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静点点头:“此物未出之前,辞弟就已经和我提过了。后面每一期的报纸,他都收好给我寄了一份送来。”
寇洵听出他语气里隐隐的自豪感,不由撇了撇嘴,阴阳怪气地说道:“你俩信件往来挺勤的啊?一个月寄几封信过去啊?”
寇静回忆了一下:“勤时八九封,平时一月只寄五六封。”他微微蹙了蹙眉头,以往不觉得,如今说起来,他才发现自己寄少了。
寇洵完全和他持不同观点:“你疯了吗?每个月寄这些?那他离京一年岂不是收到了好几十封信?”光是每个月的寄信所花的银两,就去了他月俸的一半了吧。
“信是有些少了,只是腹中虽有千言万语,落到纸上却只剩寥寥几字了。”寇静叹了口气,心中满是遗憾。
寇洵翻了个白眼:“我是说你寄的太多了……你们神机营事情不多,可那一府提学却公务繁忙,人家哪有那么多时间绞尽脑汁给你回信!”寇洵觉得自己有必要给他这愚蠢的堂弟讲一讲情人相处之道了。
寇静却不这么认为:“辞弟必然是如我想他一般的想我,写信是情之所至,里面皆是肺腑之言,为何还需绞尽脑汁想话搪塞?你从未有过心意相通之人,自然不知个中滋味。”
“哈?!你说我从未有过心意相通之人?不是哥哥爱自夸,好叫你知道,我的红粉知己怕是能从你家排到工部衙门那么远,你竟然说我不知个中滋味?”寇洵又被气笑了,他这么一个风流场中的浪子,竟被一个童子鸡看不起?
“你有那么多红粉知己又如何,你不过想着纵情欢乐罢了,可有一分真心在内?我和辞弟却是彼此的唯一,每一分感情都是真心真意的。”寇静嘴角上扬,他没想到这辈子竟能达成夙愿。两人互相爱慕的滋味,比想象中还要美好一些。
寇洵脸都黑了,若不是寇静所言句句在理,他又怎会无从辩驳呢?但心里终归是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寇洵很毒舌地说道:“楚提学也是一样每个月给你来这么多信吗?你怕不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吧?他如今远在千里之外,若待个几年,说不定孩子都有了。”
说完,他就等着寇静的报复,谁知寇静听完,竟默默将头低下了,过了一会儿,才低声道:“辞弟寄给我的是不如我给他寄的那么多,但他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情感却无比真挚。我也担心过,我两人若是常年劳燕分飞,他对我的感情会不会变淡,会不会后悔曾经对我的许诺,而我自认为的对他好,会不会变成束缚他的道道枷锁,让他无法逃离又不忍拒绝,只能平白蹉跎了岁月。”
寇静想起自己曾在信中几次暗示想要调入闽地水师中,却都被楚辞严词拒绝了,心里更是难过。
寇洵立刻愧疚起来,看着寇静黯然神伤的样子,一时有些无措。他只是胡言乱语刺激他罢了,却不想这些话竟然触动了他内心最为担忧的部分。
“阿静,哥哥刚才不是有意的……大家都清楚,楚提学为人正直坦荡,爱便是爱,不爱便是不爱,必不会因为某些原因而委曲求全的。他既然与你互诉情衷,你就该自信一点。我相信,时间不会冲淡你们之间的感情的。”寇洵见他似有触动,连忙又说,“而且楚提学他聪慧过人,定能屡立奇功,回京之机指日可待。你只需耐心等待便可。”
寇静也不知听进去没有,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时,脸上一片平静,似乎刚才脸上外放的痛楚都是大家的幻觉。
“你刚才说辞弟能获奖赏不是因为治学有功,而是因为教育报。你是否打听到了什么,才如此笃定?”寇静将话题带回之前聊到的部分。
