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综:努力下头的我却让人上头 第165节

  任来世枯朽成灰

  换今生与你相随.】

  徐哲安娓娓道来唐僧的内心独白,唐诗颖则是继续描绘着一个勇敢追爱的女王形象。

  这首歌没有刚才《女儿情》来得经典,但是流行味道更浓。

  而更重要的是,这段内心独白算是彻底颠覆了唐僧的形象。

  屏幕上,本来的那句对话在歌曲的结尾终于变了。

  在那句“我不相信你两眼空空”后面,徐哲安将本来的那句对话接续了上去:

  【唐玄奘:“阿弥陀佛,来世若有缘分”

  女王:“我只讲今生,不讲来世!”】

  女王很清楚,当唐玄奘西天取经成功,她一介凡胎终将红颜逝去。

  来世?

  他们没有来世。

  可对唐玄奘而言,他有西天取经的使命,两人唯一的可能只有来世。

  在最后的歌曲之中,徐哲安和唐诗颖的歌声互相交织,互相交替着。

  而在这缓慢交织的歌声之中,大家也注意到了舞台正中间的僧人,敲击木鱼的声音重新归于平静。

  刚才的混乱消失无影,像是重新找回了之前的沉稳,再次心如止水。

  这个舞台的结局,终究还是和原著一致。

  他在“众生”和“个人”之间,依旧还是选择了”众生”

  从此,他一路西行,不问前尘。

  从此,她望穿秋水,不悔往事。

  可是,这个和尚真的这么彻底心无波澜了吗?

  《女儿国》结束了,而刚才由唐诗颖独唱的《女儿情》重新又响了起来:

  【鸳鸯双栖蝶双飞

  满园春色惹人醉

  悄悄问圣僧

  女儿美不美

  女儿美不美.】

  中式古典伴奏下,那种幽静的感觉重新又响起,一切仿佛都归于平静。

  舞台中间的僧人,一下又一下沉稳地敲击着木鱼,嘴唇微启。

  众人好像明白了,舞台表演到了最后,那现在也就是《女儿国》剧情之中的离别之际。

  女王明白他动了心,却也清楚他不得不离去。

  她什么都做不了,只能再次低吟询问,渴望着能最后一次挽回玄奘。

  只是可惜,他确实动了心,但那又如何呢?

  唐玄奘要重新踏上取经的路了,他注定无法和女王双宿双飞。

  他张了张嘴,想着至少回答一次【悄悄问圣僧,女儿美不美】这个问题。

  可偏偏,在僧人张嘴之际——

  ‘咔嚓’

  一声清脆的声音响起,在已经渐渐快要安静下来的舞台中显得非常突兀。

  所有人,包括镜头一齐向舞台的声响处看去。

  大部分人其实看不清,一直等到镜头聚焦到那处,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僧人一直攥着的佛珠,竟散落了一地。

  你以为他沉静地敲着木鱼,是心如止水。

  却不知他手中的佛珠,早已被他越来越慌张的手指,给盘散了。

  一颗颗珠子滚落在舞台上,打断了僧人的回答。

  他叹了一口气,双手合十站起身。

  之前的每一关,都是猴子他们帮唐玄奘度过的,只有这一关,是唐玄奘自己度过的。

  照理说,他应该开心。

  可现场的观众,都能感觉到他并不开心。

  他不知道何故,他很迷茫。

  度过了女儿国这一劫难,他忠于佛祖,他坚持了自己的信仰。

  他明明应该高兴的!!

  为什么高兴不起来?

  为什么!

  其实这个问题,用地球上很流行的一句话可以回答:

  “以前觉得唐玄奘躲过了女儿国一劫,

  长大后才知道,他是错过了一生。”

  “【阿弥陀佛。】”

  舞台上,最终只留下了这幽幽的最后一句。

第154章 【炸】!

