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的人基本都像韩闯他哥似的,对这些玩意儿都不怎么重视,而且在这偏僻的山区县城,根本没什么观赏鱼不观赏鱼的概念,也就是养着玩儿的,不管是外人送的还是自己觉得好看从野外捞回来的,往水池里一扔就不管了,很多时候只是为了给家里添几分生气,或者就图个花里胡哨显得喜庆,根本不知道有些鱼放在后世有多珍贵。
不过陈凌现在也不会在意这些,在他眼里,这些玩意儿好看就行了,能给小院子添几分不一样的色彩,价值反倒是其次的。
麦收前,山里的天气就像孙猴子的脸,极为多变,白天还好好的,烈日高照,到了快傍晚的时候,突然就阴云密布起来。
陈凌见状不敢怠慢,跟王素素知会了一声,就赶着牛车下地去帮王立献家抢收西瓜去了。
(本章完)
第99章 蛙声
陈凌赶过去的时候,王立献一家子早就开始收了,已经赶着女婿家的牛车往家里拉了四五趟,昨天傍晚其实也摘回去了一些,尽管如此,现在瓜田里也还有五亩多地的西瓜没摘下来呢。
见到陈凌赶着牛车来帮忙,王立献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但刘玉芝和大妮儿却显得非常高兴,眼中有着浓浓的感激之色,眼见着要下大雨了,要是没人帮忙,西瓜肯定得被雨水泡在地里。
比起小麦来讲,其实西瓜没必要去着急抢收,但就怕这麦收前的雨,下起来不停。
到时候水分太过充足,西瓜容易长崩,出现裂口,要是接连几天大雨的话,就会烂在地里,王立献这里又是坡下,地势低洼,不好排水,西瓜到时候就不甜了,口感不好,价格卖不上去,赔钱是肯定的。
西瓜讲究七天太阳三天雨,雨水是不能太多的,本来山里的天气,温差算大的,瓜会很甜,能卖好价钱,但是如果被麦收前的大雨泡了,西瓜吸足了水分那甜度立马下降。
天空阴云密布,隐隐有点雷声。
众人不敢拖延,于是陈凌和王立献家五个大人,加上六妮儿一个小娃子,七人开始忙碌起来,王立献腰不好,但干起活来却一点不慢,与陈凌还有二妮儿的女婿一起,没一会儿就装满了牛车。
这时候往家里运已经来不及了,就直接拉到了村外的打麦场,到时候用塑料布盖好就行,反正村里的麦子这时候也还没收,地方大得很,放几亩地西瓜绰绰有余。
运完一车回来,刘玉芝带着大妮儿、二妮儿两个女儿已经装满了第二车。
她们干的也相当卖力。
在农村,妇女可是不能忽视的劳力,轮到出力的时候并不比男人差。
过了会儿,王聚胜不知从哪得来得了消息,也赶着他老子家的驴车过来帮忙。
农村人有时候很朴实,你对谁家有情人家心里都清楚,等到你有困难的时候不用你上门去找,自发的就有人来帮你,尤其到了婚丧嫁娶的时候,基本上每家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东家出几个盘子碗碟,西家出几个桌椅板凳,招待客人的东西就齐活了。
就这样两辆牛车加一辆驴车,紧赶慢赶的终于在大雨下来之前把五亩地西瓜收完了。
只是最后两车西瓜刚拉到打麦场还没来得及盖塑料布,这雨就已经开始下了,伴随着一阵阵电闪雷鸣,麦熟前的暴雨如期而至。
几人把西瓜盖好,再用砖头石块把塑料布压上,就一起去了王立献家,本来陈凌和王聚胜见到雨下的大不肯去的,结果被王立献生拉硬拽的给拖了过去。
今天他们两人出了大力,王立献要不好好招待一番,心里指定是过意不去的,无奈之下,两人也没法再推拒,就穿着提前备好的雨衣,或打着雨伞,来到了王立献家。
哗啦啦,雨越下越大,越下越急。
站在王立献家的屋檐下往外看,只能看到白茫茫的一片,地上都溅起来一串串的水泡。
王聚胜端起一大碗茶水咕咚咕咚喝完,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见到陈凌站在门外看雨,就不禁笑着打趣道:“俺还真没看出来,富贵你这家伙壮实的很啊,摘西瓜属你最快,今天五亩地的瓜,起码有两亩多地是你摘的,现在还脸不红气不喘的,你都这跟当年的杨钢蛋有一拼了。”
“嗯,富贵是真有把子力气的,前两天俺家骟羊,富贵一只手就把俺家大公羊给放翻了,两腿把羊脑袋一夹,动都动不了,杨钢蛋年轻的时候估摸着也就这样了。”
王立献也跟着出声道。
陈凌闻言顿时一头雾水,力气大就力气大吧,跟这啥杨钢蛋比什么?再说了,这人谁啊?他听都没听过。
王立献笑了笑:“说起杨钢蛋来那可是个传奇人物,你没听过那是你达没跟你讲他的故事,怕教坏了你。”
杨钢蛋何许人也?
