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超恍然,点点头,又陷入沉思,他毕竟不是陆良,需要考虑的东西很多。
“走吧,去楼上看看。”
陆良在公司等到三点多,十亿美元总算全部到账,汇入开设在三井住友的账户。
“从现在开始买入。”
陆良跟温超一起观察了很久,只有实操才知道,这个市场脆的跟纸一样。
虽然有近三百亿美元的总量,但七日平均交易额只有1.79亿美元,而且动辄都是0.01个比特币的交易额。
但凡股市上面,市值超50亿美元的股票,每天的交易量都没有这么低。
他们十亿美元资金,想要成功建仓,并且不引起庄家的注意。
起码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陆良失笑道:“那就施行24小时三班倒,行情活跃就多买点,行情低迷就少买点。”
温超哭笑不得:“也只能这样。”
都说金融民工,这下真变成民工了,这也是没谁了。
陆良突然说:“不用局限在市场交易,可以联系一些矿主,从他们手里购买。”
比特币的挖矿是一个逐渐释放的过程,平均每四年,减半一次挖矿的奖励。
总量被设定为2100万枚,要在2140年才会被全部开采完毕。
从09年上线至今,已经被开采了1800万枚,还有300万枚没有释放出来。
他们直接联系比特币的矿主,不仅能快速获得筹码,而且还不会对市场造成影响。
“到哪去联系矿主?”
温超低声自语,陆良嘴角带笑,两人不约而同看向东方大国。
挖矿需要三个硬性条件,第一矿机,决定效率,第二低价电,决定成本。
第三,稳定的高速网,确保不会因为突然断网导致工作成果,付诸东流。
全球能完美满足三个条件,只有东大。
内蒙鄂多斯就是世界比特币矿业中心,因为当地拥有丰富的煤炭、光能、风能,发电量连续多年蝉联全国第一。
全省工业用电平均价格,只要0.25元一度,不仅是全国工业用电价格最低的地区,同时也是全世界平均电价最低的地区。
地广人稀,电力严重过剩,可以说是天然的电子矿场,其中又以鄂多斯最为出名。
温超沉吟片刻,赶忙说道:“那我现在订机票,明天亲自过去一趟。”
上个月才经历过45%的巨额跌幅,现在行情低迷,正是收购比特币的好时候。
陆良微微顿首,嘱咐道:“不要暴露自己,如果量大可以适当溢价5-10%。”
温超毕竟跟了他也有一年多,很容易被人认出,他不希望在这个项目,留下太多的个人痕迹,哪怕是掩耳盗铃。
“明白。”温超点头。
临近五点,
徐嘉伟也从汉城回来。
陆良笑着问:“怎么样?”
“陆总,金先生说还需要考虑几天。”
徐嘉伟没有陆良那么强势,所以给他一周的时间好好考虑,再做决定。
陆良疑惑:“钱给的还不到位?”
徐嘉伟摇头:“不是,应该是不想跨国务工,提及去魔都的时候,他有点抗拒。”
年薪30万美元,他们出到60万美元,并让他成为真正的部门总工。
金广志很兴奋,大有扬眉吐气的感觉,可是得知要去魔都,突然就有点犹豫了。
因为他有一对子女,正读国中,接下来几年都陆续要考大学,他很不放心。
子女就读的国中,是类似于早些年国内的子弟小学,都是现代集团投建的学校。
他要是跳槽,而且人还不在国内,子女恐怕会在学校受人欺负。
别人不清楚,朴昌秀的儿子跟他们读同一所高校,可能会有不好的想法。
陆良沉吟:“联系王晓峰,让他跟复旦附属中学要几个引进名额。”
这几年,公司陆陆续续缴纳了小十亿的税金,也是时候享受点超然的待遇。
这是标准的人才引进,惠及家人也很正常。
陆良笑着说:“再跟金广志说,与其在高丽卷生卷死,不如举家迁徙,东大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只要人过去就好,房车、子女的学校都帮他安排妥当。”
“第一个被挖过来的高端技术人才,总要有点特殊优待,以后他就会主动帮我们游说其他人。”
徐嘉伟若有所思点头,陆良又说:“现在别着急说,免得他以为自己很金贵,等正式答复的时候再提这些事。”
今晚很晚很晚可能还有。
人有点不舒服,先眯一会。
第393章 东京家宴
五点半,陆良受邀来到世田谷区。
东京23区的世田谷,从上世纪开始就是有名的富人区。
在90年代的房地产泡沫中,世田谷区曾和目黑区领涨全国房价。
每平米动辄三十万元以上,远比现在魔都的房价,还要疯狂。
当时一句,卖掉东京城,买下美利坚,绝对不是空话。