  在僧人那句【阿弥陀佛】出来以后,整个演播厅的舞台都安静了几秒。

  所有人抬头看着台上那位在舞台灯光中的僧人,情绪有些复杂。

  整场舞台设计的核心,是一种名为‘遗憾’的情绪。

  而这种情绪经过所有铺垫和累积后,终于在最后一句话中轰然炸开。

  像上次《父亲》一样,穆守东看到镜头里的观众席,又有很多观众出现了那种较为夸张的表现。

  他一边叫手下的人把这些画面抓拍清楚,一边有些忍不住感慨:

  TMD,捡到宝了!

  第一期都还没播出呢,这个徐哲安在第二期开头又制造了一个神级舞台!

  先不说大胆的《西游记》改编,就单单是舞台里的这种共情手法,已经赢了太多了。

  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穆守东当然也被这个舞台感染了,有些感动。

  但他更意外的,是徐哲安对舞台的把控能力。

  整场表演,徐哲安都在精准地拉扯着观众们的情绪!

  从《西游记》作为切入点就很巧妙,因为这个故事耳熟能详,可以让大家最快的代入。

  然后,以最具有改编性的《女儿国》故事作为主题,对唐僧进行了一个颠覆性的塑造!

  而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这个塑造的点恰好是观众们乐意看到的!

  一个毫无瑕疵的完美角色,是没有人喜欢的。

  没有代入感、太悬浮,这都是完美角色的致命点。

  而徐哲安重塑的唐僧形象,在尊重原著结局的前提下,多了一笔人性。

  这笔人性,让这个角色更加饱满和立体了!

  简直神来之笔!

  穆守东都有些期待了,等这第二期播出,会引起多大的讨论和热度?

  这位大佬级的综艺大导,甚至都忍不住兴奋地搓了搓手。

  他看着舞台上,此刻灯光已经亮了起来,徐哲安和唐诗颖,包括那位僧人都已经准备下台了。

  穆守东看着转身准备走的徐哲安,眼神中充满了光。

  后面的舞台,他还能保持这种质量吗?

  拭目以待。

  而在穆守东期待的时候,乐评人席位也有些不安分。

  黄达看着要转身离开的徐哲安,忍不住了,按了一下‘铃’。

  在《音乐的密友》里,乐评人的身份更像是那种观察室的观察员,本来是只负责点评,不会与选手产生互动的。

  但如果实在忍不住,可以按‘铃’,对刚才的表演提出疑问来寻求解答。

  这个‘铃’的作用就是单纯用来解答的,乐评人有任何评论,对着镜头说就行了,按铃的话只能问问题。

  之前的表演,大家都没有问题,但是这一场黄达实在有个很大的疑惑。

  后台的工作人员收到信号,连忙将镜头对准了黄达。

  徐哲安也站住了,看向了按铃的地方。

  “徐哲安,你这次的舞台.是不是有两首歌?”

  黄达可是资深的乐评人,都不知道听过多少歌了,对音乐的敏感度实在强得不成样子。

  他可以很清楚地感知到,徐哲安这一场应该是两首歌。

  因为前面的那段音乐处理得非常老派,黄达隐隐觉得有那种传统经典的味道了,相应的,那首歌的流行味不浓。

  后面的男女对唱,虽然不够经典,但是流行味非常浓。

  两个部分的编曲、唱法、切入点都不同,在黄达听来根本就是两首歌。

  看到徐哲安都要下台了,他实在忍不住了,于是按铃问了。

  徐哲安听到黄达的问题,张了张嘴。

  好家伙,想装逼你就给我送枕头了?

  那我可就不客气地装了哦!

  徐哲安拿起话筒,认真严肃地点了点头:“是的,这其实是两首歌。”

  他看着黄达,继续道:“前面那首《女儿情》是最先出来的,是我很久以前写的歌。但那只是女儿国国王的视角。我觉得得来个唐僧视角,就又加了后面那一段男女对唱。两首歌虽然主题相似,但是从音乐的角度看其实是两首歌。”

  在地球上,赵英俊这位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音乐人,也是根据《女儿情》创作出了《女儿国》。

  所以,徐哲安这么说非常合理。

首节 上一节 165/2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