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248节

  哪怕陆良预测咛德能达到万亿市值,无论能不能达到,那也是五年之后的事情。

  咛德时代又不是什么垃圾股,正常企业有个20亿的估值,只要条件合适,就恨不得立即上市圈钱。

  但咛德时代早就拿到上市的批文,但憋了一年又一年,直到今年才决定,以453亿的体量上市。

  这种体量,涨幅100%都很难,首日涨幅44%,第二天或第三天破板也不是没有。

  可是想要挑战温氏一哥的宝座,起码首日44%的涨幅,然后再连续七天涨停封板。

  这么一来市值就会飙到1270亿。

  “首日44%,再连板七天,可能吗?”

  陆良也在自问,

  得出结论,存在着可能,但很难。

  关键还是要看他的粉丝们给不给力,意志坚不坚定。

  自从乐视被关小黑屋,整个新能源板块和谐多了,市场行情稳中向好。

  天星混合基金,工作日每晚八点准时更新净值,已经涨到1.332。

  3000亿的规模,也到来3996亿元。

  这几天涨幅有点少,只有0.08%左右。

  但乐视暴雷那段时间,充分证明了业内抗压王,绝非浪得虚名。

  导致只要有人赎回,第二天早上八点份额准时放出,存在的时间就不会超过两秒。

  工商支付宝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还跟陆良吐槽,每天到了那段时间,他们的服务器就像遭到DDOS攻击。

  一瞬间,用户的访问量,往往都能达到十万,乃至几十万之多。

  黑客应该没有这个胆子,也不会为了认购基金,而使用肉鸡攻击。

  后经调查,全部都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渴望进入这个温暖和谐的家,外面太吓人,到处都是狗庄跟老鼠仓。

  这个时候,陆良口出狂言,预测五年后咛德时代市值将会达到万亿。

  一些没买到基金又或者赎回的人,或许会退而求其次,选择买入咛德时代的股票。

  所以要看他们的意志坚不坚定,如果长期持有,肯定是赚的,甚至比基金赚的多。

  哪怕认购打新没有中签,哪怕等到咛德时代破板后再买入,哪怕在千亿市值买入。

  都不用了五年,因为声音预测21年五月底,咛德时代就会突破万亿市值。

  四年零两个月,十倍涨幅,这才是真正的财富密码,远比炒房,买基金强多了。

  毕竟天星混合基金,纯粹是陆良个人通过特斯拉、咛德未来市值做出的判断。

  四年后这只基金能有100%的涨幅,就已经烧高香了,十倍,更是想都不敢想。

  在他看来买基金不如买咛德的股票,更有收益保障,收益率也更高。

  “就是不知道,有几个能抓住这个财富密码,又有几个能坚持四年之后。”

  陆良忍俊不禁,因为突然想起,他在首富客串的财经名嘴,角色说过一句话,说电影主角是资本市场的良心。

  当时被人戏称,他其实是在说自己。

  陆良低声自语:“等到四年之后,再回过头来看,我如果不是资本市场的良心,又有谁是,又有谁配呢?”

第299章 超规格的礼遇

  陆良来到公司,跟温超交谈。

  今天已经是21日,但布伦特原油的价格不涨反跌,当前市价51.23美元每桶。

  “继续关注吧,短期看涨。”

  陆良沉吟,得知已经十倍杠杆建仓,也没有多问,连底仓价都没有兴趣知道。

  三井住友的太田令,三番两次邀请,希望能他去往东京做客,陆良准备答应。

  如果这个时候,得知自家私募底仓,到时恐怕不方便后续的操作。

  因为做客是假,坐镇估计是真。

  陆良只让他们关注国际油价,但没有说是哪个指数,也没有说是涨是跌。

  他们就像无头苍蝇在市场乱撞,哪怕收集很多业内情报,也无法判断行情。

  “那我订机票,过去看看吧。”

  陆良失笑,只剩两天,市场还没动静,只能说明是突发事件。

  突发事件,关键在于‘突’,都没有发生,他们又怎么可能调查清楚。

  “陆先生,如果您不介意,直接去机场就行,我们的专机已经提前抵达了。”

  太田令满脸笑容,态度之热情,让人无法联想到,这是掌管百万亿日元集团的掌门人。

  三天前,他第一次打电话邀请陆良的时候,私人专机就已经停在新浦机场。

  每天都会固定申请两条国际航线,就等陆良同意,直接就可以飞过来。

  “太田先生,您太客气了。”

  陆良哑然,顿了顿问:“几点的航班?”

