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你说的,说不定以后咱们店还真会来什么总统、国王的。我不是说过嘛,咱要成为天下第一楼。”
“你就牛吧,请问颜先生,你还知道自己姓什么不?”
“姓什么还真忘了,就知道我有个傻妹妹叫颜小齐。”
……
兄妹俩开了一会玩笑,心里也就放松了下来。等着吧,总会知道结果的。
很快答案揭晓。
三点钟,凤鸣楼来了一位老熟人。
“小颜同志,我来喽。”
“大领导,您一个离休的人,来就来呗,怎么搞这么大的阵仗。”颜明现在跟大领导很随意。
“小颜,你做好准备,晚上要来几位重要客人,你就等着亏钱吧。”
“我怎么又要亏钱啦?”
“你闭门谢客,人员都不能走,你不亏钱还想亏什么?”
“大领导,我明白了,不知道来客要吃什么菜?”颜明前后一联想,感觉到了来客的分量,不再多言打听。
“川菜。要是再能做些陕北的特色面食就更好喽。今天来的人里,有几个在陕北呆过。”
“这……,一定满足首长的要求。我这儿正好有个地道的陕北人。我这就去把半轮秋收拾出来。”
提到陕北美食,颜明想到了前两天吃过的那碗地道油泼面,张芹的手艺真好。
大领导对颜明的这个态度转变很满意。
“这就对喽。还是老脾气,不该打听的不听不问。准备一下,后厨要进专人进行监督,你安排一下柱子,今天所有的菜,最好都是他亲手做。”
“明白。”
“六点钟开饭,来不来得及?”
“来得及,这里高汤都是现在成的。”
“准备好笔、墨、纸、砚,一会我见机行事。争取给你的凤鸣楼留点镇店的宝贝。”大领导笑得很狡黠。
颜明没有废话,跑进自己的办公室里,装模作样拿东西。实际上是从空间里拿出上好的文房四宝,交给大领导。然后又去安排何雨柱等后厨人员。
没多久,凤鸣楼来了好多人,仔细检查着饭店的每一个角落。
何雨柱也算是个见过世面的人,按着大领导的要求,带着马华和张芹去厨房。
经过严格检查,三个人才走进后厨。
“小芹,千万别紧张,今天咱们店里要招待一些贵客,你颜叔给你说过了吧。一会你就好好做你们家乡的特色面食。你准备做哪几样?”何雨柱颇有大将风度。
“我会做香菇面、洋芋擦擦、酸汤饺子。”
“这三样做出来……不行,再加一份油泼面,你颜叔交待过的。这四样做出来需要多长时间?”
“只要面和好,馅调好,快得很。洋芋擦擦蒸一下就好。”
“那行,要什么这里都有,你先和面吧。我跟马华和出来的面,可能不合你心意。”
“柱子叔,你放心吧。做别的吃食我不太行,做我们老家的饭,我在行着呢。我绝对不会给您和颜大叔丢人的。”张芹兴奋得脸有点红。
好不容易有个机会报答颜大叔,她心里高兴,身上攒着劲儿呢。
颜明虽然没问,但从大领导的话里,和眼前的架式,他猜出来了可能是谁要过来。
虽然他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猜测,但又不能不信。
他现在除了等待,就是从服务员里挑几个长相很好的,仔细叮嘱她们一些注意事项。
何雨柱三人,在四位监督人员的注视下,开始忙活起来。切菜、配菜、和面……做着各种准备。
何雨柱心里盘算着菜谱:东坡肉、太白鸭、回锅肉、开水白菜、灯影牛肉、麻婆豆腐……
第182章 来访
五点半,大领导拉着颜明已经站在凤鸣楼外,准备迎接客人。
过了十分钟,车队缓缓停在了凤鸣楼前。
大领导对站在最前面的个子不高的老人介绍着:
“老首长,这位就是颜明,凤鸣楼的老板。”
“你好,好年轻的老板儿呦。今天打搅你们喽。”老人打量了一下颜明,随口道了扰。
“首长,你们能来,已经让我们小店蓬荜生辉了,求之不得的事,何来打搅一说。里面请。”
“好嘛,人精神,说话也漂亮嘞。”
穿过大堂,走进后院,一行人走到了“半轮秋”门前。
“‘半轮秋’,好名字,‘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应该是从这首诗里选出来的名字。这字也写得好,不知是谁的手笔呀?”
