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有文化、有审美、有热情的年轻同志是靠得住的。
这一届评奖提名的五十几篇(部)作品,无一不是精中选精,优中选优,有些作品的出现,连我们评委会都感到很意外。
比如于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比如苏童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
尽管这些作品没有得奖,但它们的出现证明了庄重文文学奖评奖的多元化和开放性,也让这些青年作家的作品能够被更多人所关注。
好的作品从来不是千篇一律的,必然各自有各自的精彩。
大家不必去猜测评奖的标准如何,只要你写的是好作品,是受读者喜爱的作品,那么就一定会受到认可。
当然了,庄重文文学奖评奖名额有限,我们也只能挑选那个最能引起读者和评委共鸣的作品。”
林朝阳的讲话可以说是滴水不漏,让人挑不出毛病,他之所以会这么表态,
就是怕有些人自作聪明,刻意去改变自己的创作风格迎合所谓的评委口味。
至于在场众人听完了之后,心里的真实想法如何,林朝阳无从考究。
随意闲聊了儿句后,他便离开了会场。
隔天中午,林朝阳夫妻俩到了深圳。
难得来一次深圳,林朝阳联系上了二埋汰,傍晚时分他带著陶玉书来到红岭大厦,现在这里看著两年前他来参加二埋汰婚礼的时候可热闹多了。
两年未见,二埋汰一见林朝阳分外激动,熊抱住他,然后又与陶玉书打了个招呼。
罗慧芳怀里抱著孩子,林朝阳逗弄了两下,“小家伙,虎头虎脑的!”
说著递出了一份红包,二埋汰夫妻俩还想推辞,却被林朝阳一句“给孩子的”镇压。
二埋汰和罗慧芳两年前结婚,去年儿子降生,现在已经16个月了。
罗慧芳现在仍在竹园宾馆上班,二埋汰倒是有进步了,成了小包工头。
“唉!以前没结婚养孩子,就知道干活,有了儿子才想著得多赚点钱————”
二埋汰说起他当包工头的经历,颇有种被逼上梁山的辛酸,因为这条路是罗慧芳逼著他走的。
罗慧芳白了他一眼,对林朝阳夫妻俩说:“他啊,就知道出傻力气,照以前那种干法,就是在工地干一辈子,也赚不了什么钱。”
为了帮二埋汰承包工程,罗慧芳还跟家里父母兄弟借了5000元。
“阿芳的想法是对的,深圳现在基建工程那么多,处处是机会,娶了这样的媳妇是你上辈子修来的福分。”
陶玉书的夸奖让罗慧芳满眼笑意,二埋汰只会笑嘿嘿的挠脑袋,附和道:“
是啊。”
林朝阳看的直皱眉,这憨头憨脑的样子,哪有点包工头的气势啊!
二埋汰现在属于幼年期包工头,今年才自己当老板,接的是一处商品房开发的模板工程,也就是木工活,他的老本行。
两人聊著聊著,二埋汰发现林朝阳的表情有些不对,问:“怎么了?”
林朝阳问他:“你干的那小区叫天景花园?”
“对啊,怎么了?”二埋汰不解的问。
“没什么,这名字起的好,听著就有前途。”
“是吗?”二埋汰口中念了两遍“天景花园”,怎么念都感觉平平无奇,但他不敢质疑林朝阳的审美,“是挺好听的。”
“你怎么接到这个活的?”林朝阳好奇的问。
“我跟他们总经理认识。”
林朝阳不由得异的看了二埋汰一眼,“咋认识的?”
“我刚来深圳那年,被扔到笋岗北站的消防库去给人家当小工,那哥们儿在项目上当技术员,就这么认识的。
不过我到那两个月他就调走了,听说是调到了省里什么单位,一下子成大人物了,当时我们工地还传了好一阵呢。
这不今年年初阿芳非逼著我干点小工程嘛,正好他那公司拍地拍出了个2000
万元的天价,上新闻了,我这才知道他现在已经是国营单位的总经理了———”
林朝阳听完了二埋汰的讲述,拍著他的肩膀,“我看这公司行,以后就跟著他们好好干吧。”
二埋汰认真的点点头。
在二埋汰家待了两个小时,晚上一起吃了顿饭。
隔天临走时,林朝阳叫来二埋汰,取了10万元给他。
“趁著这机会好好发展,这钱就算是我借给你的,不著急还。”
以前二埋汰胸无大志,林朝阳不会特意去改变他,既然现在他有了前进的动力,能帮一把林朝阳肯定要帮一把。
“我哪用得了这么多啊!”
二埋汰现在当了包工头不假,但他干的是劳务分包,负责的仅是庞大建设工程中最细小的分项工程的一部分,合同额总共也就几万块钱,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呢。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做生意做的就是资金周转,手里钱多点对你没坏处。”林朝阳指点了他一句。
二埋汰听著也没再客套,“好,那我就不跟你客气了。”
林朝阳拍了拍他的肩膀,“加油干吧!”
“嗯。”
从深圳过关到香江已经是傍晚了,到家之后,林朝阳将一双儿女拉过来又亲又抱,冬冬还没跟他待上一分钟就挣扎著跑开去玩玩具了。
晏晏仍乖乖在他怀里,还奶声奶气的问:“爸爸去哪了?”
“爸爸这些天在燕京了,晏晏想爸爸了没有?”
