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97节

  我认为小说当中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作者对于社会整体环境和风貌的刻画细致入微。在其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真善美,更能看到人性当中的复杂和人际关系的微妙。

  小说故事背后所影射的城乡差距和教育不公等问题,也值得我们注意和深思。

  如果小说单纯以歌颂真善美为导向,那么它是无法承载文学本身赋予它的力量和厚度的。”

  发言的这位是燕京文协的中年作家郑志远,他的语气铿锵有力,发言内容也称得上是有见解,但显然针对性太强了。

  因着两人前后观点截然相反的发言,座谈会现场的气氛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凭心而论,林朝阳其实很欣赏汪曾琪的观点。

  文学的源头是文字,是记录,从来也没有人赋予它什么高大上的含义和历史使命。

  汪曾琪和郑志远的观点一反一正,不能说谁对谁错,但林朝阳有着后世人的视角,总觉得文学如果过于强调深刻、批判,强调文学性、思想性,那无异于是将自己推向人民群众的对立面。

  因为你不得不承认,文学一旦走上追求深刻和批判的道路,很容易就会与下里巴人产生距离,从而缺少环境和土壤,到最后只能是曲高和寡,甚至是自取灭亡。

  汪曾琪的观点虽然不够全面,但至少是贴近生活的。

  文学,只有贴近生活、贴近人民群众,才有光明的未来。

  会议室内的气氛因为紧张而变得冷清起来,这个时候林朝阳突然发出了一阵轻笑,他的笑声顿时惹来了大家关注的眼神。

  “朝阳同志,你有什么想法?”李轻泉看着他的举动,知道他必然是有话要说,便给他递了句话。

  “老汪同志和老郑同志讲的都有些道理,我不是笑你们的发言,而是想到了前几天与吴祖缃先生的交流。”

  众人听到吴祖缃的名字,众人脸上均露出慎重的好奇之色。

  作为中国横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一位作家,近些年吴祖缃虽然已经搁笔,但影响力仍旧不容小觑,更何况他在学界的地位比在创作上的成就还要高了不少。

  “当时我们聊起了老舍,大家都知道,自从新中国成立以后,老舍先生的主要创作精力就放在了戏剧创作上,15年时间他创作出了23部剧本,其中不乏《茶馆》《龙须沟》这样的传世之作。

  其实以我个人来说,我对老舍先生的选择是有些惋惜的,因为我认为他在小说创作上的才能要远远大于戏剧。

  可当时吴先生的一番话却让我对老舍先生的选择产生了一种由衷的敬仰。

  他说,老舍先生之所以选择戏剧这个领域,是因为他的爱国情怀。老舍先生认为以当时大部分劳动人民的文化水平,阅读小说是存在障碍的,但如果是看戏就没有这个障碍了。

  老舍先生写《龙须沟》,他写旧社会对于百姓的戕害,也写新中国带来的改变。他写《茶馆》,写大社会,也写小人物。

  文学最大的妙处就在于它不仅在读者的心中是千首百面,在不同的作家笔下也同样如此。

  回到二位刚才所说的话,大家对于文学的用处各有见解,但我们可以达成的共识是:文学大有用处。

  至于如何用,还得看各人的本事。

  不过我想说的是,以老舍的才能和成就,尚且知道在创作上做出妥协,谁又敢自傲是‘人民教师爷’呢?”

  林朝阳的话说完,众人面露思索。

  他的话看似和稀泥,但在最后却提出了一个非常犀利的观点,那就是——

  任何人也不能以文学的名义高高在上的对人民群众指指点点。

  林朝阳用柔和的态度缓和了汪曾琪和郑志远两人的观点碰撞,但同时又柔中带刚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而且是颇有见地,在场众人看向他的目光中不由得带着了几分审慎和尊重。

  (本章完)

第122章 华侨公寓

  《燕京文艺》为了《小鞋子》座谈会费了不少心思,在座的也都是燕京文学界颇具地位和影响力的人物,观点虽有争锋,但座谈会总体的气氛还是和谐的。

  下午三点半,座谈会终于在一片和谐中结束,林朝阳起身与大家握手表示感谢。

  汪曾琪笑着对他说道:“朝阳你在会上的那番话说的真不错,想法独到。”

