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142节

  作家方面邀请到了汪曾琪、刘昕武、林津岚和王濛,汪曾琪和刘昕武算是林朝阳的熟人,王濛也与林朝阳在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授奖仪式上见过面。

  王濛的创作理念和风格在国内的作家当中一直算是比较时髦的,今天能受邀参与林朝阳的作品研讨会也不算意外。

  评论家方面人文社邀请了向来对林朝阳作品赞誉有加的阎刚,之前他那一篇《<赖子的夏天>:中国式意识流文学开创者》的评论文章一经发表便在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讨论。

  他创意性的提出了“中国式意识流文学”这个概念,得到了评论界和学术界的一致认可。

  除了文学界和评论界的嘉宾,今天的研讨会还来了两位来自大学的学者,其中有一位还是林朝阳的熟人。

  “子成兄,没想到你今天也来了。”林朝阳见到洪子成,上来便握住了他的手。

  两人寒暄了几句,汪曾琪又将林津岚介绍给林朝阳。

  林津岚林朝阳是第一次见,但对于他的名字并不陌生。他在四十年代末便开始创作,早年曾凭借《春雷》和《湾岛姑娘》在文坛崭露头角。

  他擅长短篇创作,被评论界誉为“短篇圣手”,八十年代后老而弥坚,与汪曾琪被合称为“文坛双壁”。

  林津岚和汪曾琪是五十年代便相识的好友,关系莫逆。

  汪曾琪给双方介绍完之后不忘跟林津岚重点强调:“朝阳的厨艺是一绝!”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林津岚能跟汪曾琪成为好友,对于吃这方面自然也是有着极大的兴趣的。

  听着汪曾琪的话,他笑容满面,“那有机会我可得好好尝尝。”

  “一定一定。”

  作品研讨会这样的场合,刚才那样的寒暄是少不了的。

  等到研讨会开始之后,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林朝阳端坐其中,看起来危襟正坐,实际上已经神游天外。

  举办作品研讨会对于作家来说一种肯定,对于出版社或者是编辑部来说则是一种宣传手段。

  《赖子的夏天》由《当代》首发,下个月又即将出版,人文社在这个时候选择举办作品研讨会,宣传是个很大的原因。

  小说自四月份发表已经有近七个月的时间,在国内文学界引起的反响是轰动性的。

  正所谓物极必反,嗡嗡嗡时期对于文学界长时间的压抑导致了近几年来国内文学界出现了一股汹涌的思想解放潮流。

  在这种汹涌的思想解放潮流的冲击下,许多人走上了一条反思、自新和重建的道路。

  但有的时候过犹不及,过于反思和追求自由,反而让有些人对于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变得不自信,甚至是到了唾弃的地步。

  于是“崇洋”便成为了一种时尚。

  虽然林朝阳不想承认,但《赖子的夏天》在文学界所引起的轰动性的影响与这部小说所采用的创作手法确实有着极大的关系。

  对于如今国内的文学界和文学爱好者群体来说,意识流文学代表的就是洋气和时髦。

  林朝阳领风气之先,创作出这样一部水准之上并且极具中国特色的意识流文学作品,可以说带给了文学界一些人极大的自信,让他们看到中国人写意识流文学一样可以写出优秀的作品来。

  这跟改革开放之初那些获得了荣誉的运动健儿有些类似,他们既是为国家获得了荣誉,也鼓舞了民族自信。

  除了文学界对于《赖子的夏天》的一片溢美之词,还有一个群体对于这部小说的诞生也充满了喜悦,那就是学术界。

  学术研究和文学评论不一样,学术界关注的更多的是《赖子的夏天》这部小说的诞生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所提供的价值和产生的意义。

  在意识流文学还处于萌芽阶段的国内文学界,突然之间诞生了《赖子的夏天》这样一部成熟的带有浓郁中国特色的意识流文学作品,对于当代文学来说意义非凡。

  因为在学术界看来,一直以来因为政治方面的原因,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之间始终隔着一层厚厚的壁障。

