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胜利实在太快了,马上太原就要被拿下来,怎么治理山西,很讲究的,必须有一套很有说服力的东西,要不然一个不小心,我们就会变成李自成。
四中全会那一套东西,树敌太多,没办法用呀!”
“这个我知道,我的意思,万一国际同志不认可,或者派什么人过来……”
廖德华同志很严肃的说道,“谷雨同志,我反对上报就是这个原因!”
“老廖,要相信我们的同志!
他们更清楚谁能带领他们取得胜利!”
谷雨呵呵笑了起来,“也要相信苏俄的领导同志,他们心里明白的很,也知道谁的理论更容易获得胜利!
你要知道,我们对苏俄的国际安全有着重大作用!
钢铁同志连吴佩孚、冯玉祥都能接受,都能拉拢,更不要说你我这些环太党同志了!
至于国际一些同志……”
谷雨冷冰冰的说道,“不管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事实上都没有决定权!
真正的决定权在苏俄中央局,更准确的说在钢铁同志手里!
要不是他的约束,你真得以为国际,还有驻在国际的陈绍宇同志会那么好说话吗?
会同意北方特殊论吗?
我和他打了好些年的交道,对他太了解了!”
廖德华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怪不得每一次重大胜利之后,谷雨就要发起进攻,原来他是看准了这一点,怪不得战斗力那么强大的陈绍宇会步步退让,原来根子出在这里。
谷雨拍了拍廖德华同志的肩膀,“老廖,我在苏俄三年间,仔细研究和阅读了钢铁同志的诸多文章,下了那么多苦功夫,不是白读的!”
廖德华同志心中大震,此时此刻,他完全可以肯定,谷雨可能很早就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观,甚至对于怎么获得革命胜利,早就有自己的一套成熟方案,要不然北方局的胜利不可能那么顺利。
他到底是怎么做到了?
廖德华同志十分好奇,他不由得想起了谷雨提出的那些条战术原则,无限贴合四路军的需要,对于四路军的迅速强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太神奇了,难不成真是天生奇才?
当然了,廖德华也知道现在不是想这个的时候,想了想,他又问道,“应皋同志负责宣传似乎有些不太合适……”
“这段时间,李铁夫同志在宣传这一块的把关,还是很有成效的,我看可以任命他为北方局宣传部长,殷鉴同志专任华新社社长!”
廖德华想了想,有些犹豫,“李铁夫同志担任宣传部长没有问题,我相信殷鉴同志还是愿意让贤的,只不过应皋同志会不会有什么不同想法?”
“书记处也要调整一下分工,以后宣传工作,我会仔细看一看的,有些人,还真不能寄予希望,不看着不行!
至于应皋同志嘛,也要学会理论结合实际,总陷在理论的圈子里,会限制他的视野,对他的未来不好!”
想了想,谷雨笑着说道,“古人说张弛并举,文武兼修!
应皋同志也该练一练武,就让他兼任工业委员会委员,他可以多跑一跑咱们的兵工厂,发挥语言优势,和苏俄顾问们多谈一谈,请他们多提供一些宝贵意见!”
廖德华点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希望实践工作,可以让他顺利成熟起来!”
谷雨张口打了一个哈欠,然后又看了看怀表,“都三点多了,我们还是赶紧回去休息一下,今天还有不少事情呢!”
廖德华也是哈欠连天,“都怪阎锡山,半夜里发什么公开通电,这不是难为人嘛!”
“他也是没有办法,怀周同志都破了忻口,再不和谈,他连晋南那一亩三分地都保不住了!”
“那可由不得他!”
“哈哈哈!”
