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打破旧制度的同时,新的社会制度也要尽可能建立起来,并迅速完善,所以从建立的一开始就必须把基本规则制定好。
当然了,正常的社会捐赠国家是允许的,也是鼓励的,比如捐赠办学,修桥铺路,但这属于个人自愿行为,不会强求。
国有的捐赠部门自然也有,而且谷雨非常重视这一块,这几年四路军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路爱国人士的捐赠,到了现在,各种捐赠同样不少。
一些私营企业家捐赠一架飞机,给大学投资一栋楼,设有一个奖学金,甚至想办学,但受制于制度,只能和环太党联合办一家学校,国家自然也都是支持的,但是收了钱之后,需要给人家一个交代,不能收到钱就完事了。
买到了飞机,盖好了教学楼,修好了桥,铺好了路,该给人家的冠名要给,该给人家的名誉也要给,要让人家钱捐得开心,谁的钱都不是天下掉下来的,得有说法。
马上抗日战争了,未来的华侨捐赠是一笔巨大的收入,对于环太党的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谷雨建立好制度,自然也有更好更多的吸纳这笔钱的意图。
你拿了华侨的钱,总要给人家报报账,这样人家才会信你,就算是孙先生当年,那也要吹牛许诺的,虽然没有兑现承诺,但南京政府总是知道自己欠了这笔账的。
另外还有一个目的,他想乘机探索党外监督制度,对于各路捐赠,谷雨的方案就是让新成立的抗日联合政府主席孙夫人监管这些资金。
孙夫人可以组织民主人士,那些有过捐赠记录的爱国人士,成立一个专门的审核团,对各项捐赠资金的来源,使用情况进行核查,陈嘉庚先生、司徒美堂先生这些有很大影响力的华侨华人可以派人过来监管资金,让他们放心,环太党并没有乱用他们捐赠的钱。
不仅仅现在如此,未来也是如此,要给那些爱国民主人士一定的机会,让他们发挥所长,确实一些民主人士肚子里花花肠子不少,但还有一大批爱国人士,不能因为一些人,就把所有人打落尘埃,那样只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谷雨这样做,也是对党内现状的一些担忧,即便现在条件十分不好,但党内干部也不是一清如水。别以为现在条件艰苦,大家都一清如水,没那么回事,再多的学习教育,往往也抵抗不住人性的贪婪。
打土改中征收上来的各种浮财主意的人有之,利用职权收取私营资本的贿赂有之,甚至于更恶劣的,一些公安局同志调研煤企矿难时,收取煤老板的贿赂,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且这样的事情,不是一起,而是多起。
监察局和监察委员会成立以来,抓到的腐败分子并不少,但光光靠党内监督行不行,肯定不行,所以能多一些监督也是好的。
李润石同志当年的想法很有道理,但他算错了人心,也算错了时机,现在环太党并没有一家独大,民主人士也还有选择,更重要的是,外面有一个巨大的敌人,现在试点建立一些党外监督制度,要容易得多,而且也更容易心往一处使,实现制度的初衷。
等到时间长了,相应的制度建立起来,大家都从中看到好处了,这一套制度自然也会继续下去,未来环太党和各路民主人士的关系也会更和谐一些。
当然这只是谷雨的美好愿望,会不会收获一大堆跳蚤,他心里也没底,但有些事情总需要尝试的,就从捐赠资金的使用开始吧!
谷雨这些设想,在抗日联合政府筹备会议期间,就跟很多民主人士说清楚了,尤其是华侨华人代表,正在南洋忙碌于事业的陈嘉庚先生非常满意。
他给谷雨发了一封电报夸奖了一番,表示山西工厂存在环太党银行上的银元,他已经安排好了,很快会兑换成胜利币,请谷雨放心,海外华侨只会更加遵纪守法。
同时还告诉他,他已经联合了多位亲朋好友,准备在山西搞一家自行车厂,这是他关注已久的事情。
谷雨立刻去电表示支持,同时告诉老爷子,只要他的车厂能够建立起来,不用担心市场,政府愿意采购大批,配发给公务人员,保证有利可图,当然了,你老可要给我一个折扣价呀!
