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戏腔都不会,你懂毛线京剧 第132节

  像我们这些待在京戏院的老油条还好,至少还有戏唱。

  你看学习戏曲的孩子,刚毕业到咱京戏院的。

  不也只能扛个旗,在台上做个龙套,拿着上面的补贴么?”

  老院长叹了口气,“这事啊,帝京戏剧学院,戏曲院系的院长,老贾。

  昨天晚上,还给我打电话讨论过这事。

  他们学校有个430女团,你们知道吧?”

  众人点点头。

  如果说之前还不太清楚。

  但自从向小园怒怼整个戏腔圈以后。

  戏腔圈的这几些影响力比较大的人或者组合。

  像李梦坤、王清俞、430组合……大家对他们也不陌生了。

  老院长继续道,“这430组合,就是老贾学校的。

  学京剧的,一个寝室。

  寝室里,一共五个孩子。

  这个组合,就是这个寝室里唱戏腔歌的四个孩子。

  这四个孩子唱戏的水平呢?

  只能说勉勉强强,有的甚至以现在的水平,还达不到科班毕业生的平均标准。

  可就是这样一个本身专业水平都中下的戏曲学生。

  却是“戏曲传承”的代言人。

  可以说在网上大红大紫,粉丝数那都是几百万。

  各种演出与合作,也接到手软。

  同样,接的合作和演出,是唱戏么?

  唱戏腔!

  可老贾能怎么办?

  这四个女生好像也是在宣传戏曲,但……

  如果真的是宣传戏曲的话,那大家不应该是喜欢她们唱戏么?

  怎么邀请她们的演出,还是戏腔呢?

  还有啊……

  她们这个439寝室,还有一个孩子,学得程派青衣。

  四旦角派系。

  梅的棒、尚的样,程的唱、荀的浪。

  应该程派相对来说,比较难。

  但这孩子却是难得的好苗子!又肯吃苦!

  那孩子扮相也好,气质更出尘,嗓子身段都是千里挑一的好苗子。

  按理说,她唱戏腔歌,不是更红,但人家不唱。

  还有,非要戏曲传承人,那也该是这孩子啊……

  如果老贾不告诉我,谁知道她们寝室还有这号人物?

  认真学戏,条件更好,更肯吃苦的孩子,默默无闻。

  本事一般,投机取巧的孩子,火的一塌糊涂。

  这让努力学戏的孩子怎么想呢?

  对她们是不是不公平?

  反正,这老贾是挺头疼的。

  外界舆论太大了,基本都是在捧‘戏腔’……

  当然。

  这孩子如果真有老贾说的那么好。

  倒是可以让她进咱戏院,到时候让向老板好好调教调教……”

  旁边,有人听得满是唏嘘,“成名……

  和成角……

  成名在哪都行,这成角儿只能在戏台上,踏踏实实……

  这两者可不一样。”

  大概是觉得这个话题有些太过严肃了。

  换了个话题,问老院长道,“老院长,这次我们不是去帮向老板捧场,怎么在海滨剧院还有一场演出呢?”

  老院长笑了笑,“你没看向往的通知么?

  搭台唱戏的任务,明天上午才开始。

  海滨大戏院那边,之前就想邀请咱去唱戏,索性今天到了那,咱准备准备,晚上给几出。

  明天再往向院长那边赶……

·· ··求鲜花··· ····

  别看许多地方有地方戏,但这京剧,受众还是广。

  当年四徽班进京,将地方所有戏曲的精华,都融会贯通,形成了京剧这样一个戏曲。

  京剧在帝京市开始壮大后。

  再辐射到全国各个地方。

  有人说,就帝京人捧京剧,完全就是放臭屁。

  现在京剧,最不缺的就是外行人在那指指点点。

  都知道以前伶人学戏最好的地方是帝京不假。

  但想要唱戏赚钱,那得去上城市,上城以前有钱人多啊。

  但想要唱红了,还得去天晋,至于原因……

  这个别说咱京剧行当知道。

  曲艺届的也都知道。

  天晋的观众,真的懂戏,懂曲艺的多,又喜欢挑刺!

  你把天晋的座儿伺候好了,唱得他们满意了,在那个地界能唱好了。

  那你才是真正唱红了……”

  老院长说着说着,又把刚刚有人岔开的话题,给岔了回来。

  “说到以前啊,我就想到了以前的伶人。

  前一阵,我在某个大学演讲,台下也不知道谁喊了一句。

.. ....... 0

  ‘别把戏曲吹的那么厉害了,当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有几个人喜欢听戏!

  又有几个人能听懂,适当的吹吹就可以了,可别吹的太过了!’

  台下一片哄笑。

  说真的,我承认,现在咱唱戏的水平确实不如以前的伶人。

  所以能吹的……也就是戏本身了。

  你说这个孩子,能说出这种话,他懂戏么?

  不懂戏吧,他恰恰又喜欢指指点点。

  要懂戏,他能说出‘别把戏曲吹得那么厉害’这种话

  世界三d古代戏剧。

  夏国戏曲、古希蜡戏剧、印都梵剧。

  而咱戏曲,是唯一一个现在依旧现存,不仅没有灭亡,而且在传唱的戏曲,这个够吹不?

  梅派的梅祖,带着京剧去了漂亮国。

  漂亮国全国震惊,惊叹这是世界的美学奇迹,这个不够吹?

  当初山河破碎,一个个伶人或是冒着生命危险,悄悄在戏台上唱着壮烈的英雄戏,或是留须明志,封箱隐退,只为拒绝侵略者听他们唱戏的请求,以此唤醒当时人们,这个不够吹?

  梅祖的家训是什么?

  国重于家,德先于艺!

  梨园行老祖宗的规矩呢?

  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唱戏。

  越是无知,越是轻浮,越是自大。

  戏曲的文化和历史,都不知道,却在那夸夸其谈。

  说起咱自己的戏曲,都叫“吹”了。

  这是文化自卑了啊……”

  说到这儿,老院长叹一口气。

  失望又落魄。

  看到这个为了京剧,几乎操心一辈子老人如此神色。

  旁边的人赶紧安慰道。

  “老院长,这也和当下媒体的宣传有关系。

  也不能完全怪年轻人,再说了,不是还有向老板么?”

  听人提到向小园,老院长刚刚还紧皱的眉头一下就舒展开来了。

  “对,还有向老板。

  咱这次去鲨鱼塘村的主要任务,还是去做绿叶的。

  咱好好捧捧向老板……”

  说到这儿,老院长又想到一件事,“对了,到了鲨鱼塘村,叫向老板就好,可别都叫什么院长了。”

首节 上一节 132/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