两位还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主导了这一次对阎锡山的重大胜利,他们确实有理由开怀大笑,而就在此时,根据四路军总指挥部的命令,四路军炮兵纵队在炮兵司令员耿继周的率领下,正在日夜兼程,向南方前进。
二十天不到,四路军就从集宁一口气打到了太原,因为主要是野战为主,炮兵纵队主力并没有发挥作用,精力反而都放在收集和修理各种火炮上,目前炮纵手里已经有了六个炮兵团,两百多门七生五大炮,真正扩大了一倍,炮弹更是缴获无数。
本来他们以为,自己第一次上阵是大同战场,没想到南线突破太快,现在竟然打到太原了,所以四路军总部下令,除了一个炮团留守大同以外,其他五个炮兵团立刻向太原集结。
为了让炮纵可以迅速赶到太原,四路军汽车大队和此战缴获的大批汽车,都交给了炮兵,这样他们迅速从大同转移到太原,机动性大为提升。
将近两百门大炮被汽车和马匹牵引着,浩浩荡荡,在骑兵的保护下,开往太原。
虽然速度不算非常快,但大同和太原的距离也不到六百里,两三天就可以到达,绝对赶得上主力攻坚。
此时已经完成了大同攻坚任务的四路军主力也正纷纷通过雁门关向太原进发,一路上都是四路军战士,看到炮兵兄弟们过来了,大家互相打着招呼。
此时的汽车质量一般,耿继周在汽车上晃晃悠悠,有些贪婪的看着这一切,他笑着对身边的炮兵纵队司令员谢作璋说道,“明天就要到太原了,一切恍如梦中呀!”
谢作璋竖起了两根手指,“二十天不到,就从集宁打到了太原,也不知道是阎锡山太没用,还是我们太强了!”
“是我们太强了!”
耿继周十分明确,“你我都是东北军出身,也都和晋绥军打过仗,晋绥军什么情况,我们还不了解吗?
要真那么弱,阎锡山能在山西割据二十多年吗?”
“是呀,想想以前,才真是恍如梦中!
同样的装备,拿到四路军手里,就能消灭上万鬼子,攻打山西如探囊取物;可交给东北军,却只会望风而逃……”
耿继周苦笑得连连摇头,“你所在的边防军还好一些,至少还敢打,汤,唉,简直丢人现眼!”
“呵呵,还是现在跟着环太党打天下好,专门打胜仗,心里就是畅快!
这一次打下了太原,山西就算不能全部拿下来,也能拿下大半!
到时候以太原兵工厂的武器弹药作为支撑,足够装备几十万大军,鬼子想在东北站住脚,门都没有!
耗也能耗死他们!”
“何止如此,有了太原兵工厂,以我们四路军的战斗力,拿下北方各省绝没有问题!
甚至统一全国,我看也用不了几年……”
说到这里,两位将军眼睛中满是喜悦,谁不愿意成为开国功勋呀!
谢作璋想了想说道,“老耿,谷总宣今年还不到三十吧,这么年轻就打下了这么一大块基业,史书上的开国之君,恐怕只有刘秀可以比拟……”
“什么不到三十,他今年才二十五!”
“啧啧!
这么年轻,也不比李世民差多少了!”
“好像也没那么容易,我听说党内还有比谷总宣地位更高的,姓秦,在南方苏区,是什么总负责;还有一个在苏俄,姓陈,好像是什么驻国际代表团团长!
我听贺主任说过,谷总宣和他们有些分歧,我们这边为了打鬼子,执行的是北方特殊论,南方那边执行的是什么六届四中全会决议精神,所以环太党才分成了几个中央局,各干各的,等哪一天统一全国了,再开会确定谁当家!”
“我呸!
我们打天下、打鬼子的时候,这两个人在哪里了?
他们凭什么当我们的家!
嗷,对了,前些天,新来的书记处书记,叫张,什么来的!”
“张应皋!
他是负责宣传的书记,党内排名第二,怎么了?”
“我们不是要按时上党课吗?
他过来给我们纵队团以上干部上课,跟个老教授一样,说要学习什么马列原著,绕来绕去的,我听了半天,硬是听不懂!
就这个水平,道理都说不清楚,竟然爬得这么高!
我看他呀,还不如殷鉴呢,至少新华之声我就爱听!”