“老首长,您说的对,是从这首诗里起的名。这字是颜明自己写的。”大领导在旁边简单介绍了一句。
“好嘛,年轻有为。这里的环境很不错嘛,来、来、来,都坐下,我们要开饭喽。”老人边说边带人走进了小院。
“他这里四个小院,一个小院一个菜系,‘御柳斜’是官府菜,‘青未了’是鲁菜,‘明月夜’淮扬菜,这‘半轮秋’当然川菜喽。”大领导详细解释着。
“满有新意的。”
……
二十分钟不到,满桌都是地道的川菜,琳琅满目,色香俱全。在座的各位均有食指大动的感觉。
接着又端上来四个中盆,放在餐桌的中间。
“噢?还有陕北的面食,小陈安排得可够细致。”几位在陕北待过的领导来了兴趣。
“来、来、来,我们尝尝‘凤鸣楼’的手艺,看看小陈同志的话里是不是有水分。”
大家纷纷动起了筷子。几个面貌姣好的服务员,站在旁边,斟酒、倒茶……
“我好多年没吃过地道的家乡的味道了。味道很好,川菜还得用川地的料,这样才好吃嘛。”
“今天这洋芋擦擦吃着很过瘾。香茹面味道也不错,这还是南泥湾传下来的一道面食嘞。”
……
“看来小陈没有说假话,这里的味道实在不错嘛。这样的私营饭店,值得表扬,这些服务员一点不输于会堂里的工作人员,菜味、菜量也不骗人,……”
“应该成为一个样板,提供一种解读开放的方式……”
……
“小陈,把今天的厨师叫来见见嘛,人家辛苦了好长时间,我们要当面表示感谢。”老人转身对大领导说道。
很快何雨柱带着张芹站在了各位首长面前。
一众首长上下打量着何雨柱和怯生生站在何雨柱身后的张芹。
坐在中间的老者先开口说话了。
“小同志,谢谢你们的招待,味道非常好。谢谢你们喽。”
“首长,您能满意,就是对我们最大的称赞了。”何雨柱心里也很紧张。在电视上见过这位老者,哪能想到今天他会坐在自己的面前。
“小同志,今年多大了?跟谁学的手艺?我听小陈说,这都是你做出来的。”
“报告首长,我今年四十三周岁。我家传的谭家菜、淮扬菜。跟牛长贵师父学的鲁菜,跟罗久师父学的川菜。”
“不错嘛,名家之后……”
老人对何雨柱好一通夸赞,然后又夸奖了张芹几句。
接下来,老人把颜明叫到身边坐下,仔细地问着饭店经营方面的情况。问得很细,很具体,仿佛是一个想开饭店的人,在向同行请教一般。
当听到凤鸣楼现在招收了几十名回城知青后,领导们纷纷来了兴趣,也给予了肯定。
老人是一个很健谈的人,可这次他问得多,听得多,话不多。
一个多小时后,领导们起身告辞。
几位领导还专门和张芹握了握手。
“小同志,谢谢你今天做的陕北美味,很好吃,谢谢你嘞。”
张芹紧张地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个劲地点头。
“小同志,你哪里人呀,怎么会做那些吃食?”
“我是陕北人。”
“怪不得呢。小老乡,谢谢啦。”
走到大堂里,大领导拦住一众领导的去路。
“小陈,你又打着什么埋伏?”
“首长,入得桂山不空归,写几句勉励他们的话吧。”
“好,应该鼓励。今天他们招待了我们,于情于理应该送孩子们些东西,可是我们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身上空无一物,就写几个字给他们当纪念吧。”
老人很少为别人题字,今天好像有意为凤鸣楼扬名似的,一点也没有推辞,走到摆好的笔墨跟前,提起笔来,略做思索,信手写下两行字。
“新的经营方式,验证了新的道路,望脚踏实地、继续努力。”然后题上了自己的大名。
“我的字不好,你们几位也来写点吧,鼓励一下孩子们。”
那几位领导也纷纷提笔留下墨宝。
等都写完了,大领导又安排几位领导跟凤鸣楼的工作人员照了张合影。
站在凤鸣楼前,老人再次打量了这家饭店。然后回头对送出门的颜明讲道,
“路还很长,凡事都有一个过程,不要轻易放弃,希望你们做出更大、更好的成绩。”
……
凤鸣楼的一众员工站在店前,目送一众领导离去。
回到大厅里,大家欢呼着,跳跃着。他们都不相信今天的一切是真实的……
颜明不假于别人的手,亲自把领导们留下的墨宝收好。心里想着,明天就找装裱大师,把这些难得的题字裱起来,挂在凤鸣楼里镇店。
其实今天的一切,都来自大领导对凤鸣楼的关爱。
前几天,这一帮退下来的干部,偶尔被召集在一起,座谈开放。
在畅所欲言中,大领导装作不经意,提到了凤鸣楼的模式。领导们听到实例,更来了兴趣。
大领导顺势相邀,这才有了今天这一幕。
第二天,颜明就找人去装裱。装裱店负责人一看这么珍贵的题字,不用宣一鸣提要求,他自己就叫来了店里手艺最好的老师傅。颜明就站在旁边,看着装裱的整个过程。
第三天,中枢派人给凤鸣楼送来合照。颜明又找照相馆翻拍、放大好几张,也把题字珍迹拍了出来。都给装在了镜框里,挂在他认为重要的地方。
原件当然好好珍藏起来。颜明放东西,谁都找不到。
再来凤鸣楼的食客们看到了合影、题字,纷纷感叹这家店的霸气。凤鸣楼的名声又上了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