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开始的激情岁月 第22节

  现在是一月底,距离二月十七号的除夕,还有大半个月呢。

  再住一周的话,他就能做很多事儿了。

  “行,我帮你向学校领导申请,不过你在学校这几天,吃饭怎么办?要不去老师家里吃饭?”

  苏绣婉很善良,可是陈国华却摇头拒绝了。

  “不麻烦老师了,我自己带了咸菜和萝卜干,也还有一点钱,您放心吧,饿不着。”

  当天下午,陈国华就去了街道办,准备咨询一下户口的事儿。

  王府井街道办,距离六十五中大约一公里多的位置。

  其实就是一处四合院,门口竖着一个门牌。

  他走进去的时候,里面热闹得很。

  几个大娘正大声说话,时不时互相对骂几句。

  陈国华只是听了几句,就知道了大概了。

  四合院的自来水,都要排队拿桶提回家里用。

  大概是因为排队的时候,不小心碰着了,水洒了一身。

  一月底的京城,天气贼冷。

  大家伙都不太乐意在外面多等,着急的时候,难免会磕磕碰碰。

  所以这就骂了起来,然后把陈年旧账都给翻出来了。

  真不愧是街道办,真热闹呢。

  “小伙子,伱来这儿有什么事儿么?”

  头疼的赵大娘,正不知道该怎么办呢,看到走进来的陈国华,顿时热情开口道。

  “大妈您好,我附近六十五中的学生,我想来这儿咨询点事儿,不知道您方便吗?”

  “哟,是高中生啊?”

  赵大娘惊讶地反问道。

  此时,吵架的那几位大妈也停了下来。

  街道办这个地方,咋会有高中生呢?

  六十五中是京城第一所纯高中学校,赵大娘当然清楚了。

  不等陈国华说话,她又马上道:

  “你说,你想咨询什么?”

  “是这样的,大妈,我想问一下,咱们京城这边的户口政策,您知道么?”

  户口政策?

  赵大娘上下打量了一下陈国华,“你是想在城里落户?”

  后者憨憨一笑:

  “对,我现在高三了,再有六个月就参加高考了。”

  “不过我家里那边还有三个妹妹,我想问问,能不能提前落户京城。”

  “还有就是落户京城需要什么条件?”

  户口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儿。

  因为只有落户了,才能发粮本,才能吃上商品粮。

  赵大娘等人闻言,顿时瞪大眼睛。

  “那你父母呢?”

  “我爹娘不在了!”

  “可怜的孩子!”

  见陈国华满脸青涩中带着成熟,赵大娘顿时母爱泛滥。

  当即便给他科普了一下京城的落户政策。

  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要有一份可以落户的工作。

  至于说在京城成家等其他方面,一样也行不通。

  为什么?

  五一年的时候,国家制定并颁布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

  户口登记制度开始,也有了农村和城市的户口之称。

  自一九五三年开始,为减少城市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国家开始制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

  从农村中盲目流入城市的人,被简称为“盲流”。

  所以留给陈国华的路,有且仅有一条。

  那就是找到一份正式工作。

  什么临时工等都不行!

  “谢谢大妈,我知道了!”

  听完赵大娘的解释之后,陈国华挤出笑容道。

  只不过这个笑容,十分牵强苦涩。

  果然没空子可以钻。

  如果现在还是五一年,那个条例颁发之前,他绝对会想办法搬进来城里。

  现在的话,只能等半年以后了。

  就在陈国华转身离开的时候,门口却出现了一个令人讨厌的身影。

  “哟,这不是陈国华嘛?”

  李绍生阴阳怪气地笑道:

  “我刚才听你说你想落户京城啊?就凭你在班上倒数的成绩?”

  “别白日做梦了,你呀,还是回去门头沟那边好好挖煤吧,哈哈!”

  跟郝超越一样,他也是于筱离的追求者之一。

  过去的大半个月,他都被气坏了。

  因为于筱离主动跟陈国华传纸条,而且还被后者拒绝了。

  自己苦苦追求不到的女神,却被人无视。

  这种打击,太狠了。

  现在,李绍生终于找回了自信。

  当然要狠狠地羞辱一下陈国华了,以报之前的大仇。

  “绍生,这是你同学?”

  不远处的大妈,来到李绍生旁边问道。

  “对啊,二婶,他啊是我们班成绩最差的同学。”

  李绍生点头道:

  “想考大学啊,难咯!”

  “进城就更不用说了,一个高中生,想要找好工作就得排队,要不然就是临时工了。”

  “对了,二婶,二叔在厂里出了点事儿,让我来喊你回家。”

  什么?

  他二婶顿时被惊到了,马上转身跑开了。

  李绍生还想留下来,讽刺陈国华几句。

  却不料他二婶骂街的声音传来,“绍生你二叔在哪里?”

  让他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赶紧追了出去。

  陈国华根本没有说过一句话。

  PS:求追读和月票,谢谢!

第23章 ,一页纸

  京城外国语学院,校门口。

  陈国华正蹲着一边手写稿子,一边等候。

  他这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写的稿子是小说潜伏,也就是那部电视剧。

  当然,陈国华肯定需要改一改。

  那些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剧情、名字等,都被他删减才行。

  之所以写这本小说,自然是以防万一罢了。

  写了一会儿,他的眼睛就有些酸涩了。

  抬头的时候,校门口还是没有什么动静。

  五四年的时候,外国语学校就改名为京城外国语学院。

  这可是高教部直属重点高校。

  名气特别大!

  很多想要找外语人才的单位,肯定都会来这儿找人。

  但,现如今的京外学生特别少,学校也不是很大。

  四年制学生是从五三年开始的,当年也仅仅招生九十四人。

  其实从五三年到现在,除了五六年之外,每年全国招收的大学生也只是十万人左右而已。

  因此,京城外国语学院每年招生人数也就是百人上下。

  一个年级仅仅百名学生,全校也就是四五百名学生罢了。

  可现如今是建国初期,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极为旺盛。

  这不,陈国华仅仅守了一天,就找到了机会。

  一位黑色中山装中年,满脸颓丧地推着自行车从学校门口出来了。

  “同志,您好,您是想要找懂外语的人才么?”

首节 上一节 22/10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