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听听。”魏知生那边传来铜钱撞击龟甲的声音,看样子是要占卜吉凶。
“嗯,别紧张,不是什么难事儿,非物质文化遗产知道吧。”王世风笑道。
“嗯,要涉猎这方面?”魏知生摇龟甲的声音停了下来。
“前段时间接触了一下唐人街的夏裔,突然间有点感悟,虽然他们的仿古建筑和华夏式招待利益略显刻意,但是不得不说,这种刻意的强调,对于文化环境来说,还是很重要的。
至少那些外国人,每次在仿古建筑和穿着旗袍的办事处钱,总会驻足讨论,他们甚至觉得,这是一种很新的时尚潮流。”王世风笑道。
“外国人就是这样,尤其是美帝人,他们总喜欢过度解读他们不了解的文化,而且是站在傲慢的角度下,强硬把其他文化肤浅化,而且越是独特,越是小众,他们越感兴趣,一种猎奇心态罢了。”魏知生冷笑一声,他在国外留学多年,对这种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
“通过这种现象,我就在思考,西方对我们的文化输入,似乎就是从这些特别浅显表面的东西开始的,比如,最早穿西装意味着高级和正式,后来变成了保险推销的标配。
比如吃西餐用刀叉是绅士和优雅的体现,后来成为装比秀优越的手段。
这些外来文化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又何尝不是我们的解构与过度解读呢?”王世风反问道。
“由浅入深,还是由深入浅?”魏知生语气多了几分疑惑。
“是的,华夏文明悠久的文明让我们似乎太过于内敛和谦卑了,我们总是对于其他文化内心不屑于顾,表面虚心接受,美名曰包容,但是忘记了,只包容,不交流同样是一种傲慢,过于谦虚,反而是一种高傲。”王世风沉声道。
“儒家的君子内核。”魏知生解释道。
“但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我们的君子理念会成为对方得寸进尺的根源,尤其是以野蛮贪婪著称的对手。”王世风叹息道。
“所以你觉得,应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魏知生大概理解道。
“是的,文化输出的过程应该是由浅到深的,先形成刻板印象,把种子种下去,然后徐徐图之。”王世风沉声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管是从名头,还是根源,都很符合输出刻板印象的标准。”魏知生回应道。
“不但对外,对内也是一样的,现在的大夏,尤其是年青一代对于‘传统’二字很勄感,甚至有些嗤之以鼻,我觉得这是不好的现象,说明我们引以为傲的内核在被解构,
我们要告诉他们,不要把当下的流行当成一切,我们也也不要把当下的流行当成垃圾。
我们真正需要学会的是‘正视’但很多人往往很极端,非黑即白,有的人喜欢流行的,他们就当所谓传统就是古板的,有的人喜欢传统,觉得流行的都是叛逆的。
但传统不过是过去的流行,流行也可能会成为将来的传统,历史的周期性是很难跳脱的。”王世风朗声说道。
“所以,我要让被拜访在阴暗角落里默默无闻的非遗文化变得流行起来。”魏知生眼中闪烁着异色,语气情绪有些波动。
“算命不行,那属于封建迷信。”王世风阻止了他的想法。
“凭什么?我们是道门正统周易!”魏知生有些不悦。
“我建议把周易编制成一个人工智能,这样说不定可以光明正大的推广,让你的师兄弟们去学习一下编程?刚好我认识一个高手。”王世风真诚的建议道。
“再见,我们敝帚自珍。”魏知生冷笑一声,挂断了电话。
王世风无奈的笑了笑,最后拨通蒋芸的电话。
“有什么好消息汇报吗?”蒋芸接起电话问道。
“郑幼韵昨天给你签了一张价值几个亿的脸。”王世风笑道。
“那可真不错,希望你们能够多签几张这样的脸,这样我这几天亏损的钱就有了弥补。”蒋芸清冷的嗓音带着几分火气。
看来做空花纳天宇的过程不太顺利。
“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吗?”王世风笑道。
“能帮我把华尔街总闸关了吗?我给你发一个地址。”蒋芸轻声道。
“不愧是华尔街之狼,金融战这套战术可算被你玩儿明白了。”王世风哑然失笑。
“可恶啊,黑锋这群老家伙,怎么会关注一家大夏的传媒股?”蒋芸那边传来疯狂点击鼠标的声音,大概是在刷新界面。
“方便问一下,你刷新一次亏损多少钱吗?”王世风好奇的问道。
“别问,问就是一辆玛莎拉蒂。”蒋芸淡淡的说道。
好家伙,点击就送玛莎拉蒂是吧。
“不行你就把网线拔了,这样对我和公司都好。”王世风深吸一口气。
“放心吧,我就不信他们真的要死保下去,毕竟真的没什么赚头,几百亿而已。”蒋芸嘀咕着,心不在焉。
“黑锋是什么组织?”王世风忽然问道。
“一家老牌基金,算是全球最大的上投公司,背后是全球最大的基金公司。”蒋芸回答道。
“听起来应该挺有钱的。”王世风笑了笑。
“嗯,全球30%的钱,每年都要通过他们手里转一道。”蒋芸随口说道。
王世风呼吸一滞,随即笑了笑“那你的对手确实挺强的。”
“估计是黑锋某个小组长和花纳有桌底协议,不是主力军,无所谓,看他能扛多久,你是不是还有别的事情?”蒋芸疑惑道。
“没什么,你多赚点儿钱,过段时间可能有要有大动作。”王世风笑道。
