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综:努力下头的我却让人上头 第174节

  “开局拿王昌龄的诗,你后面的词能接上吗?”盛太丁忍不住心里吐槽了一句。

  有古诗的气韵在,要让接下来的歌词匹配经典诗作,老实说盛太丁觉得挺难的。

  但是,徐哲安很快就给出了答案。

  只不过后面的,是姜晚风的声音。

  【姜:狼烟千里乱葬岗

  乱世孤魂无人访

  无言苍天笔墨寒

  笔刀春秋以血偿。】

  姜晚风的声音和她清冷精致的外表形成了反差,平常唱抒情歌感觉不出来,这种考验唱功的歌曲一出来,她优质的唱功马上就体现了出来。

  不过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徐哲安居然还真写了一首和《出塞》类似的七言诗!

  你还别说,从状物(狼烟)到写人(孤魂)再到写史(笔刀春秋),寥寥几个字,还真就把诗词的几个境界尽数点清了。

  “这个徐哲安的文字功底,还真不错。”盛太丁刚准备点头赞叹。

  紧接着,刚才还舒缓的唱腔开始产生变化。

  【徐:谈爱恨,不能潦草

  战鼓敲啊敲

  用信任立下誓言我来熬!】

  【姜:这缘分,像一道桥

  旌旗飘啊飘

  你想走,就请立马抽刀

  爱一笔勾销!】

  伴奏忽然开始激烈起来,鼓声隆隆,一股肃杀之气在舞台上呈现。

  而最重要的是,在姜晚风唱到【这缘分,像一道桥】的时候,舞台上的屏幕终于变了。

  一幅古色古香的画卷,在屏幕上缓缓展开。

  这幅画卷虽然是用画的,但是几乎每个人都在第一时间认出了这个画面表现的是什么。

  这是

  ——万里长城!

  盛太丁看着这幅画面,结合刚才的的边塞诗,终于知道这首歌要表达的是什么了。

  徐哲安,居然用小众的国风,写了一首关于边塞的歌曲?

  古有边塞诗,现在又有边塞歌了?

  容不得盛太丁多想,最高潮副歌的热血紧接着袭来。

  【合:谈爱恨,不能潦草

  红尘烧啊烧

  以生死,无愧证明谁重要!】

  在这段合唱里,徐哲安和姜晚风的声音合二为一,在背后壮阔的万里长城中,在舞台两人脚下忽然升起的台阶上,两人唱着这首表达了万千士兵的英勇和热血的歌曲。

  如果说,上一首徐哲安的国风歌曲《东风破》是那种小桥流水的细腻的话。

  那么这首《缘分一道桥》,给人的感觉就是那种‘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沙场快意!

  徐哲安要告诉所有人,中国风这个类型,可以写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所能表达的东西也太多了。

  这是一种独属于我们华国的,独一无二的音乐表达方式!

  什么节奏布鲁斯、什么嘻哈饶舌,那都是外来的玩意儿。

  可这中国风,却是独独属于我们华国自己的。

  ——国风不火,天理都难容!

第160章 这他妈才是音乐啊!

  事实上,选择《缘分一道桥》这首歌,徐哲安是有多方面野心的。

  徐哲安距离现在也才出道两三个月,在乐坛真的翻不起太大的波浪。

  知名度当然是有了一点,但他一没得奖,二出道时间太短,属于那种刚刚将名字打入娱乐圈的新人。

  正因如此,他专辑里的那首《东风破》虽然在业内受到了不错的肯定,但在市面上引起的反响其实并不大。

  市面上的国风歌曲还是太少了,徐哲安本人的能量也不够大,所谓的‘徐氏中国风’暂时只是个空中阁楼。

  那既然如此,那徐哲安就自己来发扬。

  一首首中国风歌曲砸出来,彻底将这个市场给打开!

  《缘分一道桥》,就是徐哲安实现这个野心的歌曲之一。

  够炸、还能发扬出徐哲安区别于其他歌手的风格优势、同时有小天后来助阵,不至于辜负这首歌。

  而且,也可以让大家看看他如今唱功的进步。

  沉寂的那个十月份,徐哲安坚持健身和练习声乐水平,可不是之前那个在恋综时收官之夜的‘门外汉’了。

  当然,其实还是不如姜晚风的,但至少在这场舞台表演里,他能做到不拖她的后腿。

  就让这首特别的中国风,在这个舞台狠狠炸起来吧!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当第二遍歌曲的时候,很多人才终于进入这首歌的状态。

  老实说,很多人一开始压根不明白这首歌在唱什么,甚至连这个比较新颖的风格都有些不能接受。

  虽然《东风破》的下载量很不错,但是国风这个类型毕竟小众,听过并且喜欢东风破的人也都是很小众的群体,尤其是现场很多年轻人,都觉得这个风格根本就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段该听的。

  但是,刚才粗略的第一遍,感觉好像

  还可以?

