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新豪门时代 第229节

  林震阳准备将这个办理上网业务的一站式服务,作为他系列报道的第一个选题。

  他没有急于回报社,而是转身去京西电器的门店,他要去那边,实地观察一下,看看桔子科技的服务有什么不同。

  他先是伪装成顾客,在京西电器的门店里偷偷进行观察,发现京西电器在服务这方面,确实与香江电话有很多的不同。

  京西电器从大门口开始,到销售计算机的柜台边上,都有上网业务的宣传海报,这个他在香江电话也看到了。

  在香江电话那面,都是客户提出了上网服务的咨询,才有客户经理出面接待,但京西电器这里,却是在积极主动的推销。

  而且这种推销都很有针对性,所有来购买万元以上计算机的顾客,销售员都会主动推销上网的业务。

  但那些购买廉价计算机的,销售员却很少会主动打扰。

  林震阳很快就想清楚了其中的逻辑,上网需要的最重要设备就是高档的计算机。

  而那些来购买了高档计算机的用户,其实只要再额外购买一个MODEM和上网卡,就能从单机用户,很方便的变成网络用户。

  需要额外增加的成本,大概就是两成不到,这就使得京西电器推销的成功率相当之高。

  有过配电脑或装修经验的读者,应该都有切身体会,在那些“专业人士”的忽悠下,预算提高两三成简直太容易了。

  林震阳躲在角落里观察了一下午,发现这个门店一下午卖出了7台高档计算机。

  其中最先进的286计算机有5台,而直接办理了的上网业务的顾客,居然高达4个。

  这个比例太高了,高档计算机的购买者,办理上网业务的比例,居然超过了一半。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随着高档计算机普及率的提升,香江的上网用户也会同比例的快速提升。

  观察的差不多了,林震阳亮出了记者的身份,对京西电器进行了一次深入的采访,而采访中得到的数据确实让他很震惊。

  门店的统计数据中,超过六成的高档计算机购买者,会直接在门店办理上网服务。

  仅仅是按照京西电器,每个月出货高档计算机1000多台的销量计算,上网用户就会以每个月600人以上的速度增加。

  这个用户的增长速度,是远超媒体原本的预计。

  媒体原本对这个上网服务的预测是曲高和寡,短期内会申请这种服务的人数量会非常的有限。

  有了这个发现,林震阳就知道,这次的选题绝对选对了。

  只要顺着这个选题深挖下去,一定能作出一份独家的系列深入报道。

  虽然这种系列报道还达不到什么爆炸性新闻的程度,但对于他这个刚刚转正的记者来说,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功。

  两天之后,林震阳又采访了前来帮他安装计算机,连接网络的工程师,工程师披露的信息也同样支持了林震阳的判断。

  香江电话与桔子科技目前负责网络安装的团队,已经扩充到了二十多人,依然非常的忙碌,每人每天要负责安装的客户都有四、五家。

  而客户中还不止《天天经济报》这样的只安装一台的客户,不少大企业甚至一装就是几十台终端,同时要连接上网。

  遇到这种大客户时往往还要临时增调人手。

  计算机安装好,能够上网之后,林震阳终于开始亲身体验上网的服务。

  此时还没有浏览器这种专门的上网工具,但桔子科技却将几大应用的网址,用快捷方式,装在了桌面上。

  使得小白用户,也可以很方便的使用这几大应用,实现网上冲浪。

  林震阳对几大应用都试用了一遍,说实话刚刚的感觉除了新奇之外,他对这些应用的感触并不算深。

  林震阳还是有记者的敏感性的,很快就发现了互联网的吸引力所在,就是信息交互。

  桔子科技的几大应用,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在用不同的方式,与互联网另一端的用户在交换着信息。

  而随着在论坛、聊天室、甚至游戏大厅,结交到了新朋友。

  需要交互的信息就会增加,上网的时间,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延长。

  这种吸引力是潜移默化的,象一个黑洞一样,很多人根本没有任何感知的情况下,就被互联网产生了一种黏性,被黏在了上面。

  随着与互联网的深入接触,林震阳感觉可以挖掘的东西越来越多。

  这个时代,记者还是有些专业素养的,没有到那种“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程度。

  林震阳干脆与主编交流了一次,不急于马上发什么报道,而是加大了新闻调查的范围。

  普通的上网用户平常并不容易接触到,林震阳干脆杀向了网吧。

  这里可是上网用户最聚集的地方,是可以接触到采访对象最好的地方。

  而林震阳的采访方式,居然也在这次收集素材过程中,出现了极大的进化。

  以前他的采访都是当面采访,但到了网吧之后,他居然很自然的与采访对象互留了邮箱和即时通讯账号,可以与这些采访对象进行多次的采访交流。

  而且这种互相不见面,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的方式,虽然没有当面采访那样的直接便利,却更容易交流的更加深入。

  通过这些采访,林震阳发现,每个互联网用户,对上网应用的偏好都是不同的,也发现了很多的小故事。

  他甚至碰到了一个家庭经济状况普通的大学生,在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与一个富家千金,在偷偷谈着地下恋爱,这种方式的隐蔽性可比传统偷偷约会高多了。

