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193节

  今天难得看到一个老外对于中国书画如此痴迷,让外宾服务部的几位售货员忍不住产生一种自豪感。

  “太美了!这些画简直是太美了!我要买下他们,通通买下来。”阿毛看似激动的忘乎所以。

  林朝阳“忍不住”提醒道:“先生,这些画作都是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艺术价值并不高。”

  “你到底在说什么?”阿毛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林朝阳,“这些都是无与伦比的艺术品,我要把他们都买下来。”

  见阿毛如此坚持,林朝阳只好无奈的对售货员说,“我朋友想多买一些字画,我看你们这里的画作也没多少,就这些了吗?”

  售货员连忙说道:“还有还有,我们这里还有很多。”

  “有徐悲鸿、齐白石这些大师的作品吗?”

  “有是有,不过他们的作品都是藏品,不对外出售的。我们这里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比他们晚一辈的当代知名画家的,比如陆俨少、吴作人、李可染、蒋兆和这些人。”

  林朝阳有些遗憾,说道:“那你先紧售价高的拿,我这位朋友不差钱。”

  售货员闻言大喜,还以为林朝阳是在帮他们的忙,连忙去取画。

  故宫服务部展示的这些当代书画作品的创作者如今大多在世,作品保有量庞大,光是他们这里积累的作品就有数千件之多。

  往日这些书画作品的销量向来不好,今天好不容易碰上一个有钱的傻老外,他们怎么能不积极呢?

  没过一会儿,售货员抱来了一大堆画作供阿毛挑选,他几乎来者不拒,无论是看见哪幅作品都说好,没用一个小时的功夫,身边已经堆了超过五十幅作品了。

  一旁的售货员低声对林朝阳说道:“这位同志,伱朋友看了这么多书画,是打算都要吗?”

  林朝阳明白,售货员这是怕他们只是一时兴起,光看不买,到最后不付账。

  林朝阳便假装跟阿毛耳语了几句,然后对售货员说道:“那你先把这些书画作品算一下多少钱,我们把这些先付了。”

  售货员闻言大喜,扒拉了一会儿算盘珠子,最后得到一个数字。

  五十五幅作品一共9063块外汇券,其中最贵的是一幅傅抱石的《湘夫人》,售价高达750块,其他的作品售价从三四百到一百多不等。

  听见售货员的报价,林朝阳心里一跳,才五十五幅就要这么多钱,不过他想到售货员拿来的都是售价高的画作,这个总价也很合理,这些作品估摸着也算是故宫服务部对外出售商品里面的精品了。

  他摸了摸兜,好在今天带的钱足够多。

  林朝阳对阿毛说道:“就这些吧。”

  阿毛从善如流,“好。”

  来的时候,林朝阳带了一万块外汇券来,走的时候剩下不到一千块,眨眼之间挥金如土。

  五十多幅画作包装完之后光是林朝阳两人可拿不了,故宫服务部特地派了一辆车帮他们送东西。

  车子停在华侨公寓院门口,林朝阳和阿毛一趟一趟的往楼上搬东西。

  “买了这么多?”

  最近林朝阳一直在鼓捣收藏的事,今天一大早出门的时候还跟陶玉书说了要去故宫服务部买画,她也没当回事,没想到才一个上午的时间,竟然抱着这么多画回来了。

  “买的都是故宫服务部的精品画。”

  林朝阳一脸占了大便宜的喜悦之情,让陶玉书哭笑不得。

  “钱都花了?”

  “没有,还剩一千块。”

  陶玉书抱怨道:“照你这么个花法,家里的存款两天就得花光了。”

  林朝阳连忙说道:“这回买完暂时就不买了。”

  陶玉书敏锐的察觉到了他话里的潜台词,“暂时不买了”不代表“以后不买了”。

  丈夫走上收藏这条道路,是条不归路啊!

  照他这么个花法,以后家里还怎么攒钱。

  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陶玉书将林朝阳拉到沙发上,严肃的对他说道:“就算是这些古董字画以后能升值,可你也不能把钱都花在这上面啊!”

  林朝阳今天见猎心喜,一下子花了家里超过三分之一的积蓄,被陶玉书这一提醒,他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自己了解未来趋势,但陶玉书和家人并不了解,让他们完全理解自己是不现实的。

  “你说得对,那就这样,以后稿费的四分之一用来搞收藏,你觉得怎么样?”

  对林朝阳来说,花一千块钱搞收藏还是花一万块钱搞收藏区别并不大,他总不能把所有宝贝都收拢到自己手里来。

  陶玉书想了想,觉得这个提议还算合理,点了点头,“好,那就这么办,你以后注意点。”

  “嘿嘿,见猎心喜、见猎心喜。”

  陶玉书又忍不住问道:“你买这些画,以后真的能值钱?”

  以前林朝阳就跟她说过收藏这个话题,陶玉书当时并没有什么概念,可如今前前后后上万块外汇券花出去了,她心里总感觉有些没底。

  林朝阳没有正面回答她的问题,而是问道:“你知道李翰祥来燕京以后都买了什么东西吗?”

  陶玉书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指了指那些画作,“这个?”

