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股东 第247节

听着年已古稀的乔老爷子诉说自己的心声,并提出中肯的建议,此次回乡,提取火柴厂盈利的渠本翘的次子深施一礼,“乔叔,请您畅所欲言,晚辈必洗耳恭听!”

“天津为北方重镇,渠家又名声在外,不论日寇,还是西北军,亦或国民党都十分在意,不管你们兄弟三人如何低调,迟早会引人觊觎!即便你等住在租界,也难保平安!

老夫以为,你等兄弟应以一支前往上海,与国民政府多有接触,最好可以出仕国民政府,取得一官半职,如此可保无虞;一支留在天津,如现在这般隐居生活;

另一支则投资环太党,子孙入读抗战学院,为国分忧,再拿出部分家业办厂,取得环太党之好感!这样一来,不管未来谁赢谁输,渠家都有立身之地,嗷,还有一点,老夫以为,渠家大院还是拿出来办学比较好!”

渠晋鹤想了想,有些皱眉说,“捐出渠家大院办学自然是好事,但住在里面的堂兄弟诸人,现如今的处境都相当糟糕,对环太党仇恨无比,晚辈有些担心兄弟不和……”

乔殿森摇摇头,“贤侄,渠家几世基业远比子孙的福祉要重要得多!你把事情做漂亮一些,他们的日子也好过一些!天下大势不敢讲,但山西大势如此,我们也只能顺应时势!”

渠本翘死得比较早,他死得时候,其父还在世,看到做到内阁学士的儿子早死,心里难过无比,很快也随之而去,百年之前,老爷子把家业分配了一番。

渠本翘的三个儿子继承了百万元宝,还有山西保晋公司等等工商业的股份,他们是渠家正室所出,又和翁同龢后人结亲,地位比较高,自然拿了大头。

因为兄弟三人住在天津,走得也是留学海外这条路,根本不准备回乡收租子,给他们土地也没什么用,所以给的是容易变现的财产,而渠家其余人除了部分元宝以外,继承渠家土地为主。

环太党过来之后,进行土改,渠本翘的三个儿子除了主动捐赠了一些钱以外,没有太大的损失,甚至伴随着山西工商业的发展,他们的收入反而增加了;

但是渠家其余人可就倒了大霉,有的跟着阎锡山跑了,没跑的,则因为大地主的身份,成为了环太党重点打击的对象,其中不少有血债的,吸大烟的,甚至有些作风不好的,都没有好下场,或枪毙,或者劳改;

家里的浮财被抄没一空,土地分给贫苦农民,其中一些在城里有铺子的,还能靠铺子维持生计;没有铺子的,要想不被饿死,只能老老实实学习种地,这些人都是大老爷,哪里学得来种地,自然遭了大罪。

甚至于他们居住的渠家大院也差点被查封,变成学校,不过因为渠本翘的后人的关系,山西省委考虑了一番,就没有动这个大院,当然这也跟争取保晋公司那些爱国股东有关。

都是亲戚,渠本翘的后人听说之后,自然被吓得不轻,要不是看到了《红星照耀中国》,他们根本不敢回到山西,但没想到乔殿森竟然给了他们这个建议!

但思前想后,渠晋鹤也知道乔殿森的建议是对的,现在中国的形势变化太大了,环太党全取中国也许要打一个问号,但是囊括华北的可能性很大,作为留洋回来的学者,他也有自己的社交圈,自然清楚天津各界的担心。

更不要说日本人还惦记着天津,渠晋鹤只要一想起上半年日本人在塘沽登陆,就觉得头皮发麻,他们好歹是书香门第出身,怎么也不能去当汉奸亡国奴吧!狡兔三窟,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主意……

想到这里,渠晋鹤深施一礼,“晚辈明白,回去一定会和两位兄弟商议,尽快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

乔殿森点点头,“贤侄,老夫现在多少有些老脸,还能起到一些作用,要快!”

