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368节

  众人正吃饭的时候,蔡澜也过来了,他刚才留在影节宫跟那些记者对接采访邀约的事。

  他一坐下来,就说起采访的事,最近的一场采访定在了下午两点,是《电影手册》的采访。

  《电影手册》是法国电影界的第一刊物,具有相当大的国际影响力,放在两天之前,能让他们的记者主动要求采访,是许鞍华等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4点是《正片》的采访,晚上7点半还有电视四台的直播采访,9点有一场采访是美国的《综艺》

  》.....”

  蔡澜顾不上吃饭,絮絮叨吻的跟大家通报著接下来的一连串采访活动,

  大家听著高兴的同时,心里也不禁咋舌,没有想到一场成功的首映竟然会引来如此多权威媒体对电影的关注。

  这样的待遇跟三天以来的经历所形成的强烈反差让众人都有些不太适应。

  大家也明白了邹文怀为什么会在放映之后直接就拉看大家来庆祝了,就这个采访频率,晚上就是想庆祝也没时间啊!

  下午和晚上的采访,导演和两位主演才是主角。

  林朝阳没什么事,等到夜幕降临,他便准备动身去影节宫,顺便带上了百无聊赖的张曼玉。

  这两天剧组的采访活动有很多,可惜都跟她这个女配角没关系,人家要看的是导演和男女主角。

  正巧《马克思·我的爱》的首映礼有红毯,到场的记者肯定比他们今天上午时候的多,也算是给张曼玉一个露脸的机会。

  开幕式那天的官方红毯明星太多了,像张曼玉这种小透明根本没有存在感。

  但今天的红毯不一样,她跟著林朝阳过来,属于受邀嘉宾,美美的站在了红毯前享受了几十秒的专属拍照时间。

  盛装打扮走完了红地毯后,张曼玉眼中满是兴奋和激动,不过她很快就兴奋不起来了。

  啥啥啥,这都是啥!

  张曼玉感觉自己的眼睛都要瞎了。

  尽管已经在电影圈摸爬滚打了两三年了,但她还是被《马克思,我的爱》的尺度给惊到了,准确的说不是被惊到了,而是产生了生理不适。

  不光是她,在场许多记者和影评人也是差不多的反应。

  电影放映结束后,卢米埃尔影厅内陷入了短暂的沉寂,这种沉寂与上午德彪西影厅内的氛围并不同,张曼玉甚至能感觉到那些记者和影评人的不知所措。

  没几秒后,影厅内还是响起了礼节性的掌声。

  首映结束后,林朝阳和张曼玉离开了影节宫。

  走在克鲁瓦塞特滨海大道上,此时的坎城小城灯火通明,霓虹闪烁,人声喧,沙滩、酒店、餐厅到处都是人,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

  远处沙滩上燃著篝火,许许多多的观众正在那看著露天电影。

  电影节期间,每天晚上都有面向普通观众放映的电影,只不过这些电影通常不是主竞赛单元的电影,而是一些老电影。

  她的眼神望向沙滩的方向,深邃中又带著一丝惆怅,犹豫著问林朝阳。

  “姐夫,你说我能成为一个好演员吗?”

  她现在跟陶玉墨的关系亲近,叫声“姐夫”并不违和。

  林朝阳听到这话,微微惊讶了一下,随即便明白了她的心理。

  张曼玉是港姐出道,进入演艺圈后先去了TVB,又在几部电影里当了两年花瓶,对于电影这个行当来说,还没入门呢。

  第一次来坎城电影节,这受到的冲击无疑是巨大的。

  就好比山村里的孩子第一次走出了大山,看到了大城市的繁华。

  以前她没看到,也不觉得有什么,现在她看到了,那种野心的疯狂生长,是无法避免的。

  “每一个人都有成为好演员的潜质。”林朝阳说。

  “怎么才能成为好演员?”张曼玉望向林朝阳,眼中闪著希望的光。

  林朝阳无奈的摇了摇头,你把我当哆啦A梦啊!

