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团的诞生 第36节

  这本杂志每年都要评选一次十大华语片和十大外语片,81年在一次杂志内部的会议上,总编陈柏生提出要办一个形式隆重的颁奖礼,得到了其他人支持,于是他们找来了香江电台赞助合办,就有了第一届香江金像奖。

  由此可见,金像奖最初只是为了提高《电影双周刊》这本杂志的影响力和销量而办的。

  因为预算不足,再加上之前香江影视圈没办过这样的评奖活动,第一届金像奖在人员组织,奖项类别,评奖方式上都显得过于随意。

  来参加颁奖典礼的嘉宾也好,获得大奖的演职人员也好,整个香江电影圈都没把这次的金像奖当一回事。

  所以刘元昊肯定不会出席,不过他对于金像奖还是有些想法的,于是知会施南生在颁奖结束后把主办方约出来聊一聊。

  3月9日,第一届香江电影金像奖在香江艺术中心寿臣剧院举办颁奖典礼,评选出了十大外语片奖和十大华语片奖以及5个主奖项,分别是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和最佳男女主角。

  5个主奖项连提名都没有,上来直接就颁奖,结果影帝许冠文人都没来,影后惠英红回家后就把奖杯扔到了床脚。

  影响力是真的不咋地。

  前世金像奖从第二届开始进行了全盘改革,大量参考了奥斯卡的模式,再加上之后几年里香江演艺人协会,导演协会,编剧协会这些组织陆续成立,香江电影的黄金期到来,金像奖才在华语影坛具备了超高的影响力。

  只是后来香江电影日渐式微,香江电影人面对这种情况却把路越走越窄,金像奖成了他们自娱自乐的玩具,影响力也逐渐衰落,最终成了无人关心的野鸡奖项。

  刘元昊觉得金像奖是可以走出一条不一样的路子的,尤其是湾湾的金马奖要在10多年后才会进行改革,金像奖完全有时间发展成华语影坛最重要的奖项。

  不过要想做到这一点,现在就得把金像奖的根子扳过来。

  这所谓的根子就是这个奖到底是办成香江电影的金像奖还是香江的电影金像奖。

  前世就是因为把金像奖办成了香江电影的金像奖,所以在香江电影沉寂后,金像奖也跟着没落了。

  而从历史的发展来看,香江电影的没落是必然的。

  冷战结束后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他的文化输出是全球性的,好莱坞电影作为美国文化输出海外的最大载体,短时间内没有任何一个开放的市场能承受住它的冲击,93年以侏罗纪公园为代表的好莱坞大片迅速攻占了全球市场。

  香江电影的黄金十年在92年达到顶峰,之后就是一泻千里,93年上映的电影能不赔钱就已经是万幸,东南亚和湾湾这两大票仓全部被好莱坞攻陷,香江电影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最后连本埠都沦陷了。

  这里面固然有香江电影人自身的因素,但最根本的原因其实还是人类慕强的天性使然。

  好莱坞电影又不是第一天开始做全球发行,之前几十年从未攻破过香江电影的基本盘,但在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后,它就能在一部大片的带领下用极短的时间横扫全球。

  在内地的电影市场发展起来后,香江电影本来还有最后一丝机会,08年的拍照门事件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之后香江电影就一直是进气少出气多的局面。

  苟延残喘了10余年后,香江电影和香江电影金像奖彻底没落,成了没有流量,无人关心的存在。

  所以刘元昊的想法是要把这个奖办成香江的电影金像奖,面向整个华语影坛。

  香江电影的衰落有其必然性,香江电影金像奖可没有。

  如果从一开始就把这个奖是面对整个华语影坛的格局固定下来,那是有可能把金像奖办成整个华语影坛影响力最大的奖项的。

  而且只要金像奖这杆旗能屹立不倒,走出和前世不一样的路子,香江电影未必没有机会依托内地市场起死回生,甚至跟随内地电影再次出海的可能。

  几天后,施南生做东,将《电影双周刊》的主编陈柏生约了出来。

  寒暄结束,刘元昊微笑着说道:

  “陈主编举办香江电影金像奖,这可是整个香江电影圈的大事,不能和陈主编共襄盛举,实在是遗憾呐。”

  “其实相比香江电台,我们自然是更乐意和TVB合作的,只是因为刘生旗下不光有TVB,还有东方影业和东方院线。我们出于独立评奖的考虑,为了让评出来的奖更令人信服,这才舍TVB选择了香江电台。”

  “陈主编说的对,评奖这种事情,一定要公平公正,只要一次不公,奖项的公信力就会受损,后面的评奖哪怕再公平都会遭受质疑。”

  “不过陈主编仅仅只是和香江电台合作的话,金像奖的知名度很难迅速打开呀。”

  “而且我听说这第一届办的比较随意,如果后面几届再是这样,只怕电影圈里就没人会把这个奖放在心上了。”

  “刘生,实不相瞒,办这种颁奖典礼,如果想搞成大场面,《电影双周刊》一年的盈利全搭进去都不够,我们也只能省着点花。”

  陈柏生苦笑着说道。

  “你们可以冠名招商卖转播权啊,比如TVB就可以买下金像奖的转播权,这样一来你们的预算增加了,我们的收视率上去了,金像奖的影响力也传播开了,不是很好吗?”

