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旁白不对劲 第139节

2019年,富士康进出口额占到郑城市的82%,占HEN省的65%,郑城机场的货物吞吐量12年翻了10倍,从无名小辈跻身中国第六大机场,全球机场排名前40。

从2021年的数据来看,富士康对郑城GDP的贡献率是高达8.7%,也就是说郑城每挣11块钱,里面有一块钱就是来自富士康。

郑城从富士康获得了很多,相应的富士康也从郑城也获得了很多。

作为全球最大的苹果手机组装工厂,郑城富士康承担全球一半的苹果手机产量,平均一分钟要组装350部手机,每天产量大概是50万部。

富士康全球能有超过700亿美元的市值,有一小半儿,得益于郑城,这是无数打工人夜以继日奋斗的结果。

说起奋斗来,李成就有些理解不了,因为他从02那里获得数据上面的工作时间让李成这个资本家都有些难绷。

02是直接从富士康的系统里,拷贝出了一些流水线上普通员工加班确认表。

根据这些数据,02总结了一下,郑城富士康的员工90%都是每周只休一天,一个月出勤26到27天,工作时长280小时,平均每天工作10.5个小时。

李成准备在德国建的汽车电池生产实验中心,预计每天工作是6小时,每周工作30小时,一个月是140小时左右。

这边的工作时间直接翻倍了。

这让李成很是惊讶,同时他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国外的企业选择来华夏建立工厂了,因为劳动力实在太便宜了。

不过这种工作模式问题也是很大的,李成从02收集的资料中得知,流水线上的工人一天十几小时做着机械性重复的工作,上个厕所还得排队拿出门牌儿,时间长了可能还得被罚款。

人不是机器,这么高压力的工作,肯定会出一些问题。

但李成转念一想,他觉得这样好像也没什么毛病。

李成记得他老爸跟他说过,现在他老家河北高考特别卷,对于那些挤不过高考独木桥的人来说,有一份能守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收入还不错的工作,其实挺不错的。

毕竟能过日子,比什么都重要。

从郑城对富士康给予的扶持来看,Zeroone电池在郑城建厂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但李成转念一想觉得有富士康在郑城,Zeroone电池的工厂就算是建起来,恐怕也很难获得像富士康这样的地位。

所以最好的选择就是去另一个省份建立公司。

于是李成购买了去往了山西并州的高铁票。

米国是没有高铁的,李成早就听他父亲说华夏的高铁有多么厉害。

所以这次李成选择了乘坐高铁。

温亚德是德国人,德国算是高铁的发明者,温亚德是坐过高铁的。

只是让温亚德没想到的是,华夏的高铁和德国的完全是两种体验。

用李成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Ohmygod!老板华夏的高铁实在是太快了,跟我在德国坐的完全不一样!”下了高铁十几分钟了,温亚德还在感叹这件事。

李成也觉得华夏的高铁很快,但他没有坐过德国的高铁,并不知道德国的高铁是个什么情况,所以很难和温亚德有共鸣。

李成从并州南站出来后,一时有些迷茫。

郑城的富士康就摆在那里,他想去调研,去考察直接过去就好,但并州有什么工厂,他可是一点都不了解。

无奈之下,李成只能求助于02了。

而与此同时,郭远在李成抵达并州的时候就从01那里收到了消息。

说实话郭远没想到李成会跑到自己的老家去。

这会儿或者甚至在想,李成这家伙是不是又从他的说话习惯,语言风格猜到了点什么?所以才特意跑到他老家,把他家给偷了。

想到这儿,郭远立马让01调取了这段时间李成的所有行动轨迹,以及他用02干了什么。

01把数据发到郭远的电脑上,郭远快速浏览了一遍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

从数据上来看李成对富士康进行了很深入的调查。

从这些数据上来看富士康在郑城过得应该不错,李成为什么没有选择郑城呢?

【正是因为富士康在郑城过的太舒服了,李成觉得Zeroone电池的工厂在郑城很难获得同样的地位,所以选择了放弃。】

听完旁白的话,郭远眉头一皱接着问道:“那为什么李成会去并州?”

【这是比亚迪的王总给他推荐的。】

“那也就是说,李成并没有察觉到我的更多信息对吗?”

【是的。】

郭远闻言放下了心,要是李成这家伙真的这么敏锐发现了什么,郭远就要考虑采取什么特殊措施了。

“郭远先生,李成想要前往并州的一些本土企业,通过这些本土企业了解一下并州对企业的态度。”01突然说道。

“去本土企业?龙城生物也是并州的本土企业吧?”郭远愣了一下问道。

“是的。”

“01你暂时接管李成那边02的权限,你引导一下,不要让李成去龙城生物。”郭远想了想说道。

“好的郭远先生。”

