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戏腔都不会,你懂毛线京剧 第10节

  至于砌末,说的就是京剧是的道具。

  估计是这向小园刚刚唱完戏,觉得戏台太乱。

  所以临时喊着老周去收拾一下。

  这本身没什么问题。

  但王艺可是偷偷溜进来的。

  自己也算是媒体人。

  这事往小了说,自己不过充当了一次京剧院的工作人员。

  可往大了说,自己在这个时候进入京剧院。

  是不是别有用心呢?

  王艺小心翼翼的看了眼老周。

  他发现老周的脸色也不太好看。

  但没办法。

  向小园这一声之后,几乎整个礼堂的人都盯着他们俩了。

  无奈。

  王艺只能硬着头皮,跟在老周后面,往戏台方向走去。

  不知道是不是王艺的错觉,总觉得这向小园的目光,时不时落在自己脸上。

  与此同时。

  台前的外宾似乎对向小园刚刚唱的那段戏十分满意。

  用外文说了一堆后。

  编辑进行了翻译。

  “向老师,八十年前,贵国的梅先生带着京剧来到漂亮国。

  引起了剧烈的轰动。

  我们惊为天人。

  把京剧这门艺术,称之为世界的奇迹。

  当初的录像带我看过。

  八十年后,向老板的表演,和梅先生的表演几乎一模一样。

  真的太震撼了!

  向老板,您就是博物馆里的活文物!”

  向小园笑了笑,“有些东西能变,但像京剧,尤其是刚刚那出《霸王别姬》。

  这是梅先生编排的戏,这出戏最有名的就是梅派的表演艺术形式。

  其中每个鼓点,每个步子,每个手势,每个发音。

  那都不是能随便动的。”

  听得出来,一旁的翻译小姑娘还是很给力的。

  立即用一连串流利的外文翻译了过去。

  而这外宾对于京剧的兴趣似乎更加浓厚了。

  “感谢贵国,今天的招待很隆重,今天的戏很精彩!

  向老板,我能问问。

  你们最隆重的戏,就是今天这样的戏么?”

  向小园思量了片刻,回答道。

  “这倒不是。

  我们梨园行最隆重的戏,应该是封箱戏和对台戏。

  每年农历岁末,戏班都要封箱休息。

  而在封箱前所举行的最后一场戏就是封箱戏,由演员们各演一出拿手戏,而最后一出则是最为精彩的、最值得期待的反串合演。

  至于对台戏。

  就像你们西方的决斗。

  两个戏班分别搭台唱戏,通过卖出的票,以此比试谁的本事更好。

  如果输的那一方,将要退出当下的戏曲圈。

  因为对台戏关于声誉和生存。

  所以不仅演员会拿出所有本事表演。

  像我这一派,就连这戏台的搭法也有讲究。”

  听完翻译过后,外宾疑惑的看了看礼堂中的戏台,继续问道,“戏台还有谁什么讲究么?

  这里的戏台不是已经很漂亮了?”

  向小园轻轻摇头,笑道,“那个时候搭戏台,规矩可就要多得多了。

  风水、雕工、图画、材料、布局等等都要严苛执行。

  出将龙抬头,入相凤颔首。

  台口丈量横步九,大幕小幕垂条柳。

  天地山川勿靠拢,人神鬼魔各有棚。

  大小上下九龙口,边中正中里外中。”

  一旁翻译的小姑娘当场傻眼…….

010 学戏二十年,占尽风情向小园!(6更求收藏)

  似乎是看到了翻译小姑娘的窘迫。

  旁边,一个老爷子呵呵一笑。

  “你光翻译前半段就够了。

  这京剧啊,确实是个好东西。

  外国人不懂中文,不懂京剧里东方元素的程式。

  都觉得这是个奇迹。

  咱夏国人,更要好好珍惜这东西啊……”

  闻此。

  小姑娘这才松了口气。

  将前半段,翻译给了外宾。

  而就在此时。

  老周也带着王艺,走进了台前。

  可就在这个时候。

  向小园却不动声色的往前迈了一步。

  将几个老爷子挡在了自己身后的同时,面向老周方向。

  语气平淡道,“老周,这位兄弟,是新入职的么?”

  向小园。

  二十几年前穿越到这个平行世界。

  因为前世就是一名梨园弟子的缘故,所以来到这个世界,依旧选择了自己最爱的戏曲。

  不知道是否是因为穿越的关系。

  向小园不仅拥有超人的记忆力,更是拥有妖孽级别的戏曲天赋!

  而这。

  也是他为何能在短短二十年的时间。

  几乎将所有戏曲,尤其是京剧行当派别学会的缘故。

  大概一个月前。

  他终于出科。

  别人的出科是勉强能上台唱戏。

  向小园的出科,则是但凡和这戏曲有关的,就没他不会,没他不懂的!

  而自己这个的名字就已经预示了一切。

  向小园!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这句诗的意思是,百花凋零,只有梅花迎着寒风盎然盛开,明媚艳丽的景色,把小园风光占尽。

  当下梨园行不能说已经凋零,但比起京剧前辈,这个老行业确实有些青黄不接。

  而他,学戏二十年!

  便是要在这样凋零的梨园行中,占尽所有风情!

  在他学习戏曲的这段时间。

  也接触到了一些梨园行的大佬。

  其中就包括了京剧院的老院长。

  因此出科之后,老院长便执意将位置传给了自己。

  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

  自己的名声,更是悄悄在高层的京圈传开。

  看完自己唱得几出戏后。

  几个大佬,也是硬塞给自己不少荣誉。

  与此同时。

  自己也接替了老院长的工作——为外宾唱戏。

  外国人来到夏国。

  爬长城、逛故宫、听京剧。

  可以说是必做的三件事。

首节 上一节 10/38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