寇洵不敢再惹他,正色道:“嗯,我听说皇上常朝时已经和众位大人通过气了,说是要成立一个报坊,在京城上下及周边发行一份报纸,名字就叫《京报》,里面的排版及内容,应是效仿教育报所设。我觉得,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皇上才想着要给他奖赏,要不然平白无故用了别人的东西似乎有些不好。”
寇静点了点头:“辞弟他才去一年,不可能因为治学有功获此殊荣,应该是为了掩人耳目,才以此为由的。”
寇洵道:“听说朝堂之上,左相和右相为这事吵起来了,两方争论不休,还是圣上亲自拍板,才有定论。你可要提醒他小心一点,我怕左相如今,已经认定楚提学是革新派的人了。”
寇静的表情立刻变了,他知道寇洵交友广泛,各个衙门都有好友,平日里无论什么消息,他都能及时听到。这会儿正儿八经地告诉他,一定是听到了风声。
“我待会立刻修书一封,让人快马加鞭送过去。”
“嗯,你最好能再派点人手过去,我怕他们明的不行来暗的。不过你也不用太过担心,楚提学到底是朝廷命官,他们也不敢太过分的。”寇洵见他表情严肃极了,出言宽慰道。
“洵哥,多谢你了。”寇静起身抱拳行礼,一脸感激不尽的表情。
寇洵被他这么一谢,竟然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摸了摸鼻子,瓮声瓮气地说道:“一家人说什么谢字,显得外道了。”
他们寇家人丁单薄,寇静虽然和他们隔了一层,但也是正经的寇家子弟,自然要同气连枝,相互扶持。而且按寇静升迁的速度来看,以后指不定谁扶持谁呢!
寇静听他说一家人,心中顿生感触。再想到前两天入寇府的钟离情,脸色就兀得沉了下来。
那人口口声声说什么:时间一晃,就快到柔儿的三年忌辰了。当日为着柔儿遗言,他才让钰儿为母扶灵前往西江省。如今三年之期将近,是时候把他接回来了,也免得耽误他的学业。他还问是他派人去接,还是寇静派人过去。
寇静当场拒绝了,那人便笑了,仿佛他还是当年那个不懂事的孩童一般。他说:“我知道阿静你舍不得钰儿,只是钰儿到底姓钟离。他母亲早亡,我这个当爹的要把他接回来是再合情理不过的了。即便是岳父大人还在世,也阻止不了父子人伦。你最好早做打算,要不然三年之期一过,我便会派人去把他接回来。”
寇静心中十分愤怒,但又无可奈何。但他绝不可能将钰儿交给他们的,那县主未育男丁,怎容得下钰儿这个眼中钉呢?钟离情又是个负心薄幸之人,当年能抛下妻儿与他人结亲,现在就不会为钰儿与她翻脸。
对钟离情这种人来说,只有他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其余的都无关紧要。
第358章 新式学堂
“楚兄, 你是不知道啊,这次回去我爹娘天天都在我耳边念叨成亲的事,还找了几个媒婆来劝我, 搞得我心烦意乱,偏偏还不能跟他们顶嘴,简直是心力交瘁啊。”
张文海一回来,就和楚辞不停地抱怨。他去年十二月初回袁山县岁试, 而后就在家过了年,直到元宵过后,才回到漳州府。
他这次回家可有面子了, 漳州府玉融丸的生意都是他在做,一年下来, 赚取的银两已经达到了张家商铺一年利润的半数之多。张家老爷乐的牙不见眼,若不是还抱着让他考科举改换门庭的期望,他都恨不得现在就把张家的生意悉数交给张文海,自己则退居二线,坐享天伦之乐。
“有如花美眷相伴岂不美哉?我记得文海你曾经还羡慕过晋阳有美貌丫头红袖添香, 怎么如今一提起亲事就犯愁?”楚辞打趣道, 幸好他娘和兄长只来信时提了一句, 倒也没太替他操心。
张文海叹了一口气,哀怨地说道:“楚兄你就别说我了,你自己又何尝不是谈亲色变?我往日那是不懂事, 现在我想通了,什么风花雪月, 和事业比起来简直一文不值。”
楚辞很不赞同,他拍了拍张文海的肩膀,以一种过来人的姿态告诉他:“那是因为你还没碰见心悦之人, 当你碰见那个人的时候,你会发现整个世界都变得和往常不一样了。我们的目标必须是事业和爱情二者兼得啊。”
