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开的钓场,竟成全国休闲圣地了 第256节

  “这还要你说啊,在村的百多号人基本上都来了,连最老那批都被接来了,这种级别的大会,怕是要追溯到老村长的时候了,还会有小事?”

  “小英啊,你知道是啥事不?”

  村民们聊着聊着,就聊到大会上来,猜测有些啥事,县里有些啥政策,最后许多村民都围着唐英。

  似乎都觉得唐英应该知道些什么。

  要说现在的禹城村,谁的名声最大,那肯定是陈渊。

  两个月就能把钓场做到如此程度,还能修建一座酒店,招聘数十位员工,每天游客上千人。

  用日进斗金来形容都不为过。

  陈文斌的风头都不及,而且陈渊和书记本就走的很近,做为陈渊的母亲,或许知道些内幕消息。

  “我哪知道啊,县里的政策肯定只有书记才知道。”

  唐英没泄露什么。

  “小渊不是和书记走的很近么,我刚还看到他们在上面聊事呢。”

  “不知道嘞,这些事小渊也没和我说,我哪知道什么,反正我就做好盒饭这块,其他事都没操心。”

  “哦哦。”

  村民们也没有追问,反正马上就快四点了,有什么事一会就知道了。

  “下来了下来了,书记他们下来了。”

  屋里有人照顾着老辈们,听到二楼传来动静,朝外面喊了一嗓子,顿时村民们都围了上去。

  有端着板凳的,有直接站着的。

  很快,陈渊和陈文斌就来到外面,两人都站在台阶上,七老八十的老人坐在后面,其他人在外面。

  所有人都望着他们。

  “好久没开大会了。”

  陈文斌看着满院的人,脸上浮现出笑容。

  实在是这些年村里没什么大事。

  甚至别说大事,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走向城市,村里的人越来越少,想开大会也没什么人。

  “书记,你就说有啥事吧。”

  有人在下面喊着。

  都是村里人,这种大会不需要打什么官腔,说什么场面话。

  “哈哈,好,那我就不废话了,今天召集大家来呢,主要是有三件事和大家商量。”

  陈文斌竖起一根手指,

  “这第一件事就是,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新农村建设,这些年国家的重点项目,前两天我收到了禹城村新农村建设的文件。”

  陈文斌话音落下,村民们便议论起来,现场出现喧哗。

  虽说都是村民,而且青壮年有限,基本上都是老一辈,甚至还要往上数一两辈,但并不代表他们不懂。

  “新农村建设倒是听过,而且既然是政策,那我们肯定要支持,就是不知道新房需要我们出钱吗?”

  “我家里没钱,不想要新房怎么办?”

  “还有老房子怎么处理?”

  村民们提出好几个问题。

  这些都是新农村建设比较常见的问题。

  “这次的政策有些不一样,禹城村的新农村建设,不需要村民出钱,将按照现住房面积和在户人口等因素,决定新房面积。”

  “其次,迁移户口留下的房子,政策会给予一定的补偿。”

  “而这些福利的前提,是所有禹城村的房子都要拆,全村统一建设新农村,不再保留原有的房子。”

  哗~

  这下村民们喧哗的更厉害了。

  新农村建设这事,并非所有人都乐意,肯定有人对这政策不感冒,你建你的新农村,我住我的老房子。

  可陈文斌却说,所有房子都不再保留。

  唯一还有点安慰的事,新房至少不需要他们出钱。

  “书记,这是要强制拆建吗?”

  “必须用老房子换新房子?”