在二十年前,那是长乐乡,甚至整个凌云都鼎鼎有名的猛人,高大壮硕,力大无穷。
这人是羊头沟人士,当年的羊头沟缺牛马等大牲口,有寡妇带着几个娃娃孤苦伶仃,没了顶梁柱,村里的汉子们怕人说闲话也没人敢去帮忙,到了麦收或者播种的季节,总是为犁地的事情发愁,这时候就请杨钢蛋过去帮忙。
在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也不用多给什么报酬,只需蒸上一大锅杂面窝窝,足有三十来个,杨钢蛋一顿就能吃下肚。
然后一人持镰,六七亩地的小麦只需一个白天就能收割完成。
到了犁地的时候更快,这家伙亲自套上犁耙,让寡妇跟着扶犁,半天时间就能犁出来四亩地,当真是比牲口还牲口。
不过让他出名的却不是这个,而是这家伙不仅身强体壮,还有一对金腰子,这个事儿也不知是谁传出去的,反正当时十里八乡的小媳妇只要生不出娃,都去找杨钢蛋。只要婆娘身子不坏,不超两次就能怀上种子。杨钢蛋从那以后不用再下地,单单凭当种马就能活的滋润无比。
杨钢蛋的诨号就是由此而来,不过好景不长,没两年被人眼红举报,以榴芒罪拉到城里毙了。杨钢蛋虽然人死了,但他的故事传得可是相当广,不过现在年轻点的都不知道了,家里长辈不给讲,怕教坏了娃子,走上邪路。
陈凌听王立献讲完之后就有点哭笑不得,好家伙,都拿自己跟大种马去比了,这种事他哪里敢比嘛,力气大归力气大,自己可是良民来的。
“那俺们班的刘铁蛋是不是也跟杨钢蛋一样,长大了能拉大犁?”
这时,六妮儿从边上探出小脑袋瓜,好奇的问道。
场面顿时一静。
本来是他们几个汉子在外面说话的,刘玉芝带着两个女儿去厨房准备饭菜了,所以聊起来就没咋顾及,谁知还忘了个六妮儿在边上听着。
好家伙,让他这么冷不丁的一问,王立献可能也觉得臊得慌。
这不,已经沉着脸开始脱鞋了,二妮儿的丈夫见状急忙把老丈人拦住,回头冲六妮儿道:“大人说话不许听,赶紧回屋写作业去。”
“俺放麦假了,老师让给家里干活的,没留作业。”
六妮儿挨打早就挨出经验来了,见自家老子脸色不对,就赶忙躲在陈凌身后,闷着声音答道。
这话一出,王立献脸更黑了,但是有陈凌护着六妮儿,他也不好动手,就在心里暗暗记了一笔。
随后几人的说起话来明显就收敛了一些,只不过今天雨实在下得太大了,还没聊几句,东南风伴着雨水就倾泻到了屋檐下。
只好躲回屋里围着桌子,边喝茶边聊天,等着开饭。
王立献家的房子也有二十多年了,墙上糊着一张张泛黄的报纸,褪色的年画,屋内没啥家具,只放了一个八仙桌,一个笨重的黑漆大木柜还有一个五斗橱,至于床则在东边的里屋,用碎花布帘子与这边隔开。
细细的看去,就见黑漆大木柜的四角包着铁甲,表面钉着一排排圆钉,两个柜门上面还分别镶嵌着一幅瓷质的水墨画,上面画着松鹤延年,有丹顶鹤,有红日,有山水,有不老松。
五斗橱上摆着月份牌,后面的墙上悬挂着一副巨大的伟人像,老人家露着慈祥的笑容挥着手,在红日与祥云的陪衬之下,人民在奋发前进。
陈凌抬头打量了几眼屋内的摆设,觉得比自家的布置有味道多了,他家是新房,结婚虽然已经两年,但一切还是显得太新了,家具都是陈三桂打的,都差不到哪里去,可能就是缺了这两幅画的缘故吧。
几人喝着茶水聊着天。
没一会儿,刘玉芝母女三个就把饭菜端上来了,两个阔口的粗瓷大碗,是炒的腌兔肉和炖的野鸡汤,然后是几个瓷盆,装的韭菜炒笨鸡蛋、野鸡血烧豆腐、清炒四月瓜、还有一盆子炝瓜白。
