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现在的准备情况,下一个阶段的安排肯定也要简单的说明一下,让郑海明心中有数。
厂里面准备邀请一机部等部门的领导过来参观新款BJ212的实车的事情,他也是知道的。
“好,到时候我一定要亲自驾驶一下新款BJ212,体验一下这款领先全国的新产品。”
郑海明想到今后新款BJ212大规模量产之后的场景,心中一片火热。
工厂经营改革示范工厂,再加上新产品的上市。
首都汽车制造厂在未来一两年的场景,绝对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他自己屁股下面的位置,到时候也有机会挪一挪。
……
“小江,新款BJ212的样车这周就要组装完成了吧?”
朱建生现在已经比较少来首都汽车制造厂了,他主持的“悍马”项目,现在算是正式的展开。
万事开头难,哪怕是已经制作了油泥模型,学院和一机部那边都非常的满意,但是要把油泥模型的各种设计落实到图纸上面,就会发现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现在整个车辆工程系的老师们,各自带着一些学生都在忙着绘制“悍马”项目的图纸。
首都工业学院那边也在内部讨论扩大校办工厂的规模,想要找一机部申请划拨一家工厂给到他们学院,用来组装“悍马”。
这个明显很有前途的项目,学校肯定也是想要握在自己手中,交出去的话,实在是太可惜了。
朱建生这个系主任,自然就忙得一塌糊涂了。
“是的,这周就能完成了,赶在春节之前请相关部门的领导过来参观,敲定后续的各种事情。”
老丈人过来,江辉肯定是要亲自陪同的。
再说了,他现在也还挂着首都汽车制造厂副总工程师的名头呢。
自己陪着他,谁也说不出什么不是来。
“那等你忙完这几天,抽个时间过来学校跟大家交流一些‘悍马’项目的事情。”
“我之前是小看新款BJ212的设计工作了,现在正式的开始之后,千头万绪,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的多。”
“特别是这款车型上面有不少的零件都是全新设计开发的,非常耗费时间。”
在自己女婿面前求援,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朱建生现在已经算是彻底的想通透了。
大的好处自己都接受了,细节方案扭扭捏捏,完全没有必要。
第143章 你好!新款BJ212
“悍马车型将来注定会是一个系列的车型,它最关键的就是要把底盘相关的零件给开发好。”
“然后就是动力总成方面不能掉链子,只要这两个方面的工作到位了,其他的就影响不大了。”
“下周二我过来学校看看,先把一些主要的瓶颈零件问题给解决一下。”
“今后每周我都找一天时间来学校跟大家一起处理悍马项目的事情。”
老丈人来求援,江辉肯定要大力支持。
悍马这款车生产出来之后,注定会是一个时代的经典,也是华夏的汽车行业在世界舞台发出声音的重要机会。
未来十几年,首都工业学院车辆工程系都可以靠着这个项目在汽车行业搅动风云,为无数人谋划各种好处。
到时候跟着朱建明的那些副教授、助理教授,肯定有一大批人会因为这个项目的成功而升职。
这些人今后都会是朱建生的铁杆支持者。
推动朱建生不断地走向高位,是江辉为自己将来做打算的重要布局。
那么让朱建生的那些支持者能够不断的往上走,显然也是符合江辉利益的事情。
“新款BJ212是首都汽车制造厂的重点项目,你作为项目小组办公室联络员,要是每周都抽时间去学校,厂里面应该会有意见吧?”
朱建生自然是希望江辉能够过来带着系里面的老师和学生一起搞悍马车型,但是肯定不能因为这个事情影响江辉在厂里面的地位和口碑。
要不然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这个不用担心,你本身就是新款BJ212的负责人,现在我对外宣传的口径都是这款车型是在你的带领之下设计出来的,那么每周抽一天的时间过去跟你汇报新款BJ212推进过程当中碰到的问题,获得你的支持,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
江辉这么一说,直接把朱建生给说的有点不好意思了。
明明是过来帮助自己,结果却是变为找自己请求支持。
不过也只有这个办法才能最好的解决江辉的出勤问题。
虽然这个年代的工厂很难开除一名员工,首都汽车制造厂肯定也不会因为江辉的考勤问题开除他。
但要是落在有心人眼中,被人稍微传播一下各种似是而非的谣言的话,终归是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不管是朱建生还是江辉,显然都是不想要看到这样子的局面发生。
这个年代提拔提拔人员,除了看工作能力之外,个人的口碑也是很重要的。
要是到时候提拔公示的时候,一堆人写着各种举报信,哪怕上面说的是假的内容,也很容易把你的事情给搅黄了。
一句话,人家可能没有办法成事,但要败事的话,还是很简单的。
“行,那就按照你的意思来办吧。”