他们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霓虹人全球各地买买买。
当年大学生毕业,不是企业在挑他,而是他在挑企业。
企业为了吸引人才加入,无论面试成功与否,都会送上数千美元的礼品或红包。
有特别心思的人,天天周转于各家企业的面试场,一个月的收入可以高达好几万。
那个时期就算是家庭主妇,闲暇之余吃一顿数百美元的下午茶,也是稀松平常。
因为当年的东京,不止楼市疯涨,就连股市也狂飙不止,总市值达600万亿日元,占全球金融市场28%的市值份额。
银行天天大放水,普通人随随便便就能贷款几十万美元,这家银行贷完,还有另外一家银行,根本贷不完,也不缺钱。
那是属于一代人的狂欢,现在看来,也是最后一代人的狂欢。
然后,被老美摁头签下广场协议,从九十年代到现在就一直都在还债。
太田家是一户建,占地面积近千平米。
围墙两米多高,从外面只能看到里面建筑物尖尖,及庭院内有不少绿植。
隔着很远,陆良看到太田令站在门口,面露笑容,穿着男性和服。
半袖很宽松,腰间缠着腰带,看着很像浴衣,实际是他们的‘中山装’。
在他身边还有两位年轻人,一样的笑容灿烂,看起来二十四五岁的年纪。
黑色奔驰刚停稳,其中一位年轻人,赶忙上前,打开后排的车门。
“太田先生,真的很抱歉,刚从公司过来,实在没怎么准备。”
陆良面露笑容,一身休闲服饰,还穿着运动鞋,跟几人的隆重装扮格格不入。
“陆先生,只要您赏脸过来就好,还要准备什么。”
太田令笑容满面,介绍起身边两人,大儿子叫太田仁俊,二儿子叫太田仁佑。
他说道:“仁俊仁佑,父亲没有骗你们吧,这位就是陆良陆先生。”
“陆先生,很高兴见到您本人。”两人脸上难掩激动之色。
地球之最八零后,陆良的粉丝最多,也让人最有好感,毕竟其他两位,都是靠血统继承,唯独陆良是靠自己。
“两位公子,你们好。”陆良微笑顿首。
“陆先生,您请。”
太田令摆手邀请进屋,庭院假山绿植,小桥流水凉亭,很有江南园林的感觉。
步行十几米,穿过连廊抵达主体建筑,全木质结构的单层大别野,古香古色。
屋内的玄关,跪坐着三位女性,一位年纪稍大,应该不超过35岁。
另外两位年纪相差悬殊,一个六七岁,一个十几岁,但都是很隆重的和服装扮。
太田令说:“不怕陆先生笑话,我有过三段婚姻,仁俊仁佑都是第一任所生,稍大点的奈美是第二任所生,最小的园子是跟现任所生。”
他只介绍了太田家子女的姓名,并没有介绍妻子,只是一句太太,就应付了事。
在他们的家庭观念中,男主人最大,其次儿子,再次女儿,最后才是妻子。
子女可能帮到他,唯独太太,仅是家庭主妇,帮不上忙,也没有必要介绍。
“这有什么好笑话的,几年前,我也有过一段婚姻,只是后来也离了。”
陆良笑着,跟着太田令进屋,地上是柔软的榻榻米,不得不说,踩起来很舒服。
“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此后,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失去了一个人,但却拥有了整个世界。”
太田令看过陆良的资料,知道他是离婚后才得以发展,至于是不是因为有钱,才抛弃糟糠之妻,那就不在他考虑范围之内。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到了现在,是与不是,已经不重要。
几人来到餐厅,陆良看着低矮的餐桌,有些难为情:“太田先生,早些年,读书那会跟腱受过伤,跪坐恐怕不太方便。”
“陆先生,您就把这里当成自己家,想怎么坐,就怎么坐,不要讲究那么多。”
太田令哈哈一笑,担心陆良会不好意思,果断身先士卒,盘腿而坐。
有了模板,陆良自然也不客气,只是就算盘腿坐着也不太舒服。
一方面久坐尾椎骨容易痛,另外一方面盘腿坐很容易驼背。
跪坐可以避开这些缺点,但良子有自己的倔强,他不跪。
“陆先生,今晚吃河豚宴,人工养殖没有毒素,可以放心食用。”
随着陆良入座,其他人也有序入座,太田令笑容满面,介绍今晚菜色。
河豚肉应该切片生食风味最佳,但为了照顾陆良口味,他们准备了粥底火锅。
陆良如果吃不惯,可以唰熟了再吃,最后粥底的味道,也是鲜美异常。
“太田先生有心了,诸位动筷吧。”
河豚,陆良很多年前吃过一次,味道确实非常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