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挖宝,你挖出了帝王古墓 第305节

商朝的金文也破译了不少字,比甲骨文要更容易破译。

没有陆元在,他们也能多多少少破译出一些意思。

时间一晃而过,眨眼已经到了傍晚。

青铜鼎内的污垢已经清理了三分之一,按照这个速度,最迟明天下午就能彻底的清理出来。

从鼎内出来,吃饱喝足,陆元才想起来,那位烟草局的大佬还在。

他找到这位吕董,吕董笑着道:“忙完了吗?”

“嗯,现在没什么事。”

“那咱们聊聊版权的事情。”

吕董道:“两种形式,一种是按年租用版权,一种是一次性买断。前者一年万,后者一次性亿。”

价钱很高,说起来是版权,其实就是拍几张照片拿去用。

不过两者的价格相差的并不是特别巨大,这让陆元有点纳闷。

就是傻子也知道选前者啊。

一旁的年轻人似乎看出他的疑惑,解释道:“万一年是独家版权。”

“独家?”

“对,也就是说,除了我们之外,陆先生不能再出售给其他烟草公司。”

原来如此。

这样陆元就明白了,也理解了。

他问道:“不限行业?”

“仅限于烟草行业,其余行业与我们无关。”

“行,那就这样。”

年轻人将合约发给陆元,陆元道:“我这边给律师看看,回头联系你们。”

“好。”

“那我先进去忙了,吕董你们自便。”

陆元忙得很,简单确定下来,便是进去了。

一学者正在研究白天拍下来的金文。

见陆元进来,忙招手:“小陆你来。”

“怎么了?”

“你看,这些都是青铜鼎上的金文。”

“这不是商朝的金文吗?”

“对啊,就是商朝的,在青铜鼎的另一面。”

另一面……

陆元哦了一声,问道:“上面记录的是什么?”

“咳咳。”

他们稍微有些尴尬:“还在破译。”

杨老师道:“小陆,你给看看?”

“行。”

众人都有些期待陆元的翻译,这两天发生的事情,他们对于陆元对甲骨文和金文的认知,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

陆元给他们的感觉就是,这小子看得懂所有的甲骨文和金文。

就好像,他已经完全的破译了。

虽然他自己说是猜的,但他们觉得,陆元肯定有自己的认定。

只是缺乏中间证明的环节。

陆元看着照片,说道:“这上面记载的是汤见帝桀残暴无道,取而代之,并建国为商,定都于毫,修《汤刑》,《明居》……这是后人记的。”

“不是帝喾在位时记的?”

“不是。”

“你怎么知道?”

陆元指着上面的字:“这上面记的是汤,如果是帝喾当时,应该会用帝喾或者是别的称呼。汤是死后追谥,他在位的时候怎么用的汤?”

他又看向其他照片,迅速一览,说道:“这上面记载了商朝位君王在位期间的事情,主要是比较重大的事情,很多都是一笔带过。”

一笔带过的就是没什么可记的。

看来九州鼎在商朝的地位很高,只有君王才有格在这上面留铭。

从这也能看出九州鼎的地位。

不过记载的字都不多,一位帝王的一生,浓缩成寥寥几句话,最少的只有十几个字。

看完之后,陆元道:“上面没有帝辛。”

杨老师道:“如果按照你的说法,没有也正常。”

毕竟是后人为先人记,商到帝辛这里就灭了,哪里来的后人。

老陈问:“里面的金文真是帝辛留下的?”

“是。”陆元点头:“而且是帝辛在位时留下的。”

这是句废话,不是他在位留下,还能有谁?

林雪咬着笔头蹙眉道:“《史记》记载:“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容车,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恨矣。……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秦武王当时举的不是九鼎?”

