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的钓场,竟成全国休闲圣地了 第437节

  王涛正准备继续布置舞台,见陈渊突然又回头,下意识问道。

  “你觉得禹城村的农田怎么样?”

  陈渊指着大小塘外面那一圈辽阔的田野问道。

  “啥意思?”

  王涛有些懵,搞不懂陈渊此言何意。

  “我的意思是说,如果让你开发禹城村农田,你觉得怎么样?”陈渊没再拐弯抹角,直接询问。

  “我觉得非常好啊,禹城村农田辽阔,要真能开发,我能给你搞出好几个大塘,甚至更多。”

  王涛眼眸骤亮,显得有些兴奋和期待。

  不过随即眼底的光芒又黯淡下来,耸耸肩摊手道:“可我觉得没用,要陈老板觉得才行,毕竟现在的政策在那,你搞定后,我才能搞。”

  “搞是可以搞。”陈渊看眼四周没人,压低声音说。

  “真的?”王涛眼眸再度明亮起来。

  “前提是,要承担土壤恢复生态的责任,确保需要时恢复土壤的肥沃和生产力。”陈渊压低声音再道。

  他之所以联系王涛,就是想问问有没有什么办法。

  而王涛也没让他失望,闻言笑道:

  “这个简单,农田改鱼塘时,挖掘的耕种土壤可以通过土壤剥离再利用技术,对土壤进行保存或再利用,到时候恢复生态环境时,可直接利用。”

  “土壤剥离再利用技术,该不会是系统超能力吧?”陈渊微微皱眉,虽然听到这话很是欣喜,但还是有所担忧。

  如果是刚回村那会,光脚不怕穿鞋,随便怎么弄都可以,但如今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要尽可能合理的规避风险。

  如果又搞出什么超前高科技,太过引人瞩目并非好事,即使可以把问题都推给王涛,让系统去解决。

  “放心吧,这又不是什么超前科技,用工程手段剥离土壤技术,到再利用早已有所体现,比如城市绿化区,就是通过这一技术完成。”王涛淡淡一笑。

  “那就好。”

  陈渊闻言彻底暗松口气。

  禹城村被立项休闲旅游度假村,所以政策上具备很大且灵活的操作空间,田改塘能够得到政策支持。

  加之王涛能做到耕种土壤保存,那么禹城村农田,完全可以利用起来。

  “陈老板,什么时候可以开发农田?”王涛有些期待的问。

  “不着急,系统还没升级,即使我想弄也没办法激活,你先知道这个事,慢慢构思规划,想想怎么开发。”陈渊摇着头说。

  “好。”王涛点点头。

  他当然知道系统没有完全升级,便无法激活其他塘,看来想要开发农田,还得等到陈老板升级系统。

  “对了,你刚才说的土壤剥离技术,成本大概是多少?”

  陈渊本是挥挥手招呼声,就再转身准备撤了,忽然又想到剥离成本,回头望着王涛问道。

  这也是关键。

  刚才听斌叔的意思,农田开发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他全程负责到底,再一种就是承担价值责任。

  一口价买断使用权,剥离、存储等事宜,由东叔负责。

  多了解,好好对比,也便于到时候做出决定。

  “剥离农田耕种土壤并保存,这个成本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剥离的厚度、运输的距离,以及是否需要进行检测和制定剥离方案,还有储存地点的选择,储存时间的长短等等。”

  王涛顺手点燃香烟,深吸一口后说道。

  剥离耕种土壤保存,并没有固定成本一说。

  剥离的土壤越厚,运输的距离越远,储存的时间越长,都会提高成本,总之,具体成本会根据项目规模和各种复杂因素而定。

  “你就说个大概数吧,就按照禹城村的情况来估算。”陈渊直接挥手问道。

  他懒得去理解这些专业性,只需要知道一个大概成本便可,他就负责资金,工程细节交给王涛负责。

  王涛望了眼辽阔的田野,抽口烟道:“根据市场经验,剥离表皮土壤并保存的费用,大概每亩在四千到七千左右,平均约为五千左右每亩。”

  “五千?每亩?”陈渊闻言皱眉。

  这价格有些超乎预料。

  禹城村可是大村,农田面积可不小,从原本的基础农田,再到普通农田,以及老村长时代,带领大家开荒,人均可是能分到一亩出头的农田。

  整个禹城村,前村加后村,农田总面积绝对超过千亩,接近两千亩的样子,这意味着什么?

  五千每亩的价格,意味着要开发农田,仅是剥离保存土壤,就需要千八百万,更别说挖塘灌水,维持生态放鱼等等。

  总费用绝对超过千万。

  “五千是总费用,包含了人工机械费,还有运输和保存,以及检测和方案制定等费用。”王涛道。

  陈渊明白。

  可即便如此,成本也是不小。

  “到时会再说吧。”

  挥挥手,陈渊撤了。

  至于农田改鱼塘,等系统升级后再谈吧,听斌叔的意思,是希望他全程负责的,这样也好,剥离保存等工程,直接交给王涛,用积分来建设。

  这样也能节省成本。

  不过估计到时候还是需要一笔保证金。

  东叔给他开政策绿灯,同样是顶着很大的压力,虽说禹城村的成绩,能减缓这个压力,但有些事还是得做。

  直接田改塘,没有任何保障,万一陈渊直接宣布破产,后续恢复生态系统的责任,谁来负责?

