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农庄 第14节

  今天他主要是去卖花生的,要去县城的农贸市场赶个早市。

  但这事咋可能让外人知道,所以就用买犁耙和其他农具的借口,借了王来顺家的驴车打掩护。

  不然的话,那么多花生,凭空变出来,没车子载运可不行。

  (本章完)

第13章 闹笑话

  不过陈凌不知道的是,他驾着驴车还没走出村呢,就有很多人开始在背后笑话他了。

  这事儿其实不怪他……

  要怪就怪王来顺家的这头倔驴。

  可能是因为起得早,这家伙死活不愿意让套车,“儿啊儿啊”的一顿乱叫,王来顺添了两斗草料都不好使。

  吵得街坊邻居都听见了,纷纷出来看咋回事。

  最后还是陈凌掏出一把洞天里种的花生喂给它,这才让套上车,从王来顺家赶出来。

  外面的人一看是陈凌这有名的懒汉驾着驴车出来。

  顿时就觉得好一阵稀罕。

  这小子平日里不是睡大觉,就是去县城里瞎混。

  家里有啥活儿都是他媳妇干,就没见他操过心,今天咋来村长家借驴车了?

  大家都觉得挺好奇,找王来顺一打听,好家伙,原来这小子是去县城买犁耙准备翻地呢。

  还是之前二柱家那块荒了十来年的废地。

  一听是这么回事,人们都是既惊奇,又觉得好笑。

  之前二柱家那块地啥情况,村里人谁不知道?

  要是能用犁耙翻耕两下就能好的话,还用等他陈富贵去弄?

  难道这小子被大舅哥一通暴锤,还把脑袋锤坏了不成。

  不然凭这小子一颗心分成八瓣,有七瓣在吃喝玩乐上的人,咋可能愿意去种地呢?

  现在还想靠着犁耙翻耕,他不知道那块地底下有多少石灰吗?

  简直笑死个人!

  于是陈富贵又闹笑话了的事很快在村里传开了。

  这个时代的山村里本来就没啥娱乐活动。

  都是今天笑话笑话别人,明天被别人笑话笑话,什么谁家婆娘偷男人,又有谁家汉子不害臊偷看寡妇洗澡,啥样的都有。

  不过像陈凌这种,村里人都拿他笑话的,就很少见。

  以前是笑话他不务正业打媳妇,前些日子则是被他媳妇的娘家人找上门,被人按在院子里一阵狠揍,被揍的哭爹喊娘的,被全村人看了笑话。

  谁知道,今天又要去买犁耙翻耕荒地,整个一副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

  眼看又要闹个大笑话。

  ……

  这时候,大概是早晨七点钟左右。

  陈凌赶着驴车出了村子,完全不知道自己又被人当成笑话看了。

  就是知道,他也不会在意,反而会笑话那些人不懂天时。

  什么是天时?

  今年发洪水就是天时。

  天时地利,洪水来了,荒地变良田,可不是地利么。

  至于怎么变成良田的,陈凌根本不用费心思去解释。

  这时候的人们,大多数还是相信奇迹,以及神迹的。

  并不会像后世那样,有点啥稀奇事就拍下来发朋友圈,招来一群自以为是的懂王。

  而且在他们这边荒僻的山区,很多科学普及也还不到位。

  洪水后,荒地变良田,就算科学理论解释不通,那也不是问题了。

  就好比前些年二柱他爹也是没人敢惹,名声臭不可闻。

  但是一场地震后,啥都没了,裤衩子都赔进去了。

  人们都说这是坏事做多遭了报应。

  这都是一样的道理。

  他哼着小曲,陶醉于初春暖阳之下,清新秀丽的山间景色,心情非常的不错。

  陈王庄虽然距离县城不远,但三面环山,一面绕水,属于非常偏僻的小山村。

  或者说,他们所在的这个省会就很偏,而且多山多水,交通也不方便。

  虽然景色秀丽,但是现在可没有后世开发成旅游区的繁华景象,完全就是个穷地方。

  陈凌一路向东,从村东的水库堤坝上走过,又绕了两道山梁,县城已然在望。

  这个时候,陈凌就把驴车赶到偏僻的地方,把花生从洞天里转移到板车上。

  很快就装了满满一板车,大概有五六百斤左右。

  剥开两颗尝了尝,果然已经干透彻。

  这年头就是卖干花生。

  新鲜的湿花生是没啥人买的,别管县城还是乡下。

  因为湿花生压秤,一斤花生就那么一丁点,比干花生少得多,还不如买块肉吃。

  “嗯,这一车花生不算少了,先去农贸市场探探情况,卖完了再说。”