  见林朝阳的反应,张曼玉满心失望的低下头,以为林朝阳是不看好她隔了好一会儿,她忽然听到一个声音说:“好好演戏!”

  这四个字平平常常,初听并不稀奇,可张曼玉轻念了几遍,却慢慢的品出一番感悟,好像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

  她猛的抬起头,林朝阳已经走到了远处,路灯的灯光洒在他的头顶,有一种说不出的潇洒和睿智。

  夏纳电影节第三天的下午和第四天的上午,一部之前并没有多少人关注的电影登上了电影节上诸多媒体的每日综述稿件的版面,它就是《楚门的世界》。

  《电影手册》的每日综述这样评价它:AnnHui的《楚门的世界》将荒诞主义重新带回了法国。

  《正片》的综述文章中如此写道:它独特而极端的故事设定令人惊艳,

  这是一部值得一座金棕榈的电影。

  《视与听》的影片评论写的非常有特色:

  一个巨大的摄影棚,一个虚假的世界,所有的一切都是精心设计。

  在这里,自由意志被剥夺;在这里,个人隐私荡然无存;在这里,伦理道德不值一提。

  欢迎来到乌托邦!欢迎观看《楚门的世界》!

  每年的坎城电影节,有一个媒体提到频率最高的单词:场刊。

  坎城电影节的场刊名叫《银幕》,在电影节开幕前一天出版。

  之后每天发行一期,其中有关于电影节的一切资料、幕后、评论和GG。

  当然了,其中还有最重要,也是所有参加电影节的剧组、记者和影评人们关注的一一场刊评分。

  电影节第四日,本届电影节第三日的场刊新鲜出炉。

  在今天的《银幕》上,《楚门的世界》出了一回大风头,占据了封面的位置。

  这可不是负责场刊的《每日银幕》杂志社慧眼识珠,而是邹文怀使了金元大法。

  昨天首映的成功,让邹文怀看到了《楚门的世界》得奖的可能性,如此大好的形势,当然要好好再造造势。

  坎城场刊的封面、封底GG都是明码标价,5000美元就可以在封面上露个脸。

  对比电影得奖后那丰厚的回报,这点小钱根本算不得什么。

  除了上了封面,在最重要的场刊评分上,《楚门的世界》也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3.6分!

  这是电影节开幕迄今为止最高的评分。

  在《楚门的世界》之前,场刊评分最高的是罗兰·约菲的《战火浮生》,评分高达3.5分。

  电影节的场刊评分是由场刊评审团这个小团体打出来的,这个小团体是由各大媒体的影评人组成的。

  其中包括了《电影手册》《正片》《每日邮报》《视与听》《综艺》等知名媒体。

  打分则是分成了“×”和一到四星五个档次,

  ,“×”为不得分,也就是说场刊的得分最高就是4分。

  媒体评审团给《楚门的世界》打出3.6分的评分,足可见他们对这部电影的看好。

  其实想想也可以理解,《楚门的世界》本身讲述的命题就跟新闻传播和个人隐私有关,可以说是搔到了这些媒体的痒处。

  凭借着这份场刊得分,《楚门的世界》顺利在许多电影人心目中晋升为本届坎城电影节的金棕榈影片的有力竞争者之一。

  许鞍华、许观文等人看到这个评分高兴的不得了,他们跟那些电影人想的一样,评分虽然不能代表一定得奖,但跟得奖概率肯定是成正比的。

  可林朝阳看到这个评分却高兴不起来。

  在他的印象里,坎城电影节的场刊评分高可不是什么好事,历年评奖媒体评分高却爆冷无缘奖项的作品大有人在。

  当然了,这种现象也不是完全绝对的。

  不管怎么说,短短不到一天时间里,诸多参加电影节的重量级媒体都对《楚门的世界》进行了报导和评论,这立刻在坎城电影节引起了一阵舆论热潮。

  《楚门的世界》好像一阵旋风刮过坎城小城的上空,不仅牢牢锁住了诸多媒体、影评人和电影人的视线,也成功席卷了许多影迷的关注。

  只用了一天时间便完成了从默默无闻到备受瞩目的转变,也成为了本届电影节上最大的一匹黑马。

  随著《楚门的世界》在电影节上的名声和影响力越来越大,它的每一场放映都会引来众多媒体记者、影评人、电影投资人、片商捧场,上座率居高不下。

  同时,在德彪西影厅的门口也开始出现举牌“求票”的观众。

  坎城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的放映场次都是由组委会安排的,场次并不多,而且必须是有邀请函、工作证或者是组委会发放的门票才能入场观看。