朱建生没有再纠结,同意了江辉的方案。
“对了,首都内燃机总厂那边,前段时间过来找我们交流,想要跟我们合作悍马项目的柴油机。”
“不过他们目前的柴油机的功率是没有办法满足悍马车型的需求,需要全新设计才行。”
“这方面单靠他们自己肯定是不行的。”
发动机是一辆车的心脏,江辉在跟朱建生确认悍马立项的时候,初步确定了需要的柴油机的性能指标要求。
按照这个要求,国内不管是首都内燃机总厂还是沪上柴油机厂,亦或是其他的发动机厂家生产的柴油机,都没有办法满足要求。
国际上倒是有一些巨头生产的产品能够满足,但是进口肯定是不现实的。
所以这段时间朱建生也是一直在带着团队在跟进这个事情。
只是跟国内各个配套厂确认的信息越多,他们就发现问题越大。
全新设计一款柴油机,这可是大工程。
过去十几年国内那么多家发动机厂家都没有搞定的事情,他们想要快速的搞定,显然不容易。
“首内的程涛前段时间也过来找过我了,不过我没有给他们什么准信。”
“到时候我跟学校那边负责发动机研究的老师也好好的沟通一下,看看如何把新一代柴油机给设计出来。”
“到时候是全部交给首内生产,还是学校另有打算,就看您的安排了。”
发动机很重要,悍马想要成为一代经典,肯定不能有“心脏病”。
自己既然把悍马项目拿出来作为朱建生扩大影响力的重要项目,那肯定就要把事情做完美。
媲美后世技术水平的柴油机,现在的华夏应该是很难生产出来的。
但是搞一款让悍马勉强够用的产品出来,那还是问题不大的。
江辉记忆中的一些产品,随便拿出来搞一搞,就有希望大幅度的提升现有的柴油机技术水平。
到时候,指不定这款柴油机都能单独成为首都工业学院车辆工程系的一款拳头产品,将来不断的改进之后,吃上十几年的红利。
“变速箱方面,暂时就是用首都齿轮厂生产的4MT,不过需要针对性的做一些调整才行。”
朱建生想到江辉曾经说过悍马将来要使用自动变速箱,最大程度的降低驾驶难度。
但是国内的自动变速箱行业是什么水平,他心中很清楚。
别的不用说,单单是一个变速箱控制单元,短时间内就找不到合适的配套厂家去生产。
这就跟电喷发动机上使用的ECU一样,国内之前根本就没有哪家厂家有生产类似的零件。
想要从头开始,需要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
“第一代悍马就只能先这样子了,不过学校也可以针对变速箱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团队,不管是开发手动变速箱产品还是为自动变速箱做一些前瞻性的研究,都是很有必要的。”
变速箱一直都是华夏汽车产业比较薄弱的环节。
看起来好像就是一堆的齿轮和轴承组成的一个零部件,实际上的技术含量却是非常的高。
里面的各种零件的材料选择和加工精度要求都比许多人想象的要高很多。
甚至变速箱,特别是自动变速箱想要依靠拆解之后抄袭零件设计的方式来完成研发,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你就是完全用高精度的三坐标测量仪把每一个零件的外形数据都测量的非常准确,最终生产出来的变速箱的性能,肯定是达不到人家的要求。
最关键的是在耐久性能方面,一定会有比较大的差距。
本身变速箱的价格就不算便宜,正常的车子是不需要更换变速箱,只要正常保养就行。
要是一台变速箱用个一年半载就坏掉,那么肯定是没有哪个车企愿意使用的。
哪怕你的价格很便宜也没有用。
这也是后世大部分的车企继续找爱信和采埃孚等厂家采购变速箱的重要原因。
首都工业学院要是能够早早的开始研究这方面的东西,在江辉的帮助之下,未来几年把4AT自动变速箱给搞出来,还是有可能的。
这种变速箱一旦搞成功了,未来二十年都勉强够用了。
这绝对是可以给首都工业学院车辆工程系带来巨大的有形和无形的收益,值得好好的去搞一搞。
朱建生自然也是可以理解这方面的事情。
“我先回去系内沟通一下,现在大家都在忙着悍马项目,短时间内估计抽不出太多的人手。”
朱建生这说的也是事实。
有些项目虽然很重要,但是没有那么的紧急,所以肯定是要给紧急的项目让道了。
但是拖来拖去,最终也有可能耽误时间。
如何权衡利弊的去考虑问题,就很关键了。
……
送走了朱建生,江辉继续待在试作场确认样车组装的事情。
有的时候他也是撸起袖子直接跟工人一起解决零件组装过程当中碰到的问题,然后再跟设计处和配套厂等相关人员去确认解决方案。
整个样车组装的过程,大家算是对江辉的工人能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说他是全能型人才,完全没有问题。
各个配套厂的零件的情况,他都能说出个一二三四出来。
不管是发动机还是变速箱,亦或是其他的各种零件,江辉都算是专家级的人物。
无形之中,他在配套厂和首都汽车制造厂内部的影响力,又更上一层楼。
“陈总工,第一台样车已经组装完成了,要不您先过去体验一下?”
虽然整个样车组装过程需要完成五台车的装配任务,但是只要完工了一台,许多确认工作就可以同步的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