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泪系导演 第253节

而换成《战争之花》媒体的报道却明显的有所偏颇。

“《战争之花》超过60%英语对白遭质疑:全世界都在讲英语?”——新京报

“《战争之花》首映票房不敌《我不是药神》,过多英语对白或成最大弊端!”——企鹅娱乐。

“《战争之花》情涩噱头预告片遭影迷质疑,首日票房不佳!”——《当代影坛》!

当然并不是说全部如此,其实媒体有所偏颇也是正常的,毕竟,谁让《我不是药神》的确拿了票房冠军,而且李易一向和媒体关系不错。

相比之下,张长年和媒体的关系那可不止是说不好了。

每次李占山的电影上映,媒体报道一些负面新闻,张长年都是第一时间怼过去的。

再加上张长年的大嘴巴,这些年可以说是把能得罪的人都得罪了一遍。

所以,这其实是媒体的保留节目了,除非是同档期没有的选,否则的话,他们的报道绝对是有偏向的。

《战争之花》评分超过8分,其实总体来说,李占山的实力还是在那里摆着的,可是问题就在于,李占山这些年来,其实比较低调的,可是架不住有个张长年这样的猪队友,见天地得罪人。

所以,很快地,《我不是药神》这边,明星,导演们,开始花花轿子众人抬。

纷纷在个人官微上推荐《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

而另外一边《战争之花》却是除了主创成员之外,几乎很少有人主动帮忙宣传推荐。

甚至连早年被李占山捧红的不少演员明星们都沉默以对。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张长年怼人,可不止是怼竞争对手,他疯起来,连自己人都怼。

比如曾经公开点名批评港岛老牌影帝杨叶,说他耍大牌,不配合宣传云云。

还点名过陈问,说陈问导演系毕业却当了演员,所以最喜欢插手导演的活,说他一点都不专业,更是说如果他能决定演员人选,绝对不会选陈问这种问题演员!

而导演方面,他点名的人就多了去了,很多人甚至都是躺着就中枪了,比如李易!

所以,可想而知他在圈子里的名声有多差!

然后是影评人们。

《我不是药神》这边依然是好评如潮。

杜向海这个李吹吹响了影评战的第一声号角!

他的标题借用了《孤勇者》里面的一句歌词:“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程勇,我相信很多人看了前面程勇的背景介绍的时候,都绝对想不到,这样的一个人,会成为‘药神’!

说初期的程勇是个彻头彻尾的,我相信没有人会不赞同吧?

前妻因难忍家暴而离婚,唯一的儿子将跟随母亲出国生活,自己没有一技之长只好靠卖印度神油为生,结果生意冷清,连租金都成了问题。

他不止是个,而且还是个倒霉蛋,在焦头烂额的时候,老父亲被查出了血管瘤,必须手术治疗。

于是他开始了铤而走险走私阿三格列宁赚钱的生涯,他说:命就是钱!

是的,那些想要活命的病人就是他赚钱源泉。

之后,他经历一次次蜕变,最终成为了药神,可是,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见不得光的,走私是违法的,卖假药也是违法的,最后他更因为如此,被判刑!

他在上囚车之前托曹斌告诉自己的儿子,他爸爸不是个坏人!是的,他只能祈求儿子不把他当坏人,因为旁人的认知里,进了监狱的人,那就是坏人!可是他是英雄吗?无疑是的!他千金散尽,别无所求!这是圣人的品格,他不是英雄谁是?

楚雪湘饰演的刘思慧,她是让任何血性男儿都甘愿为她冲锋陷阵的女子。她坚韧又恬澹,浓妆时性感妩媚,素颜时有种让人心疼的憔悴之美。可是,她却是一名舞女,不要扯什么职业不分贵贱,如果真的职业不分贵贱,那么当初曝光楚雪湘饰演的是舞女的时候,为什么会那么多人不理解?

可是她是英雄吗?在我看来,无疑是的!

女儿被查出白血病的时候,家里的支柱,孩子的父亲跑了,留下孤儿寡母,还要承担那堪称天价的药费。

当程勇用一沓又一沓钞票逼迫酒吧经理代替思慧跳脱衣舞的时候,思慧在台下借着酒劲儿拼命起哄鼓掌,眼中有光,有火,也有泪。她经历过的屈辱、对命运的不甘全都写在了这一个眼神里。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为了女儿,她成为了站在黑暗之中,受人指指点点的舞女,我想任何一个孩子,在被问到,你妈妈是做什么的的时候,绝对不会以舞女这个职业为荣。

但是她却咬牙去做了,哪怕她职业是那么的不光彩!哪怕受尽委屈,她依然咬牙坚持!于一个母亲而言,她无疑是伟大的,尽管她无法给孩子带来最好的,但是她却努力地让孩子活着!这样的母亲不是英雄,那么谁是?

吕受益,他给人的感觉是胆小,怯弱,但是对于他的家人来说,他是好丈夫,也是好爸爸!

他在查出这个病的时候,妻子怀孕五个月,他想过自杀,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他就不想拖累妻儿。

可是他在孩子降生的第一时间,就决定要好好活着。

他似乎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一直一直都在为家庭家人而活,或者死!