  而《赖子的夏天》的诞生,不仅代表着中国当代文学又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流派,也在无形之中拉近了中国当代文学与世界文学的距离,这无疑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同时学术界还注意到,受到《赖子的夏天》的影响,这段时间以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创作者把目光瞄准了意识流文学这个领域,这对当代文学的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

  这段时间以来,学术界已经达成了共识,《赖子的夏天》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对意识流文学的发展而言,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开创性作用。

  洪子成是学术界的代表,一直以来也非常欣赏林朝阳的才华,今天来参加作品研讨会更是对《赖子的夏天》不吝溢美之词。

  其实也不仅是他,在场的来宾都给予了这部小说极高的评价,充分的肯定了《赖子的夏天》的文学价值和典范作用。

  研讨会结束之后,林朝阳和洪子成聊了几句,本来是想一起离开人文社,结果人文社总编辑卫君怡叫住了林朝阳。

  卫君怡把林朝阳叫到办公室,还叫来了李曙光,简单聊了一下《赖子的夏天》的编审情况。

  《赖子的夏天》是林朝阳第一部长篇小说,影响力又十分巨大,所以人文社对于这部小说也是十分重视,编、审、校、绘用的都是社里专业素质最高的一批人。

  聊到最后,卫君怡问林朝阳,“你那部《父母爱情》是不是一直没出版?”

  “对。”

  “要不要趁着这个机会发个单行本?”

  人文社要给《父母爱情》出单行本,这当然是好事,林朝阳欣然同意。

  又过了两天,快到中午的时候林朝阳打算去吃个饭,然后赶往火车站,林二春夫妻俩昨天已经从老家出发,今天下午五点下火车。

  他刚要出图书馆,就看到陶玉书迎面走来,“你怎么过来了?”

  “我跟你一起去接爸妈。”

  陶玉书的脸被风吹的红彤彤的,眼神明亮。

  “来回那么远,你去干嘛。”

  “爸妈好不容易来一趟燕京,我怎么能不去接呢?”

  林朝阳拗不过陶玉书,夫妻俩人先把自行车骑回华侨公寓,然后坐公交车前往火车站。

  燕京站建国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站楼坐北朝南,广厅两端楼梯顶部立重檐攒尖四面钟亭,其间是通透的玻璃幕墙,立面两翼各立着单檐角楼,气势宏伟。

  林朝阳夫妻俩到这里时,站前广场上公安、军人随处可见,一片肃然,气氛压抑。

  燕京站站前广场上军警森严,但乘客和送站、接站的老百姓们并不担心,因为大家都知道,有这群同志在反而更安全。

  林朝阳和陶玉书在出站口等了一个多小时,临近火车到站时间,林朝阳时不时的就抬手看一眼手表。

  “应该快到了吧?”

  “快了,应该正在下火车。”

  随着出站口人流突然汹涌,林朝阳和陶玉书两人一个劲儿的向站内张望。

  隔着许多张陌生的面孔,林朝阳看到了父亲林二春,他正跟母亲张桂芹两人提着大包小裹,艰难的挤在人群中。

  林朝阳赶忙跟陶玉书一起挥手,过了好一会儿,林二春夫妻俩终于出了站。

  陶玉书亲切的接过张桂芹手里的东西,挽住她的胳膊,“爸、妈,你们一路辛苦了。”

  “有啥辛苦的,坐硬卧来的,就是票钱太贵了。”

  林二春一提起买火车票花的钱,就一脸肉疼。

  “伱心疼啥,又没用你花钱。”林朝阳说道。

  那天林朝阳给家里打电话让林二春两口子进京来待一段时间,公社领导得知这件事,特地帮林二春夫妻俩解决了两张硬卧车票。

  “公家钱就不是钱了?”林二春说了一句,又骂道:“一点没有眼力见,不知道拿东西?”

  林朝阳接过东西,抱怨道:“都跟你们说不用带东西,拿这么干什么?”