“也别太大,我赚点儿钱也不容易。”蒋芸婉转的说道。
“挂了,今晚夏视节目几点开始?”王世风最后问道。
“新闻播完之后,夏视把这么黄金的档期让了出来,你到底给钱台长出了什么主意?保密工作这么好?”蒋芸疑惑道。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王世风笑了笑。
第430章 《感动大夏》
今天是大夏春节复工上班的第一天。
身体还没有从惬意的假期中苏醒,就进入了工作状态。
整个大夏的氛围用怨气冲天来形容,毫不为过。
对于大多数人来,脱离了充斥着规则束缚和无能为力的社会环境后,回归到属于自己人生状态中,需要进行情绪调节,释放压力。
而现实中的娱乐项目,不管是纸醉金迷,还是街头小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反而更容易积压压力。
所以大多数人更愿意选择通过电视节目来缓解压力,因为看电视的时候,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感觉全世界都在围绕着自己转,十分解压。
后来互联网普及,还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娱作品,以及多样的形式,这让大家更加沉迷用这种方式解压。
再配上熬夜,更是绝配。
终于让大家感受到了‘活着’的乐趣。
虽然互联网已经普及多年,但是大多数人依旧没有放弃看电视的习惯,尤其是中老年人,每天看《气候预报》和《要闻联播》已经成了大夏人刻骨子里的习惯了。
后来移动互联网让《气候预报》变成了事实播报,收视率降低了一大截。
但是《要闻联播》的不可替代性,依旧是所有人每天必须打卡的节目,几十年来平均30%的收视率,可不是那些周播娱乐节目能够比拟的。
通常《要闻联播》结束后,会有将近3分钟的广告时间,后面就会播放黄金档的电视节目。
但是今天《要闻联播》的主持人在结束时,却没有感谢大家今天的收看,而是插播了一条特殊播报。
“夏视电视台年度特殊节目《感动大夏》,将在19:40分,于全国各大卫视同步播出,敬请观众朋友期待。”
这是....广告?
《要闻联播》从来不插播任何广告,但是今天,结尾这条明显是广告吧。
即便是夏视自己出品的节目,在《要闻联播》上打广告,似乎也有些不太合适吧。
而且主持人说的是,全国各大卫视同步,也就是说等下不管换什么台,都会看到这个节目?
莫非,这个节目的性质,和《春晚》类似?
数亿观众脑海中同时闪过好奇和怀疑的念头。
10分钟后,《感动大夏》的片头开始播放,1分钟的片头向所有观众展示了什么叫做,史诗感的鸿篇巨制。
在这一分钟的片头中,只有画面,没有任何旁白,却让所有人仿佛看到了大夏的百年兴衰。
氛围瞬间就变得肃穆起来。
画面一闪,人们仿佛回到了一星期之前的春晚节目现场。
熟悉的舞台,熟悉的主持人,除了现场舞美装扮的以黑白偏冷色系之外,几乎让所有人以为自己穿越了。
还真是《春晚》级别的新节目?
带着惊讶和好奇,穿着白牡丹刺绣旗袍的洛莘开口,介绍《感动大夏》。
很快大家就得知,这是一个颁奖节目。
颁奖节目有什么好看的?
还这么大阵仗?
而且夏视颁奖,得什么级别的人物可想而知。
哦,又歌功颂德是吧。
瞬间,很多观众心生嘲笑,准备关闭电视。
在公司拍老板马屁,捧上司臭脚已经够了,不想回到家还继续为奴为婢。
但是还不等吐槽完,洛莘介绍第一位获奖者就让他们停下关闭电源键的动作。
第一位获奖者,竟然是一位将近九十岁的黄包车夫?
黄包车夫?
那不是电视剧里上个世纪才有的东西吗?
现在还有干这种工作的?
连人力三轮车都只有在景点才能看到了吧。
这...夏视动用这么大规格置办的节目,竟然要颁奖给一个蹬三轮的?
你们夏视似乎是在搞一种很新的颁奖典礼。
带着荒谬无语的好奇,所有观众准备看看这是什么活儿。
但是很快,他们看热闹和嘲讽的心态,就崩了。
因为获奖者,真是一个蹬三轮的。
而且还是一个蹬了近60年三轮车的车王。
但他靠着捡破烂,六十年间,资助了三百多名贫困孩子上大学。
他生于大夏之前,是见证过两个朝代的跨时代者。
他生于贫寒,长于微末,他在战乱年代卖苦力维生,受人白眼,让人欺负,终日食不果腹。
大夏建立后,他勤恳劳作,甘于奉献,多次获得劳动模范,靠着蹬三轮成家立业,而且资助了家里的子侄上大学,他从未上过学,也不识字,但是对知识抱有旁人难以理解的虔诚。
他的口头禅就是,知识改变命运,可不能不读书。
所以他将所有的身价全部资助给需要读书的贫困学子。
退休后,没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是资助的孩子学费没有着落,已经过70的他决定重拾旧业,再次蹬起三轮车,这一蹬又是二十年,直到筋疲力尽,在最后一个冬天,已经90岁的他到某中学,递上手里的饭盒,里面装满了散碎硬币和零钱一共500元。
“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我没用啦。”
作为全国最顶尖的青年专业主持人,念不清楚台词是重大节目事故,是要吃处分,甚至影响职业生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