  “那刘生能否保证TVB不影响我们最后的评奖结果?”

  “陈主编大可放心,TVB和东方影业是两家公司,我还是能保证陈主编的独立性的。”

  “既然如此,明年的金像奖我们就跟TVB合作。”

  陈柏生也是个有想法的,当场就拍板定了下来。

  接下来刘元昊换了话题,他只要把合作的大方向谈妥就可以了,至于具体的合作条款,当然会由其他人和陈柏生去谈。

  前期他的条件只有一个,金像奖从一开始就要面向整个华语影坛,至于具体到哪部电影能拿什么奖,后面这几届都可以随陈柏生自由发挥。

  等到刘元昊推动建立起香江演艺人协会,导演协会,编剧协会之后,陈柏生的作用就会大大降低,那时才是他扩大影响力的时候。

第71章 新任港督到港

  港督麦理浩卸任了,这是在任时间最长的一任港督。

  不过在麦理浩任期内的绝大部分时间里,刘元昊都在低调发育,等他发展起来后,麦理浩也到了即将换届的时候,所以刘元昊和他的接触并不多。

  接替他的人叫尤德,5月20日,尤德在皇后码头登岸正式履任,刘元昊也去参加了香江各界人士为他举办的欢迎晚宴。

  现在他的商业版图已经足够大,如果再像以前一样,港府方面的人脉资源就会成为他继续发展的短板。

  再加上中英谈判在即,他能以一个相较之前更加平等的姿态和港府打交道,所以对这种商务晚宴他开始积极的融入进去。

  尤德这人对教育比较重视,他来港之前,香江只有两所学历被认可的大学——香江大学和香江中文大学,专上学院也只有香江理工学院,树仁学院和香江浸会学院等寥寥几所。

  据统计,当时香江只有2%的中学毕业生能享有在本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升学率甚至还不到内地大学扩招前的一半。

  前世尤德在担任港督期间,推动了城市理工学院(现在的香江城市大学)以及香江演艺学院这两所高等学府在1984年建立。

  他还是香江科技大学的主要倡议者之一,只是这所大学到1991年才建成,而尤德本人于86年访问京城时因突发心脏病离世,无缘亲见这所大学。

  其他方面不说,至少在发展教育这件事上他还是做出了一些贡献的,这也是为全港市民谋福祉的好事情,刘元昊打算在这方面跟他多接触一些。

  尤德在担任港督之前,曾经在英国外交部有着30年的工作经历,因此在这种晚会上显得长袖善舞,和各行各业的头头脑脑谈笑风生很是熟络。

  刘元昊找到机会和他交谈了几句之后,开始主动把话题往教育上面引。

  这个话题果然引起了尤德的兴趣,他初来香江,也想做点事情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刘元昊的这个提议可谓正中他下怀。

  “督宪有心发展香江的高等教育事业,这对全港市民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我们这些本地商人自然是责无旁贷,要鼎力相助的,我可以在这里承诺督宪,每建一所高等院校,我个人捐资1000万港币。”

  前世城市理工学院和香江演艺学校在尤德上任两年之内就办了起来,所以刚建校时的条件都比较简陋,比如城市理工大学的校舍用的是原工业贸易署大楼。

  因此刘元昊第一笔捐款没打算给太多,等新校区开始建设后再追加也不迟。

  尤德大喜,本来他还只是有这么个想法,现在刘元昊答应捐钱,要是再多几个港商跟上,办学校这个事马上就有落实下去的可能,那他的第一桩政绩就出来了。

  “刘生不是在开玩笑?”

