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443节

  所以,埃尔德什只能幽怨地看着陈国华被人拉走了。

  伴随着人越来越多,整个大会堂这边,也来了大几百号人。

  尽管不是很多人,但也足够多了。

  要知道,来观礼的人,都是数学界的教授、博士这一群人。

  其他人来了也没用,他们并不太懂庞加莱猜想到底是怎样的一道题目,在数学界又是怎样的地位。

  所以,来的是数学界的人,才是最合适的。

  其实今天除了领奖之外,陈国华还需要作报告。

  对于作报告这件事,他也是轻车熟路了,毕竟之前可是在中大那边连着作了好几天的报告呢。

  很快,庄严肃穆的时刻来了。

  在领导发表了讲话之后,便到了领奖的时刻。

  能够站上这个领奖台,就已经是非常牛逼了。

  陈国华是第四位站上这个领奖台的人,并且今天就只有他一人领奖。

  逼格,直接拉满了。

  领奖之后,陈国华就开始作报告了。

  台下的邱宗岳,听得昏昏欲睡。

  尽管他之前就在中大的大礼堂,听过陈国华说的这些知识了。

  然而,现在再听一遍,他还是听不懂。

  特别是陈国华在黑板上面的板书,他根本听不明白。

  一个上午的时间,陈国华都是在作报告,说的他口干舌燥。

  能够听得懂的人,确实是不多。

  但对于段学复、徐献瑜等人来说,却是听懂了大半。

  特别是段学复,他前后已经研究了许久,尽管由于他上了年纪,加上去年夏天也才做过手术,可并不影响他的大脑。

  所以他第二次听的时候,就了解得更加深刻了。

  讲台下的姜伯驹、陈恕行、白荣根他们五人,也都听懂了一小半。

  只因为他们也仔细研读过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论文。

  事前做过功课,现在再来听讲的话,就会好很多。

  但他们还是只能够听懂一小半,很多地方还是不懂。

  至于说完全吃透,了解陈国华论文里面的那些数学工具,肯定还需要很多时间的。

  “这个陈教授,越来越厉害了.”

  台下,吴文俊感慨地说道。

  旁边的华罗庚点点头,道:

  “没错,如果不是为了照顾其他人,只怕我都追不上他的思维,听说前段时间他在推导黎曼假设的第一个小问题时,连埃尔德什都要过了十多分钟才反应过来.”

  大家都是顶级数学家,按理说,即便是有差距,但也不应该差距这么大才对。

  要知道,埃尔德什的年纪是大了很多,但他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不是直线下降。

  并且,埃尔德什每天的工作时间都是八九个小时以上的。

  这样的一位工作狂,居然还跟不上陈国华的思维。

  可想而知,陈国华到底有多么恐怖了。

  在他们感慨万千的时候,讲台上的陈国华也终于讲完了。

  尽管不是很累,但一直讲课,嘴巴很干的。

  最重要的是,这儿是京城,而不是白云城,加上又是十二月,这个季节,气候有多么干燥,可想而知了。

  离开大会堂之后,埃尔德什便追了上来,拉着陈国华就要回北大。

  还好,这个时候邱宗岳过来给他解围了。

  “赵忠尧教授来找你了,他有点技术问题想要咨询你。”

  听到领导的话,陈国华有点惊讶。

  “不过,领导,今天可是我休息日啊,能不能等到明天再说啊?”

  “我明天给你放假行不行?”

  邱宗岳瞪眼,旋即放缓语气道:

  “听赵教授的语气,还蛮急的,国华你也知道,我们的蘑菇蛋项目,好不容易看到了曙光,你可不要在这个时候给掐灭掉了”

  陈国华很想翻白眼。

  既然这样,那就不要怪他明天休假了。

  答应下来之后,陈国华便直奔原子所二部,找到了赵忠尧教授。

  后者此时还围着一台半成品设备转悠,陈国华凑近前一看,这不是之前从莫斯科那边采购回来的回旋加速器吗?

  回旋加速器这玩意儿,就是人家外国的落后产品。

  “赵教授,不是说不研究回旋加速器了么?怎么还看得这么出神呢?”

