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重生:从卖煤气罐开始 第67节

#####

95、钱,是一定要花的

“我们做代工,为的就是积累技术,提高工艺,顺便挣点钱,完成原始积累。”

“等我们完成全部的产业链升级后,才是我们吹响反击的后角。”

在陈飞进的一番鼓励下,众多技术人员,重拾信心。

不过,陈飞进并没有说出所有实话,他怕过于骇人听闻。

因此,他不仅要进口东瀛的完整的小家电产业链,还要想办法搞到东瀛的光刻技术和芯片技术。

这两件,才是陈飞进真正想要的。

未来技术,离不开芯片。

而要想造芯片,不仅要会设计,更要会造。

为了避免二十年后的世界贸易战,被人芯片卡脖子,为今之计就是自己买技术,搞~研发。

通过后世的报道,很多人都知道,小小的风车之国,拥有全球最顶尖的光刻-机技术。

但很多人并不知道,东瀛光刻机曾是全球-第一。

80年代,东瀛在光刻机领域形成了垄断地位,仅尼康一家企业便独占50%的市场,佳能则次之,米国爸爸都要乖乖从他们那里买光刻机。

而当时的风车之国的ASML还是一个十分不起眼的小公司,员工时常为公司明天的发展而担忧。资金、人才等等,ASML样样都缺。

可此后的20年,双方身份互换。

其实,这一切都是米国爸爸在打压的后果。

还不是八十年代,米国发现自己养的儿子,要超过自己,比自己还要有钱,于是决定扶持一个更弱小的宠物,免得某个养不熟的二五仔再次背刺自己。

不过在此之前,陈飞进决定,先升级自己的工厂。

作为重生者,陈飞进十分清楚,此时东瀛的代工厂,主要集中在东盟四国——太国、马来东亚、印度尼系亚和菲绿宾。

具体有多疯狂?

随着1985年秋的日元增值休克,东瀛的加工工业开始在太国、马来东亚、印度尼系亚掀起了一个真正的投资浪潮。

东瀛采用一切手段将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流程转移了出去。

1990年和1991年太国的总投资中40%以上是东瀛子公司对新建工厂的投资。

1993年马来东亚的松下公司一家就占据了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

可想而知,东瀛在东南亚的投资有多疯狂了。

陈飞进很想现在就进场,但陈飞进清楚认识到,刚刚起步的东方红电子厂有很大的差距。

“不能着急,还有几年时间,当务之急,是规划和升级。”

“争取在1991年后,全面拿下东瀛的代工市场。”

于是乎,陈飞进回到榕城后,第一件事情便是连夜开会。

安达拉?达席尔瓦、冲田职家、林灵、吴天琪、蔡王恺等一众高管都来了。

在把大工厂的事情宣布完后,安达拉和冲田职家反而露出严肃的表情。

冲田职家犹豫再三,还是开口道:“陈飞进君,并不是我想打击你,三零的要求是极其严苛的,我们和玛来东亚比,优势……并不大。”

安达拉也说:“老板,我们的技术工人还没有完全熟练掌握技术,对产品的质量会有所影响。如果只是组装简单的小家电,问题不大,一旦过于复杂,很容易出现偏差。”

对于两位老外的担忧,陈飞进并不是很担心。

后世已经证明了,种花家是能生产出优秀的产品。

在虚心听取众人的担忧后,陈飞进给大家一个定心丸:“玛来东亚虽然配套设施比我们更成熟,但不意味着他们有绝对的优势。”

“我们有我们的优势,技术工人能力有限,那就加大流水线长度,让更多工人参与进来。不要忘了,人力成本可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一个工人不行,我们就找五个,五个不行,我们就找十个。”

说到流水线,陈飞进第一个想到的是富士康。

尽管被人抨击为“血汗工厂”,但不可否认,后世的富士康在全球代工领域,已经占据了非常高的市场份额,还被称为了“代工巨头”。

对外,富士康标榜自己是高新科技企业,但对工人的需求是非常大。

结合自身,陈飞进觉得采用富士康模式是眼下最合适的。

况且,给那群湾湾瞎折腾,还不如自己来弄,起码能正规的多。

安达拉对于生产线十分熟悉,在拿到陈飞进给他的具体流水线图纸后,他开始打造流水线。

除此之外,陈飞进压下所有反对声,开始盖集体宿舍,扩建食堂、厂房,还加装了很多的空调。

在外人眼里,陈飞进这些行为都是瞎花钱。

一些人甚至无法理解,陈飞进花几百万打造流水线,觉得花这么多钱,请工人来干多好。

对此,陈飞进懒得解释。

于是,老爹陈道平又被推出来当说客。

顺带一提,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矛盾,陈飞进已经搬出去自己住了。

为此,今天陈道平特意跑来“堵门”。

“儿子啊,你是不是受什么刺激了?一回来就大手大脚的花钱。我听说一套流水线打造下来,花了几百万。”

“没什么,只是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陈飞进说道。

陈道平还是有些无法理解:“可也用不着花那么多吧。”

陈飞进有些无奈,80年代的国人,骨子里就是舍不得花钱,毕竟穷怕了。

“爸,专业的事情让专业的人来决定,我们现在花的每一分钱,都是为了以后挣得更多。”

“很快东瀛那边会派人来考察,如果他们发现我们连像样的生产线都没有,你觉得他们会对我们有信心吗?”

