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戏腔都不会,你懂毛线京剧 第178节

  长发女生无奈,只好回到自己床铺,拿出了自己手机……

  按理说,对于戏曲和戏腔的不同。

  从向往开始播出,到向小园怒怼李梦坤,之后李梦坤翻车,再到现在向小园搭台唱戏。

  无论是向小园本人,还是弹幕中,已经进行了科普。

  但是,为什么依旧那么多。

  像是自己闺蜜晴晴这种戏腔圈的人讨厌向小园,觉得他说戏腔就忿忿不平呢?

  以前她不太懂,但刚刚听到自己室友那番话,她有些了解了。

  虽然自己室友说“许多人对戏曲感兴趣,是因为听了戏腔歌,听完戏腔歌,所以才会知道戏曲”。

  但很明显,自己的室友听了无数首戏腔歌,还是对于戏曲不了解。

  还是讨厌戏曲!

  但偏偏,自己的闺蜜之前总是会或多或少表示自己喜欢听戏腔歌,就是因为这是“国粹”。

  或许,她会如此,除了因为饭圈效应。

  还有一点,就像之前向小园说的那样。

  那些有中二病的人,觉得自己听了所谓的戏,那就能传承民间艺术,就能领略国粹经典了。

  自己的室友,大概就是向老板口中的这种中二少年。

  觉得听戏腔是领略国粹经典的高大上行为,但遇到真正的戏曲,却又开始抗拒。

  看着此时向往的直播中,依旧有各种恶毒怒骂戏曲和向老板的话。

  突然对戏曲感兴趣的她,突然觉得向自己室友这些人。

  似乎比李梦坤这种打着戏曲圈钱的戏腔歌手,还要讨厌……

  …………

  而这些道理,向小园其实也明白。

  当然,此时在帝京市四合院观看直播的老爷子更明白。

  所以当初才会告诉向小园,改变戏腔圈这一现状,并非易事。

  毕竟,当下喜欢戏腔歌,追捧戏腔歌,夸赞戏腔歌,已经成为一种现象级的事情。

  堵不如疏。

  堵!制止那些打着戏曲宣传戏腔歌的歌手,只是最下乘的方法。

  至于更上乘的“疏通”。

  他并不知道怎么去做。

  但此时戏台上的向老板肯定知道……

  ………………

  鲨鱼塘村。

  戏台上,所有乐器俱停。

  戏台下,落针可闻。

  一千多老戏迷,在喝完震天的碰头彩之后,就这么直勾勾的盯着戏台上的诸葛亮。

  竖着耳朵,等待着什么……

  终于!

  走到戏台中间的诸葛亮开口了。

  声调高低起伏,抑扬顿挫极为夸张。

  四个字,百转千回。

  “羽~扇~~~纶~~巾~~~……”

  说罢。

  “哐当”一声,锣与单皮鼓共同敲响了一声,台上又归于寂静。

  而后。

  台上诸葛亮,改“说”为唱!

  “四~~~轮~~~车~~~~!!!

  快~~~似~~风~~~~~~云~~~~~~!”

  声音又高、又窄、又亮!

  唱腔洒脱、大方、飘逸!

  虽然戏台在室外,并且没有任何的音响的扩音,以及后期加工。

  但似乎整个鲨鱼塘村的上空,都在回荡着这这句唱词!

  这种感觉。

  如同深山隐居的仙人,饮酒高歌,飘飘如仙音………

  “好!!!!!”

  台下又炸了!

  这次,除了震天的叫好声,还夹杂着掌声!

  尤其是喜欢马派老生的戏迷,更似乎要把一双老手拍烂了一般。

  生和旦,算是京剧行当中的两个最重要的支柱行当。

  梨园行历史中,两个伶界大王!

  一个是唱老生的谭老板,一个就是唱正旦的梅老板!

  生行潇洒,旦行妩媚,各有各的美与魅!

  旦行,有正旦青衣、花旦、刀马旦、老旦等等。

  为何多数戏迷,钟爱正旦。

  除了青衣的素雅气质,更多的是因为正旦所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

  而生行中的正生,恰恰就是老生!

  许多老生戏的主角,大多都是历史中上了年纪的英雄。

  年轻的时候,偏爱美人,所以喜欢旦角戏。

  上了年纪的老戏迷,则更钟情老生戏。

  老生流派众多,特点不同。

  余派中正平和,言派幽曲婉转,高派慷慨激昂,马派潇洒飘逸,谭派酣畅淋漓,347杨派醇厚,奚派儒雅、麒派大气、唐派高古。

  所以,马派的《空城计》最有名,因为戏里诸葛亮更适合马派的潇洒飘逸!

  谭派的《定军山》可谓是看家戏了,因为戏里的黄忠更适合谭派的酣畅淋漓……

  当然,一出同样的戏。

  不同的派系的京剧演员去唱,自然会给你唱出不一样的感觉!

  但毫无疑问。

  根据大家对于诸葛亮的了解,潇洒飘逸的马派是最适合唱这出《空城计》的!

  台上诸葛亮,唱完后,又开口道。

  “阴阳反掌~~~定乾坤~~~!!!”

  说完,又唱……

  “保汉家~~~~~两代贤臣~~~~!”

  【羽扇纶巾,四轮车,快似风云。

  阴阳反掌定乾坤,保汉家,两代老臣。】

  这两句话,又是唱又是说。

  戏迷们听得是叫好声一片!

  这马派的唱腔,太挂味!!!

  但不懂戏的……

  别说听得许多网友,一脸懵。

  就连后台的黄小厨等人,也是云里雾里的。

  但好在此时的后台,最不缺的就是懂京剧的演员。

  还没有上台,已经扮好大白脸司马懿的老院长,看出了几个人的疑惑。

  笑着给出了解释。

  “刚刚那几句,在戏里叫引子。

  是戏中人物初次登台时的自我介绍,或交代一些信息,或表达一些心情,多为上下两句、前白后唱。”

  黄小厨等人满是震撼的点点头。

  对于他们来说,学了两三天戏,以为多少入门了。

  现在却发现……还早的很……

  …………

  至于弹幕里。

  喷子们本来担心再次被打脸,所以没有发弹幕。

  但听到这两句话。

  台上的向小园又说又唱,慢慢腾腾的用了好几分钟!

  还是没忍住开始吐槽和尬黑…….

152 军威高喊!丞相诸葛亮升帐!(3更求全订)

  其实也不能算是尬黑。

  这只能说这帮人也是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

  不过对于现在许多网友来说。

  他们已经大概明白京剧这门艺术,被称作国粹,是有一定道理的。

  里面所包含的门道和说法太多太多。

  因此,看到戏台上自己不懂的,要么等着弹幕为大家科普,要么则大大方方的问出来。

首节 上一节 178/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