张文海小声吐槽道:“说得好像你经历过似的,还不是纸上谈兵。”
“你说什么?”楚辞狐疑地看着张文海,他刚刚好像听到了什么兵。
张文海连忙傻笑着摆手:“没什么,我是想说楚兄你说得太多了,等我今年先入乡试场中得个举人功名,待功成名就之时,再思情情爱爱之事。”
楚辞点点头,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看着张文海。张文海被他看得后背发麻,他有时总觉得,这楚兄不像他的同辈,倒像是他的长辈一样。
正想着,楚辞就招手让他过去,张文海走到书桌旁,看见上面有一张纸,纸上画了表格,上面还写着很多字。
“这是什么?”张文海拿起纸,看着上面的字念了起来,“卯时正起床,习五禽戏一刻钟。休息片刻后洗漱,再诵读前人佳作一篇,而后食用早饭。辰时初开始做四书、本经题各一道,五言八韵诗一首,韵脚不限,诏判表诰各一,及至午时一刻止……”
还未读完,张文海就惊喜地叫了起来:“楚兄,这是你给我制定的计划吗?我明日就按照你写的内容去做!楚兄待我恩重如山,请受文海一拜!”说完,便拱手弯腰准备行礼。
楚辞连忙拿手架住,微微使力让他起身:“若你还拿我当朋友,往后就别说这种话了。你背井离乡过来帮我,我只是投桃报李罢了,原不值当什么。”
楚辞清楚,玉融丸的生意能在漳州府打开市场,靠的都是张文海的付出。他当初只出了一个主意,张文海才是这生意成功背后最要感谢的人。若不是因为信任敬重他,张文海原不必这般尽心尽力,张家赚的钱,已经足够他挥霍几辈子了。有友如此,夫复何求?楚辞只是用自己最擅长的那方面来帮助他,略尽一点绵薄之力罢了。
张文海感动地无以复加,他觉得自己这辈子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就是能交到这一帮好朋友。
此后,他就按照楚辞给他制定的计划严格要求自己。刚开始时,他十分不适,因为这计划从他睁眼开始安排到他闭眼为止,除了短暂的休息时间外,其余的时间全都利用上了,并且因为题目安排的很紧,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思考,不容有丝毫松懈。
可是渐渐的,他觉得自己的思考能力好像提高了不少,除了高强度的学习安排之外,还有赖于楚辞每天批改完他的作业之后都会给他细心地讲解不足之处。察觉到自己的改变之后,张文海学习更加用心了。这种劲头不止让楚辞高兴,还深深地感染了常晓和傅明安,让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大幅提高了。
楚辞自然乐见其成,他除了关心这几人的学业之外,还一如既往,勤勤恳恳地工作。
今年大年初七解印之后,他就带了几位官员在全府走动,勘察地形。从督学巡查之日起,楚辞就一直都有个想法,他想兴建新式学堂,关闭一些村塾,以最少的资源做最多的事情。
经过十几日的考察,楚辞圈出了一些地方用来兴建新式学堂。这图是他自己画的,看起来有些像是四合院的样式。这样一间学堂大概有四间教室,一间夫子们的办公室,一间厨房和一间饭厅。饭厅分为内外两间,外间是学子们吃饭的地方,内间则用石头搭一些床铺,供路途遥远的学子中午休息。
这样的配置已经足够几个村子的孩童就读了,待它们建好之后,楚辞就要张榜公布合并之事了。楚辞去知府衙门亲自批了地,然后就开始招工动土了。
因为此事,他规划地点的周边村子的夫子们,都有些人心惶惶。在未得到提学司的公告之时,也不知哪里来的人到处散播消息,说楚辞之所以会在这些地方大兴土木,目的就是想将漳州府的村塾一起关闭,再安插自己的人手进入,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流言越传越远,就是楚辞没有安排施工的地方,那些夫子都惊慌失措了,总觉得下一刻楚辞就要来处置他们了。
