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230节

  距离林朝阳上一部小说《父母爱情》在《收获》发表已经过去两年时间了,这两年时间里,林朝阳陆续发表了《赖子的夏天》《梵高之死》《棋圣》等诸多小说。

  每一部的影响力都冠绝一时,也让林朝阳的名声在近两年里水涨船高,错失了林朝阳这么多部小说,对于《收获》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林朝阳的新小说正在写,他现在也是老油条了,对于这帮编辑的恭维和人情话早已免疫,绝不会在小说没有写完的情况下对他们做出任何承诺,所以他只是在回信里跟李小琳提了有一部正在写的小说,其余的只字未提。

  下班后,他将给李小琳的回信投出去,骑上自行车回了家。

  他回来的时候陶玉书也刚下班回到家里,她已经把饭做上了,等待的功夫陶玉书在翻着报纸。

  “诶,晚报上报道了《牧马人》热映的情况,还把朱时茂和丛珊好一顿夸,说这两个演员是明日之星。”

  电影受欢迎,直接受益者就是演员,其次是导演,至于编剧,除了业界会关注,一般的观众和媒体是少有关注的。

  “他们俩确实演的不错,也符合人物,这回要出大名了。”

  两人说着话,互相搭着手开始做菜。

  晚饭过后,陶玉书打开电视刚看了没一会儿,便被林朝阳拽进了卧室。

  如此良宵,岂能虚度?

  燕京市西城区石头胡同61号院,这里曾是前清京剧三鼎甲之一老生余三胜的故居,七十年代作为宿舍被分配给了燕京京剧院、北方昆曲剧院和燕京市工人俱乐部三家单位的职工居住。

  这些年下来,这座拥有百年历史的三进四合院已经住进了15户人家。

  傍晚时分,冬天院子里的水龙头都是长流水,秦肖玉接了一盆冷水准备兑点炉子上的热水回屋洗菜,正巧碰上邻居也来接水。

  邻居是工人俱乐部的职工,虽说是一个院里住的,但毕竟不是一个单位的,平时交流并不多,也就是见面打了个招呼,闲话两句的交情。

  这会儿天色暗了下来,室外的温度也降了不少,秦肖玉本想跟对方打个招呼就进屋,不想邻居今天却格外热情,拉着她聊起来没完。

  过了好半天,邻居才说道:“昨天我们家儿子去电影院看电影,说你们家珊珊演的那个《牧马人》上映了,演的特别好。”

  邻居说起自己的女儿,秦良玉多了几分耐心,脸上挂着笑容,谦虚着说道:“那是导演导的好。”

  “导演再厉害,也不能代替演员演戏啊。我看伱们家珊珊啊,真是个当演员的好苗子,以后要成电影明星了。”

  邻居的恭维让秦肖玉脸上笑容更盛,差点忘了做饭的事,直到丈夫出来找她,两人才结束对话回了屋。

  进了屋,丈夫丛兆恒问她:“聊什么呢?饭都想不起做了?”

  秦肖玉面带笑容,语气夸张的说道:“聊珊珊的电影呗,她那部电影现在火了。”

  “谢靳的作品,火了不是很正常嘛!”丛兆恒的语气从容,透着一股淡定。

  “不一样。昨天你去看电影的时候不是看到了吗?电影院多少人啊,以前我们看《野火春风斗古城》《保密局的枪声》的时候,也没这么多人啊。”

  夫妻俩正说着话,外面响起了声音。

  “珊珊回来了!”

  “王婶好。”

  “你那电影我可看了,演的真好!”

  “谢谢王婶。”

  话音刚落,女儿丛珊走进了家门,进来便问道:“妈,饭做好了没?”

  “早上起来就没影,天黑了才回来,进门就要吃饭!”

  刚才还在为女儿骄傲的秦肖玉见到女儿的真身就忍不住数落了起来,她还是更喜欢别人口中的女儿。

  “妈,我出去是有工作的。”

  丛珊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骄傲。

  秦肖玉问:“你?一个学生,能有什么工作?”

  “别瞧不起人!我现在可是电影女主角,你等着看吧。”

  “看什么?你那电影昨晚我们不是都看完了吗?”

  “不是电影,是下个月的《大众电影》。”

  “什么意思?”