  “那么多东西不带过来,也不便宜耗子了?”

  父子俩絮叨两句,陶玉书说道:“赶紧去等车吧。”

  (本章完)

第168章 给你个任务(月票加更)

  燕京火车站在东城区,华侨公寓位于西三环附近,两者之间相距十几公里,坐公交车得一个半小时才能到。

  北方冬天天黑的早,林朝阳他们上车时天色就已经发暗,张桂芹透过车窗一路看着外面的景色,叨咕道:“这燕京比县里可强多了!”

  “都破完案了……”

  林朝阳简单的跟林二春介绍了一下情况,林二春听着唏嘘不已。

  “当了兵,还是个工人,有啥不知足的?咋能这样呢?”

  公交车在路上慢慢晃着,中间还倒了一辆车,到老虎庙站下车。

  步行几分钟来到华侨公寓院门口,林朝阳跟保卫打了个招呼,给林二春夫妻俩登了个记才进了院。

  “还得登记呢?赶上进部队了。”林二春说了一句。

  一家人回到华侨公寓时,天已经黑了。

  此时华侨公寓院里的路灯已经亮起,两栋楼宇间各家各户的电灯也点亮了。

  张桂芹看着这些灯火惊诧道:“点这么些灯,得用多少电啊?”

  七十年代末,国内许多农村地区还没通电,东北地区的农村情况还算好的,很多地方都通了电,但对于大部分农民来说,用电依旧是奢侈的事。

  “首都嘛,能跟咱乡下一样?”

  林二春又说了一句,好像在挖苦张桂芹的没见识,惹来她的白眼。

  上楼进了屋,张桂芹看着眼前敞亮的客厅,“这房子可真大!”

  林朝阳跟林二春负责收拾他们带来的家乡特产,陶玉书则带着张桂芹在屋里转了一圈。

  张桂芹摸着屋里热乎乎的暖气片,感叹道:“还带暖气,燕京的房子就是好。”

  最后她站在客厅的窗前看着黑漆漆的外面,遗憾的说道:“可惜就是没有院子。”

  “楼房哪来的院子,这不比住平房强多了?”

  从下了火车,张桂芹一路惊叹,一路被林二春打击,她不耐烦的瞥了林二春一眼,“来個燕京把你能的,这燕京快成你的了。”

  林朝阳和陶玉书互相看了一眼,眼底藏笑。

  “爸、妈,你们坐火车折腾了一天多了,晚上洗个澡早点睡吧。”

  “洗澡?上哪洗澡?”张桂芹问。

  陶玉书领她到厕所去说了一下,张桂芹又嘟囔道:“还是燕京的房子好,冬天还能搁家里洗澡。”

  陶玉书想说,其实不是燕京的房子好,而是华侨公寓好。

  忙活了快一个小时,把林二春夫妻俩安排好之后,林朝阳和陶玉书回屋准备睡觉。

  “趁着天还不算太冷,这两天我带爸妈出门转转吧?”陶玉书说道。

  “你不得上课吗?”

  “请个假嘛,反正这学期选修课多。”陶玉书说道,她靠在林朝阳的臂膀处,“你最近这几个月总请长假,就别请假了,赶上周末我们再一起出去逛逛。”

  陶玉书把时间安排的明明白白,林朝阳从善如流道:“好,都听你的。”

  一夜无话。

  早上林朝阳从屋里出来,就见父亲林二春扶着腰站在客厅里,他问道:“怎么了这是?”

  “你们这个床,软塌塌的,腰都直不起来。”林二春抱怨道。

  “睡两天就习惯了。”林朝阳说了一句,他走到厨房,张桂芹这会正打算做饭却无从下手。

  “妈,早上下个面条对付一口吧。白天让玉书带你们出去转转,我最近请假太多了,就不陪伱们了,等周末再跟你们出去逛逛。”

  张桂芹说道:“你忙你的,玉书不是还得上学吗?我们在家里待着就行了,天怪冷的。”

首节 上一节 142/3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