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256节

  刚卖出的散户立即后悔,但仍旧嘴硬在发言炫耀:“中一签,小赚7000块即可。”

  然后就被喷到注销账号:“他妈的,给你机会都不中用,还7000块即可,一点出息都没有。”

  “这是良子首家持股的企业上市,它不破板,我就绝对不走。”

  “+1!”

  “+2!”

  “+10086!”

  “你们都是狗吧?为什么我认购一百万,连一签都没中?”

  “到底是谁在中签?”

  ……

  周三,咛德上市第三天。

  开盘即涨停,稳如铁蛋,

  股价45.29元,市值790亿。

  周四,继续涨停,

  股价49.81元,市值869亿元。

  也在今天,咛德正式超越蓝思,成为创业板二哥。

  与之对应,也是当天资金流出破亿。

  保三争二的目标已经达成,

  明天再涨停,就是股价翻倍。

  陆良再怎么看好,也改变不了咛德时代是一家实体制造企业。

  果不其然,

  周五,本周的最后一个工作日。

  咛德时代虽然开盘涨停,但又破板,从涨幅10.12%,瞬间变成2.35%。

  短短几分钟,流出资金超十亿,大量散户意识到,到顶了,踩踏式出货。

  陆良回到魔都,也在观察着行情,毕竟市值破千亿,他也能成为百亿富翁。

  见到这一幕,他不禁叹气:“真就是一招鲜吃遍天,难道没看出是在诱筹?”

  散户还在沾沾自喜,中一签一万三,现在一卖就是两万四,收益逼近90%。

  丝毫没发觉,他们已经被人洗出去。

  咛德时代破板,

  只存在五分钟,然后再次涨停封板。

  股价54.79元,市值955.9亿,

  开始向创业板一哥宝座冲刺。

  今晚应该是没了。

  我努努力,不然就放在明天。

第308章 身价暴涨200亿

  周五,恰逢小股灾。

  自从去年经历了四天两熔断,又朝令夕改之后,大A市场就有点不对劲了。

  隔三差五,就跌一跌,前年的最高点5178.19点,就像幻梦一场,只能追忆。

  大盘的整体行情不好,涨停的个股,果断抱团,尤其是站在风口浪尖的咛德时代。

  封板资金从1.25亿,暴涨3.58亿,主力、机构、游资,各方势力,守护涨停板的态度异常坚决。

  毕竟今天还有三个小时交易时长,与其在外挑选不确定的个股,不如坚守咛德。

  咛德汇聚时下最热门的话题与人物,唯一的弊端就是实体制造业,但瑕不掩瑜。

  而且新股流通量小,更加适合炒作。

  “完蛋,卖飞了。”

  “我错了,快放我进去。”

  “甘霖娘,后庄不当人啊!!!”

  散户顿时傻眼,因为他们突然发现,耗费半生气运中签的筹码,被狗庄成功骗走。

  后续咛德能不能再有两个涨停板,冲击创业板一哥的宝座,暂时存疑。

  但下周市值破千亿,大概能实现。

  因为周五下跌,咛德又强势封板,消息经过周末两天的发酵,市场热度会更高。

  而且一旦市值破千亿,起码还能带来两个热门话题。其一,加入是千亿俱乐部,成为市场第70只千亿级股票。其二,能不能超越温氏股份,成为创业板一哥。

  “你看,你们又急,被狗庄骗了吧。”

  “可以质疑良子的人品,但不能质疑良子的眼光。”

  “还好我态度坚决,不跌停,绝不走。”

  “赶紧破板,最好再来几个跌停板,刚卖了羊城两套房,备好两千万,准备抄底,长期持有五年,等待市值突破万亿那天。”

  “收租佬,你还真信良子的预测?去看看咛德时代前十的大股东吧。”

  “良子,赚麻了。”

  下午三点股市收盘,结束本周交易。

  咛德时代成为整个市场三千多只股票,最耀眼的那颗星星。

  市值突破千亿在际,人们也开始好奇,这样一家企业会缔造多少新晋亿万富豪。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个人股东榜单,陆良持有1.86亿股占比10.664%。

  仅次于创始人曾敏群的21.85%,以及另外一位创始人黄世林的12.85%。

  位居第三。

  “如果按照当前的市值,仅持有咛德1.86亿股,总价值就是101.9亿元。”

  “还有抖音9.25%,收购完Musical.ly,进军欧美市场,估值已经破百亿美元。”

  “熊猫股权价值忽略不计,天星科技也忽略不计,仅仅咛德跟抖音,良子的财富已经突破160亿。”

  “这他妈是坐火箭了?我记得一月份福布斯的亿万财富榜,良子不是才87亿元?”