  “我今天出门就是去接受《大众电影》的采访的,下个月他们的杂志封面就是我。”丛珊仰着脖子说道。

  她的话让秦肖玉和丛兆恒面露讶色,女儿演了谢靳导演的电影,被报纸、杂志采访了不稀奇,可要说她能上《大众电影》的杂志封面,这可不一般。

  《大众电影》创刊于1950年,最早是沪上的电影杂志,后来迁到燕京,归影协领导,是国内电影行业最权威的刊物。

  79年复刊后,受惠于国内电影行业的蓬勃发展,杂志销量节节攀升,这两年正值杂志的销量巅峰期,单期销量达到950万份。

  要知道如今被捧上了天的文学杂志们,最高销量也不过一百多万份而已。

  《大众电影》单期近千万份的销量,前无古人,后也不太可能有来者,覆盖的读者群体是以亿为单位的,几乎可以说是全民级的杂志。

  以往杂志每期的封面都是国内电影行业赫赫有名的人物,女儿能登上《大众电影》的封面,那可真如邻居所言,要成电影明星了。

  刚接受完《大众电影》的采访,丛珊满腔兴奋的与父母聊起了今天的见闻。

  听她说了半天,父亲丛兆恒告诫道:“电影受欢迎,那是导演和编剧的功劳。你才演了一部电影,名声还没打响,要戒骄戒躁,千万不能翘尾巴。”

  秦肖玉也说道:“你爸说的没错。你能演上谢导的电影,那是运气,也是贵人相助,得谢谢你们陶老师,还有编剧许老师……”

  丛珊纠正道:“妈,人家姓林。”

  去年年末谢靳为《牧马人》到中戏挑演员,丛珊经过陶玉成的推荐成为了女主角,这事情的来龙去脉丛珊回来之后跟父母大讲特讲了一遍,连邻居们和父母单位的同事都知道她成了谢靳新电影的女主角。

  “不管是许老师还是林老师,都是有人家的帮助,才有你的今天,知道吗?”

  “知道了。”

  丛珊无奈的点了点头。

  说到这里,秦肖玉忍不住心中的好奇问道:“那个许灵均……”

  丛珊抬眼看过去,秦肖玉说:“我说的是编剧,他长得怎么样?”

  丛珊嗤笑一声,“妈,你还说我,你可真肤浅。”

  “我就是问问。”秦肖玉狡辩道。

  丛珊心里却不这么认为,昨天看电影的时候母亲就把朱时茂演的许灵均好一顿夸,茂哥确实是英武帅气,但电影都是假的,真正帅气的是朱时茂。

  因此对于某些观众来说,很容易就把“许灵均”的那份帅气寄托到原著、编剧身上。

  毕竟《牧马人》小说里面对主人公的长相是有具体描述的,在发表的时候,就曾经有无数少女幻想过“许灵均”的长相。

  作者的笔名又叫这个名字,所以大家很难不把两者联想到一起。

  “林老师很年轻,而且特别有才华,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丛珊总结道。

  秦肖玉闻言微微颔首,脑海中已经脑补出了一位文质彬彬、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形象。

  (本章完)

第260章 你们不出价,我怎么哄抬稿费?

  经过一个星期的传播,《牧马人》在燕京城内逐渐刮起了一股观影旋风,不仅电影院里人满为患,挤满了来看电影的观众,街头巷尾老百姓的讨论也离不开这部新上映的电影。

  其热度比前年上映的《庐山恋》还要火爆,燕京的多家报纸媒体对于电影上映后的盛况进行了报道。

  不光是燕京地区,自从元旦最早在沪上地区上映,半个月时间里,《牧马人》已经在全国多个省份上映,受到了各地观众的热烈欢迎,这段时间以来各地均有媒体对这部电影进行了报道。

  一时之间,铺天盖地的赞美声如潮水般袭来,一向挑剔的评论界对于这部电影给出了一边倒的好评。

  小年这天,谢靳给林朝阳打来电话,他在电话中表现的极为兴奋,这里面有电影受到观众和评论家好评的欢喜,但更多的是作品收获成功的成就感。

  他在电话里滔滔不绝的说了十几分钟,全都是电影上映后的一些媒体评价和观众呼声。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牧马人》的票房和口碑取得了双成功,但这并不是说电影就没有缺点了。

