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我能听到未来的声音 第222节

  陆良面带微笑,也没有制止,理所应当享受了十几秒的掌声。

  过了一会,他抬起手掌轻轻下压,会议室内的掌声渐渐消退。

  陆良看向二期的投资人:“诸位,如果觉得没有问题,劳烦移步隔壁会议室,签署结算合同,一经签署本金连同分红,将在未来三个工作日之内,汇入您公司的账户。”

  二三期的总资产加起来,总额100.8亿美元,如今也到了剥离结算的时候。

  二期本金加分红共计16.8亿美元,6.8亿美元是最后一次的分红收益。

  25%的管理,是从三期基金开始,二期的管理费,还是按照收益的20%收取。

  也就是1.36亿美元。

  陆良请他们去隔壁,签署结算合同,只是请离他们,比较委婉的说法。

  因为三期投资人有很多投资了二期,但二期有些投资人,却没有投资三期。

  他们缘分已尽,接下来是关于私募三期内部会议,二期的投资人没有资格参与。

  比如京城大佬的情妇庄晓婷,又比如滴滴的柳晴,她们就都没有资格参与。

  在唐彩蝶的带领下,有几人离开座位,去往隔壁会议室签署合同。

  虽然心有不甘,但这就是现实。

  如果他们实力够强,或背景足够深,也不至于被三期排除在外。

  几人走后,会议室的大门再次关闭。

  陆良脸上笑容不减,让温超给众人分发三期的分红报告书。

  三期资产规模共84亿美元,本次计划分红所有收益,管理费是按照收益的25%收取,共计8.5亿美元。

  二期结算三期分红,管理费共计9.86亿美元,还有最初的1.5亿美元认购费。

  11.36亿美元,哪怕要分出去20%。

  到陆良手里也有9.08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逼近60亿。

  不少人都心算出具体数额,眼底纷纷流露出羡慕之色。

  但也只是羡慕。

  过去半年,他们每投入1亿美元,就有5100万美元的收益。

  基本什么都没做,就是等着收钱。

  陆良赚了这么多,都是他应得的。

  郭昌广眉头紧锁,不着急签字盖章,而是站起来提出了异议:“陆总,如果将收益全部分红,那么后续不就没有了资金?”

  天星三期私募基金,持有特斯拉流通股6.58%,当前价值38.4亿美元。还持有咛德时代13.33%股权,约价值6.7亿美元。

  两者相加已经达到45.1亿美元,何况还投了蔚来和理想共3.8亿美元。

  如果把本次收益全部分红,那么账上就只剩下1.1亿美元的流动资金。

  不少人听闻,看向流动资金余额,顿时恍然大悟,原来陆良是抱着这个想法。

  反正分红之后,账上也没钱,索性让手底下的人去管,自己脱身搞公募。

  毕竟这些持有的股权,最快能套现的也只有特斯拉,但也要等四个多月。

  整整四个多月空窗期,

  以陆良的性格,不甘寂寞也很正常。

  只是又有一个问题,好像解释不同,他们不理解,如果没钱发起新一期私募就有,为什么反而想去搞公募。

  陆良淡然一笑,早就想到好了该怎么解释:“郭总,不用担心流动资金的问题,不久后会有一笔资金回笼。”

  他说的资金回流,自然是转让咛德时代的13.33%股权,当前价值6.7亿美元。

  本次分红之后,陆良会以7.37亿美元溢价10%,收入囊中。账上1.1亿美元的流动资金,也会暴涨至8.47亿美元。

  十亿美元不到,陆良也很放心,让温超孙玉涛他们去折腾,反正有特斯拉兜底。

  因为声音预测,11日特斯拉将会达到713美元,但陆良举牌,产生的化学反应,涨到750美元不是难事。

  最新股价592美元,价值38.4亿美元,再涨26%也就是48.38亿美元。

  可以说,只要持有特斯拉的股票,哪怕陆良什么都不做,三期私募也不会亏损。

  何况还有蔚来、理想,以及即将转让的咛德时代13.33%股权。

  再者说,陆良只是明面上退出,又不是真的不管。

  郭昌广恍然,也没有了异议。

  陆良是管理者,怎么做是他的事,他们只要关心能否盈利就好。

  最后一个异议解决,众人都默默在分红确认书上面签署名字。

  等到温超收回所有资料,

  所有人都翘首以盼,看向陆良。

  前戏做了那么多,之前也总是预热,正菜该端上来吧。

  “承蒙各位,今天不辞辛苦从天南海北赶来参加会议,今天还有一件事,想跟各位公布一下。”

  陆良嘴角带笑,唤来孙玉涛,打算任命他为新的基金经理:“孙经理自去年10月加入公司,出色的市场反应,敏锐的嗅觉,多次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孙玉涛憨憨一笑,皮肤黝黑,让人根本看不出,他到底有没有脸红。

  反正台下众人,听着都为他脸红。

  虽然陆良是在介绍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孙玉涛,但大家自动把主角脑补成陆良。

  于是,脑中就有个画面,陆良在台上自吹自擂,讲起他多次精准投机,火中取栗,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虽然是事实,但也不能这么自吹吧?

