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直播毒鸡汤,差点笑死观众 第312节

我只是单纯的针对你这个人批评教育,你却想要我身败名裂?

不讲武德啊年轻人!

其实罗思尧也知道,王世风是在混淆视听,把学术之争的问题,上升到了社会阶级高度。

换句话说,这是在道德绑架。

偏偏这种道德绑架,让他毫无反击之力,因为王世风站在了一个几乎坚不可摧的位置上。

那就是...大多数人。

谁都知道,文化和思想,是没有办法分出高低的。

但是人类的好恶可以。

少数服从多数,这就是‘雅俗’。

王世风很卑鄙,他直接站在了大多数人的立场,解构了文化的归属与雅俗,让文化变成了一个工具。

而且恐怖的是,这个工具,具有绝对的杀伤力。

这个工具的道理很简单,就是告诉所有人原本没文化,没立场的人一个道理。

你们没文化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有罗思尧这种人,将文化束之高阁,不让你们学习,阻止你们的晋升和上升渠道。

他们将文化分为三六九等,用雅俗定义来PUA你们,让你们新生敬畏。

而且事实确实如此,人类对于知识分子的敬畏,是刻在基因里的。

这是因为在人类文明漫长的几千年中,知识分子都是和统治者画等号的存在。

这其实是一个秘而不宣的秘密,如果没人点破,或许很多人一辈子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对文化心生敬畏。

但是一旦点破了,那就很尴尬了,因为会变成立场问题。

只要罗思尧提出反对意见,那他就是站在了大多数的对立面,那他就是千夫所指,脱离阶级的封建分子。

这一瞬间,罗思尧突然想起了郑秋之前跟他说过的一句话。

王世风这个人,最厉害的是懂人心,他总会在合适的时候,做出让大多数人觉得舒服的决定。

现在他似乎明白了这一点,并且深刻认识到了。

即便不看弹幕,他也能够猜到,此时弹幕一定有非常多的人在骂他,骂他臭老九,脱离群众的伪知识分子,肉食者等等令人胆寒的帽子。

很明显,他被王世风逼到了死路。

这瞬间,感受到现场观众看成‘敌视’的目光,罗思尧有一种心如死灰的错觉。

他承认,自己是有些知识分子的高傲,但是他也绝对是希望华夏宝贵的文化能够传承发扬。

他的出发点,并没有王世风说的这么卑劣啊!

但是他知道,自己现在很难解释的清楚。

心中的委屈和憋闷,让他面如金纸,赤红的双眼直勾勾盯着王世风,却说不出话。

“小子,你说的对,文化确实是衍变的,不是本来如此,也不会只是如此,先贤哲人也不是生而知之,都是经历过学习和磨练,由浅入深来理解这个世界,

但是雅俗却不是一家之言,雅有风雅,高雅,文雅,俗有通俗,恶俗,低俗,

文化是普世的,但也是孤立的,你不能用世俗的那套价值观去定义任何文化,因为文化不可被定义,就像唯物主义所说,粒子不可被观测一样,

你可以说雅是大众喜欢,但是你不能否认,雅也是曲高和寡,你可以说俗是无病呻吟,但是你不能否认,俗也是人性之恶,你说对吗?”

就在罗思尧琢磨着一头撞死在舞台上以示清白的时候,梁非凡苍老却带着笑意的声音,拯救了他。

不得不说,泰斗就是泰斗,一开口就能够准确抚平所有人的戾气,一针见血的揭穿王世风的阴谋。

王世风笑容不减,目光看向笑容和蔼的梁非凡,点头笑道“梁老所言极是,是小子唐突了。”

“你不唐突,你步步为营,走一步看十步,罗思尧在你面前,就像头被胡萝卜钓住的老驴,被你玩弄于股掌,小小年纪,如此心计,看来是吃了不少苦啊,可怜的孩子。”

梁非凡沟壑纵横的脸上带着难掩的怜爱,原本一直眯缝着的双眼也正式展开,露出一双深邃似星河般的眸子,此时他脸上的神情,让人仿佛看到了一尊怜惜世人的佛相。

王世风的笑容僵在脸上,莫名的心口一堵,眼角发酸,喉咙像是被抽干了所有水分,干哑的说不出话。

他,被诛心了。

他预想过无数梁非凡的立场和身份,但是没想到,两人第一次正面交锋,对方会说这样的话。

何意百炼刚,化为绕指柔。

即便是凶狠如同王世风这样的人,也被老头子一句关怀,给破防了。

郑幼韵敏锐的发现了王世风的异常,眸子中闪过一丝异色,随即低垂下眼眉。

“老朽我年近百岁,不敢说博学多识,但是仰仗命硬,活的长久,对于华夏传统还是有一些了解的,而且我的了解和你们这些小家伙不一样,我的了解是来源于我生活的时代与环境,而不是书本

我启蒙那年,大清才刚亡,所以对于你们来说传统是教科书里的典籍,但是对于我来说,那只是我记忆中的过去。”

梁非凡坐在有些过于宽大的椅子上,显得他干枯的身形更加佝偻,但是却难掩身上那种沧桑之气。

他像是一个邻家老爷爷,在给孙子们讲故事。

第292章 这就是真正大师嘛?

或许是出于刻在骨子里的尊老爱幼,亦或者惊叹梁非凡的自述,原本暴躁的弹幕都变得安静下来,静静地聆听这位堪称活着的历史徐徐道来。

不过心中的震撼和割裂感确实让所有人都面露错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古代和现代这两个名词,仿佛天差地别。

但是现在见到了一位活着的‘古人’,人们忽然间恍然大悟。

原来距离教科书中最后一个古代封建王朝,也不过区区百年时间...