  学着赵忠尧的动作,陈国华也蹲了下来,笑呵呵地说道。

  前者吓了一跳,看到是陈国华之后,当即也顾不上那么多,直接询问道:

  “陈主任你来了正好,来来来,你说,如果我们能够克服高频技术的限制,是不是就可以造出来一台可以加速离子达到任意高的能量?”

  “不是,赵教授,高频技术的限制,您又不是不知道,怎么可能突破得了?”

  对于赵忠尧的想法,陈国华直接吓了一跳,连忙说道:

  “这就是一条绝路,反正不是我们能够参与的.”

  “我们也不要说高频技术了,就是说这样的装置,您看看,那么大,而且也非常昂贵,我们现在拿到这个二手的玩意儿”

  “再说了,赵教授您可能还不知道吧,回旋加速器其实并不适用于加速轻离子如质子、氘核等进行蘑菇蛋的研究”

  回旋加速器是三十年代出来的产物,到现在也才三十年左右。

  但人家外国都已经把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电子直线加速器上面了,谁还会研究回旋加速器啊?

  诸多原因的限制,让很多人都宁愿选择电子直线加速器,而不是回旋加速器。

  更何况,之前赵忠尧也来振华研究所协助研究过离子加速器,不可能不知道这两种装置的优缺点才对。

  真不知道对方为什么会再次选择研究回旋加速器呢?

  只见赵忠尧苦笑一声,道:

  “我也知道啊,可是电子直线加速器,更加困难.”

  陈国华默然,道:

  “赵教授,走吧,带我去看看你们这段时间的研究。”

  搞科研,果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都说要敬畏数学,敬畏科学,便是这个道理。

  很多时候,人在遇到绝境的时候,即便很不想放弃,但面前的困难,却是让人不得不选择退缩。

  赵忠尧之所以宁愿选择回旋加速器,肯定是因为他更加熟悉回旋加速器啊。

  毕竟从五十年代中期,莫斯科把这两台加速器出售之后,赵忠尧他就带队开始研究了。

  研究了四五年,肯定比他才研究几个月的离子加速器更加熟悉了。

  很快,陈国华就跟着赵忠尧来到了实验室里面。

  里面有不少研究员,看到他的到来,全都眼睛雪亮,跟大号电灯泡一样。

  很明显陈国华的到来,让他们的自信也强大了不少。

  在振华研究所待的那段时间,是他们这些研究员最开心的一段时间。

  因为陈国华就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人。

  从七月份,离子加速器的研制工作结束之后,他们就回到了原子所二部。

  结果,现在都十二月份了,却是没有把电子直线加速器给研制出来。

  明明他们在振华研究所的时候,事事顺心如意。

  回来原子所二部之后,却又回到了之前的那种老状态。

  “陈主任,您看,我们现在就是研究到了这里目前我们设计出来的电子直线加速器是五十厘米,枪电压为50kV”

  听着赵忠尧的介绍,陈国华点点头。

  这个设计图纸,里面的很多技术都有离子加速器的影子,甚至可以说是完全参照离子加速器的设计方案。

  然而,离子加速器跟电子直线加速器,终究是两种不同装置。

  前者是用于芯片制造,后者却是用于加速氘核、质子等蘑菇蛋研究的装置。

第200章 ,十八个实验室(求月票)

  一九六零年十二月,京城五道口附近,原子所二部。

  陈国华在实验室内,跟赵忠尧他们讨论着关于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技术问题。

  这一次,他亲自参与了进来。

  首先一点,就是设计问题。

  五十厘米的装置,看似不大,其实还是太大了。

  当然了,相比好几个衣柜那么大的回旋加速器,现在陈国华设计出来只有四十厘米的电子直线加速器,二者不可同日而语。

  没可比性啊。

  “我们以以1.5MW、3000MHz的磁控管作为功率源.”

  “获得电子束之后”

  实验室内,陈国华亲自指导,整个下午都待在了原子所二部这边。

  转眼第二天,陈国华来到香饵胡同这边,给大家上课之后,就让他们熟悉一下键盘和编程资料了。

  至于说其他,陈国华能够做的,就是等计算机制造出来之后,再说了。

  香饵胡同这边,目前还没有计算机,所以,即便陈国华想要给他们演示一下编程技术,也做不到。

  再说了,他们也还没熟悉呢,还是先等一等。

  下午,陈国华就给自己放假了。

首节 上一节 443/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