“但也不能为了面子,花这么多钱吧。”陈道平还是有些不理解。

“哎,爸,和你说了,要多看书,多学习,你怎么老不听。”陈飞进用长辈的口气说道。

“现在国外最先进的生产线,都可以半自动生产,我们厂还停留在最原始阶段,产能根本跟不上。”

“外加上我们是以代工为主,无法决定我们生产什么,接到上面订单就生产。”

“现在是小家电还好,以后若是生产复杂的电脑呢?我们要怎么办?重新培训工人?”

面对陈飞进的反问,陈道平无话可说。

他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有些舍不得这些钱。

陈飞进能理解这种心态,80年代,国人并没有意识到先进生产模式的重要性。

为什么苹果推出之前,国内生产不出合适的手机,直到富士康进入大陆后,才得到了极大的改变?

为什么国家要花大力气,吸引特斯拉来建厂。

其实都是为了引进先进的生产模式和技术大.#####

96、要干就要干大买卖!

陈道平又想了想说:“可你为什么还给他们安排集体宿舍,运动场,还在宿舍和工厂装空调。又给他们提高了加班费,完全像是在鼓励工人加班。”

陈飞进坦率承认道:“是的,我的确是在鼓励大家加班。”

“儿啊,你这是资本家的行为,小心被人拿出来说事。”对于习惯于看报摸鱼老国企干部,是无法理解加班的。

认为这是剥削工人。

说起来挺讽刺的,谁能想到如今喝茶看报的一批人,二三十年后厚颜无耻高喊着要996,加班使人快乐。

“爸,剥削是指不给钱,我可是给足了一点五倍的加班费,而且还是自愿原则。”

“再说了,我们当年可是靠着老一辈无私奉献,日以继日加班干活干出来的,你总不能说国家在剥削工人吧。”

陈道平被说的哑口无言。

“而且我们要想击败玛来东亚的工厂,拿下代工单子,就必须这么做。”

“我们种花家走了这么多年的老路,既没有石油,也没有大量的矿,玩金融玩不过老美他们,祖上又没有当强盗的,给留下一大笔财富,我们只能靠勤劳来完成原始积累。”

“如果不想我们的下一代,也像我们这样苦哈哈的加班,那只能辛苦这一代的人。除此之外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陈飞进目光坚定说:“我们必须用时间换取空间,别人工作八小时,我们也工作八小时的话,我们怎么追赶差距?”

“我们想要成为三零电器的代工厂,就必须比别人更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工作都抢过来。”

……

在大笔资金砸入后,东方红电子厂拔地而起,外界褒贬不一。

许多人抨击这是铺张浪费,糟蹋钱。

当然,这些人多半是发不起工资的国企。

他们的心态也很好理解,明明我们都饿的揭不开锅了,凭什么你们有鱼有肉,餐餐吃得好,比我们国企职工日子还好。

一定是有肮脏的内幕,我要抨击。

年轻人们则是对这位陈飞进赞誉有加。

因此去过的人都知道,东方红电子厂不仅安排宿舍,吃的还好,餐餐有肉,厂里还有空调。

那里冬暖夏凉。

虽然加班挺多的,但是人家工资给的也足,辛苦干半年,顶人家工作二三年。

关键是,工作安排很自由,可以干一星期休息一星期,工资是按星期结。

不过没人会中途走掉,因为真正忙的时间段,就那么几个月。

若是错过了,需要再等小半年。

而在这一年里,东方红集团在日渐壮大。

表面上看,陈飞进再次闲了下来,实则不然,他又在开始搞事情。

“马上就是1991年了,估计老大哥快要扛不住了吧。”

这一年来,陈飞进一直在研究老大哥的情况。

他没有能力阻止老大哥的解体,但他希望尽可能多的拯救老大哥的财产,起码不能让它们落入西方手里。

要知道,很多技术落入西方手里,成为了一文不值的废品。

陈飞进看中了老大哥的需求技术和产品,比如以安-225为代表的航空飞行器,这个家伙作为一款性能特化的超级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高达640吨,货舱地板长度达43米,理论上可以同时运载2辆“拉达”小汽车。

首节 上一节 67/36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