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41节

  唐彩蝶忍俊不禁:“英语的教学方式很重要,但也讲师生的契合度,只要多招几个让陆总去挑,总会遇到让他满意的。”

  陈锦纯又问:“要是陆总不满意,该怎么对那些私教老师?让他们走?”

  唐彩蝶点头:“一般都会有半节课的试用期,不满意就换到满意为止。”

  陈锦纯面露纠结:“不给点车马费吗?那样会不会不太好。”

  试用半节课,不满意就换,让她有种白嫖别人劳动成果的愧疚感。

  “你面试没过的时候,别人有给过伱车马费吗,这社会就是这样。”

  唐彩蝶浅浅一笑,像长辈一样轻拍陈锦纯的小脑瓜:“这对你或许也是个机会。”

  “机会?”陈锦纯眨眨眼,一脸茫然。

  唐彩蝶看向陆良的办公室:“陆总身边应该还缺个助理,只是他自己都没发现。”

  “前台是个人都可以,但助理不同,会是陆总的心腹,薪酬福利也会高很多。”

  她看的很透彻,但并没有提醒陆良。

  因为这种事要陆良自己发觉,如果由她提出,难免会让人觉得别有用心。

  “姐,那你为什么……”

  陈锦纯疑惑,她只是有点呆但不蠢,这种好事,唐彩蝶为什么自己不去。

  唐彩蝶自嘲一笑,很是淡然:“我们不一样,我年纪大,养不熟。”

  她今年37岁,能找到一份专业对口,且薪酬还行的工作,已经很难得了。

  但陈锦纯不同,22岁大学毕业,风华正茂的年纪,虽然是二本,但也够用了。

  唐彩蝶工作了十几年,深知学历只是敲门砖,如果不是技术岗,作用就更小。

  何况陈锦纯还是应届生,工作上就是一张白纸,老板们会更喜欢自己培养的人。

  “唐姐,谢谢你。”

  陈锦纯感激,无以言表。

  从两人认识起,唐彩蝶就对她特别好,一直在教导她职场规则。

  “待会你先在网上了解情况,英语私教应该不难找,然后叫人过来面试,如果你觉得合适,再让他们去找陆总。”

  唐彩蝶笑笑,回到工位整理资料,准备回家收拾行李,替陆良跑一趟大连。

  以前在红杉,她的功利心非常重,无论做什么事,都抱有强烈的目的性。

  而且从来不会做亏本买卖,让她无偿教授新人,更是想都别想。

  结果就是丈夫花着她的钱,还出轨,生活工作最后都是一团乱麻。

  在彩南开民宿,休养生息几年,唐彩蝶早就没有当初的功利心。

  现在愿意帮陈锦纯,就是觉得她顺眼,也仅此而已。

  ……

  一点钟股市开盘,

  陆良重复上午的步骤。

  虽然交易的步骤都一样,但每次都有细微变化,让他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因为市场是流动的,无论庄家如何精细的控盘,总会有不确定因素的产生。

  就像《股票大作手回忆录》里的一句话,对市场,始终要有一颗敬畏之心,因为市场是由千千万万的投资者推动而形成,哪怕耶稣在世,也无法揣测千万人的心思。

  这是一部人物自传小说,主人翁叫利弗莫尔,曾经单挑华尔街的投机之王。

  到了下午三点股市收盘,陆良的资金仓位来到411万,持股数量4272手。

  相较上午,买入资金少了很多。

  午后交易量骤减,活跃度比不了上午盘,他不太好下手,观望的时间变得更长。

  陆良闭目养神,感觉嘴巴有点干,想喊人,又想起这里是公司,不是家里。

  他拿着水杯走出办公室,刚好看到陈锦纯在会议室与人交谈。

  对方是个女孩,二十三四岁的年纪,戴着厚重的黑框眼镜,神态有点拘谨。

  看样子像是过来面试的。

  不过陈锦纯也好不到哪去,眼神飘忽,手脚不自然,一句话总是重复的问,给人一种很不靠谱的感觉。

  陆良突然笑了出声,一时间,他都分不清谁是面试者,谁又是面试官。

  听到门口的动静,陈锦纯扭头望去,面露激动,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

  她急忙拿出简历:“陆总,这位是苏婉玉苏小姐,过来面试英语私教。”

  “陆总,您好。”

  苏婉玉一惊,赶忙站起来。

  “上外毕业,英语八级,日语N2,法语C1……”

  陆良微微点头,发现对方是语言天才,精通四国外语,最次德语都是B1级。

  他走到茶水间,给自己倒了杯冰水,然后走向办公室,招手说:“先试试看。”

  陆良又打开办公室的百叶窗,让外面也可以看清里面的一举一动。

  他是真想学英语,学好英语。

  见到这一举动,苏婉玉松了口气,跟陈锦纯打了声招呼,紧随其后。

  “陆总,请问您原先有没有基础,我也好帮您制定一套学习计划。”

  涉及到专业领域,苏婉玉神态自信,仿佛像是变了个人。

  “十年前报考过英语四级,但没过,有点基础,也不多。”

  “那我给您放一段英语对话,您试试看能听懂多少?”