  每年坎城电影节都会吸引全世界成千上万的影迷前来参加,官方会放出一些门票给这些影迷,但很多热门影片的门票就没那么好拿了,有时候甚至是一票难求。

  所以在电影节期间在坎城的各个放映热门电影的影厅前都会有这样一群举著“求票”牌子的观众。

  经过几天时间的发酵,《楚门的世界》已经成为了电影节上最热门的电影之一。

  “求票者”众多,还有不少人连价格都写好了。

  但因为门票实在稀缺,牌子上的价格一路从最开始的“5美元”涨到了“20美元”

  要知道在如今的美国,一张电影票也不过是2~3美元,这个时期的法国票价还比美国低了20%左右。

  花20美元买一张电影票,绝对是天价了。

  可即便是如此,《楚门的世界》的电影票依旧紧缺,原因无它,实在是想看的观众太多了。

  “波拉克先生!波拉克先生!”

  刚刚在大使沙龙参加完文学改编电影提案会的西德尼·波拉克被几个陌生男子给围住了,他身边同行的几位评委立刻紧张了起来。

  西德尼·波拉克也神色警惕的问道:“先生们,有事吗?”

  对面一个领头的褐发青年说道:“抱歉,先生。我们没有别的意思,我们只是想表达一下我们的诉求。”

  “什么诉求?”西德尼·波拉克问。

  “你们应该给《楚门的世界》增加一些排片场次,再给影迷们多发些门票,现在有太多的影迷迫切的想要看到这部电影了。”

  西德尼·波拉克闻言脸色松弛了下来,笑著说道:“当然可以,先生们,我非常乐意为你们效劳。”

  答应了这些热情影迷的诉求,西德尼·波拉克和同伴们得以离开,在回酒店的路上,他们也忍不住讨论起了《楚门的世界》如今的热度。

  现在电影节已经走到了后半段,《楚门的世界》所表现出的媒体热度和观众喜爱程度在本届电影节的所有参展影片中可谓是一骑绝尘。

  连西德尼·波拉克这个评委会主席也对这部电影情有独钟。

  他是个美国人,《楚门的世界》中所表现的那种不顾一切追求自由的价值观实在太对美国人的胃口了。

  尽管《楚门的世界》所表现和探讨的内容远远超过“自由”两个字,但西德尼·波拉克并不在乎,有“自由”就足够了。

  影迷们围堵西德尼·波拉克的举动很有用,在电影节进行到第9天的时候,组委会临时决定为《楚门的世界》增加两场排片,并且对业余影迷放出了大量的门票。

  这样的举措让影迷们欢呼鼓舞,这天电影放映之前,数百名影迷聚集在德彪西影厅的门前,仿佛在庆祝一场巨大的胜利。

  “许!许!”

  当许观文出现在德彪西影厅前时,他们的欢呼声变得更加震耳欲聋,这些影迷们激动的高声喊著许观文的姓名,表情狂热。

  《楚门的世界》在夏纳持续火热了一个星期,也让本来在电影节上默默无闻的许观文成了大明星,他用自己在电影中精彩的表现征服记者、影评人和观众。

  站在影厅前台阶上的许观文很有巨星风度的向影迷们挥著手,看著眼前这样的场面,他感慨万千。

  回想十天之前,他还坐在卡尔顿酒店的露天餐厅里犹豫著要不要去跟罗伯特·德尼罗蹭个合影。

  现在,他却已经成了坎城电影节上最受瞩目的那颗明星。

  这前后的差别,实在让人忍不住嘘。

首节 上一节 368/45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