“晚辈明白!”

随着环太党在战场上的不断胜利,随着这一次阅兵相关拷贝不断流出,甚至于在平津地区的电影院公开上映,凡是看到雄壮的四路军身影,凡是看到那两百多门大炮的人,都意识到天要变了!

不仅仅感觉到天要变了,甚至于他们也亲身感受到了,随着河北大部被环太党拿下,河北地区的农运进入到巅峰,遭受无比苦难的河北人民对地主阶级的总清算愈演愈烈。

虽然待在平津城内,但城外千万农民响彻天际的呐喊,无数地主惊慌失措,流离失所,到处呼天喊地的样子,早就让平津各界夙夜难眠,无论如何得想想出路了!

也就是一年多,怎么也不超过两年,就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平津各界自然非常不适应,但再不适应,也得想一想怎么办了!

依靠南京国民政府吗?根本不可能,南京国民政府根本不管他们的死活,去年上半年冀东那一幕,让无数人寒了心,连打都不敢,还指望他们保住平津各界的身家性命?国民党压根不在意平津各界的死活,再说了,他们现在也根本没有能力管了;

依靠西北军晋绥军吗?更不可能,这两路人马都对环太党四路军畏惧无比,甚至还和他们勾勾搭搭,他们不这么做也不行,要不然环太党攻过来,他们又往哪里跑?

依靠日本人?先不说背个汉奸的名义对不起祖宗,关键是当了汉奸,也没办法保住家业呀,日本人不把大家伙当人不说,环太党也不会给汉奸活路呀!

既然谁都依靠不了,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办?知识分子,大学教授们也许无所谓,腿一拔,离开平津就是了,甚至于那些失意军阀、政客也无所谓,顶破天就是带着家底跑路,虽然也有不少损失,但不至于太过伤筋动骨。

但天津的有产阶级,尤其是民族工商业资本家而言,他们的家业在天津,他们的工厂并不那么好搬,而且现在他们已经被环太党盯上了!

得益于北洋几十年的经营,又得益于大批民国失意军阀、政客退居天津,带来的大量资金,天津的工商业非常发达,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城市,也是全国继上海之后,第二大工商业城市。

据当时的不完全统计,仅1912至1928年,天津民营资本厂家就有2471家,总资本额约八千多万元,涉及66个行业。

其中,纺织1407家,总资本额为2687万元,占当时天津民族工业资本额的30%,无论是厂家数,还是资本额均居首位;化工企业有280余家,资本总额1100余万元;食品工业130余家,资本总额855万元。

而在1934年初,天津工商业的总资本已经超过了一亿元,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据,其中甚至还有永利碱厂这样具有相当技术含量的企业。

此时还没有经受银元危机,日本的威胁还没有完全显露,一切都相当美好,天津工商业也正处在鼎盛时期,就如同此时的上海工商业一样,甚至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风景一片独好。

但这种美好的局面,却又一次受到了政治的冲击,伴随着环太党关于和谈的六大条件,伴随着环太党阅兵纪录片的播放,环太党在平津地区开始公开活动,并向天津大小企业派出代表,邀请天津的企业家们前往环太党北方根据地参观。

理由也是现成的,过去我们被常凯申污蔑为匪徒,大家对我们有些误解不奇怪;但现在常凯申都主动求和了,我们已经是得到各路人马认可的强大势力,自然有资格要求各路朋友前往环太党根据地参观,这样也可以消弭误会,增加共识。

环太党的代表,先是阐释了环太党的保护和鼓励工商发展的政策,希望他们和陈嘉庚先生这样的顶尖华侨一起,投资山西,环太党正在在大同、太原、洛阳、运城筹划建设四个工业园区,希望天津的工商业企业前往办厂。

当然了,你们不愿意投资也可以,但请你们自己或者派人过来看一看,我们确实保护和鼓励工商,而且我们的根据地内更安全,没有苛捐杂税等等干扰,而且还会给你们提供关税保护,让他们不至于受到外国商品的侵扰!

