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戏腔都不会,你懂毛线京剧 第194节

  终于……

  向小园扮做的汉大丞相,诸葛亮摇着羽扇,气定神闲的从城门走出。

  诸葛亮走至戏台中间。

  “哐当~~~!”

  随着两声大锣。

  诸葛亮向两旁观望。

  与此同时~

  京胡的弦儿声响起,西皮摇板!

  诸葛亮开口唱道。

  “恨马谡~~失街亭~令人可恨,

  这时候~倒教我~难以调停~”

  不远处何炯扮做的稍矮的老军听罢,赶紧招呼另外一个老军道,“我说伙计哎~~

  咱们丞相3.4老糊涂了~”

  “怎么?”另外一个老军摊手道。

  矮小老军忧心忡忡,窃声道,“司马懿统领大兵夺取西城~

  堪堪将临城下~

  丞相不加防范~

  反叫四门大开,打扫街道~

  这是怎么个用兵之道哇~”

  黄小厨扮演的老军一脸无奈,“这个啊~就是叫咱们送死~”

  矮小老军忙不迭点头,“嗯,八成~~”

  可就在这个时候,不远处的诸葛亮“嗯?”了一声。

  两个老军顿时急了,互相指着对方。

  “他~说的!”

  “他说的~~”

  戏台上,刚刚还红着眼睛的老戏迷,哄堂大笑……

  尤其手捧着老伙计灵牌的王康裕,眼泪差点都笑出来了…….

165 魏军杀到,诸葛亮与司马懿的对手戏!(2更求全订)

  弦儿继续响着。

  戏台上,扮做诸葛亮的向小园继续气定神闲的唱道,“问老军~因何故~议论纷纷~~?”

  “这~~~~”矮小的老军托着扫帚,用京白说道,“非是小人们纷纷议论~

  有道是兵来将挡~水来土囤~

  司马懿统领大兵,夺取西城~

  就该四门紧闭的才是~

  您反叫四门大开,打扫街道~

  小人们……是担惊~害怕啊……”

  听矮小的老军说完,旁边另外一位老军忙不迭点头,显然他也十分赞成自己老伙计的说法。

  而戏台上,听完老军一席话的诸葛亮似笑非笑,继续唱道,“guo家事用不着~~~尔等劳心~~”

  一听这话,黄小厨扮演的老军着急了,拍着肚皮嘟囔道,“这……这guo家事呢~

  是用不着小人们担心~

  无奈~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呀~

  这西城通汉中~乃咽喉之要路~

  您啊~

  可得拿个准注意才好哇~~~~”

 22 另外一位老军也赶紧附和道,“拿个~准主意呀~~~”

  诸葛亮不怒反笑,继续安抚老军唱道,“这西城~~原本是~咽喉路径~~

  我城内~早埋伏~

  有十万~~~神兵~~~~”

  “咦~哈哈哈~~”看到丞相如此自信,矮小的老军直接笑出了声,赶紧和旁边的老军道喜,“哎伙计~~

  莫怪咱们丞相不慌不忙的~

  敢情城里头啊~埋伏着十万神兵哪~!”

  黄小厨扮演的老军,一听就乐了,“是么~那我得看看去!”

  “瞧瞧去~”矮小老军道。

  “看看去~我看看去~~~~”一边嚷着,黄小厨扮演的老军,一边顺着大开的城门,跑进了城门内。

  左瞧右看了一阵,高大老军乐呵着跑回来了,“哎呀伙计~~啊哈哈~~”

  矮小老军赶紧迎上来,“怎么着?”

  “你猜怎么着?”

  “有多少?”

  高大老军挥着手,“里三层,外三层啊~~”

  矮小老军满脸惊喜;“多少哇~”

  高大老军伸手一个手指头,“我一个没瞧见……”

  矮小老军吐槽道,“你啊~肉眼凡胎,看不见神兵~~~”

  高大老军也不甘示弱,一挥衣袖,“得了,别招说~”

  互相吐槽一顿之后。

  两位老军,便又拎着扫帚,踮着脚。

  “步履蹒跚”的继续进行自己的扫大街工作了……

  戏台下,再次哄堂大笑!

  于此同时。

  直播间里也是刷着各种【笑死了】,【23333】诸如此类的弹幕。

  说起来,戏台上的丑角,大多本就是负责插科打诨,搞笑的存在。

  你要说何炯和黄小厨,京剧的功底,自然是少的可怜。

  这三天左右的时间,皮毛都没有学全。

  不过,这种类似龙套文丑的角色在台上,戏迷们也不是太在意他们的身段和念白。

  再说了,不同于韵白,京白本来就比较简单。

  老戏迷看本事,主要还是看的主角和二路子角色们的本事。

  至于这种丑角,基本也就看个热闹。

  而何炯和黄小厨,虽然戏曲的本事没多少。

  但好歹一个是主持人,一个也是话剧舞台出身的演员。

  对于演技和舞台经验,自然也是其中的佼佼者。

  所以相比于身段和念白,他们搞笑的本事才是重点。

  再者,他们有些蹩脚的身段,反而更增加了些许笑料。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大家找到蘑菇屋这几人是临时客串的角色,所以对他们要求也不高。

  所以说,从开始到现在。

  何炯和黄小厨在戏台上的表演,还是颇受大家喜爱的。

  起码,戏台上扮做丑角的两人,甚至比综艺里的他们,更要搞笑……

  …………

  戏台上。

  诸葛亮继续安抚老军唱道,“叫老军~扫街道~把宽心放稳~~~~”

  “是~~”两位老军拿着扫帚,躬身应了一声。

  诸葛亮唱罢,便带着两位琴童。

  从城门走入,而后登上了城楼……

  锣鼓经,慢扭丝!

  这个鼓点,虽然很轻,但却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感……

  城楼之上的一张桌子上。

  备好了美酒。

  而彭彭所扮演的琴童,也将那把瑶琴放到了桌子上。

  而就在这时。

  “咚咚咚咚咚咚~~~~~”

  一阵急促的鼓点响起。

  还在打扫街道的两位老军,突然跳脚惊呼道。

  “哎吆~~~来喽~~~”

  随后,两人赶紧跑到城墙之下。

  一左一右,在城门前席地而坐。

  城墙之上!

  诸葛亮凝神沉思片刻,拿起了桌上的瑶琴,唱道。

  “退司马~~保空城~全仗此琴~~~~”

  诸葛亮363话音刚落!

  一声粗犷而又洪亮的唱腔突然响起。

首节 上一节 194/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