  他们很想问,脸色不?

  但目前看来,陆良好像不会害臊。

  朱虎干咳一声,哭笑不得:“陆总,公司人员调动是公司的事,如果没事的话,我们就先走了。”

  陆良都说的很清楚,‘公布一下’,也可以替换成通知,只是公布用词,比较委婉。

  就算他们不同意,又能怎么样?

  合同里面早就明文规定,投资人不得干预管理者的决策,也不得过问投资详情。

  面对陆良退出私募,并宣布以后不会再天星资产名下担任任何职务。

  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申请赎回。

  可他们又担心,现在提出赎回。

  后续陆良还在幕后操控,那对他们来说就是等于股票刚卖,就涨停。

  以陆良的小心眼,以后可能还会因为本次赎回被拒绝认购,所以真没什么好说的。

  把一切交给时间。

  搞定~

  感谢DoD的打赏。

第270章 帅就完事

  朱虎的想法,也是众人的想法。

  不过陆良准备很充足,特斯拉是最后的防线,亏也亏不到哪去,任由他去折腾。

  时间会检验一切,如果三个月以后,收益不能让他们满意,或者亏损。

  那他们就要逼宫陆良,给他两个选择,要么回来,要么赎回。

  不多时,会议室大门打开。

  陆良面露笑容目送众人离去,小王排在人群的最后,跟着他来到隔壁的办公室。

  “感觉比想象中的平静。”他毫无形象,直挺挺的倒在沙发上,翘起二郎腿。

  也不见外,拿起桌上的一串葡萄,一颗颗丢入嘴里。

  “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会有这种反应也正常。”

  陆良轻笑,也在报告书上面签字,管理费9.088亿美元,二期本金1亿美元。

  天星投资账上还有1.28亿美元,完全属于陆良的资金就有11.368亿美元。

  这个时候,温超敲门告知,咛德老曾在隔壁等他,陆良点头:“我现在过去。”

  他摆手让温超先出去,扭头看了一眼吞吞吐吐的小王:“有事?”

  “有点。”

  小王突然坐起来,面露犹豫:“来年,我们可能会赎回五份。”

  他急忙解释,不是不信任陆良,只是监管对万达收购海外资产很有意见。

  今年是老王成为首富的第二年,借由首富之名,在海外各国开启买买买模式。

  起初还好好,直到万达拟定十亿美元,全资收购老美的金牌制作公司迪克克。

  遭到前所未有的阻力,主要是国家监管层的审批问题,银行卡死资金,连同对万达在海外的六个项目进行严格管控。

  随后,证监会排查万达授信风险,万达惨遭“股债双杀”,股票三天蒸发180亿。

  质押在银行的股票资不抵债,银行又卡死流程不放款,万达面临资金崩断风险。

  来年,如果老王处理不了,他们大概就要自己掏钱自救。

  “赎回的时候,说一声就行。”

  陆良微微点头,能理解,也没有责怪小王的意思。

  他看过相关新闻,也跟沈鹏聊过,知道迪克克制作公司收购受阻,只是个由头。

  真正让万达集团身陷囹圄,也不是像坊间传闻那样,老王学李超人想套现跑路。

  而是大马城项目,而是集团的策略。

  这几年,万达频频出海,张口就是要把“文化输出全球”,把自己包装成国家意志,还打算跟中铁、东京JR竞争大马城项目。

  马来的大马城项目,可以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中铁跟对方谈的好好的,结果差点就被万达集团截胡。

  2000亿的首富,不过是穿了件‘皇帝的新装’,兜里的钱都是向政府和银行借来的。

  老王飘了,所以就遭重了。

  小王苦笑,欲言又止:“到时候也不一定赎回,只是想跟你先打声招呼,如果真的要赎回,你也有个准备。”

  投入天星三期的五亿美元,是他们家族的信托基金,也是底牌。

  除非万达处于拉一把就能起来的状态,否则他们绝对不会动用。

  “别头铁,该壮士断腕就壮士断腕,上面不会做得那么绝的。”

首节 上一节 222/5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