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股东 第323节

而到了今年,在校学生的数量还进一步增加,甚至于山西学院的各个一级学院也都准备拆分,大规模增加招生。

同时他们还尽可能的给予技术人员足够的待遇,给予崇高的礼遇,还不断的邀请国外的专家,只要对他们有用,就算是日本人他们也用……

为了尽快实现这一切,他们一定想法设法开源弄钱,一边还在想法设法节省各种资源,他们对自己十分苛待,从上到下,环太党上下都过得紧巴巴的。

为了让干部听话,他们用各种政治教育和严厉的纪律约束上下;为了让统治区老百姓听话,他们用土改收买,用全民皆兵的办法,极力加强控制,并打着抗日的旗号凝聚人心……

冯庸觉得自己够疯狂了,但没想到谷百生比他还疯狂,冯庸只是一个人疯狂,可是谷百生却驾驭着整个环太党和他一起疯狂,现在是几个省疯狂,未来很可能是整个中国四万万人民跟着一起疯狂。

现在是几千万上亿,可以肯定等到未来中国统一了,环太党的投入肯定动辄几亿甚至十亿以上;如此疯狂的投入之后,中国的工业发展该有多么迅速,冯庸根本不敢想。

但有一点冯庸可以肯定,谷雨这样的做法绝对可以改天换地,让中国有一个根本的变化,只要环太党现有的工业建设一成,即便只完成一部分,以四路军的战斗力,中国国内没有任何人能够与他们抗衡,常凯申也肯定不行。

不管常凯申从国外怎么买,也不如谷百生自己制造来得快,环太党创办的各种工业,规模实在太大了,常凯申就算顶得住一时,也吃不消长期消耗。

甚至于日本人,冯庸也不是很看好,谷百生的雄心壮志有不少人耻笑,但冯庸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反而认为很有可能实现。

日本确实很强大,但谷雨的说法,仔细想想也对,日本又不是只有中国一个对手,他能够用在中国身上的资源能有一半就不错了。

谷雨曾经举衡量国力的钢铁产量为例,日本也不过一年五六百万吨而已,其中的大半还要发展海军,能够用在陆军的根本没有多少,也就二三百万吨,这个数据并不高。

等到三年之后,环太党就有上百万钢铁产量,如果环太党到再拿下了汉阳铁厂,到那个时候,差距虽然有,但绝对是触手可及。

更不要说环太党还在不断骚扰日本人,不让他们安心发展,此消彼长,日本人迟早会被赶上,而一旦赶上了,有了几百万装备不差的四路军,还能说谷雨在吹牛吗……

谷雨的说法也许有失偏颇,毕竟钢铁产量不是唯一的,但冯庸明白,中日之间的区别本质上就两样,一是工业差距,二是日军疯狂的战斗力。

第二条已经被环太党四路军基本抹平,现在看起来,四路军和日军的差距并不大,要不然四路军也不会频繁获得胜利;

所以一旦工业差距再拉近,以中国庞大的人口和资源,日本人必然会被耗死,失去东三省和朝鲜几乎是必然的,顶多能保住大员和琉球,甚至于大员也很危险,毕竟离大陆太近了……

在这个沧海桑田,一日数变的年代,冯庸知道张学良和他一样,都只是被时代裹挟着的人,他们两人虽然有着拳拳爱国之行,但只能随波逐流,对国家不可能有什么大的变化,甚至于一个不小心,还会成为民族的罪人。

可是谷百生不一样,他真得有能力改变中国,九一八到现在,三年还没有,环太党已经有席卷全国之势;考虑到谷百生现在只有二十六岁,等他到三十六岁,四十六岁,中国该有多大的变化呀!

如果说1933年初,冯庸决定追随环太党,更多的是赌博,更多的是对现状的不满;那么到了今天,冯庸已经变成了谷雨彻彻底底的信徒,他并并不信奉环太党那一套,但他却如同无数环太党干部一样,看到了彻底改变中国的希望。

今天见张学良如此颓废,想了想,冯庸就开始了劝说,让他找一条明路,什么是明路,不管是冯庸,还是张学良都很清楚,因为两人之间一直都有联系,冯庸的所见所闻也会写信给张学良,两人心意相通,自然清楚未来中国形势可能的演变。

张学良微微摇头,指着坐在身边的夫人,又指着坐在一旁的秘书赵四,“五弟,我不是一个人,我得为她们考虑呀,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能……”

冯庸听到这里,十分生气,“六哥,你呀你,都什么时候了,还如此儿女情长,家事如何比得了国事!”

张学良相当尴尬,不过于凤至这个时候说话了,帮着张学良打了圆场,“五弟,世上的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你六哥不是一个人,他也要为其他人考虑!”

虽然于凤至与张学良是包办婚姻,但这位传统女子不论诗书礼仪,还是容貌品行,情意度量,都是一等一的人物,是东北军上下非常尊重和认可的主母。

于凤至这么一说,冯庸就没有继续下去了,大家都是明白人,张学良举夫人情人为例,更多的是不愿意提及其他人,有这么多人拉着,张学良也没办法自主。

事实上,此次出国,张学良相当绝望,他非常清楚自己此行,更类似于发配,临行感慨此去不知何日归,于凤至则写词安慰他青史无虚谎,黑白分明,笑对世人谤。

也就是说,张学良应该知我、罪我,唯有春秋,或者是笑骂由人,好官我自为之,也只能如此了,又能做些什么呢?