  “督宪贵为港督,借我个胆子也不敢跟你开这样的玩笑啊,一所高等院校1000万港币现金,我绝无虚言。”

  “哈哈哈哈,好,你很不错,有时间多来港督府喝喝茶,如何治理香江,我也需要经常听听你们这些年轻人的意见。”

  “一定一定,有时间我会去拜访督宪的。”

  刘元昊知道尤德把这事放在心上了,见目的已经达到就不再占着尤德,会场内可是还有很多人想借这个机会去他面前露一下脸的。

  几天后,刘元昊又去了一趟港府拜访尤德,把建立两所高等学府的意向敲定了下来。

  他也不墨迹,当场签下一张两千万港币的支票,尤德直接看愣了。

  因为这钱给的太早了些。

  正常来说应该是等建校的筹备到了一定阶段后,港府面向全港放出消息,再把有捐款意向的人集中起来搞一个晚宴之类的,然后大家慷慨解囊共襄盛举,捐款最多的几个可以成为校董,还有机会将学校的教学楼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这才是标准流程。

  现在建校还只是确定了意向,刘元昊就直接掏了两千万出来,万一事情黄了,他这两千万肯定就白掏了。

  “刘生是不是太操之过急了一点?”

  “发展香江的教育事业宜早不宜迟,而且我相信督宪,一定会尽快把这两所高校建起来的。”

  尤德表情严肃的看了刘元昊几秒,然后点了点头,通知秘书喊教育署的人过来,他自己肯定是不会收这张支票的。

  “既然如此,那这多谢刘生的好意了。”

  刘元昊也不是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要说他是急着为港民谋福祉那绝对是高看他了。

  他这么早掏钱,只是想给尤德一个深刻的印象,至于这2000万用在哪里,他并不在乎。

  尤德任上有两样东西是他看中了想要拿下的,一是会展中心,二是83年面临破产清算的银行。

  ……

  在尤德来香江履任的时候,地球的另一端正爆发一场战争。

  1981年,阿根廷通货膨胀高达600%,GDP却下滑了11%,国内经济问题严重,还面临全国工联发起的长期大罢工。

  时任阿根廷总统的加尔铁骊于是决定发起一场他自以为能干净利落取得胜利的战争,来转移公众焦点,缓解国内危机,于是把矛头对准了英属殖民地马岛群岛。

  面对阿根廷连续不断的小动作,英政府前期的应对并不积极,这让加尔铁骊错误的以为夺取马岛控制权的时机已经成熟,4月2日,他下令出兵占领马岛群岛,马岛战争正式爆发。

  撒切尔夫人立即派遣了一支海军特遣舰队前往应战,6月14日,在西方国家的支持和南美国家智利的帮助下,英军获胜并重新占了马岛群岛,战争结束。

  马岛战争是二战后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一场海战,也是英政府在二战之后少有的高光时刻。

  消息传回香江,在港的英国人也跟着扬眉吐气了一番,这是一场英军远征万里还取得了胜利的战争,万一香江这边也.

  冷眼旁观的刘元昊心中暗笑,这些人现在有多欢乐,等到了九月就会加倍难过。

第72章 《蜀山》开机

  《蜀山》因为预算成本的问题被施男生卡住了,《最佳拍档》的800万成本就已经很高了,徐客弄出来的预算更高,要1000万。

  他在准备剧本的时候还经常跟施男生商量,但预算做了一部分之后就开始一个人捣鼓,施男生当时就有感觉这部电影的预算搞不好会很高。

  不过她不知道的是,徐客为了电影顺利开拍,跟她玩了个心眼,明知道1000万的预算肯定打不住,故意往小了写。

  徐客也没想到施男生连这1000万的预算都不敢批,最后在他软磨硬泡之下,施男生答应带着他一起去请示刘元昊。

  东方影业的会议室里,刘元昊在看完徐客递来的预算报表后,稍微想了想,就明白了他打的是什么主意。

  《最佳拍档》800万成本他都批了,徐客觉得《蜀山》再多加200万问题应该也不大。

  只要电影立项开拍,拍到一半之后就可以用预算不足为由要求追加费用,到时候沉没成本太高,东方影业只能硬着头皮追加预算直到电影拍完。

  这是前世一些导演常用的手段。

  刘元昊觉得徐客很有可能并不清楚真正需要多少预算,因为预算和实际出入太大的话,对他自己的前途都会有影响。

  不过正好可以将计就计把他绑定在东方影业,同时也算是给他一个教训,让他知道自己不是好糊弄的。

  “这部电影可以拍,但我有一个条件,你必须跟我签一个对赌协议。”

  徐客和施男生对望了一眼,都感到有些懵逼。

  对面这位拿下和记就是用的这一招,也让对赌协议这个词响彻了香江,他们想不知道都难。

  但这还是第一次有人把对赌协议用在电影圈里,所以两人有点发愣。

  徐客小心翼翼的问道:

  “老板,什么样的对赌协议?”

  “就按你说的1000万投资,如果你在预算内能把片子拍完,那就跟其他影片一样按照公司的规矩来。

首节 上一节 36/2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