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200节

  过了约莫半个小时,章德宁带着稿子和杂志回来,意气风发的对陶玉书说道:“成了,下月发表。”

  “太好了!”

  陶玉书正高兴着,李拓走进了编辑部,“呦!玉书也在啊!”

  陶玉书与他打了个招呼,章德宁问,“你跑来干嘛?”

  这一年来李拓的小说产量严重下滑,导致在编辑部的地位一跌再跌,李拓并不在意章德宁的态度,把稿子往她桌上一扔。

  “送稿子!”

  看到稿子,章德宁的态度立刻柔和了起来,“效率很高嘛!”

  “您老的吩咐我哪敢怠慢啊!”

  李拓捧了章德宁一句,可语气听着却带着几分讽刺。

  章德宁哼了一声,“我先看看稿子,写的不行我可不发表啊!”

  “没事,你们不发,我换家发也一样。”

  拌了两句嘴,章德宁认真看李拓写的评论,等看完了文章,她说道:“还算不错,看来那些评论真是不白写。”

  “能发了?”

  “我说了不算,得主编点头。”

  “那你还跟我充大个儿?”

  “我决定不了能不能发,但能决定能不能不发!”章德宁用恶狠狠的语气威胁道。

  李拓对陶玉书笑道:“看到没有,这就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

  玩笑过后,李拓又对陶玉书说道:“回来我又联系了几个朋友,让他们都帮忙写点东西往报纸、杂志上发发,给朝阳壮壮声势。”

  陶玉书听着满面笑容,连连道谢。

  “这有什么的,那篇文章看了确实让人有些不舒服。朝阳这人有雅量,向来不愿与人起争端,我们可不怕,在报纸杂志上吵一吵,还有稿费拿。”

  李拓的为人太过随意和热情,偶尔会让朋友感觉到负担,但更多的时候大家从他身上收获的还是益处。

  章德宁调侃他:“总算是没白蹭朝阳的饭。”

  “这就叫患难见真情!”

  “说你胖你就喘,这点事也叫患难?你可真能给自己戴高帽!”

  (本章完)

第228章 姐夫对你可真好

  陶玉书离开《燕京文学》编辑部,自行车后座上还载了一大包读者来信,这些来信都是热心读者对于《棋圣》的反馈。

  她骑着行车回了朗润湖公寓,出门游玩半个月,见了面家里人自然要问起她在外面的见闻,陶玉书便捡有趣的给大家讲了讲。

  她是午后回来的,跟母亲、大嫂闲话了一个多小时,陶玉墨从外面回来了。

  “哎呦,怎么这么黑?”

  见到妹妹,陶玉书冒出了一句话,惹来陶玉墨老大的不愿意。

  “你也没白到哪去啊!”

  陶玉墨这话就有点违心了,陶玉书出门半个月不假,但肤色依旧白皙。

  反驳了一句,陶玉墨看着姐姐的肤色,心中不由恼怒,她出门半个月也没变化,怎么我出去玩三天逢人就说我黑?

  陶玉书也不跟她计较,打量了她一下,又说道:“倒是瘦了不少。”

  听着这话,陶玉墨顿时眉开眼笑,这还像句话。

  陶母准备晚饭的时候,陶父、陶玉成和林朝阳陆续回来。

  陶玉墨一见到林朝阳就说道:“姐夫,最近你那部小说的反响很激烈啊!”

  “激烈”是個中性词,林朝阳轻笑着问道:“怎么个激烈法?”

  “讨论的比较多呗!”

  从北戴河回来半个月,陶玉墨没闲着,这些天整天与大、中、小学同学们玩在一起,在如今的年轻群体当中,文学青年众多,她的这些同学朋友也不例外。

  《棋圣》发表半个多月,刊物上的评价已经逐渐出炉,读者们的反馈自然要更为迅速。

  据陶玉墨说,她身边的同学朋友对《棋圣》的评价可以说是两极分化,一方是觉得这部小说以围棋入手,切入角度新颖,描写了一代棋圣江南生舍身报国的传奇经历,非常有爱国主义情怀。

  另一方则是认为小说里以一敌九的情节纯粹是罔顾事实的臆想,反倒衬托出某种自卑、偏执的内心,有些类似于《沪上文学》的那种“狭隘民族主义”的论调,但并不像那篇文章那样激烈。

  听着陶玉墨讲完身边同学朋友对于小说的评价,陶玉成担忧的问道:“朝阳,这部小说的口碑喜忧参半啊!”

  “大家观点不一样,对于小说的观感也有所不同,这个很正常。”林朝阳神色如常。

  要是放在前两天,听到妹妹口中的评价,陶玉书可能早就急了,可今天她刚去完《燕京文学》编辑部,心中丝毫不慌,看起来比林朝阳还淡定。

  “持负面评价的人多吗?”她问陶玉墨。

  “倒是不多。姐夫的小说写的那么好,他们就算是不认可里面的一些论调,但也不能否认整部小说。”

  陶玉书点了点头,满意的说道:“这就对了。让他们吵吧,最后杂志销量会说话的。”

  陶玉墨好奇的问道:“姐,你知道杂志销量?”

  陶玉书说:“我今天刚去了编辑部,他们说这一期销量不错,可见绝大多数读者还是认可你姐夫这部小说的。”

  “那这期杂志卖了多少啊?”陶玉墨问。

  家里其他人也投来探究的神色。

  陶玉书面色波澜不惊的说道:“也没多少,就90万份。”

  “90万份?”陶玉墨一惊一乍的叫了一声,“这还不多?”