此时的张学良相当迷茫,但不得不说,张学良已经改变了很多,他戒掉了抽大烟的恶习,即便吃了无数苦,但还是做到了,在这个过程中,意志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强。

同时张学良也在探索未来,当时世界上,环太党推行的共产主义是一条路,还是一条路就是墨索里尼搞出来的法西斯,常凯申对这条道路兴趣很大。

张学良也想看一看,但这一次意大利之行与墨索里尼的接触,让他对法西斯的本质有了一定的了解,确实法西斯会带来表面上的权威,但其本质是凶残、暴力和野蛮,作为一个来自于落后国家的领导人,张学良发自内心的讨厌法西斯。

他之所以想前往苏俄看一看,就是想知道共产主义国家到底是什么样的,毕竟他不是一个人,他也要为无数人考虑。

对环太党推行的那一套政治路线,张学良的阶级本质决定了他并不是很喜欢,可是他又找不到一条更好的路,所以他一直都非常迷茫,幸亏他的身边既有美丽的解语花,又有端庄的夫人……

气氛又一次悲凉下来,这个时候张学良慢慢缓过来,笑着问了起来,“五弟,你们此次前来罗马,是为了购买意大利的飞机吗?”

“是呀,有这个想法,不过意大利和国民党接触比较多,我们能不能成,也不清楚,但试一试还是可以的!”

张学良笑着说道,“意大利人还是比较好打交道的,只要我们能够愿意花钱!”

“我们有些钱,但也不是那么多,而且总部的意思是一定要技术转让,不仅需要在中国修理,还要在中国生产。”

“自己生产,恐怕有些困难呀!”

冯庸点点头,“确实难度不小,不过总要试一试的!”

事实上,对这一次意大利之行,谷雨并不抱太大的希望,墨索里尼是什么?极右的法西斯,他怎么可能给环太党转让太多的好东西;就算给,谷雨也要打一个问号,墨索里尼是不是想黑自己?而且意大利人办事靠谱吗?

但这一行还是要走的,一是增长见识,二是与各国有些接触,连极右的意大利都能接触,自然各路势力都能接触,以交朋友为第一目的。

某种意义上,冯庸带领的就是环太党第一个外交代表团,这也是一个睁眼看世界的过程,这一行之后类似的代表团,未来还会很多。

谷雨准备在未来把党内高层派出去走一走,让他们亲眼看一看世界先进军事和科技到底是什么样子,这对于环太党的未来具有战略意义。

正如谷雨猜测的一般,墨索里尼对张学良可以青眼有加,对小粉丝常凯申可以笑脸相迎,但对于中国环太党,墨索里尼很是不屑一顾。

这些天老墨的心思都在利比亚油田上,虽然他的顾问对那个什么狗屁地质学家不屑一顾,但老墨总觉得英国报纸不会没事登这些东西,找一找总是好的。

此时他的小老弟,德国的希特勒(这段时间,希特勒的江湖地位确实不如墨索里尼,后来老希吞并奥地利,老墨还很不满意,吓唬了他一顿……)也给墨索里尼致电,告诉他德国人也想去利比亚探一探油田,毕竟大家都没油,所以老墨自然更加上心了,压根没有心思去见环太党一行人。

代表团即便在张学良的帮助下,见到了墨索里尼的女婿,外交部长齐亚诺,但意大利之行,并没有取得什么大的收获,当然了,也不能说全无收获,他们在齐亚诺的安排了见识了意大利骄傲航空工业和造船厂,大涨了见识。

不过代表团还是没有购买什么意大利的飞机,等到快要离开时,齐亚诺发现中国环太党只看不买,有些着急了,对着张学良抱怨,我可是看在你的面子上,让环太党人看来看去,他们怎么什么也不买呀!

张学良这才慢条斯理的帮着冯庸提出了条件,“听说意大利有不少报废的一战炮管,能不能卖给他们?环太党可以用农产品或者有色金属矿粉作为交换!”

齐亚诺瞠目结舌,“他们就要这个?”

“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火炮工厂,但只有组装能力,并没有炮钢生产能力,准备用这些废炮管生产步兵炮,迫击炮……”

齐亚诺着急的说道,“他们没有大炮,我们可以卖给他们呀,我们有很多很多75小姐!当然了,张,你也可以购买一些!价格很优惠!”

此时意大利人已经研发出M34 75mm山炮,自然准备淘汰法国人半卖半送提供的75小姐,为了淘汰这批炮,未来甚至还给日本人赠送了一批,被日本人用在了中国战场,这就是李云龙的意大利炮的来历。

由此可见,意大利人对这批法国炮有多么的不以为然,所以听说环太党竟然没什么大炮,齐亚诺自然觉得有生意可以做,甚至还打上了张学良的主意。

张学良知道常凯申不会批准他进口火炮,但是常凯申管不上环太党,如果意大利人的价格真得比较便宜,张学良也觉得环太党可以购买一批,他笑着答应帮着游说一把。

首节 上一节 323/4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