这一瞬间,所有人感觉自己似乎距离教科书中的历史,也没有那么遥远。

“今天这个话题很有趣,文化自信,作为一个前朝余孽,我觉得没有人比我对这个话题更有感慨了,

我亲眼看着有人用钢船铁炮轰开了国门,亲眼看着自己从小引以为傲的大国气魄在火药下荡然无存,亲眼看着从小被植入的礼仪道德在暴力下痛苦哀嚎,

那个时候,已经不是自卑还是自信的事情了,那可以说是在毁灭的边缘,我们一家子都是读书人,我记得那时候我问我哥哥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读书到底有什么用?”

梁非凡的声音无悲无喜,甚至没有太多情绪,只是听着让人舒服的同时,又极度揪心。

没有气氛的渲染,也没有BGM的烘托,这个老头就是絮絮叨叨的念叨着,却将所有人的情绪控制了。

一抹莫名的愤怒和迷茫情绪,在所有观众间传播着。

“我哥没有告诉我答案,只是跟我说,读书不是为了有用,而是为了明理,人可以不吃肉,但是不能不明理,否则就和禽兽无异,如同外面那样强盗,他们就是不明理的禽兽。

但是我对这个答案不满意,于是我开始抗拒读书,抗拒那些被传为经典,却晦涩难明其意的破书,我想学武术,想保家卫国。”

梁非凡说到这里发出一声轻笑,如同孩子般的笑声“我也如愿以偿的缠着家里人给我找了个拳脚师傅,即便武术很苦,但是我觉得要比看书轻松多了。”

或许代沟是不可磨灭的,但是少年时对读书的抗拒,似乎亘古不变。

许多年轻的观众都下意识的会心一笑。

原来这样的老先生,小时候也不爱读书啊。

“但是有一天,我在大街上看见了一个人,那是一个留着长辫子的年轻人,也就小王这么大年纪。”

梁非凡指了指王世风继续说道“那个年轻人不知道犯了什么罪,要被砍头了。”

话音刚落,演播厅突然响起了观众的笑声。

这老头也太损了,肯定是故意的!

虽然心疼王老师被涮,但是真的很好笑。

可恶啊,这一笑,二十年功德就没有了。

而王世风本人却没有太大的反应,甚至也勾起了嘴角。

“砍头或许对你们来说挺陌生的,不过在我年轻的时候,还是很常见的,我从有记忆以来,经常能够在菜市场看到有人被砍头,

有时候是一个,有时候是一群,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久而久之就习以为常了,就和看杀猪杀鸡一样,没什么感觉。

至于为什么那时候的人喜欢围观,一是因为当时没什么消遣,看人看头也算个娱乐节目,另外则是,当时流传被砍头的人,都是十恶不赦之人,

他们的血有驱邪转运的能力,所以很多人喜欢用他们的头血,沾着馒头给家里病重或者孩子。”

梁非凡继续说着,但是这次却没人笑了。

因为所有人都在头皮发麻。

鲨人比杀鸡?

而且还当娱乐节目看?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道啊?

“估计你们都没看过砍头,我给你们简单的描述一下。”梁非凡看了下现场观众的反应,贴心的说道。

!!!

您老这个问题是不是问的有点阴间了?

现代社会怎么可能有人看过砍头!

而且我们也并不想了解的太清楚!

但是梁非凡依旧自顾自说道“人要被砍头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人最真实的反应了,更不会如同电视剧里演的那样夸张和从容,

在死亡的威胁下,这个时候人就会把属于正常人的一面放弃,变得格外真实,

大多数人都是哭喊哀求,屎尿其流,有些则是疯疯癫癫,口吐恶言,有些则是如同木头,没有了灵魂,总之,没有一个人在那种情况下,会表现的像是个‘人’,在那一刻,人与牲畜真的无异,十分丑陋。

但是那天那个年轻人不一样,他是我见过,第一个在刑场上有人样子的,他好像不怕死,但是又好像怕死,他在临死前一直和围观群众说话,

年头太久,说的什么我早已忘记了,只记得当时我们这群围观群众,对他说的话并不感兴趣,只是好奇他会不会尿裤子,但是很可惜,最后那个年轻人到死,也没有露出任何丑态,

我记得很清楚,他只是在行刑之前,面对我们这群围观群众遗憾的念了一首诗,也是因为这个人,这首诗,让我忽然明白了,读书,到底有什么用,这首诗是这样的,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梁非凡吟诵完,全场一片哗然。

即便不能完全听懂这首诗的内容,但是最后两句的气魄和传递出来的豪情,却能打动所有人。

再结合这个故事背景,许多观众莫名的热血上涌,眼眶发红。

这一定是个有理想,有抱负,却生不逢时的年轻人。

王世风却瞳孔猛缩,心中更是掀起惊涛骇浪。

这首诗,不应该不出在这个世界吧!

他检索过近代两百年的历史,关于皿国先贤的部分几乎是空白,而这首诗,正是拉开序幕的火炬,如果曾经出现过,不可能没被记录。

但是梁非凡却念出了这首诗,那可能只有两个可能性。

王世风表情淡然从容,手心却已经开始出汗了。

“看大家的反应,我能感受到,你们和我当时一样,都被这个人和这首诗震撼了,不过只能感受到诗中气魄,却不解其意,于是我就去问我哥哥,这首诗是什么意思,

这首诗里面有两个典故,都出自《后汉书》,一个叫望门投止,是说一个叫做张俭的东汉名臣,因为得罪当朝权贵,被恶意陷害,成为朝廷命犯,只能逃亡,在逃亡途中投宿民宅,

民众听说过张俭的名字,知道他的品性和为人,这些最底层的民众们顶着被朝廷问罪的风险,即使会家破人亡,还愿收容他,

首节 上一节 312/6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