  林震阳甚至都想用这个事情做为题材,来写一篇小说了。

  不过那时以后的事情,现在重点还是做好这个选题。

  搜集的素材越多,林震阳反而越不敢轻易的动笔了,他实在是不想浪费了这个极佳的深入报道题材。

  思来想去,他向桔子科技公司提出了进行深入采访的申请。

  香江的互联网是英豪在积极推动的,向桔子科技进行一次深入的采访,绝对能够帮助他理清更多的思路。

  桔子科技与香江媒体的关系一直不错,以往类似这种对业务的采访都能够被桔子科技接受,也会有专门的公关部门的人会出来接待。

  但让林震阳意外的是,这次出面接受采访的,居然不是桔子科技公关部的人,而是桔子科技的总经理王兴发亲自出面接受采访。

  这让林震阳有些受宠若惊,王兴发可是很少亲自出面接受专访的,这可是很难得到的机会。

  王兴发愿意亲自出面接受采访,当然是因为林震阳直接提供的采访提纲内容,远远超出公关部门能够回答的程度。

  而王兴发这个时候,也接到刘志成的指示,正在想着怎么把香江互联网的话题炒一炒,与林震阳的采访请求,简直是一拍即合。

  王兴发可不只是接受了林震阳一次深入采访这么简单,发现林震阳确实在深入的报道互联网。

  王兴发甚至与孙丽娜进行了一次沟通,由桔子科技出资,借助《天天经济报》发行了一份专门的互联网增刊。

  这些增刊会每天与《天天经济报》一起发行,以免费的形式,发到读者手中。

  而增刊的内容,就是全方位的对香江互联网进行报道。

  为了让这个增刊报道的内容更加丰富,王兴发专门安排了一个公关小组,与林震阳一起挑报道线索,甚至帮他联络要采访的对象。

  这份增刊,初步的发行计划是三个月,每天都会出版一些互联网相关的内容。

  当然,这种增刊,很容易被视为业务宣传用的软广告。

  对此王兴发完全不介意,甚至不介意给报社支付另外的广告费,他要的是把香江互联网全方位的展示出来。

  香江互联网是王兴发短期内,最看重的事情,他的精力很大一部分都投在了香江互联网上。

  …………

  汇景花园打算今年再放出900多个住宅单元,也算是目标很大。所以刘志成才特殊关照。

  至于那些两三百个住宅的楼盘销售,不至于引起太大的注意。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为楼盘销售很大一部分都是炒房客购买的!

  “好的,我们一定算好时间!”郝庆文点了点头道。

  900多个住宅单元,相当于今年的2成多的供应链了,需要经过周密的策划,不可能马上决定卖,就可以组织出售的。

  所以提前布局,是很有必要的。

  目前,黄埔集团手中也有不少大型屋邨项目了,例如汇景花园(4100个住宅单元)、荃湾的两个大型屋邨6000多个住宅单元(98年之前全部完成)。

  汇景花园最先开售,就算是这样,预计也要赚近100亿港币,更不要说后面的项目了!

  可恶的地产商!

  接着,刘志成思考起问题来,郝庆文也不敢打扰老板。

  他知道,老板是黄埔集团的指挥者,他的每一个决策,都是这个集团成长的根本动力。

  黄埔集团为什么发展如此快,就是因为老板的决策非常精细。

  每一年的供应量,什么时候减缓楼盘动工数量、什么时候加大销售等等,这些都是黄埔集团胜利的细节。

  郝庆文已经对刘志成产生了崇拜,在他心目中,已经产生老板就是神。

  每一次,都可以精准踏中地产行情,实现利益最大化,让黄埔集团实现飞速发展。

  所以,老板的话,对于他来说,就相当旨意去执行。

  (本章完)

第267章 考察

  经过两个月的稳健经营,刘志成惊喜的发现,国商银行(香港)已经吸纳了存款10亿港币出头。

  虽然这里面大概有两亿多港币是朋友和合作伙伴的支持,但也足够震惊整个业界了。

  道理很简单,国商银行(香港)本身在两个多月前的信誉是受损的。

  而每个月近4亿港币的存款,几乎是东亚银行的水平了。

  仔细分析一下,能取得如此辉煌的原因有三個:

  第一,刘志成本身的名人效应,他是世界华人首富,在香江人眼里是资金实力雄厚的大财团主脑,信誉非常好。

  第二,刘志成在‘国商事件’中表现,让市民佩服,更让他们觉得信誉有保障。

  第三,‘存钱送食油’的拉储方案,非常的成功。

  存款两万港币,只需定期一年就可以获得一桶食用油,这就变相的提高了利息。

  这样一来,即不得罪同行,又可以拉到存款。

  刘志成没打算让国商银行(香港)发展太快,而是要求的一个‘稳’字。

  会议室里。

  刘志成继续强调道:“我们目前依旧是稳定压倒一切,保持充足的现金流,应对可能突发的情况!

  我个人这边,依旧随时可以提供20亿港币的现金作为后盾。”

  一众高层真的非常惊讶,这位老板到底有多少现金啊!

  香江人都知道,刘志成先生除了拥有几家上市公司的股份外,还拥有一家私人投资公司,有人估计这家私人投资资产数百亿港币。

  真正让香江人震惊的是,刘志成拿出了50亿港币的现金出来,这个就比较厉害了!

  毕竟,其它富豪李超人、李兆基、郑裕桐这些人的个人投资,几乎都会大量采用贷款来完成。

  何昌鸿认真的说道:“原来的5000多名存户,对我们的信心都非常强。

  一些人的存款到期后,都主动再次存在我们银行,我们也通过媒体进行了宣传。”

  刘志成满意的点点头,这一招确实不错!

  “坏账追回的情况如何?”刘志成询问道。

  MD,想起这事就气人,一些海外的贷款收回,碰到了不少老赖。

首节 上一节 229/2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