本来按刘玉芝的想法还要多做几道的,但雨下得太大不好出门买,陈凌和王聚胜肯定也是吃完就急着回家,所以就只能先做这些上桌了。
开始吃喝之后,虽然几道菜的味道非常不错,但陈凌这平日里不会在吃喝上委屈自己的人,明显就觉得菜里放油太少了,不过这只是他的第一反应而已,动起筷子来他可不比任何人慢。
酒喝的是王立献二女婿带来的小高粱酒,后劲不小,只是两杯王聚胜就已经上脸了,但他第一次来王立献家,就硬是不认怂,结果等酒足饭饱之后,还是陈凌把他送回去的。
不过痛快的吃喝之后,当晚睡的也踏实,早上起来雨已经变小,院子里到处是水坑,陈凌举着雨伞去看了看荷花池里的鱼,倒是没被大雨冲跑,或许是第一次见下雨,几只小兔子兴致高的很,跟在陈凌身后在院里的水坑中扑腾着玩,弄得浑身湿漉漉的,然后等回到屋内又往陈凌身上蹭,赶了几次赶不走。
弄得满鞋满裤腿都是泥水,气得陈凌拽起它们的耳朵放到屋檐下一口空水缸中,让它们爬也爬不上来。
等吃过早饭,雨终于停了,但是天还是阴沉沉的,只听到外面到处是青蛙呱呱乱叫的声音,远远地只见村子里被一层薄雾笼罩,与晨起的炊烟融合在一起,朦朦胧胧,显得非常凄美,让人的心也跟着慢慢宁静了下来。
陈凌抬头看着薄雾蒙蒙的天空,听着雨后山中清脆的鸟鸣。
心想:“夏天快要来了啊。”
(本章完)
第100章 猎枪
初入农历五月的第一天,整日天都是阴沉沉的,下午还淅淅沥沥的下起了小雨,村民们担心今年雨水多,纷纷戴着草帽、扛着铁锹去田里排水。
麦熟前最怕连着几天下雨,要说西瓜长在地里被雨水泡了,容易崩出裂口被泡烂掉,或者糖分下降不甜,这也只是影响卖瓜的价格,而小麦比这个更加严重,成熟的麦子遇上接连大雨,会在田里出芽,农民半年的辛苦白费,损失可就大了。
还好五月初二的下午,天完全放晴,跟着刮了几天东南风之后,黄澄澄的麦浪铺天盖地,打麦场这时就要被清理出来,修整一遍,先套上牲口拉着镶满铁齿的耙。划出来一层浮土,然后人拉着拴上绳子的破大锅,用锅沿细细的刮平,泼上水,稍晾,把往年的麦秸铺上,用碌碡(zhou)反复碾压。如此来回整治几遍,再把场子晒干,场面就平整、坚硬、光滑了。
五月初四,麦收或者此时叫麦收都有点不合适,更应景的该叫‘搭镰’,搭镰之前,县里的戏班子也会凑热闹,到县城的庙会上唱戏,唱的丰收戏,吹的是喜开镰,恰逢端午将至,赶庙会、吃粽子、听大戏,也是一桩美事。
庙会上,镰刀扫帚,筛子簸箕等夏收工具挤满了摊位,这就使得陈大志的生意前所未有的好,脸上都笑开了花,王立献一家人前几日到农贸市场赶了几个凌晨三四点的果蔬早市,西瓜卖了一小半,这个庙会上也去摆摊卖瓜去了,生意也非常不错。
陈凌也凑着热闹听了两场戏,他主要是被王素素赶过来买糯米的,用来明天包粽子,但不巧被那位油坊老板刘辛耕抱着孙女在戏台边上瞧见了,找过来又跟他预订了几千斤花生,陈凌应下后,就给了他城南小院的地址,让他啥时候有需求直接往里边塞纸条就行。
庙会之后,过节的气氛就很浓了,陈凌把糯米买回去后,王素素就把糯米、花生、红枣全部泡上了,端午节一大早,又去摘的新鲜芦苇叶子,准备开始包粽子。
不过刚包没几个,六妮儿带着一帮小娃娃风风火火的到了。
“富贵叔,富贵叔,俺们来喂鱼来了,你看这蚯蚓,那么老粗,那么老长。”
“好家伙,你从哪儿挖来的,还这么多?”