“我看不是你听不懂,是你不想听吧?”
“呵呵,老耿,谷总宣说得那些,我看就挺好,很实在,一听就懂。
我也懒得听其他的,听谷总宣的,跟着他的指挥棒去做就行了,别人,嘿嘿,给面子就去捧个场,纯当放屁!”
“你呀,这张嘴就是把不住门!”
谢作璋呵呵笑了笑,然后压低声音说道,“你不也一样,我看到你打瞌睡了!”
“可我没向你这么到处乱说话!
这些话放心里就行了,何必张扬呢!”
“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也只是跟你说说!”
谢作璋呵呵笑了起来,他向外看了看,此时天色已经大亮,不过多少还有些雾气,就在这个时候,两匹马迅速飞驰而来,把一份电报交给了耿继周。
耿继周看完之后,把电报递给了谢作璋,谢作璋看完之后,拍着大腿,高兴得说道,“哈哈,咱们的炮纵又要壮大了!
三百门大炮,哈哈,我这个炮纵司令,现在才算真正满编!”
耿继周点点头,“还是这样好,傅作义的守城水平还是很高的!
要是硬攻大同,伤亡确实会比较大!”
“守城水平强不强,那也要看攻城的是谁!
要是东北军,那就是涿州三月不克;可要是四路军,呵呵!
徐达三说了,三天就够了!”
“三天?
徐达三也真敢吹牛!”
“是不是吹牛,现在还不知道,不过我听说这一次太原攻坚战,上面定得也是徐达三!
据说是柳总指挥亲自指定的!
徐达三要没有两把刷子,也轮不上他来负责这一战!”
“这可是太原,寻怀周也同意?”
“寻怀周的责任更大,他需要指挥六纵,还有一纵的一旅,十旅,十一旅,这六个主力旅,会同红24军向东迎战中央军,并夺取娘子关;王庸则负责南线,率领几个新兵为主的旅,继续追击晋绥军,攻占韩信岭,并向南进攻!”
“这个安排有些意思呀!”
“也不算奇怪,寻怀周在南方待过,与中央军打过,对中央军有所了解,他负责东面最合适!”
“这个寻怀周,了不得,这才二十一岁呀!”
“有二十五岁的统帅,再有二十一岁的大将,又有什么奇怪的!”
“也对!”
随着阎锡山通电支持抗日,傅作义入关最大的麻烦,道义问题完全消除,他自然也没有必要再困守大同,举目四望,大同以外几百里内都是四路军的根据地,已经成了一块绝地,不管太原能不能被四路军拿下,大同肯定是守不住的。
就算是最能守城的将军,也不可能在全军绝望的情况下守城,故而今天早上六点,傅作义就通电全国,表态支持抗日,愿意入关防守长城,很快四路军也通电表示欢迎傅作义加入到抗日队伍,并表示将派出代表与他会面,商谈相关事宜。
随着大同问题即将和平解决,四路军总部自然要指示炮纵准备接收大同城防司令部下属的两个炮兵团64门75mm大炮,再加上城外的可以空出来的一个炮兵团,四路军,可以使用到太原的大炮就将达到三百门以上,这样的规模,在此时的中国,规模已经非常庞大了。
即便阎锡山在太原有一个炮兵团,还有一个炮垒大队,而且这段时间又用库存的大炮,用军校生装备了三个炮兵团,但四路军还是有着不小的优势。
随着四路军主力纷纷南下,随着忻口被放弃,阎锡山成功守住太原的希望自然比较渺茫,吃过一次大亏之后,老西也不敢把最后的老本放在太原。
但是太原是华北重镇,山西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有大量的金融机构和军工企业。
阎锡山心情沉重,他不敢一枪不放就放弃太原,怕舆论指责,更怕常凯申借机整他,生怕损失太大,被老常趁机削藩。
故而老西一边下令护路军第一旅死守石岭关,这个太原外围最后一道阵地,一边开始了公开大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