今年陈嘉庚先生的生意越发不好,橡胶价格的暴跌给他的种植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破产只是一线之间,不过东方不亮西方亮,办法总是有的。
陈嘉庚先生发现环太党根据地对轮胎等橡胶制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他自然会想法设法增加橡胶轮胎的产量,打算在环太党根据地生产自行车,这是产业链的自然延伸,一点都不奇怪。
在这个号称民国黄金十年的时代,中国连自行车都没办法自主生产,国内的自行车车厂有大量原配件需要进口,这里面技术原因是最微不足道的。
主要原因还是关税,日本人离着太近了,大量自行车涌入国内,而国统区那狗屁的关税也根本没办法保护,没几个国内工厂能拼得过日本人,毕竟此时的自行车一点都不便宜。
而环太党的钢铁产量到了1935年以后,会迅速上升,可以给民间提供越来越多的钢铁,小五金产量自然也会上升,陈嘉庚老爷子又有了橡胶,原料不缺,生产自行车自然有利可图。
环太党根据地的人口就将破亿,各行各业对自行车的需求量非常大,而环太党又非常鼓励自行车的生产,虽然没有把自行车的生产纳入到计划当中,但未来规划中也有这一块内容,汽车搞不定,搞搞自行车还是可以的。
陈嘉庚先生愿意投产自行车,谷雨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未来的自行车大国可以容得下无数自行车品牌,而有了私营企业的竞争,国产自行车也不至于永远都是永久。
除了扩大环太党根据地内的生意以外,陈嘉庚先生与苏俄的各项生意大了不少,除了橡胶生意以外,又增加了大量热带产品的生意。
处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的苏俄,虽然不断压制国内消费,但同样需要进口一些必要的热带农业产品比如咖啡,又比如中国的茶叶,这是俄罗斯人民的生活必需品。
陈嘉庚先生可以从印尼搞到价格低廉,同时质量较高的咖啡豆满足苏俄的需求,而与此同时,陈嘉庚先生也可以从苏俄交换到一些苏俄的皮毛、鱼子酱等产品,还有苏俄质量一般的工业制品,这里面的利润相当大。
比如生产自行车的相关设备,苏俄就可以提供,陈嘉庚先生让人从苏俄拉到环太党根据地,又可以让苏俄派来的技术人员作指导,很快就可以生产。
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利润,再加上一些环太党的代理生意,陈嘉庚先生的日子虽然难过,但还没有沦落到破产,这也是谷雨的本意,他希望爱国商人越做越大,而不是为了国家倾家荡产,只有双赢,才是最好的,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信念。
与陈嘉庚先生是这样的交往,与苏俄同志,谷雨也是同样的做法。不仅仅陈嘉庚先生与苏俄的交易增多,随着环太党根据地越来越大,尤其是攻入四川后,老毛子比较在意的丝绸、桐油、茶叶,油料,猪鬃,环太党都可以大量提供。
而这些资源都将作为苏俄贷款的抵押物,这对于环太党的工业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降低苏俄工业化工程中的痛苦。
但是整个贸易往来的过程,谷雨非常坚持双方的互惠互利,我们要双赢,而不能你们把工业品定得高高的,我们把农产品定得低低的,没那么回事,你们不能把国内对付农民和对付蒙古牧民那一套用在我们头上。
谷雨给王剑秋、李润民说得很清楚,亲兄弟还要明算账,革命同志之间更要算清楚,不要发现问题不说话,一定要锱铢必较。
老毛子运过来的东西不合格,该退货就坚决退货,你知道他的产品有问题,你不说,他下一次可能变本加厉,你气得要死,对方反而理所应当,这样关系反而越搞越糟。
秉承着谷雨这个指示,环太党商业部与苏俄内外贸人民委员部围绕着苏俄提供的各类工业制品的争论吵了不知道多少次。
老毛子提供的M1902/30火炮本来说好装备324门,到最后硬是退了70多门,你把沙皇时期装备的旧炮当新炮提供是什么意思?退,坚决退,不能坏了规矩。
是,我们借了你们的钱,但是这笔钱我们都是有抵押的,又不是不还,你绝不能滥竽充数,而在那一次火炮事件之后,接下来的交易过程中,老毛子就老实很多了。
较量一番之后,这段时间运过来的大批生产设备,太过陈旧的就没拉过来,就算有一些被发现之后,也爽快的答应折价了……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人都如同陈嘉庚先生那么好说话,也有一些人骄傲的很,他们认为环太党让得不够多,军事上面他们插不上手,但在经济上,他们并不认为环太党有多强的能力,甚至是鄙视的态度。
对环太党正在进行的各项工业建设指手画脚,甚至有人公开认为,国家搞好农业就够了,工业交给民族资本来做,谷雨也只是笑笑,不跟这些人一般见识,想插手环太党的建设,你们想得未免太多了一些,你们有几个人懂得……
对于这一次根据地的金银强制收购,就有一些人不是很满意,认为不够皿煮籽油,老百姓藏点金银为什么要管那么多,我们要藏富于民。
但当环太党把欧美对金银兑换限制的相关政策拿出来之后,他们也就哑口无言了,他们总不能指责他们的理想国做得不对吧。
当然了,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规矩,比如冯钦哉,在丢失了兵权之后,郁郁不乐的来到了太原,没想到过不了两个月,环太党又盯上了他的钱袋子。
没兵还可以当一当土财主,但是没有钱,日子都没办法过下去,环太党的胜利币,就算再好,那也没有他苦心积累的金银好呀!
但问题在于,冯钦哉有钱是出了名的,在陕西,冯钦哉甚至还办了多家工厂作坊,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想不兑换都做不到。
杨虎城十分担心冯钦哉走错路,不得不前往他的家中看望,并劝说他赶紧兑换,别过了期限,甚至还把他对家产的处理告诉了冯钦哉。
相比于冯钦哉,杨虎城并没有多少钱,当然了他陕西省主席的合法收入就很高了,不多只是相对而言,他怎么也有十几万家当。
杨虎城是明白人,自然清楚环太党出台这部法律,不仅仅是收取民间金银那么简单,也有加强根据地控制的因素,很简单的道理,环太党胜利币并不是所有地方都能用,你兑换了,自然而然就成为了环太党的支持者!
既然陕军打不过环太党,被迫投奔了人家,看看人家收拾陕军的手段,想脱离肯定不可能,所以他早早的主动将家里的十几万大洋兑换成胜利币。
然后按照老朋友王剑秋同志的指点,一部分捐赠,在老家建立一所小学,杨虎城重视教育是出了名的,他没有用自己的名字,而是用夫人的名字作为小学的名字,这样也是为了避嫌;
还有一部分,用于购买建设公债,搞建设符合所有人的意愿,铁路公路多修一些,大家都有好处;另外还有一部分,用于购买根据地这两年发行的一些国企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