  谢靳不无遗憾的说起来:“现在回头看,燕京的戏份远不如草原的戏份来得生动感人,比较理性、概念,缺少了几分温度,更像是说教。在对许景由和密斯宋这两个华侨的塑造上,也太过片面了,是我这個导演对于华侨的生活和语言都缺乏了解。”

  聊到最后,谢靳又提起了另一个话题。

  “《牧马人》上映了,我也得忙下一部电影了。朝阳,把你那部《高山下的花环》留给我怎么样?”

  “你不是要拍《秋瑾》吗?”

  上半年林朝阳去剧组探班的时候,曾经听谢靳聊过,他一直想拍一部关于秋瑾的电影,打算等拍完了《牧马人》后就着手准备。

  “可以先写剧本嘛,等拍完了《秋瑾》,再拍《高山下的花环》。”

  “你这种行为就叫多吃多占,吃着碗里的还得看着锅里的。”林朝阳调侃了一句。

  “咱们之前合作的不错,再合作一把不是挺好的吗?”

  林朝阳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这个事还是等等再说吧。”

  见他的态度模棱两可,谢靳也不再纠缠,想着等过完年以后有时间到燕京再见面详谈。

  两人又说了几句话,这才挂断了电话。

  林朝阳看了一眼手表,好家伙,这一通电话打了二十分钟。

  他跟传达室的谢师傅打了个招呼,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写信。

  上午他刚收到了陆遥的来信,《收获》已经确定发表《人生》,陆遥特地写信来表示感谢。

  写完了信,林朝阳继续写小说,这时楼下前台传来纸条说有人找他。

  林朝阳下楼一看,竟然是燕影厂的江怀延,他惊喜的问道:“老江,哪阵风把你给吹来了?”

  江怀延笑着跟林朝阳握了握手,“是《牧马人》的西北风。”

  林朝阳拉着走到角落里,问道:“你刚才那话是什么意思?”

  江怀延脸上的笑容敛去,露出几分微妙之色,“都是老朋友,我就不跟你绕弯子了。我这次来是受厂里的委托,想跟你要《高山下的花环》的改编权。”

  听着他的话,林朝阳立刻明白他为什么是这副表情了。

  “领导给的任务啊?”

  江怀延洒脱的点了点头,“你让我主动来,我也不好意思啊!”

  今年年初,燕影厂为了《一盘没有下完的棋》邀请林朝阳当剧本顾问,结果双方产生了分歧,林朝阳被剧组扫地出门。

  林朝阳这人虽然脾气好、大度,但还没到以德报怨的境界,他看着江怀延,表情玩味。

  江怀延见状叹了口气,“有上回那档子事,伱对我们厂有意见这都可以理解。反正我就是传个话,同不同意是你的事。”

  林朝阳轻叹口气,说道:“算了,好长时间没见面了,就不提这些扫兴的事了,中午我请你吃个饭吧。”

  眼看快中午了,林朝阳拉着江怀延去了校外的长征饭庄。

  两人边吃边聊,江怀延说起了这次燕影厂委托他来跟林朝阳谈改编权的原因。

  《高山下的花环》是79年夏天发表的,这部以对南方邻居战争为背景的中篇小说塑造了一批有血有肉的军人形象,娓娓动听地讲述了这些普通小人物感人肺腑的命运。

  一经发表便在读者群体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小说出版后,更是引发了轰动性的效应,多家报纸、杂志纷纷转载。

  小说单行本更是受到了领导人的重视,采购了数千本赠送给前线将士,更加助长了这部小说的影响力。

  《高山下的花环》的问世仿佛是一颗引爆在中国人头顶的氢弹,所引起的轰动和震撼令所有人都始料不及,到如今即便是过去了两年时间,也依旧让人难以忘怀。

  早在小说发表后两三个月的时间里,就有制片厂有了把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的想法,但因为当时战事仍在延宕,部队方面有所顾虑,所以也没有哪家制片厂认真付诸行动。

  时过境迁,边境虽然仍有纠缠,但战事的影响已经逐渐消退。

首节 上一节 230/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