  苏婉玉松了口气,有基础就好,她最怕年纪大,又没基础。

  一段90秒的对话,大概是吃了没,去哪吃,一起去,非常接地气。

  陆良连蒙带猜,基本能理解七八成。

  苏婉玉惊讶:“陆总,您这段能听懂,那日常对话应该是够了。”

  陆良笑笑,把电脑屏幕朝向苏婉玉:“但想看一些专业性文章,还是很难理解。”

  苏婉玉顿感压力山大,想要流畅阅读华尔街日报,所需的不仅是会,还要精通。

  如果以国内对文盲的定义,那么全美应该有90%以上的人是文盲。

  中文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精炼的文字,常用字只有七千个左右,只要看懂这些字,几乎能理解任何意思。

  哪怕是近几年的新词语,如潜水、摸鱼、放水,这些拥有多含义的词语,不需要新增单词,人们就能理解词语的新意思。

  但英语不同,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新词增长速度约为每年1万个。

  一些新事物,有时候需要很多单词组在一起才能明白其中含义。

  就算是上外的教授,很多时候也会遇到不懂的词,而去查最新的牛津词典。

  “陆总,想要流畅阅读全英日报,需要大量单词储备。”

  苏婉玉善意提醒,这个过程非常漫长,而她一节课收费400元,不算便宜。

  “没事,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陆良不觉得是钱的问题,他以为苏婉玉是担心他坚持不下去。

  “那好吧,陆总,我念一句,您跟着我念一句,我再跟您解释其中含义……”

第51章 见闻

  陆良有一定的基础,而且愿意学,苏婉玉教起来倒不算费力。

  一个愿意教,一个愿意学,时间过得飞快。

  直到陈锦纯敲门提醒,半小时已过,她看向陆良,是确定了,还是换下一位。

  苏婉玉也看向陆良,眼中透露期许,她正在考研,很需要这份兼职维持日常开销。

  “苏小姐,你先回去吧,晚点我会让小陈通知你是否被录取。”

  苏婉玉很有耐心,也很有亲和力,声音软软糯糯,就跟她的性格一样温软如玉。

  她长得还很像陆良小学时期喜欢的一位语文老师,对她的教学方式,也算满意。

  或许是男人的天性使然,

  陆良总觉得下一位或许会更好。

  “陆总,陈小姐,那我就先走了。”

  苏婉玉强撑着笑意,眼底闪过失落,但也没说什么。

  “小陈,让下一位过来吧。”

  接下来,陆良又面试了几位。

  虽然有教龄长达二十年的老教师,也有让人看一眼就无心学习的日式三赛。

  但没有一个能撑过半小时,有的刚进行自我介绍,说了几句,陆良就叫下一位。

  不知不觉,已经面试五六位,他原以为下一位会更好,但没想到开局即是巅峰。

  临近五点,陆良肚子也饿了:“就第一位吧,先订20节课,让她明天下午四点过来,工作日每天1-2节课,周六日休息。”

  “好的,陆总,那我去下单。”

  私教都是陈锦纯在教育网找的,平台提供相关合同,保障双方的权益。

  20节课共8000元。

  陈锦纯眼巴巴望着陆良,唐彩蝶不在,她没钱,给不起。

  “把付款链接发给我。”陆良失笑,点开链接自动跳转支付宝付款页面。

  提交订单之后,陈锦纯联系苏婉玉,约定明天开始正式授课。

  五点一到,陆良也没什么事,索性就跟陈锦纯一起下班。

  “你住哪,要不要我送伱?”

  电梯内,陆良随口一提。

  陈锦纯连忙说道:“陆总,我就住在附近的金桥社区,走路回去就可以了。”

  “那行。”

  陆良嗯了一声,也没再问,到了一层,陈锦纯走出电梯:“陆总,再见。”

  陆良来到地下负二层的停车场,开车回到了汤臣一品。

首节 上一节 41/5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