“就从你家院子外头。”
自从挖了荷花池,养上了鱼,还是既漂亮又稀奇古怪的鱼,六妮儿几个皮猴子是每天必来,上小学的放了麦假,没上小学的更是一天天疯跑,来陈凌家的时候都提着小桶,捉了小蛐蛐小蚂蚱、捞了蝌蚪过来喂鱼。
不过一场大雨过后,前院后院里,养鱼的水缸、荷花池的水都流了出来,使得两处院子里疯狂长草,蚯蚓、虫子也是个顶个的大。
连院里的葡萄架上都开始挂上一串串绿色的小葡萄。
紧跟着,来陈凌家院子周围的鸟也多了,除了家雀儿和小燕子,白面鸟、黄鹂、蜡嘴雀、啄木鸟等也闹翻了天似的,整天早起就落在树上叽叽喳喳的乱叫,喜鹊当然也来,但得了上次的教训,还是不敢过于接近。
所以陈凌听了六妮儿的话,就也不奇怪了。
不过他比较纳闷的是,今天过节了,以王立献的脾气,怎么会让这娃来他家的,结果没一会儿,王立献也来了,带着大妮儿赶着车,给他卸了二三十个西瓜。
“献哥这是干啥?给一两个就是了,这么多我跟素素哪能吃得完?上次六妮儿送来的还剩好多呢。”
陈凌一见这么多西瓜都看愣了,也不知道说啥好。
“过节了,给你多送点,天热了就吃。”
王立献笑笑:“你也知道,俺们家今年分的地在坡下,是洼地,下了大雨别人麦田的水都往俺们瓜田里流,要是把瓜泡在水里只能干瞪眼,想往外排都费劲,这不得亏有你跟聚胜帮忙嘛。”
两人说着话,大妮儿则挎着篮子,给王素素送到屋里一篮子蜜枣,让她包粽子用。
随后陈凌和王素素送父女俩离开,他们又去给王聚胜家送瓜了。
时间还早,王立献走后,陈凌小两口包着粽子,看着小娃娃们在院里玩起了斗草,端午斗百草这是老习俗了,其实平时无聊了也会玩,找来树叶,捏在手里厚厚的一叠,互相用叶柄勾住,用力拉拽,断者为输。
新鲜的树叶,叶柄青脆,往往敌不过晒蔫了的落叶有韧劲,这不六妮儿就拿着一根晒得蔫红的叶柄高声大叫起来:“我这个把你们都打输了,我这个‘老红蔫儿’是王。”
十里不通风,习俗大不同。
有的地方斗草就是用各种草,有的地方就跟他们这里一样,用各种树叶的叶柄,不过都是同一种的游戏。
今年端午遇上了麦收,金水河上也没人去赛龙舟了,更不会有人请戏班子。
斗草也能解解闷儿。
陈凌小两口就笑着看着他们玩,现在娃还没要上,家里就他们两个人,还是热闹点好。
玩闹了一阵,十点过后这些皮娃子就都跑回家去了,再不走等爹娘来叫,到时候可就不是揪耳朵那么简单的事。
吃粽子,煮咸鸭蛋,门口插上一些艾草叶子……今年的端午节就这样过去了。
端午节过后,麦收正式拉开大幕,只要是家里种麦的,全家老少齐上阵,磨镰霍霍向麦田。
下苦力的时候到了,脸上洋溢的笑容却怎么都掩盖不住,这是丰收的喜悦,麦田里人头攒动,几乎每家都是一大帮子人,前呼后应的,次第向地的另一头割了过去,黄澄澄的麦子齐刷刷的倒下,藏在麦田里的小动物全都没了藏身的地方,拼了命的往外窜。
兔子、刺猬、野鸡、鹌鹑乱飞乱跳,经常有人割着麦子突然脚下有肥硕的兔子跳出来,于是一帮人大叫一声,把镰刀一扔就开始撵起兔子来,场景煞是热闹。
到了中午,汉子们三个一堆,五个一团,席地坐在打麦场的旁边的树荫下,喝着婆娘们送来的大碗茶,聊着闲天,无非是说今年的麦子长得厚,废镰废胳膊。
陈凌跟王立献、王聚胜两人坐在一块,今天是来帮王聚胜收麦的,三人守着一个让周围人都眼馋的大西瓜,三下五除二啃完后,发出爽快的赞叹,让其他人家一个个的看着眼睛发直,不断咽口水。
吃完瓜,小坐一会儿,张巧玲就抱着大头,挎着一大篮子吃食送了过来,三人也顾不得洗手,就分别用筷子插起一个蒸馍,就着一篮子炒菜吃起了晌午饭,一个蒸馍四五口就吃下肚,一锅蒸馍陈凌干掉了整整八个。
其他人看得目瞪口呆,王聚胜两人早就见怪不怪了,只说晚上让陈凌和王立献去家里吃顿饭,这就是要请喝酒了。
可惜的是没能如愿,王立献忙着卖瓜要凌晨出发,就给推到下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