  陈凌心里暗暗想道。

  缓了口气,继续赶着车向县城里走。

  去农贸市场卖花生大豆之类的杂粮,九点钟都不算晚,属于早市。

  要是蔬菜水果早市的话,七点钟去就已经没啥人了。

  山区这边批发蔬菜水果都是凌晨三点赶过去,快的话,五点钟左右差不多就卖完了。

  没多久,到了县城西郊的农贸市场。

  陈凌正要赶着驴车进去,却被人在大门口拦下了。

  因为见他驴车拉着花生,明显是要到市场贩卖的,这就需要交临时摊位费了。

  如果是空着车的话,倒是不用交。

  陈凌交了五毛钱,就驾着车向着杂粮区赶了过去。

  已经七点多,卖菜的、卖水果的只剩零星几个人了,早点摊子倒是还有不少。

  馄饨、豆腐脑、油条、饸烙面……

  各种饭香扑鼻而来,本来吃了早饭的陈凌被这眼花缭乱的吃食弄得肚子又有些饿了。

  油条豆腐脑倒还好,想吃就能吃到。

  关键是那饸烙面,后世虽也有,却早已失去记忆里的味道。

  看着一个个饸烙碗中,红油汤覆着臊子,青灰色的饸烙面条,冒着热腾腾的热气,飘散在空气中,散发着勾人的香味。

  一大口吃下去,那滋味……

  陈凌顿时被勾起了馋虫。

  刚想要一碗,结果后边传来一道惊疑的声音。

  “咦?这是新花生?”

  “这个季节就有新花生下来了?”

  陈凌转身看去,就见一个相貌大概有四十多岁年纪的中年男人站在驴车旁,穿着深黑色中山装,身材高大,就是略微有些驼背。

  这时,他正望着驴车上的花生,满脸惊异之色。

  他身旁还有一个年龄相仿的女人,红围巾搭配深褐色呢子大衣,微卷的头发,脚上踩着高跟皮靴,这幅打扮在95年可是相当前卫了。

  而且面容白净,长相和气质都相当不俗。

  即便现在脸上有很多皱纹,也丝毫不减其绰约风姿。

  不难看出,这位阿姨年轻时绝对是个美人。

  “两位是要买花生吗?”

  “这是大棚刚下来的花生,晾晒好了,第一次拉出来卖,还带着土气儿哩……”

  陈凌开口说着。

  走到驴车这一旁,从车上抓起一把,搓了搓上边干燥的泥土,递给两人。

  “你们可以尝尝看。”

  “大棚种的?”

  一听陈凌这话,男人和女人都很诧异。

  然后一人从陈凌手里抓了点。

  剥开尝了尝,两人忍不住对视一眼,诧异更浓。

  “确实是新花生,而且比我吃过的其他花生要好吃。”

  “小兄弟,这真是大棚里种出来的花生?”

  男人问道。

  “当然了,不然现在这个季节哪有新花生啊?”

  陈凌笑着说了句。

  不过他也看出来了,这俩人不像是买花生主儿。

  就问:“您二位要买吗?买的话咱们就议议价,过一下秤!”

  果然,男人闻言就歉然的笑了下,说道:“我们就是随便转转,看到你这一车新鲜花生忍不住有点好奇。”

  女人看了陈凌一眼,也说:“没想到老家这边,也有人种大棚了。”

  语气带着感慨。

  陈凌乍一听还有些发懵,随后就明白,这两人是从外边回来的。

  怪不得这打扮和小县城格格不入。

首节 上一节 14/9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