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当时在海上拍游艇侧翻的戏,海味姐掉到海里呛了好几口海水,把我们一个個吓的半死,要不是当时随行有救护人员,后果不堪设想。”
记者们听到这话,转而看向周海味。
周海味适时的接话:“对!这是一部很优秀的科幻片,为了力求镜头逼真,王树通常是实景拍摄。”
“正如王导所说的那样,由于是在海中取景,环境相当的危险。”
“不过王导为了保证我们这些演员的安全,请了很多救护人员在现场待命。”
“正是因为如此,我当时只是呛了几口水便被救了起来。”
其实周海味掉进海中呛水乃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王树与她一唱一和,是事先对好了台本,于记者发布会上继续对电影炒作。
等到周海味说完,王树紧接着称赞道:“海味姐很敬业,呛了水后只是稍稍歇了歇,便继续工作。”
“正是因为全剧组工作人员们的敬业与努力,再加上他们所付出的汗水,《恐怖游轮》这部影片才能顺利杀青完成拍摄。”
……
接着,一阵赞美声。
……
现场的记者再问:“听到王导说起斥巨资搭建了一艘游轮,是不是说明《恐怖游轮》相比您之前的《时空恋旅人》更科幻?”
这种对比的问题通常都会吸引眼球,现场的记者无不认真用摄像机对准王树。
王树不动声色的笑了笑,道:“你的意思是想说《恐怖游轮》更偏硬科幻吧?”
硬科幻重特效,一般优质的硬科幻片为了特效更为逼真,并不仅仅只是在绿幕中完成拍摄,还得实景拍摄。
只有这两者相加,特效镜头才最为真实。
不然,仅在绿幕中完成拍摄,特效镜头一眼假。
“对!”先前的那名记者点了点头。
王树笑道:“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个人首先想说一句。”
“科幻电影本身难以取得好的票房,很难吸引观众。”
“虽然有很多成功的科幻电影,但是咱们国内科幻电影的发展仍然面临困难。”
“如果过于注重影像、环境和动作,可能会让这个类型的电影走得越来越窄。”
这话,既是在说国内拍科幻片很难,也是在表述他勇于尝试的勇气以及其中的艰难险阻等等,亦是在给《恐怖游轮》并不是硬科幻影片洗地。
同样也是在为国内的电影科技水平挽尊。
硬科幻影片,要磕的东西可就太多了,行业的硬件基础、技术水平、道具库、场景棚、以及相应有足够技术的特效公司等等。
这些全都几乎为零。
因此,想在国内从零开始做一部硬科幻影片,耗费十几亿有钱都不见得能够做成。
没有现成的产业链,一切差不多从零开始,耗费巨资也不见得有成效。
而借助国外的特效公司完成制作,同样需要耗费巨大的资金支持。
再加上这年头国内硬科幻的受众有限,以及市场尚未打开。
硬生生的搞一部.比如《流浪地球》这样的硬科幻影片,百分之百直接赔成老赖。
哪怕往后几年,硬科幻电影在国内搞,同样是找死。
《流浪地球》能在2017年开拍,那是2008年后国内经济腾飞,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科技水平快速迭代,才有了相应的水平。
现在是2007年,距离2017年相差10年。
别看只是十年,科技水平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别的不说,就说手机,现在还是按键手机的天下。
而智能手机于2009年才在国内出现,直到2013年才全面普及。
其中的指纹解锁、瞳孔解锁、NFC等等,全都是远远还未出现的东西。
短短的十年,天壤之别。
眼见周围的记者等待他继续说下去,王树随即笑呵呵的再道:“在我看来,科幻电影的范围可以宽泛一些,例如《西游记》就可以被看作是500年前的科幻作品,吴承恩先生的想象力非常了得。后来的作品,像《土拨鼠之日》等,也属于科幻类型。”
“还是那句话,如果科幻电影在走向未来时,过于强调影像效果和动作,而忽略了故事情节的深入发展,可能会导致路越走越窄。所以,科幻电影,还需要更多地关注故事和情节的创作。”
“再者,我个人认为,科幻电影的成功与否与观众审美疲劳有关。”
“其实大部分观众认为许多科幻电影的内容与电子游戏相似,这表明观众缺乏足够的人文关怀和深度,观众更喜欢接近生活的内容。”
“精神生活涵盖了人物、人性、社会结构、价值观等方面,这些都是吸引观众的重要元素。”
“简而言之,只要科幻色彩令观众眼前一亮或者产生兴趣,差不多就成功了一半。”
“另一半.是科幻电影除了要有神奇的想象力外,还必须首先要有扎实的故事和人物塑造。”
“电影的故事和人物不够吸引人,再宏大的科幻场景也不能使观众集中看两个小时。”
”要用悬念、要有故事、要有开头、有结尾、各种因果关系、报应关系来吸引着观众,才能看一个半小时两个小时。”
“当然,一般情况下科幻电影的目的性比较强,因此同时也要注意其价值观。尤其是面向青少年的科幻电影,必须注重价值观的体现。”
“科学也有价值观,最好是将科幻电影的创作融入中国特色的价值观,就像美国电影强调美国精神一样。正确的价值观能推动社会向前发展,是科幻电影发展的重要动力。”
这是记者发布会,再加上中影一把手韩三坪也坐在旁边,王树侃侃而谈的同时.不忘表达他的立场。
这很重要!