  陶玉成在心里算了算,“半个月就卖了90万份,那不得照着200万份去了?”

  陶家人虽然与图书行业没什么交集,但基本的常识还是知道的。

  这年头的文学杂志,能卖上几万份就是不错的成绩了,超过十万份那就是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杂志。

  要是有个二三十万份的销量,基本就是全国知名的杂志了,而那些真正一线的文学杂志,通常一期都是大几十万册的销量,时不时销量还会突破百万份。

  “这比《人民文学》的销量还高了吧?”陶玉成做了个对比,表情里满是惊讶。

  “不至于的。杂志上市前半个月本来就是卖得最快的时候,后面的速度就降下来了,能有前面卖的一半多就不错了。”

  “一半也得一百三四十万册吧?要是有这个销量,足以说明这部小说的受欢迎程度了。”陶玉成总结道。

  陶玉书笑了笑,“能不受欢迎吗?我车上还绑着一包读者来信呢,这才发表几天啊!”

  听到“读者来信”这四个字,陶玉墨眼睛一亮,凑到姐姐身旁嘀嘀咕咕。

  吃完晚饭回家,夫妻俩身后便多了个小尾巴。

  到家之后,陶玉墨便勤勤恳恳当起了打工人,一封一封的拆着读者来信。

  她可是跟姐姐说完了,今天算她一天工资,赚了。

  晚上临睡前,林朝阳说:“明天我带你去学车吧。”

  前段时间林朝阳带着陶玉书去友谊商店看了摩托车,两人还商量着暑假让她学车,结果被笔会的事给耽误了。

  第二天一早,林朝阳便带着陶玉书来到了海淀车管所。

  “咱们上车管所干嘛?”

  “学车呗!”

  来的时候夫妻俩特意骑了一辆自行车,林朝阳负责骑车,陶玉书坐在他的后面。

  如今没有驾校,驾照考试是由车管所负责的,车管所院里就有考场。

  但考场又不是练车的地方,陶玉书还没弄明白是怎么回事,林朝阳已经报好了名,不仅是给她,连他自己也报了名。

  考场里面冷冷清清,如今不像后世学车那么容易,想要学车不仅得有单位,还得有师傅教才行。

  林朝阳夫妻俩人要考的是摩托车驾照,要求没那么严,能通过考试就行。

  这会儿考场的管理员百无聊赖,林朝阳跑到管理员那嘀咕了一会儿,便让管理员将考试用的摩托交在了他手里。

  驾考用的摩托车是一辆红色的幸福250,在如今能骑上它绝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林朝阳骑上了摩托,冲陶玉书招了招手,让她坐在后座上,他给她演示骑摩托车的各种动作。

  陶玉书观察了几遍动作,林朝阳便跟她换了个位置,让她在前面试着骑车,他坐在后面纠正她。

  试了一小会儿,陶玉书骑着摩托车在考场内驰骋起来,就是拐弯还不熟练。

  练了约莫半个小时,林朝阳又去跟管理员打了个招呼就要考试。

  陶玉书懵懵懂懂的骑着摩托车绕着场地转了一圈,又绕了几个桩,等她平稳停好了车,考试就算是合格了。

  “这也太快了?”直到摩托车驾照拿到了手里,陶玉书才反应过来,有些不敢相信的问林朝阳。

  林朝阳心说这都保守了,我能让他直接给你盖章你信不信?

  别管是开两个轮子的摩托车,还是四个轮子的汽车,这玩意危险性都不低,不能光拿着不学车,上路就当马路杀手。

  所以林朝阳不惜耗费一个小时时间,专门培训了一下陶玉书。

  在车管所待了一上午,驾照到手,林朝阳先拉着陶玉书去吃了口饭,然后直奔友谊商店。

  这回到友谊商店来,林朝阳没叫阿毛,是因为他听说最近友谊商店放开了限制,据说燕京市民只要持有外汇券就能到商店里购物。

  来到商店门口,展示了一下兜里的一沓外汇券,夫妻俩果然顺利进了友谊商店。

  陶玉书高兴道:“这回可省事了!”

  两人再次来到摩托车柜台,还是熟悉的售货员,不过时隔几个月,售货员显然已经不记得他们夫妻俩了。

  “二位同志看看摩托车?”

  “这辆摩托车有红色的吗?”林朝阳指着那辆黑色的雅马哈125问道。

  “这是日本进口的雅马哈,红色的倒是有一辆……”

  林朝阳痛快道:“开票吧!”

  售货员微微一愣,价格都没问就要开票?

  “愣着干嘛?开票啊!”林朝阳催促道。

  “哦,好!二人稍等。”

  付完了钱,票也开好了,售货员从仓库提出一辆崭新的雅马哈125,加满了油,从友谊商店后院的大门出来交给了林朝阳夫妻俩。

  虽然陶玉书上午在考场已经学会了骑车,可她今天毕竟是第一次摸摩托车,让她自己上路她还真有些不敢。

  林朝阳便带着她在路上兜了几圈,然后她才战战兢兢的自己骑上车,在林朝阳的陪伴下跑了两圈。

  到了最后,林朝阳还特意下了车,让她独自骑了一圈。

  等陶玉书熟悉的差不多了,林朝阳便带着她又回到了车管所,拿出发票来让车管所给砸上了钢印,上好了牌照。

  再从车管所出来,林朝阳笑着说道:“这回人和车都有证了,可以放心大胆的骑了,回家这段路你自己骑吧。”

首节 上一节 200/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