  “不光是这个,瓷器、玉器、文房四宝、漆器、家具、绣品……只要是跟古董沾边儿的他都买。”

  林朝阳说的是真事,李翰祥来内地拍电影,闲暇之余最喜欢逛的就是琉璃厂、荣宝斋、中国画店这些地方。

  因为拍戏的原因,他对唐、清等朝代颇有研究,因而也有了艺术品收藏的爱好。

  每次到内地来,他只要有时间就会买一些古董字画。

  “就我现在买的这些东西,要是拿到香江去,立马就能翻几倍。”

  林朝阳的说法很保守,现阶段香江那边对于国内的古玩字画认可度还不算太高,可即便如此,也足够让陶玉书安心了。

  林朝阳将书房腾出了一个角落,专门用来放画。字画不像家具,对环境的要求比较苛刻,现阶段华侨公寓是最适合这些画的地方。

  他这次选择去故宫买画,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这些画不像瓷器、家具那么占地方。

  “我看以后得专门找个房子来给你放这些收藏!”陶玉书说道。

  林朝阳拍手笑道:“你这个提议好,争取以后多买几所房子,把里面都装满。”

  陶玉书白了他一眼,“你先把这里和棉花胡同填满再说吧。”

  (本章完)

第221章 有女婿了不起啊?

  周六这天一早,去上班的时候林朝阳拿了一幅卷轴出门,陶玉书问道:“你上班拿这东西干什么?”

  “你不懂!”林朝阳冲她神秘一笑。

  陶玉书略一思考便知道他要干什么了,“你不会是要拍我爸的马屁吧?”

  “庸俗!我这怎么能叫拍马屁呢?我这是请爸给品鉴品鉴!”

  陶玉书眼波含笑。

  下班之后,林朝阳来到陶家,进门陶玉成就看着他拿的卷轴,问道:“朝阳,这什么呀?”

  “前几天去商店买画,正好看到有一幅字不错,我让爸帮我看看。”

  陶玉成闻言满脸好奇,跟着林朝阳进了陶父的卧室。

  这会儿陶父正戴着老花镜在看书,“爸,朝阳给你带了好东西来!”

  陶父摘下老花镜,笑呵呵的问道:“什么好东西啊?”

  林朝阳将卷轴徐徐展开,陶父又戴上老花镜凑近仔细观察。

  “沈尹默的字啊!”

  沈尹默生于1883年,早年留学日本,后任燕京大学教授、北平大学校长,他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在书坛与于右任并称“南沈北于”,到四十年代又有“南沈北吴”直说。

  五十年代之后,其书法水平臻至大成,被徐平羽先生谓之:“超越元、明、清,直入宋四家而无愧”。

  故宫鉴定小组组长谢稚柳教授认为他的书法:“数百年来,书家林立,盖无人出其右者”。

  林朝阳拿来的这幅字是沈尹默自己写的一首诗,诗名《秋明室杂诗》:少读涪翁诗,每发下士笑。晚学差有味,犹愧未闻道。寥寥千载间,斯人惜怀抱。森泓不可言,悲深知语妙。

  《秋明室杂诗》用的是楷书,沈尹默的书法取法二王,书体庄重又不失活泼,法度严谨、线条功夫一流。

  陶父仔细观察了半天,面带欣喜,回味着说道:“清隽秀朗,风度翩翩,沈尹默的楷书,好啊!”

  一旁的陶玉成看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出什么名堂,只觉得这字写的确实是好看。

  “这字是怎么来的?”陶父问道。

  “在故宫服务部买的,他们那现在卖书画。”

  “沈尹默的字也卖?”

  陶父听到这话有些不太高兴。

  林朝阳如实道:“傅抱石、李可染、吴作人、启功……这些大家的书画都卖,都是面向外宾的,不过老外不太认这些东西,反倒是对工艺品比较感兴趣。”

  陶父闻言喟然叹道:“明珠暗投,暴殄天物!”

  林朝阳笑着说道:“近现代书画家的作品存世太多,这种情况也可以理解。再过三五十年,估计就不是这样了。”

  陶父点了点头,算是认可了他的说法。

  林朝阳将卷轴慢慢卷起来,放到陶父桌上,“您平时爱写字,多看着沈尹默的字参详参详,说不定什么时候福至心灵,功力又能更进一步。”

  “看看就行了,拿回去吧。”

  “我又不懂书法,放我那不是白瞎了吗?”

  林朝阳要是送他别的,陶父恐怕想都不想就会拒绝,可林朝阳送的是沈尹默的字,这恰恰搔到了陶父的痒处,因此拒绝的意志并不坚定。

  陶玉成看着父亲的神色,说道:“爸,这是朝阳的一片心意,你就收下吧。”

  “是啊,爸。您看沈尹默的字,端正平和,跟您的为人相得益彰啊!”林朝阳说。

  陶玉成深深的看了林朝阳一眼,妹夫,过了。

  陶父见猎心喜,本来意志就不坚定,被两人这么一劝,便不再矜持,收下了这幅字。

  “诶,爸,沈尹默跟你也算是半个同事吧?”陶玉成问道。

  “他在燕大的时候我还没上大学呢,面都没见过。”陶父说。

  “哦。”

  送完了字,陶玉成和林朝阳从房间出来。

  “朝阳,你不说故宫的字画都是卖给外宾的吗?你怎么买到的?”

  “找个‘外宾’不就行了吗?”林朝阳轻笑道。

  “还能这样啊!”陶玉成恍然。

  这时陶母从厨房出来,陶玉成对她说道:“妈,朝阳送了爸一幅字,沈尹默的字。”

  “好端端的,送字干什么?”陶母不解的问道。

  “我去买画,正好看到有沈尹默的字,想着爸不是爱写字嘛!”

  陶母微微颔首,脸色欣慰,“朝阳有心了。”

  正监督陶希文写作业的陶玉墨问道:“姐夫,沈尹默的字得不少钱吧?”

首节 上一节 193/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