  不确定,再听听看。

  【狼烟千里乱葬岗】

  歌词来到了第二遍,歌词里很多刚才没注意的细节,也逐渐浮出水面。

  当然,很多人对歌词没有太多的研究,全场最有研究的估计就是盛太丁了。

  你还别说,盛太丁第二遍看着歌词,还真注意到一件很有趣的事。

  徐哲安这首模仿《出塞》格律的七言诗,好像有个小巧思。

  盛太丁觉得自己绝壁是第一个发现的,马上非常得意地和旁边的黄达分享了起来。

  “诶。”盛太丁拍了拍黄达:“你注意到没有,徐哲安后面填的这首原创七言诗,从第二句开始,每一句的倒数第三个字都是下一句的第一个字。”

  “是吗?”黄达眨了眨眼,抬头仔细看了看歌词。

  哎哟喂,还真是!

  “狼烟千里【乱】葬岗

  【乱】世孤魂【无】人访

  【无】言苍天【笔】墨寒

  【笔】刀春秋以血偿。”

  “这个手法,我好像在好多年前的语文课上学过,叫什么丁真.”黄达说道。

  “是顶针。不过这个不是常规意义上的顶针,应该算是句中顶针。”盛太丁纠正了黄达的错误,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

  顶针又称“顶真”,修辞学上统称为“顶针格”。这种修辞方法的特点是上一句末尾的字词是下一句开头的字词。

  这种修辞手法很多人都在诗句里见过,比如《木兰辞》里的‘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但估计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个修辞手法的名字。

  盛太丁举着骄傲的小头颅,觉得自己发现了这个手法,可牛逼了。

  黄达看着盛太丁得意的样子,撇了撇嘴。

  彳亍,你语文功底真扎实。

  有毛用?

  歌里的一大堆乐理知识你懂吗?

  你根本就什么都不懂!

  于是,一文一武两个人,各自欣赏着这首歌的闪光点,脸上全是欣赏之色。

  而刚好,歌曲又来到了第二次的高潮副歌部分。

  【谈爱恨,不能潦草

  战鼓敲啊敲.】

  白话中带着点古韵的歌词,搭配上徐哲安和姜晚风时不时的怒音,以及屏幕上闪现的长城硝烟,让许多人都跟着进入到了这种热血澎湃的意境里。

  徐哲安唱得非常吃力,姜晚风其实也不轻松,这首歌里的一大堆怒音、高音,简直快燃尽了两人的力气。

  毕竟男女音域有别,很多姜晚风能轻松上去的高音,对徐哲安来说委实有些难,不过他用熟练的假音转化倒也勉强配合着。

  而且,如果你唱上去了,那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却又是非常让人陶醉的。

  或者用一个字来形容

  ——爽!

  徐哲安和姜晚风此刻唱得非常爽,而在场的观众也听得超级爽。

  大气磅礴的传统民乐伴奏,一阵阵高音缭绕,以及极其有韵味的歌词,让在场很多年长一点的观众都忍不住感慨了起来。

  伴奏的的震耳欲聋,歌手的震撼高音,在全场彻底造成了‘炸场’的效果!

  在现场和在家里听歌是不一样的,许多观众听着这首歌,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叫爽得头皮发麻。

  爽,听得好爽!!

  这种新奇的音乐风格,居然意外得棒!

  “这歌我喜欢,这歌我喜欢,听着真带劲!”一个中年老男人坐在位置里,忍不住喃喃自语。

  “爸,你不看手机了啊,不是有客户吗?”儿子看到老爸居然放下了手机,问道。

  “聊个屁,等我听完再回他。”中年人看着舞台的眼神中满是欣赏,连刚才视为上帝的顾客都放在一边了。

  他本来是冲着刘伟驰来的,而他儿子比较喜欢那个陈信红,万万没想到第一场两个不熟悉的歌手就让他燃起来了。

首节 上一节 174/2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