杨老师道:“这有什么好奇怪的,九鼎没了,可以再铸。传国玉玺没了,后世民间还不是时不时的冒出来。”

陆元道:“武王举鼎,举的不一定是九州鼎。后世帝王也有铸造九鼎的记载,近的不说,就周王朝时期,周天子或者王公大臣在重大庆典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鼎。而且到秦武王那会儿,是怎么记录的?说的是,秦武王意欲试举周鼎,欲将九鼎之首的雍州鼎带回秦国。”

“到他这里,九州鼎已经传成了九尊鼎。”

“但就这一尊来看,以夏朝的国力,铸造九尊这样巨大的青铜鼎,不太现实。最大的可能还是周朝重新铸造了九州鼎,而且是化一为九,铸造了九尊,后世传下来的也是周朝的九尊鼎。”

杨老师道:“讨论这些没意义,这种规格的鼎,除了九州鼎不可能有别的。上面连大禹的名号都有,这不是九州鼎是什么?”

旋即问道:“老陈,年代检测出来没有?”

“国内这边的出来了,国外那边还没有。”

“你还送去国外了?”杨老师轻哼一声,问:“国内这边检测结果是什么?”

老陈道:“年。”

一学者眼睛亮了:“这个年份,就是夏朝的统治时期。”

“这回错不了了!”

“对了小陆。”一名学者问道:“中午的时候,我听你说,这上面提到了定河神针?”

众人再次看向陆元,他们也有这个印象。

陆元点头:“提到了,说是以神针定河,没有细说。”

“还真有这玩意儿!”

“我觉得不太可能有。”林雪说道。

杨老师瞪着他:“上面都写了有,你在这唱什么反调?”

林雪哼道:“咱们就事论事,用科学的角度来看。根据古籍记载,定海神针是用来测量深,方便治理患。深不说多,哪怕只有十米,这神针是不是也得有十米?”

“神针要耐用吧?那就不能是一般金属,怎么也得是铜制的。”

“十米长的铜,太细了容易断,太长了不好带,你别告诉我夏朝那时候就发明了可以收缩的棍子。”

“而且还有一个当时无法解决的问题。”

“什么问题?”

“重量。”林雪道:“如果是铜的,算他半米直径吧,半米直径十米长的铜棍子,一两吨要有吧?这么重怎么带?你别神话小说看多了,觉得古人都力大无穷,真要那样还治什么患,直接徒手刨出一条道不就行了。”

说着他又看向帐篷外面:“说实话,这尊青铜鼎能运到深山老林我都想不通,更不要说那么大的神针了。”

杨老师哼道:“有什么想不通的,鼎再重也就一尊,车子拖过来就是了。”

林雪道:“夏朝有车?”

杨老师直接笑出声:“二里头都发现车辙了,你说没车?就算没车,几十个人扛也扛过来了。人家金字塔都能建的出来,扛个鼎到你这儿就想不通了,你这脑子是怎么破译甲骨文的?回头我得去看看,你是不是瞎几把破的。”

杨老师无视他们俩:“定海神针是有点说不通,这东西到底有没有都不好说。”

陆元觉得是有的,但他们说的这些问题,也的确无法解释。

测量一个地方的深,哪有那么容易的?

这么大的家伙,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扶得住?

真要按照传说中的那种方式测量,深没测量出来,得先淹死几个人。

然而上面的的确确又是这么记载的。

关于大禹的文字记载,一定发生在夏朝,间隔不会太久远。

由此可以确定的是,定河神针一定存在。

虽然无法理解,但无法理解的东西多了去了。

而且没找到之前,谁也不清楚定河神针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现在的一切都是猜测。

接着,陆元继续翻译,将那些甲骨文一个字一个字的和他们说着。

他们专心的记录下来。

一直忙活到快十点,众人才各自休息。

第二天下午三点,鼎内的最后一片污垢也被清理。

陆元将鼎内的文字,全部拍下来。

文字只占据鼎内五分之一的面积,大约有一千多个字,分散在鼎内各个位置。

拍照后,他从鼎内出来。

一人立刻围了上来。

林雪道:“小陆,文字拍下来了吗?”

“拍了,我发里。”

他将照片发到里,众人席地而坐,翻看照片。

非常漂亮的金文,而且大多数他们都认识。

首节 上一节 305/3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