  他人予以便,不能回予难。

  ……

  回到家,一家子都在,刘娜也在。

  新农村还没建设好,刘娜还没有自己的屋,但这都不是事,陈渊家里有客房,暂时就住客房。

  “在商量什么呢。”

  陈渊走进堂屋,就看到刘娜和陈莉,还有姐夫哥坐在桌子上,都拿着笔记本电脑,时不时互相看一眼,不知道在捣鼓啥。

  “茶饮品牌的事,你不用操心,我们知道怎么做。”陈莉抬了抬头,看了眼陈渊又盯回电脑页面。

  陈渊耸耸肩。

  掏出烟盒,给姐夫哥和老爹散了根。

  “明个赛事准备的咋样了?”陈军也翻着笔记本,接过陈渊递来的烟,抬头看着他问道。

  “明天是崇市钓协的预选赛,赛程赛制都不难,王恒他们安排的明明白白的。”陈渊叼根烟坐下。

  “那就好。”陈军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陈渊在堂屋聊了会,然后就上楼了,等到鱼塘退场后,先是回收塘里的鱼,然后在系统商城下单,顺带还有采购。

  钓鲫精英赛,对象鱼肯定是鲫鱼,而且也只有鲫鱼,按照赛事标准,每亩不得低于五百公斤鱼量密度。

  九十九亩大塘,需要投放不低于五万公斤鱼量。

  搞定这些,陈渊将大蛇第一部剧本发给秦奋,并商量着,道士系列结束后,可以先拍摄这部。

  赛道需要竞争,先拿出一部王炸抢占市场,是很有必要的。

  做完这些后,陈渊直接睡觉。

  好多天没有早睡了,而且明天还有赛事。

  ……

  翌日清晨,陈渊没等到七点的闹铃响就睁开眼,精神饱满的穿衣下床,哼着小曲去洗漱。

  昨晚睡的早,不到十一点就睡了,这一觉睡的很好,把这几天少睡的觉,影响的精气神都补回来了。

  洗漱好,陈渊哼着小曲下楼。

  “心情不错嘛,看样子昨晚休息的很好。”

  陈军刚好洗漱完,正端着洗漱用品回屋,看着陈渊又唱又笑的模样,笑着打趣一声。

  “昨晚没熬夜。”陈渊笑道。

  “走吃早饭去,八点钟赛事就要开幕。”陈军放好洗漱用品后,招呼陈渊一块去老塘吃饭。

  陈莉和刘娜也是一块。

  出门后,就看到大伯陈国已经骑着三轮在路边等候了,陈墨和陈铭两兄弟都坐在后面的车斗里。

  今天有赛事,钓场员工都起的稍早一点。

  “陈老板。”

  不仅是钓场员工,还不到七点半,老塘那边三楼餐区,便已是来了不少人,看到陈渊都是笑着打招呼。

  “哟,林哥,啥时候回来的。”

  陈渊看到周林也在,还有周建明两口子,当即摸摸兜掏出烟。

  “哈哈,昨天办理的出院手续。”周林笑呵道,脸上带着当父亲的喜悦笑容。

  梁雪玲已经生了,是个宝贝公主,在医院住了几天院,昨天刚办理出院回家,这会一家人都是高兴不已。

  家里添丁是大喜。

  “恭喜啊,雪玲姐现在在坐月子,你可得好好照顾。”陈渊报以恭喜,并说有空去看望,该送礼还是得送礼。

  “哈哈,有人照顾呢,不耽误工作。”周林笑道。

  “不是有一个月陪产假么,不用这么着急。”

  陈渊给员工的福利非常不错,按照正常假期,周林也可以休息一个月,结果听他这话,貌似媳妇出院接回家,他就要上班。

  “我们一家子都在村里,都能抽出时间,而且岳父岳母也过来了,能照顾好她们母女俩。”周林道。

  陈渊没再多说什么。

  员工如此积极是好事,总不能强制放假吧,而且人家确实能安排好家庭和工作的事。

  “姐,我们先去鱼塘了,抽时间去看望下雪玲姐,以公司的名义,还有我们自己的心意。”

  吃过早饭后,陈渊朝陈莉交代声,然后便匆匆前往大塘。

  陈军和陈国他们父子一块。

  “准备好饵料和赛事服装,还有矿泉水和钓位号。”

  今天早餐稍微早点,来到大塘时才刚好七点半出头,陈渊招呼着大家做好准备工作。

  滴滴~

  很快,便有鸣笛声传来,就看到转弯下坡那边,有小汽车驶来,就像是地龙苏醒,后面是连绵不绝的小车。

  “陈老板早。”

首节 上一节 437/4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