他不想孩子一出生就没有父亲,所以他选择了努力活着,所以他会找到程勇,所以他会去走私,去卖药,当他发现自己活着只会拖累孩子和妻子的时候,毅然选择了自杀,他为希望而活,同样的也是为希望而死,自杀当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可是却已经是他唯一能为妻子和孩子做的啊!

我想他的妻子在孩子长大之后,一定会告诉他,关于他的爸爸的故事!

黄毛,或者说彭浩,虽然卑微,虽然可笑,虽然光怪陆离,但因此过目不忘,哪怕是因为惊愕,哪怕是因为不齿。

黄毛被看见的第一眼是跋扈的,打劫。要药不要钱。然后发觉这位这样一个人竟然是为了更弱小的,更无助的人。那些人连呻吟的力气都已经荡然无存,那些人苟延残喘的体力都已经入不敷出。于是,同样是病人的黄毛帮他们去抢,或者说,帮他们去流血;

黄毛的工作是屠夫,该是所有人都掩鼻而去的地方。那里是如此脏臭乱,但这里是他唯一还有些收入的安身之所,甚至可以说他在这个钢筋水泥森林的唯一坐标点。

黄毛说“痛快”的同时应该只是想代替勇哥坐牢,或者他又开心地觉得冲出警察的围捕就可以开始微笑。他微笑着,直至这个世界再也不需要他的燃烧。

能给予黄毛最高的表扬就是他还是少年。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无论两者他都已经破损不堪。

但他始终觉得很多事情不能坐视不管,更重要的是那种时刻他一次次飞起来,冲过去,无惧坠落。

所有的人都该对着他残破的躯体不再责怪什么,评判什么。所有的人都该面对他的坠落肃然起敬,没有然后,不惧因果。他就那么粉身碎骨,他就那么一往无前。所以,他从不在光里,但是他仍然是英雄!

刘牧师,在电影里面,他甚至没有自己的完整的名字。

刘牧师的世界很简单,大部分人他会说:愿主保佑你。而面对某些人,虽千万人,他会颤颤巍巍却又吾往矣:你们是要下地狱的。

可是他做的事情,同样的不光彩,他是程勇走私团伙的一员。

他不知道这是犯法的吗?他当然知道,但是他不管。

他只管病友因此可以拿到相对便宜的特效药,他只管越来越多的人吃得起药,减轻病痛。他可以一起数钞票,他甚至可以陪着大家去夜店喝酒。他一直是配角,一直不太说话。

但是唯独有一次,当大家都一边骂却一边从假药贩子的会场扬长而去的时候。他艰难地挤上讲演台。当骗子以为这只是个昏聩的老头,让出一片舞台满脸堆笑地等待他表演。一直和和气气的牧师对着那么多保安,对着骗子就像摩西面对异端那样发怒了:你们这样是要下地狱的。

最后勇哥提出散伙,他并没有过多的吃惊,更没有愤怒。他只是一副果然这样,终于这样,还是这样的澹然。他端起酒杯:原主保佑你。他的确会很失望,但是不会就此对着勇哥说:你会下地狱的。

因为连上帝都无法拯救他的信徒,他还能指望一个凡人吗?

刘牧师一口英文,温文尔雅。如果不是仅有的一次金刚怒目,我们甚至会觉得这个人早已经是云澹风轻。真可谓哪有什么云澹风轻,有的不过是我们见不到的金刚怒目在生活里被碾碎,却依旧生生不息。

刘牧师作为神父,他知法犯法,他同样的不是站在光里,他的所作所为甚至已经背弃了他的信仰,可是他义无反顾!他已然不是最虔诚的信徒,可他也是英雄!”

第三百七十一章 命运和现实才是最大的反派

现实主义题材强调的是一个真实性和共鸣性。

无疑可以说在这方面,比起其他的电影来,是个优势,当然,前提是你能到观众的那个共鸣点。

而《我不是药神》真正触碰到了社会“痛点”——高价药。

就像电影里面那个老病友对曹斌说那样:“谁家还没个病人呢?你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吗?”

生老病死,是围绕着所有人一生永恒话题,这是所有人都不可避免会遇到,所以,才会那么的轰动。

当然,前提是电影真的拍的不错。

而无疑《我不是药神》做到了。

不止是在票房方面大爆,更是有口皆碑。

相比之下同档期的李占山的《战争之花》,就差了不少了。

其实两部影片在上映之后都引发了巨大的争议,但是争议的点却是截然不同的。

《我不是药神》引发的争议,主要是针对电影的核心矛盾点。

电影的庭审部分,程勇说的:“格列宁定价那么高,是否合理?”

为此一部分人感同身受地认为:“患者是需要药来救命的,为什么正规制药企业还要把价格订为“天价”呢?是因为他们太贪婪,只想要更高的利润,根本不在乎患者死活!”

而另外一部分人认为:“靶向药之所以昂贵到要卖几万元,那是因为你能买到的已经是第二颗药了,第一颗药的价格是数十亿美金。而且如果没有利益的驱动,那么又如何能诱使药企投入天量资金去研发新药?如果没有研发新药,那么再便宜你也吃不到!”