请你们一定要记住嗷,我们北方根据地有五千万人口,而且还在不断扩大,这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办一个分厂,满足北方根据地的需要,绝对可以赚到很多!

同时环太党的代表希望这些天津的资本家们认真考虑日本侵略的可能性,就算他们不愿意投资环太党根据地,但也一定要注意战争风险。

环太党甚至直言不讳的告诉天津的化工企业、机械企业等有可能被日本军队利用的工业企业,你们必须做好搬迁的准备。

一旦日本人入寇,天津作为港口城市,面对日本人强大的海军,肯定守不住,环太党绝对不希望日本人有机会利用这些企业制造杀害中国人民的武器,请你们一定不要自误。

环太党如此公开的登门拜访,如此公开的制造恐慌气氛,掌握平津的晋绥军和西北军竟然无动于衷,河北省主席商震私下里甚至认可环太党的做法,这让天津的民族资本家们更加惊慌,日本人真要打来了?

想来想去,天津的有产阶级,痛苦的发现,他们必须准备与环太党合作了,最起码他们得罪不起,绝不能不留后路;而且环太党所说的根据地现状,对工商的鼓励政策,也有相应的流言,要真的是这样一块杜绝洋货干扰的地方,投资也未必没有可能。

当然了,也要避免被关门打狗的命令,天津的民族资本家们相当头疼,乱世实在太难了!但没有一个人公开拒绝环太党的友好建议,而有些人甚至早就有这样的心思,比如范旭东先生,这位著名的民族企业家与环太党的接触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1932年环太党通过冯庸购买的第一套合成氨实验设备从美国运了过来,虽然有美国技师的指导,但环太党吃透非常困难,故而想法设法联系上了范旭东先生,得到了这位爱国商人的支持,永利派出了一批化学人才来到了四路军中,帮助建设。

而到1933年,听说环太党连续购买了两套小型合成氨设备后,范旭生先生相当震惊,皱着眉头思考了很久,让自己最在意的部下侯德榜先生秘密去了一趟环太党根据地,实地查看了一番。

范旭东先生震惊自然不奇怪,环太党搞那么多炸药干什么?打内战?还是对日战争?侯德榜先生回来汇报,环太党判断,中日之间的全面战争不可避免,所以环太党必须大规模提高炸药产量。

至于打内战,环太党很鄙视常凯申军队的战斗力,打他们凭借阎锡山的兵工厂加上缴获就够了,不需要搞这么多高难度的合成氨。

本来范旭东先生还不相信,不过去年秋冬之际发生的种种,他终于相信了环太党疯狂的战争准备,是为了打日本人,国民党军队实在太废物了……

当然了,范旭东先生也有高兴的事情,因为环太党认为中国人多地少,要想解决温饱问题,必须大规模提升化肥产量,而合成氨工艺的水准代表着氮肥产量,所以必须想法设法吃透合成氨,这也为是为了国家的未来考虑。

相比于国民政府的漫不经心,范旭东先生怎么也想不到,环太党人反而是他的知音,所以他开始不断向环太党根据地派出技术人员帮助环太党建设合成氨-硝铵联合工厂,同时不断打探环太党根据地的种种。

从1932年与环太党接触,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听到看到了太多太多的东西,范旭东先生心中的天平不断向环太党偏移,但他的身份摆在那里,范旭东先生自然不适合与环太党直接接触。

但这一次不一样,两党之间已经在试探和谈,而一旦开始了谈判,国内离和解也就不远了,所以范旭东先生此时已经产生了前往环太党根据地一行的想法。

但还没等他表露心意,环太党的代表就过来了,他们希望永利在运城,利用运城盐矿建设一家综合性的盐化工企业,环太党愿意在各方面予以优惠,保证永利有足够的收益,绝不会让永利吃亏。

首节 上一节 247/45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