推荐朋友的一本书,传送门直达。

第234章 医疗器械

郭远不想让李成去龙城生物有两个原因。

第一龙城生物和他之间的联系太多了,林妤沫和苏雨柔手机里还有02的存在,说不定李成会通过龙城生物联想到一些事情。

第二对郭远来说这是他自己的事情,郭远不想让林妤沫因为他的事情遇到什么不可知的危险。

说起龙城生物来,最近林妤沫已经在准备去越南考察的事情了。

不过苏雨柔刚刚去了南棒那边,林妤沫想去至少也要苏雨柔从南棒回来。

苏雨柔去南棒自然是为了聘请那边专业的整形医生了。

现在龙城生物名下的那家医美机构因为缺乏专业的医生已经被降级了,现在基本处于停摆状态。

想挽救这家医美机构第一步肯定是请专业的医生。

林妤沫虽然不喜欢这家医美机构,但苏雨柔和股东们一致决定要把这家医美机构盘活,林妤沫也不好一意孤行将这家医美机构出售。

所以只能放手让苏雨柔去做了。

至于说去越南建立分公司的事情,龙城生物的高层们只是把这件事当做了正常的商业行为。

因为林妤沫说了,这次去越南建立分公司是为了高效口蹄疫疫苗。

现在龙城生物最大的进项毫无疑问是猪瘟疫苗,但在国内对猪瘟疫苗做进出口业务的时候,确实有诸多不便。

不用林妤沫说,龙城生物的高层都有去国外建立分公司,好方便疫苗进出口的想法了。

只是龙城生物的高层一直没想好去哪里建立分公司。

现在林妤沫突然说要去越南建立分公司,进行口蹄疫高效疫苗的实验。

这对龙城生物的其他高层来说,就相当于是定下了建立分公司的国家,虽然他们中有人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林妤沫要把分公司定在越南。

但既然林妤沫都做出了决定,正好公司也有这方面的想法,那就直接顺着林妤沫的想法来好了。

于是这段时间林妤沫分批,多次的派遣了公司的人去越南进行考察。

最终选定了三个地方,至于说最后要选择在哪里建立分公司就要林妤沫亲自去考察,然后再做决定了。

而越南那边对龙城生物的到来也是非常欢迎的。

现在的越南和几十年前的华夏很相似,人口结构年轻,基本完成义务教育,有很多靠近世界主要航线的港口,还能保证基本治安,必然会努力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吸引优秀的国外企业。

龙城生物手握猪瘟疫苗,同时在制药领域也有不少其他药品专利,越南目前吸引的企业大多都是制造业。

像龙城生物这样的医药企业还是非常少的。

因此对于龙城生物的入驻那边表现出了不小的诚意,给钱给地,给各种政策优待。

“林总,您让我联系的医疗设备公司我都联系好了,那些公司表示可以正常给我们提供医疗设备。”林妤沫的助理白雨帧走进来说道。

“他们的报价是多少?”林妤沫问道。

“全套下来要2100多万。”

“这么贵?”

“那些公司都说最近生产成本变高了,设备费用也相应增加了。”

林妤沫闻言冷哼一声,什么生产成本变高了,不就是想涨价嘛!

华夏这边医疗器械相较于国外所有落后,想买到最先进的医疗设备肯定要去国外购买。

这些公司仗着自己掌握了专利技术,经常坐地起价,狠狠宰人。

说起医疗器械来,林妤沫不由的想起了之前她还没回国的时候,有个家里做医疗器械的男生,知道她是龙城生物董事长的女儿后,刻意接近她,想和她发展一下男女关系,然后借这层关系让龙城生物进军医疗器械行业。

林妤沫看出他的小心思后,直接拒绝了他,然后问了自己的老爸关于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的情况。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林妤沫对医疗器械行业有了一些了解。

简单来说就是,咱们这边的医疗器械行业一直是处于增长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在科技含量等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在重要科技被垄断的情况下,我国医疗器械质量与水平始终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提并论。

以林妤沫的了解,国内这边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的不足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是医疗器械企业的实力不足,医疗器械属于高科技行业,因此,在开发产品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但是,当前92%以上的企业在研发方面所投入的资金不超过销售额的2%,只有极少数能达到3%。

再加上,专业科研人数数量相对较少,可想而知医疗器械目前的局面有多么糟糕。

第二,医疗器械技术水平有限,从技术水平来分析,我们这边医疗器械产品很难达到国外水平。

在我国,医疗器械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产品不足10%,并且内器械返修率要比国外同类产品高很多,毫不夸张的说因技术水平而造成医疗器械质量问题是当前医疗器械行业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三,医疗器械的贸易逆差太大了,目前我们这边的医疗器械出口最多的是较为普通的手术器械。

而进口的都是价格偏高的医疗设备,还都是高新技术产品,归根结底还是上面的原因,技术力不足。

第四,是缺乏知名品牌,现如今,我们这边的医疗器械行业还没有树立一个知名的品牌。

一方面因技术水平或者是产品质量所导致的,另一方面媒体舆论被把控,我们的企业做出来的东西得不到有效宣传。

这些问题都是摆在明面上的,是个业内人士就知道。

这些都是目前迫切需要改变的东西,因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接触各种信息的渠道也在不断变多。

患者们也知道了医疗器械对治病的重要性,很多患者在选用医疗机构过程中,也会把医疗器械配置作为其重点内容。

因此医院对医疗设备购买力度也会慢慢增加,届时这些资料设备总不能全都依赖进口吧?

所以现在不管是上头,还是医药行业本身,其实都在鼓励各种新型科技公司进驻医疗器械行业。

第235章 傻子太多了

鼓励归鼓励,有多少企业愿意投入那就是两说了。

现在华夏最有钱的一批企业肯定是互联网巨头们了。

但互联网巨头们明显对医疗器械这种高投入,低收益的产业没什么兴趣。

首节 上一节 139/17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