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357节

  两笔前期项目,就算花完账上资金,还有70亿的窟窿。

  陆老板第一次感觉,他赚钱的速度,竟然没有花钱快。

  带沈鹏去看看也好,万一需要融资,红杉也能立即掏钱。

  一行三人,来到新浦的张江科技园,地铁十三号线的最后一站。

  距离陆家嘴直线距离有13公里,迪士尼就在三公里外,属于是很偏的位置。

  陆良之前租赁专门用来放车的仓库也在这里,琳琅满目停了十几款新能源车。

  蔚来ES8、EP9,特斯拉modelY、modelX,model3,及比亚迪秦宋唐,小鹏威马等。

  基本囊括市面上销量最好的新能源车,蔚来的两款车除外,因为是李冰送的。

  朱虎啧啧称奇:“陆总,您这里都可以开个新能源的专属车展了。”

  “集百家所长,补已之短,才能融会贯通,出神入化。”

  陆良笑着也不避讳借鉴的事情,走到一辆五菱宏光迷你面前,招手道:“上来吧。”

  车钥匙都是跟车,只要上车就能开。

  仓库很大,占地面积1.2万平米,试验场还要在后面,走路太远,也太累,他平日都是用五菱mini做代步车。

  也不知道五菱到底有没有听建议,开始研发敞篷版。反正他是这么做了,直接让人把车盖锯掉,棱角磨平,当成敞篷版用。

  主要地方太小,也没有生产线,等以后搬到苏城,就会自研自造观光车。

  虽然很久没开,但小宏光,电力依旧很充沛。

  陆良一脚电门,直接飚到50,一眨眼就来到最后面的试验场。

  仓库后面,还有一个小仓库,透过门缝可以看到密密麻麻叠放的车架。

  陆良看了一眼,突然感觉咪咪有点疼。

  一辆让友商帮忙定制,造价200万,实验过后,能用的就拆下来,不能用的,就只能当成废铁卖,一斤好像八毛。

  沈鹏朱虎也看到了,相视一眼,不由得敬佩道:“陆总,这几年在这上面恐怕花了不少资金吧。”

  特别是朱虎,感触尤深。

  他想起没有售后的ofo,每隔几个月都会批量报废几万台单车,漫山遍野都是小黄车的尸体,也只能当成废铁卖。

  曾经,哪怕三四线小县城都能看到的小黄车,已然渐渐地从大众的视野消失。

  一想到这事,朱虎都恨不得冲到戴家,抓住老戴头的脖子,逼问戴伟的下落,买凶把他干掉。

  虽然有阿里帮忙接盘,但他明明可以赚得更多,ofo甚至能像滴滴一样,成为他以引为傲的投资案例。

  结果都被戴伟的没担当毁了。

  “还好,也没多少。”

  陆良笑了笑,资金倒是没多少,关键是他在上面投入的心思精力,已经记不清了。

  尽头的试验场,张培强及金广志,还有十几名工程师,都在电脑前观看数据。

  陆良笑着跟张培强打声招呼,又看向金广志:“金总监,吃住还习惯吗?”

  “非常习惯,东大的饮食文化太丰富了,果蔬数量更是高丽十几倍。”

  金广志笑容灿烂,赞美之词不绝于耳,恨不得把我爱拆那写在脸上。

  一方面是通过赞美陆良的祖国,从而起到讨好陆良的作用。

  另一方面也是真情流露,都说魔都节奏快物价高,但跟汉城比起来,不值一提。

  以前他只去过张家界旅游,并没有深入了解这个国家,这段时间在魔都的吃住,已经让成功的他爱上了这里。

  外国人入籍很难,但拿永久居住证,应该不难,他跟妻子商量从此定居在魔都。

  “能习惯就好,如果生活上有解决不了的事情,都可以联系徐秘书。”

  陆良微笑点头,看向旁边,几个看起来,很明显就像高丽人。

  说来也怪,其实长得跟路上行人差不多,但就是感觉像高丽人。

  “陆总,差点忘记跟您介绍,这位朴秀景,这位是崔英俊……”

  金广志赶忙介绍几人,都是他以前在现代的下属,跟着他一起来魔都。

  一个是技术安全部的高级工程师,另外两个是动力调控部门的中级工程师。

  还有几个,也是有意过来魔都,只是还在犹豫,暂时还没决定要不要跳槽。

  自从答应陆良的邀请,金广志是完全把天星汽车当成可以奋斗终生的事业。

  君以国士待他,他必以国士还之。

  陆良脸上露出笑容,一一跟他们握手:“既然来到天星,就像来到自己家,生活上有任何不便,都可以联系徐秘书。”

  徐嘉伟赶忙递上自己的名片,讲述,他能处理的问题,就由他处理,他处理不了,就由陆良处理,陆总最重视就是人才。

  几人纷纷点头,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陆良等于会长,徐嘉伟等于会长秘书,可以说是给他们一百二十分的重视。

  “朱总,沈总,你们随便看看,我跟张教授聊会。”

  陆良有意支开沈鹏朱虎,跟张培强走到旁边的空地单聊:“张教授,听说这个项目已经快结束了?”