媒体方面也纷纷报道科普华国抗癌药产业现状与前景,包括华国的一些相关的政策,如将部分进口抗癌药关税降为零等利好措施,就像程勇说的,相信未来会越来约好,希望这一天能够早点到来。

针对这样的争议,有人写了一篇标题为:《谁之过?》评论文章。

文章的内容,并没有针对电影的剧情或者人物等等进行分析,而是专门针对争议的热点,天价药合理与否?

“《我不是药神》上映之后,很多人感慨药价过高才把人逼成这样。

那么我们必须要知道一点,那就是药厂定价高是为什么?

是因为药厂有研发成本、生产成本和运营成本,药厂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要养活科研人员,要购买实验耗材,要有资金和动力研发更多的药治更多的病救更多的人。

药品不是食品,可以薄利多销,药品只有对症患者这唯一销售空间,药厂必须在有限的专利保护期内面对有限的人群收回前期几十年投入的高昂成本,药价还包括了交给政府的税钱。

一个产品能够上市,是经过了企业市场调研和政府物价与质检部门审核的,换句话说,这个药价是消费者,企业,监管部门三方博弈所达到的一个制衡。在这个平衡点上,企业能够盈利,政府能够收税,消费者也不会绝对买不起。

那么问题来了,那为什么大家会觉得贵呢?笔者认为其实最大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正版药厂追逐暴利涨价了,而是因为阿三药厂的超低价打破了原有的市场平衡。

黄毛说过,就算把药卖五千,也还是有人吃不起。世界上永远存在“更穷”的人,那么降价要降到哪里才是个头呢?所以,无论原版定价多少,它哪怕良心大爆发愿意赔钱卖,只要有人敢出价比它低,消费者总是倾向于选择更低的。正版药卖四万,程勇卖五千和正版药竞争。程勇卖五千,张长林就敢把扑热息痛加面粉卖两千和程勇竞争。

我们注意到,程勇一开始卖药的时候,报价五千,这个价格比起正版药的四万已经低了那么多,可是群主们的抱怨又少了吗?再重复一遍,世界上永远都有更穷的人,而只要差价存在,消费者必然是倾向于选择价格更低的。

老吕媳妇说,张长林被抓是因为他把药价哄抬到两万,没人愿意保他了。然而你仔细想一想,既然从前四万的药都有人吃,两万的药真的完全没有人买的起么?那为什么张长林会被人举报了呢?无非是在接受不了五千到两万这个差价的人的眼里,你不让我吃药,我也不能让你有好日子过。凭什么只有我吃不起,那大家都别吃了一起死吧。

因为电影是要拍给普通大众看的,所以,电影其实是有立场的,那就是大众立场,赵立忠这个角色,我相信看过电影的人,都会把他当成反派来看待。哪怕电影并没有直接表达这一点,但是他俨然是站在病人们的对立面的。

但是笔者看来,他其实是很无辜的,电影上映之后却成了被骂得相当惨的一个人。电影放映到示威游行泼粪的时候,影院里响起了一片叫好声。

但是,我们抛开电影,客观来看,赵立忠作为药企的员工,他做的事情,有问题吗?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他作为员工尽职敬业而忠诚,他领着人家药厂的薪水,当然要负责维护本公司的权益,否则才是吃里扒外。

人性是复杂的,很多矛盾掰开了其实就是立场问题。这个世界本没有什么是真正黑白分明的,孰好孰坏的形象其实都是被塑造出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可奈何。电影为了戏剧冲突效果简单粗暴的把医药代表简谱化成一个不近人情贪婪冷血苦苦相逼的大坏蛋。这一点笔者能够理解,但是不敢苟同,试问,如果学医制药要面临医闹打砸,要被游行的群众泼粪,还要被电影刻意丑化,被舆论痛骂,在连人身安全和做人的尊严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有谁还会愿意卖药行医呢?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药厂没有错,药企员工也没有错;程勇代购是为了救父亲,为了让更多的人吃的起药,程勇也没有错;警察要维稳,要坚守程序正义,警察也没错,警察要是真的敢带头支持盗版,那才是徇私枉法。其他病人更简单更可怜,就只是为了少花点钱,他们只想活着,哪怕是多活几天。

明明每个人都没错,每个人都只是为了活下去,却不得不在一起斗智斗勇,甚至你死我活!

那么到底是谁之过?在笔者看来血淋淋的命运和现实,它们才是最大的反派。”

第三百七十二章 电影可以高于生活,但是却不能脱离实际

相比起《我不是药神》的争议,聚焦的不是电影本身,而是天价药。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现实主义题材电影的威力所在了,它做到了,让电影照进现实。

让电影影响现实!

而另外一边《战争之花》的争议点,却就比较有意思了。

最大的争议点竟然在于,电影的对白语言!

影评人方隆炮制了一篇针对《战争之花》对白过半都是英文对白的影评。

“《战争之花》全片过半对白都是英语对白,因此惹来了巨大的争议,许多影迷都对此表示不解。

首节 上一节 253/4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