  太田令问了下秘书,然后答道:“最近的一趟是今天下午的四点三十分,是京城的时间,距离起飞还有两个小时。”

  陆良沉吟片刻:“嗯……我这边还有点事要处理,估计要等到六点之后才有时间。”

  太田令又说:“陆先生,还有一趟是明天早上九点,不如您就搭乘那趟航班吧。”

  陆良一时语塞,没想到对方准备的这么周到,眉头紧锁又想了个借口:“晚上可能会有行情,我还是今晚就过去吧。”

  太田令好像也明白了,恭维道:“陆先生对工作的态度实在令人动容,您大概几点的航班,我安排人手去接您。”

  “看情况吧,到时我让秘书跟您联系。”

  “好的好的,恭迎大驾。”

  私人飞机的人很少,整个机组,加上陆良的人,估计不会超过20人。

  还是别人提供的飞机,陆良怕死,所以更愿意乘坐大众航班的头等舱。

  魔都直飞东京,是浦新机场的热门国际航线,每趟少说也有几百人。

  人越多,他就越有安全感。

  本山老师说得好,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人活着,钱没了。而更痛苦的事,莫过于人没了,钱没花完。

  虽然不知道明天跟意外哪个先来,但大部分意外都是可以被避免的。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结束通话,陆良在办公室打了会游戏,直到五点出头,才让卓一帆去预订航班,并跟太田令的秘书交涉。

  晚间九点半,一架从魔都起飞的飞机,顺利抵达东京的羽田机场。

  第一批走出机舱的旅客,瞪大眼睛,忍不住哗然:“这是什么情况?”

  十几辆黑色的迈巴赫,整齐划一的停在机场摆渡车旁。

  第一次来东京的人,忍不住拍照,嘴里赞叹不已:“真没白来,不愧是国际第一大都会的东京,机场的摆渡车都用迈巴赫。”

  “……”旁边的同伴语塞,忍不住小声提醒:“别吹过头了,这明显是要接人。”

  “接谁啊?谁有这么大排场,还让车队把车直接开到了停机坪?”

  “什么大人物,我得好好瞧瞧。”

  众人看向头等舱出口,如果有大人物,那应该不会跟他们经济舱。

  陆良率先走出机舱,忍不住发出呻吟,伸个懒腰:“又浪费了人生的三个小时。”

  只是他刚扭头就发现,有一群好像来自国内的游客,正在齐刷刷的看着他。

  一个个脸上的表情,就像见鬼了一样。

  “我没看错吧?那是良子?”

  “陆良在东京也有这么硬的关系?”

  毕竟能把迎宾车队开进停机坪,还是羽田这种国际大机场。

  有很多钱,只是先决条件,还要有通天的关系与强大的背景。

  有刚从东大回国的东京人,看到车队旁边有人熟悉的面孔,陡然瞪大眼睛,忍不住低声自语:“好像是三井住友的太田先生?”

  棒子有财阀,他们东京也有,三井集团、住友集团就是六大财团其中之二。

  千禧年东京的银行业遭到一场大洗牌,三菱跟日联成立了三菱日联金融集团。

  而为了抗衡他们,三井跟住友也成立三井住友金融集团,两家银行就此一跃成为全国三大银行的其二。

  稳坐第一名的是瑞穗银行,也是合并后的产物,当初联合劝业、富士、日兴三家银行合并而成,多了一家银行,实力更强,稳压他们一头。

  只是不同于瑞穗和三菱日联,三井住友在东瀛的名声很好,因为前两家的第一大股东都是贝莱德。

  传闻他们都是被华尔街资本控制,只有三井住友的第一大股东是日银,第二大股东才是贝莱德。

  在比烂的市场,一个没有相对那么烂的企业,也被当代的年轻人推崇为大和真正的民族银行。

  就在这个时候,陆良也看到不远处的一排迈巴赫,面露古怪,只能先朝来自国内的游客挥了挥手:“祝大家旅途顺利。”

  然后,他下了飞机,快走几步,跟满脸春风的太田令握手拥抱。

  陆良苦笑:“太田先生,您太客气了。”

  他都能想到,消息传到国内,会变成什么鬼样子,第二次来东京,就受到这种礼遇,估计是有什么PY交易。

  太田令疑惑,不解问道:“陆先生,是我们给您添麻烦了吗?”

  他们调查过陆良,知道他是很喜欢出风头的人,所以用最高规格礼遇。

  “不算麻烦,我们走吧。”

  陆良语塞,嘴角泛起一丝苦涩。

  他自认是个很低调的人,为什么别人会以为他喜欢出风头?

  这绝对是误解。

  黑西装白手套的司机,连忙打开第一台车的后排车门。

  陆良摆手道:“太田先生,您请吧。”

  “陆先生,您是客,您先吧。”

  “那我就不客气了。”

  随着两人入座后排,礼宾车队也从特殊通道驶离停机坪。

  正如陆良猜测的一样,他还在路上,消息就已经传到国内。

  《东京羽田机场惊现大人物,竟然是他!》

首节 上一节 248/5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