  “这不公平啊,我家那房子还没建几年,而村里有些房子都快成危房了,换新房的成本差距太大了。”

  村民们七嘴八舌,各问各的问题,现场一片喧哗。

  陈文斌和陈渊相视一眼,竟是露出一抹放松的笑容。

  别看村民们的问题貌似挺多,但都是些可以解决的问题,最根本的不想搬家的问题几乎没有。

  无非是有些不平衡。

  特别是在场这些,大部分都是常驻村民,基本上都建有新房,或者翻新过,其他那些常年不回村的,都快成危房了。

  成本能一样么。

  “我先说说第二件事。”

  等村民们说的差不多了,陈文斌才抬抬手,待安静下来后继续说,

  “县里已经决定,将禹城村打造成休闲旅游度假村,项目已经成立,文件已经下发到村委。”

  “为了方便旅游度假村建设,所以有了新农村建设项目,还希望我村村民能够齐心协议建设我们的家乡。”

  “至于各位担心的成本问题,这事好办。”

  “我们将根据房屋现存情况,决定是否给予装修补偿,补偿金额,视房屋情况而定。”

  刚才陈渊和陈文斌聊了两三个小时,就是在讨论这些细节问题,在陈渊看来,能用钱解决的事,都不是事。

  而且新农村建设这块工程,斌叔说过会给到他。

  大不了这上面不赚钱。

  只要能顺利推行政策项目,这都是小事。

  “咱们村要搞休闲旅游度假村?”

  “我们村还有这资源?”

  “这是好事啊。”

  “好事,天大的好事~”

  人群先是愣了下,随即都兴奋起来。

  就现在禹城村的变化已经非常大了,如果上面继续发展,继续开发成休闲旅游度假村,只会越来越好。

  那么他们在村里,也会更安稳。

  能在家有份收入不错的工作,谁还想往外面跑啊,何况在场很多都是因为各种原因,很难去外面找到工作的。

  就连刚回来这波村民,也是考虑到外面的钱越来越难挣,才答应陈文斌回来。

  否则外面能挣大钱,谁愿意回来啊。

  “我先表个态,我们家肯定支持上面的政策。”

  唐英瞅准时机率先表态。

  林翠菊跟着表态。

  现场一些员工都表示支持。

  “这两项政策都不错。”

  “新农村建设不用给钱,可能还有装修补贴,这事肯定支持。”

  “书记,说说第三件事是啥?”

  其他村民有支持,也有人想听听最后一件事再说。

第238章 路我来带,钱一起赚

  陈文斌很满意村民的反应。

  两件事说完,大部分村民现场表态支持,剩下那小部分并没有明确拒绝的意思,相信第三件事说出来,不会再有犹豫。

  “第三件事和所有人利益密切相关。”

  陈文斌先卖个关子。

  “啥事啊。”

  “书记你快说啊。”

  村民们都很好奇,特别是那些刚回村的,估摸着应该是说工作的事。

  “休闲旅游度假村项目,是县里支持,由村委和陈渊共同实施,陈渊将是项目实施的总负责人。”

  “简单说,就是县里出政策,我们村出资源,陈渊出资金建设,而禹城村将和陈渊钓场合作,共同开发经营。”

  陈文斌没有吊人胃口。

  可村民们却有点懵。

  这算啥好消息?

  现在村子不就是陈渊在建设么,无论是漫山遍野的花海果林,还是道路两边铺开的银杏绿植。

  包括村里的几口塘,都是陈渊在弄。

  这和他们有啥密切相关的利益关系?

  撑破天说,无非是提供些工作岗位而已。

  村民们交头接耳,不太能搞懂是啥意思,脸上多出几分疑惑。

  “哈哈,我看大家似乎还没明白共同建设的含义,我只能说这是好事,对每个人而言都是好事。”

  “具体是什么情况,让禹城村建设总负责人陈渊,给大家伙解释解释。”

  陈文斌环视一圈村民,等到村民们交流的差不多后,这才笑着继续开口,说完还往旁边移了两步,示意陈渊站过来。

  陈渊笑着来到正中间,看着面前的村民笑道,

  “村企合作的意思很简单,就像两个人合伙做生意一样,一个出钱,一个出力,一起赚钱。”

  “可能有些人觉得疑惑,貌似现在村里就是这种情况,村子给了资源,我承包来做生意,似乎和大家没什么关系。”

  “利益密切相关不知从何说起。”

  陈渊说到这,看见不少村民都在点头。

首节 上一节 256/47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