  “就是平时读书时喜欢胡乱想,一家之言而已。”林朝阳谦虚了一句。

  “之前《天下第一楼》在燕京城传的沸沸扬扬,我一直也没机会看看。早上轻泉和我说,剧本可能会发在下个月的杂志上,到时候我可要好好看看。”

  “谢谢,还请不吝赐教。”

  “我听说本子已经给人艺了?”汪曾琪又问道。

  “是。”

  汪曾琪点了点头,“好!以你现在的年纪,实在是难得。我跟老舍共事多年……”

  他说到这里神色似有几分感怀,然后立刻整理了情绪,笑着说道:“你又是写小说,又是写剧本,倒是真有他的风范。”

  汪曾琪当年也曾是《燕京文艺》的编辑之一,在老舍先生手下工作,颇得看重,私交也不错,八十年代他还曾专门写了一篇回忆老舍先生的文章《八月骄阳》,表达缅怀之情。

  林朝阳连忙说道:“后进末学萤火之光哪里能与前辈相提并论。”

  “早个三五十年,谁又不是后进末学。”

  汪曾琪拍了拍林朝阳的肩膀,鼓励了两句后离开。

  座谈会结束的五天后,《文艺报》上出现了关于《燕京文艺》举办《小鞋子》座谈会的消息,陶玉书在刊物上看到这个消息时高兴了好一会儿。

  对于作家或者作者来说,举办座谈会无疑是对其影响力最大的认可。

  林朝阳的作品成功举办座谈会,消息还发表在了《文艺报》这样权威的媒体上,这在极大程度上满足了陶玉书那颗望夫成龙的心。

  她高兴过后,不忘多买了一份《文艺报》当做带回东北的年货。

  去年过年的时候,陶父说好了今年要去东北认亲家,距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时间,陶玉书早早的就开始准备过年带回东北的年货了。

  最近大多数学生都离开了燕大回家过寒假,燕大校园肉眼可见的冷清了下来,图书馆的工作也没那么忙了,馆里同事们摸鱼的时间也多了起来。

  这天上午,林朝阳在书库值班,闲来无事,翻到一本让·雷诺阿的《南方人》,是六十年代的译本,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的,等闲在外面的书店看不到。

  这也是在燕大图书馆工作的好处,总能看到外面看不到的书。

  他看书正看得认真,楼下涂满生传来一张纸条,说楼下有人找他。

  林朝阳下楼一看,竟然是杜峰。

  “你怎么找这儿了?没去家里?”

  杜峰笑着说道:“我来跟你说房子的事。”

  他把林朝阳拉到一旁,“花园村那儿有個华侨要卖公寓。”

  听着杜峰的话,林朝阳立刻来了兴趣。

  杜峰口中的公寓是位于西郊花园桥附近的花园村华侨公寓,距离燕大不算远,兴建于1962年。

  50年代末的时候沪上余庆路建造了一处华侨公寓,是新中国建造的第一座商品住宅,当年被戏称为“爱国公寓”,因为这些公寓都是对华侨出售,为的是吸收华侨们的外汇。

  1962年,燕京照搬沪上的经验,在西郊花园村建造华侨公寓,据说连建造材料都是当年建人民的会堂剩下的。

  以当时来说,华侨公寓的硬件条件无疑是中国最领先的,而且远离市廛,环境幽静。

  “我听说那地方贵的很,好几十万呢!”林朝阳问道。

  “听那帮侃爷胡沁呢?都是扯淡的,你当华侨都是冤大头?那个时候的几十万,换成外汇都能在美国大城市买大豪斯了。”

  杜峰对于那些以讹传讹的信息不屑一顾,林朝阳点了点头,民间传言果然不能全信。

  不过既然是当年对华侨出售的公寓,现在也不是一般人能买的吧?