  咛德时代上市一周,市值即将突破千亿大关,但却是陆良火了。

  熊猫再怎么被忽略,也有15亿美元的估值,据公开资料显示,陆良持股12.2%。

  何况天星科技,陆良个人就投资一亿美元,金沙江耗费1.606亿元现金及老罗的7000万债权,才置换到10%的股权。

  保守估计都有23亿的估值,陆良个人持股90%,两项加起来就超过31亿元。

  几个月前还被人嘲笑,每次动辄几十亿美元的投入,一夜狂揽十几亿美元,又发起3000亿公募。

  结果福布斯亿万财富榜一公布,陆良个人财富不足百亿,只有13.35亿美元。

  一眨眼,几个月过去,财富翻了一倍都不止,突破百亿,奔着两百亿前进。

  “191亿,感谢网友。”

  这几年,陆良零零散散投资的项目太多,有时候他都算不清自己有多少钱。

  但网友一个个就像福尔摩斯附体,你一言我一语,直接帮他节省了统计的时间。

  陆良只需要算上香江信托基金的一亿美元,以及在东京近4亿美元资产。

  就能得出具体的资产多少。

  225亿,只多不少。

  “还差2600亿,都说首富轮流坐,但何时才能到我家?”

  陆良叹了叹气,觉得他赚钱的速度已经不慢,两年,平均一年110亿。

  但看到老许的2831亿,以及老马的2527亿,突然就开心不起来。

  哪怕他们的财富不再增长,以这种增速追赶他们,也需要23年之久。

  更别提坐拥5676亿元,足足是老许的两倍之多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

  “男人,你的名字叫贪婪。”

  王楚婷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她在福布斯工作五年,很清楚富人财富的增长倍速。

  根本不是一年百亿的往上叠加,就像五年前,国内首富的资产只有682亿。

  五年后的今天,就变成2831亿,有通胀的原因,也有社会高速发展的原因。

  如果陆良不出现重大失误,就这样按部就班发展下去,最晚十年就能登顶。

  “十年么?”陆良自语。

  “不过对于你来说,也有快的办法。”

  王楚婷讲起坐拥680亿美元财富,位居世界第二,被誉为‘奥马哈先知’的巴菲特。

  他的发展路线很值得陆良效仿,刚好陆良不仅投资一绝,投机更是被誉为东大索罗斯。

  如果不搞公募,也不搞新能源产业,专心专注于金融领域,陆良以后的成就比起他们只高不低。

  “国情不一样。”陆良微微摇头,起身去往水吧台,倒了杯啤酒。

  王楚婷稍作思索:“确实不一样。”

  过去十年,国内诞生了六位首富,有从事科技的,有从事地产的,也有从事饮料的,但唯独没有从事金融的。

  因为金融是直接跟资本挂钩,而东大虽然改开这么多年,但资本家仍是禁忌词汇,所以才诞生了企业家。

  实业为王,金融只是无根浮萍,哪怕坐拥再多资产,也只是账上的一串数字。

  就像陆良前几天去苏城,全国六强城市的领导班子,天天换着人陪他出游。

  如果陆良只是一家公募,或者私募基金的管理者,是绝对没有这种待遇。

  毕竟一家基金公司,最多也就带来三五百个高薪的就业岗位。

  哪怕公司人人年薪百万又如何,买房子能买十套吗?吃早餐能吃十份吗?

  假如有两家企业,前者能带来三千个年薪十万的岗位,后者能带来三百个年薪百万的岗位。

  无论任何城市的领导班子,只要是真心希望所在的城市得以发展,都会选择前者。

  何况溇水新能源产业园区,保守估计都会产生三万个年薪十万以上的岗位。

  陆良眯着眼睛,露出满意的笑容,揽着王楚婷脖颈,问道:“喝点?”

首节 上一节 256/5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3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