王树说到这里笑了笑,紧接着又道:“再说到科幻电影本身”
“咱们国内的电影科技水平与国外存在着一定的追赶空间,因此重工业、重特效的硬科幻拍摄起来比较困难。”
“不过,拍不成硬科幻,却可以拍一种概念性的软科幻。”
“像作为‘时间之门’的水塔,只要把概念能植入进观众的心里,就能成立。比如我们面前的杯子是另一个世界,而一个人进入这个杯子后发现杯子里的时间可能比我们慢两分钟,那这种就很容易实现。”
“当然,再软科幻、再复古,也不能全是现实主义场景,哪怕细微的科幻场景也会给拍摄带来很大的困难。比如在拍摄过程中,有一个穿越体现在电视机里,这一个长镜头,主人公需要跑进电视机镜头,向现实穿越,这就需要合成,实现过程比较有难度。”
“不过,尽管再有难度,却也要比硬科幻简单许多。”
他刚开始为国内电影科技水平挽尊是电影人面对大众该有的态度,不然等这番话发布出去后,日后百分百会被挖出来鞭尸。
而后为了再次给《恐怖游轮》只是软科幻洗地,进而在表明态度后不得已暗示国内的电影科技水平不行。
不是他不想拍硬科幻电影,而是国内的电影科技不足以支撑。
有着之前的铺垫,他再暗戳戳的表明这些,并不会令人反感。
因为2005年陈恺歌执导的《无极》的垃圾特效,韩涵都跳出来嘲讽。
以至于很多人越发清晰的知道,国内的电影特效是真不行。
所以,不怪王树不拍硬科幻,是真拍不了。
而不是王树拍不出硬科幻,是真拍不了。
没有办法的事情,怪不了他。
他的一番话,前后铺垫,不仅是在给《恐怖游轮》只是软科幻找补,同时也存在这样的目的。
硬科幻,他当然能拍!
只是现阶段除了好莱坞有足够的市场能拍之外,国内谁投硬科幻项目谁煞笔。
第314章 首映礼
记者发布会持续了一个多小时,面对记者的提问,王树不仅畅谈了他对科幻电影的一丝见解和期盼,同时也大谈感恩。
不仅感恩父母,也感恩国内电视电影部门的支持与关照,以及感恩国家等等。
他这套话术,都是跟圈内的前辈们学的。
陈龙五十多岁的人了,在参加电影首映发布会时,都各种大谈感恩父母等等。
王树这种年龄的导演搬出这套话术,自是再正常不过。
甭管这套话术是不是真心的,总之面对媒体说出来传播出去有用,也有人喜欢听。
在采访完王树之后,记者们也提问了巩莉、张家灰、周讯等主创人员。
这些人都是出道多年的资深演员了,应对如流。
几人都很给面子,言里言外,不吝对王树的夸奖与赞美。
记者发布会结束,几人一同吃午饭。
到了下午三点,首映礼正式开始。
现场星光璀璨,圈里圈外来了很多人捧场。
红毯上女星们争相斗艳,《恐怖游轮》首映礼红毯俨然成了很多人一次出位的机会。
一些受邀而来或者依靠连带关系而来的女星身着低胸晚礼服,大显身材。
《恐怖游轮》的首映礼声势浩大,由于是韩三坪上位中影一把手首部亲自参与主导的商业大片,其首映礼的声势甚至比去年张一谋所执导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声势还要大。
这种全国媒体齐聚,使得《恐怖游轮》的首映礼红毯确确实实的是一次令圈内女星出位的机会。
好比杨蜜,她给王树打了一个电话,特地用她的夹子音在王树耳边软言糯语的要了一个前来走红毯的机会。
《恐怖游轮》是商业大片,正常情况下首映礼基本不会邀请她这种仅仅只是小有名气的新人演员参加。
似她这种新人演员能够来到现场,大多是与一些收到邀请的人一起。
如果杨蜜没有打电话提及这件事情,王树还真没打算邀请她。
因为以她的咖位,没有必要。
能让王树亲自邀请的演员,如蒋文丽、陈虹、陈恏、范彬彬、宁净、秦海路等人。
蒋文丽在西北圈有着一定的话语权,且还是戛纳影后。
陈恏,虽然已经与橙天解约了,再怎么说也是橙天前一姐。
陈虹,陈恺歌的夫人,不仅亦是知名演员,且背景不俗。
范彬彬,四旦双冰之一。
宁净,出自上影厂,曾经有望下一个巩莉,奈何自己作死。
秦海路,常年混迹艺术片。
简而言之,这种商业大片的首映礼,王树保底得邀请秦海路这种咖位的演员才能突显牌面。
似杨蜜这种咖位的演员甚至属于拉低档次的一类。
当然,如果来的大牌演员比较多,杨蜜这种新人演员混在其中自无不可。
可如果大牌演员来的少,反而就会显得王树这位大导演在影视圈的面子比较拉跨。
幸好,如今的王树早已今时不同往日。
再加上又是中影负责这次首映礼的首尾工作,有着韩三坪这位中影一把手在,圈里圈外很多人巴结的前来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