  他说出了心中的疑问,杜峰点了点头,“那公寓最早是只能在华侨之间交易,不过后来就松了。72年吴作人就从华侨手里买的房子,一直住在那。而且这两年管的不像以前那么严了,主要是老人家前年不是专门针对住房问题讲话了吗?现在大家基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978年,老人家曾就住房问题有过一次讲话,大意是要把住房问题的路子拓宽一些,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把个人手中的钱动员出来,国家解决材料。

  虽然这番讲话最后并没有落实为文件精神,但却在民间荡起了一点涟漪,最大的改变就是民间的私房交易比以前多了一些,政府部门的管理力度也松了下来。

  听了杜峰的话,林朝阳放下了心,然后便关心起了最重要的问题。

  “房子什么情况?现在要多少钱?”

  “其实最大的难题在这。”杜峰表情犹豫,“他这个房子有点贵。”

  能让杜峰如此表情,肯定是不便宜,林朝阳询问道:“你就说多少钱吧。”

  “一万二。”

  “嘶~”林朝阳倒吸了一口凉气。

  一万两千块钱现在在东城、西城买两套一进的四合院应该不费什么事。

  按照林朝阳的工资来算,他得不吃不喝干二十多年才能攒这么多钱。

  哪怕是写小说,以千字稿费10块计算,他也得写一百一十多万字才能赚到这么多钱。

  “华侨公寓当年主要是因为对华侨出售,国家只要外汇,所以才被传的神乎其神。

  当时卖的时候是一平几十美金,换算成人民币的话一百六七十块钱。

  这个户主要一万二,想快点出手,合一百块钱一平,比当年他们买的时候还便宜了不少。”杜峰说道。

  虽然房价给了林朝阳很大的压力,但他也知道杜峰说的是实情。

  他来燕京一年多,偶尔会听人提起花园村华侨公寓。作为中国最早的商品房,花园村华侨公寓无论是设计还是建筑标准都远超这个时代一般的公寓楼。

  燕京多侃爷,有好事者对比花园村华侨公寓和木樨地的部长楼、百万庄的部委楼对比,结果毫无疑问,花园村华侨公寓完胜。

  华侨公寓只有两栋楼,而且都是四层高的,园区里有大面积的绿化,绿化面积是建筑占地面积的六七倍,环境优美又幽静。

  而且因为当年是卖给华侨的,学习的也是国外的风格,小区实行封闭管理,是燕京第一个有物业的小区。

  物业费每个月八块钱,一年就是接近一百块钱,相当于普通工人两三个月的收入。

  可以说,在这个年代的燕京,除了一些真正的高干和老学究们所住的独栋别墅之外,花园村华侨公寓的居住条件基本已经是燕京的天花板了。

  所以凭心而论,一万二这个价格确实不贵。

  可现实情况是,这个价格对于林朝阳夫妻俩还是太高了。

  不算林二春夫妻俩给的五百块钱,陶玉书手里也就两千五百块钱。

  再就是他的小金库,之前《秋菊打官司》的稿费这一年已经花的七七八八了,另外那部中篇小说说是这个1月会发表。

  稿费应该最近这些天就会到账,撑死也就是一千块钱出头。

  这也就是不到四千块钱,离着一万二还有好大一段距离。

  可惜《小鞋子》单行本没有印数稿酬,要不然以《小鞋子》两个月就卖二十万册的销量,一年少说也能多赚个千八块钱。

  林朝阳进而又想到好在《高山下的花环》肯定是要执行“基本稿酬+印数稿酬”政策的,想来稿费收益肯定要比《小鞋子》多一些的。

  可他想来想去,能赚到手的钱怎么着也与“一万二”这个数字有很大的距离。

  不过林朝阳倒不太在意,真要是看中了房子想买,大不了多写点小说嘛。

  杜峰说道:“我也知道以现在大家的收入来说很贵,不过这房子有个好处。”

  “什么好处?”

  “我刚才不是跟你说了吗,这个房子户主想早点卖出去,伱猜他卖出去要干嘛?”

  “他要干嘛?”

  “现在国家风气开放了,私房交易比以前多了,他想拿卖房子的这个钱换四合院。”

  林朝阳目光中闪过精光,人才啊!

  能在七十年代末,国家政策刚刚开放之际就瞄准了国内的房地产市场,自身眼光结合时代红利,这样的人想不发财都难。

  “他这是笃定未来燕京的房价会上涨。”林朝阳说道。

首节 上一节 97/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