,显得有点脆弱。
但是对上手持步枪的安南士兵,那绝对是战场利器。
上面架设一架重机枪,简直就是移动的战斗堡垒。
在安南那边,完全是可以作为快速行军之中的冲锋利器啊。
“悍马军车的项目,我也听到了一点风声,不过具体的情况不是很了解。”
“这款产品你真的那么看好?”
黄文彬作为驻厂军代表,对于悍马肯定是有兴趣的。
江辉的眼光,他也是很有信心的。
难得看到江辉有那么高的评价,他自然很是好奇。
“悍马虽然也存在一些缺陷,但绝对可以称得上一代经典。”
“只要它顺利的量产,未来十几年都会是我们最主要的军车项目,并且很可能打入国际市场。”
“将来可以在悍马的基础上,开发出一系列的各种产品出来,完全可以满足大部分的战场军车需求。”
虽然黄文彬现在跟悍马项目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是作为相关部门安排在首都汽车制造厂的代表,他跟驻扎在首都工业学院等其他各个机构的代表肯定也是有一定的联系。
通过各种途径鼓吹悍马的优异性能,是江辉今后一段时间经常需要做的事情。
甚至一机部那边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推荐一下,将来搞一款悍马的民用版本出来。
只要它在军车市场打响了名气,民用市场肯定也是有一定市场的。
“你这么一说,我还真是挺好奇的,找机会我也去拜访一下朱主任。”
黄文彬自然是认识朱建生的,毕竟朱建生还挂着首都汽车制造厂副总工程师的帽子呢。
“首都工业学院那边已经有悍马军车的油泥模型了,五机部那边专家评审的时候给的评价非常的高,黄代表您要是有兴趣,什么时候我陪您一起过去看一看。”
“现在我基本上每周都会有一天过去首都工业学院那边跟朱主任交流新款BJ212的一些问题。”
江辉顺着黄文彬的话,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你今天有空不?”
“择日不如撞日,要不我们今天直接过去?”
黄文彬也是有配车的,平时在厂里面其实也没有什么太过具体的工作。
人家都这么说了,江辉自然没有意见。
很快的,他就跟黄文彬杀向首都工业学院。
因为打电话不容易,两人甚至都没有事前沟通。
反正江辉也是车辆工程系的熟客,倒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朱主任,我听江助理说你在搞一个大项目,今天专门过来膜拜一下。”
见了面,都不需要江辉介绍,黄文彬和朱建生自己就聊了起来。
毕竟大家之前也是认识的,只是不熟悉而已。
“黄代表过奖了,这个项目现在连样件都还没有生产,到时候是否能够把设计的各项功能都实现出来,我现在心中也有点没底啊。”
“毕竟里面的不少设计,确实是比现在行业内的有很大的区别和进步,要实现是有难度的。”
朱建生没有否认悍马设计的优越性,但也没有太过自吹自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