晏晏认真的想了一想,才说道:“想了!”
林朝阳忍不住又在她雪白娇嫩的脸蛋上虚亲了一口,“真是爸爸的好闺女!
然后用鼻子假意在晏晏的腰间拱了拱,她立刻爆发出清脆的笑声,“咯咯咯———·爸爸痒!爸爸痒!”
林朝阳轻轻的楼著天真可爱的女儿,脸上写满了幸福的笑容。
眼神扫过客厅,一条“蛆”正在地上雇佣来雇佣去,手里摆弄著一辆玩具警车,口中发出模拟警笛的“vivo”声。
“不许动!举起手来!”
闺女果然是贴心的小棉袄,林朝阳心里突然飘过一句话。
回到香江后,林朝阳轻松了几天,然后动手写完了《小鞋子》的剧本,正琢磨著把剧本寄回燕京,章艺谋来了香江。
他的新片已经确定由林氏影业和西影厂合拍,上回说完这事,章艺谋回家休整了几天才来到香江。
这段时间陶玉书已经让人联系了李碧华,拿到了她的小说《秦俑》的改编权。
这天上午,林朝阳带著章艺谋,与李碧华约在了九龙的一家咖啡馆见面。
李碧华算是香江文坛少年成名的典范,她上中学时因爱好写作向报刊投稿,
中学毕业后便进入了无线电视台和香江电台电视剧任编剧,陆续写了《七女性》
《北斗星》等几部电视剧本。
1980年她因缘际会踏入影坛,与香江新浪潮电影代表性导演之一的方育平合作了《父子情》,在影坛成名。
之后几年时间里,她小说、编剧两开花,写出了《霸王别姬》《胭脂扣》
《塞拉利昂下》《青蛇》等一系列颇具反响的作品,且多有改编。
成为香江文学界赫赫有名的女作家,经常被人与亦舒相提并论。
跟亦舒总喜欢营造自己是“美女作家”不同,李碧华向来深居简出,除了跟她合作过的人之外,鲜有读者见过她的庐山真面目林朝阳今天也是第一次见到她,她个子娇小,留著一头过肩直发。
白色上衣、蓝色牛仔裤,脸上不施粉黛,说她是个初中生也毫不违和。
寒暄过后,李碧华客气的与章艺谋聊了几句,然后眼神灼灼的望著林朝阳,
说林朝阳的那些小说她都看过,
“谢谢。”林朝阳礼貌的客气了一句。
“林生《大时代》里的小犹太写的真是好!”
“林生当初写《楚门的世界》的时候,怎么会想到真人秀这个点子?”
“林生去过欧洲吗?我看你的《梵高之死》,对19世纪欧洲的刻画相当之生动。”
李碧华跟个好奇宝宝一样,不断地向林朝阳发出问题,俨然一副迷妹姿态,
回答了一会儿林朝阳忍不住提醒道:
“我们还是先谈谈《秦俑》的改编吧。
李碧华这才想起今天见面的正事,对林朝阳和章艺谋说道:“我的小说改编都由我来执笔,这一点林太已经跟你们说过了吧?”
“说过了。李小姐的编剧实力我们很放心,今天来就是想让你跟章导见个面,聊聊对电影的改编想法。”
这年头,香江电影人见了内地电影人总有一种高人一等自傲,但面对章艺谋,李碧华可提不起这种想法。
因为坐在她眼前的不仅是西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获得者,同时还是东京电影节最佳男主角。
名导、影帝李碧华都见过,但名导+影帝集于一身的奇人,她还是第一次见。
单就个人荣誉而言,章艺谋的履历吊打香江影坛100%从业者。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自我感觉良好的优越感都会胆怯回避。
章艺谋这些天已经看过了《秦俑》的小说,酝酿了不少想法,正滔滔不绝的与李碧华交流著他对改编的看法。
李碧华盯著他那张脸,突然说:“导演你来演蒙天放吧!”
蒙天放是《秦俑》的男主人公。
章艺谋一脸莫名其妙,“我演蒙天放?我是导演—”
“没关系,你自导自演!”李碧华反应极快的堵住了章艺谋的话。
他愣愣的看了看李碧华,然后又看向林朝阳,却见林朝阳一脸笑意。
“朝阳老师,您——””
他想问“你笑什么”,但话到嘴边变成了“您怎么看”。
林朝阳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问李碧华,“李小姐为什么想让艺谋演蒙天放?”
李碧华表情自然,“我就是觉得他像。”
像什么?
章艺谋心里刚生出这个念头便恍然有所悟,还能像什么?像蒙天放那个兵马俑啊!
章艺谋是陕西人,他那张脸虽说自来旧,可却自有一种刀劈斧凿的凌厉与厚重气度,拿来演个兵马俑出身的男主角蒙天放可以说毫不违和。
章艺谋的眼神求助的望向林朝阳,却看见了对方一脸笑意,似乎很欣赏李碧华的卓绝眼光。
“李小姐这双眼睛真是火眼金睛,我看艺谋也很适合这个角色!”
听到林朝阳的话,章艺谋心里一沉,李碧华却高兴的拍起了手,笑容烂漫,“英雄所见略同!”
“朝阳老师,我第一次拍商业片,自导自演太容易分心了。”
章艺谋的声音响起,脸上写满了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