  “目前初步成功,后续只要在不影响安全性能的情况下消减配置,压缩成本。”

  张培强点点头,他有科研人员的通病就是嘴笨不会说话,索性唤来廖杰当嘴替。

  廖杰赶忙拿出平板:“陆总,这是两款轿车,两款suv成品的样子,我们已经委托工厂重新定制,预计一周就可以抵达。”

  目前的车架造型已经确定下来,仅仅轮廓就拥有18项专利技术,其中有几项就像苹果的屏幕圆角专利,只能他们一家使用。

  后续他们会往里面填充电池、电机、电控等配件,然后再逐一测试,最后的最后就需要底盘调教。

  电池电机电控,虽然被誉为新能源三大件,但属于燃油车三大件之一的底盘,并没有被舍弃。

  相反,因为电池的存在,导致新能源车的重量普遍更重,起步提速也更快,更需要好的底盘调教技术。

第425章 来者不善的来者

  “只能请团队了。”

  陆良叹息,想起底特律的庄炜,他们刚去几个月,离毕业还早的很,只能高薪聘请外国团队进行底盘调教。

  不过只要来年底特律的工厂建成,以后就可以分成本土产跟国外产。

  就像特斯拉,加利福利亚有工厂,魔都也有工厂,也可以避开高额的关税。

  以后东半球生产的,就销往东半球,西半球生产的,就销往西半球。

  由于跟通用合作生产,他们肯定会下点真功夫,也就是庄炜团队学习的机会。

  张培强廖杰点头:“也只好这么办。”

  如果是其他车企,拥有陆良的配置,底盘垃圾点就垃圾点吧,以后完全可以打着爱国情怀进行捆绑销售。

  毕竟国产品牌很难的,让消费者给他们点耐心,给他们点时间,他们会努力进步,争取早日成熟。

  陆良不想这么做,完全站在消费者的角度思考,花了钱,就要享受等价的待遇。

  所谓的耐心,所谓的时间,应该是厂家的沉没成本,不应该嫁接到消费者头上。

  产品不成熟就憋着,以后成熟再说。

  又没人拿刀架在脖子上,逼他们售卖。

  陆良四处看了一眼,说道:“这里的场地还是有点小,等明年吧,明年苏城那边的基地建成,地方就大了。”

  临近七点,陆良结束跟张培强的交谈,看向沈鹏朱虎,笑着说:“二位,怎么样?”

  朱虎看向沈鹏,新能源产业,金沙江只投资这一家,没有对比,也不好发表意见。

  沈鹏感叹道:“比蔚来成熟太多了。”

  他去蔚来参观过,也去代工厂看过,但就连江淮的代工厂都比不上这里。

  红杉投资过很多草创企业,其中不乏新兴行业,这类行业的创业者都有个通病。

  纵使对外表现得很自信,正如李冰说,保时的生产线就是垃圾,比不上江淮产线,突出一个狂妄自大。

  本质都是想掩盖心虚,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不确定,对行业的前景有深深的忧虑。

  但这里给他的感觉,就像陆良100%确定,未来的新能源车必将超越燃油车,成为市场的主流。

  只有抱着这个想法,陆良才会把一切做到最好,对外界的负面舆论都不管不顾。

  就像宴席不散,好菜不怕晚,明明只比蔚小理晚一年半载,但他一点也不着急。

  “毕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陆良笑着,邀请两人去往附近的餐厅就餐。

  没有喝酒,也没有节目,只是很简单吃了一顿饭,吃完他就提前离开。

  留下沈鹏跟朱虎两人,

  就刚刚参观的话题深聊。

  “老朱,你狗命真好。”

  沈鹏满眼羡慕,当初天星幼小的时候就被金沙江入股,似乎只花了两亿多人民币。

  一年多过去,翻了十倍都不止,毕竟仅凭苏城的生产基地,就能贷款150亿。

  当时红杉评估后,给予天星科技的估值是30亿美元,但今天参观过后,沈鹏觉得起码还要再溢价40%。

  朱虎笑眯眯:“没花那么多,其中7000万还是老罗的债权,只是转给陆总。”

  现在想想,他都觉得很庆幸,陆良打算进军新能源,明显是做好充足的准备。

  资金,对他不叫事,关键在于资源。

  引入金沙江是为了锤子OS,引入滴滴是为了数据库完善车机系统。

  如果金沙江没有锤子科技的股权,恐怕也不能顺利的入股天星科技。

  沈鹏叹息一声,要钱他不怕,红杉资本最不缺少就是资金。

  但资源,以现在的天星科技,以现在的陆良,又有什么资源,他拿不到?

  “滴滴啊,持有天星科技20%的股权,多持股滴滴,也算是持股天星科技。”

  朱虎眯着眼睛,露出不怀好意的笑容,过几天剑指柳晴,他心里多少有点犯怵。

  毕竟是国内最顶级的买办代言人,继承了柳家的所有资源,又在国外培训过,还曾担任过高盛的亚太地区总裁。

  如果沈鹏愿意当主力,他甘愿为辅,把这个出风头的机会留给红杉。

  沈鹏斜撇一眼,老神在在:“我是无所谓,但你不担心红杉出工不出力?”

  “我们才持股不到2%,滴滴上市不了,也就上市不了,反正还有美团。”

  “……”朱虎一时语塞,干巴巴笑道:“开玩笑的,还是按照原定计划吧。”

  另外一边,陆良回到17楼的天星私募,已经是晚上九点。

首节 上一节 357/5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