因此事涉及到了自身切实利益,那些夫子们竟联合起来,煽动了一些当地村民,一起去阻止新式学堂的施工。
楚辞一天之内连续不断地接到工程被阻的消息,他立刻就知会了各地的分巡道,让他们通知涉及到合并一事的夫子们,无论闹没闹事的,都一起过来府城,由楚辞亲自向他们解释。
且不说各县的分巡道是如何连哄带骗劝说他们的,总之,在楚辞规定的日子里,涉及到合并村塾的几十名夫子就一起聚在了提学司衙门外要求楚辞给他们一个解释。
去年楚辞关闭那些村塾时,是以它学子太少,夫子不尽心为理由的,此时站在这里的夫子,都觉得自己不属于上述条件,所以楚辞还要关闭他们的村塾,属实无理。
多了这样一份底气,又倚仗着人多势众,这些夫子竟然拒不进入提学司,就要楚辞出来。
楚辞明白他们心中所想,不就是怕他们进了衙门之后会遭到他的打击报复。然而楚辞心中坦荡,他们要求出去解释,那便出去就是。
那些夫子见一群身着官服的大人们朝这边走来,立刻认出了最中间眉眼俊秀的那一位就是楚提学。他们有些不甘愿地行了个礼,待楚辞叫起之后,立刻质问道:“楚提学,吾等一直对您敬佩有加,为何你却要断吾等生计呢?”
楚辞问道:“敢问你们是从何处得到的消息,说我要断你们的生计?”
“大家都这么说,而且我们也亲眼看见了您派去的人正在几村相邻的地界挖土,那些干活的人都说了,这是您吩咐修建的新式学堂。新式一出,咱们老式的自然就无容身之地了。可怜吾等一生都在为孩童启蒙谋划生计,临到老时却连自己的饭碗都保不住了。”说话的老夫子忍不住热泪盈眶。
他们这一生不上不下,但好歹也靠着读过的几本书为自己谋了个生计,要是这生计保不住了,他们真不知道自己还能去干点什么。
“老先生何出此言?楚某何时说过要将你们从学堂驱逐出去?”楚辞对这些当了一辈子夫子的老人还是很有好感的,先不管他们是因为哪种目的成为夫子的,就说他们能够数十年如一日的为村里的孩子播撒文化的种子,启迪他们幼小的心灵,教授他们做人的道理,就值得他尊重。
楚辞说道:“本官本打算在新式学堂建好之后再召集各位宣布这合并一事的,但是现在你们已经来了,那我就先解释给你们听。这新式学堂确实是楚某让人修建的,合并村塾一事也是势在必行的。可合并的含义分明是除了学子,夫子们也一同并入其中,并非是你们想象的那样会将你们驱逐出去。楚某这样做的目的,既是为了让大家更加的轻松,也为了你们的学子能够学到更多的东西。”
这些夫子们有些不理解,全都用一种疑惑的眼神看着楚辞。
“各位夫子所在的村学之中多则二十三人,少则十几人。这些人你们要从早坐到晚守在旁边监督他们读书练字,长期下来,各位的肩颈应该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吧?若是继续下去,恐对身体造成极大负担。进入新式学堂后,你们坐班的时间都会减少,多出来的时间可以走走看看,缓解身体疲劳。”
“再者,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孩童们是最易被影响的,他们若只跟着一位夫子学习,其思想必然受到限制,时间一久,难免眼界变窄,犹如井底之蛙,再听不进旁的想法。进入新式学堂之后,他们可以博采众长,接受到不同的思想,有助于他们更快的成长。”
“最重要的是,各位的束脩不会因为新式学堂的成立而降低分毫,可见成立新式学堂有百利而无一害。本官实在想不通,各位不同意的理由是什么?”
第359章 急件
夫子们闹事的事, 就这么不了了之了。楚辞也没有责罚他们,只批评了几句便让他们回去了,法不责众是一个原因, 不想让背后乱传谣言的人有机可乘又是另一个原因。
不管他们是因为什么目的造谣, 楚辞都不会让他们得逞。有招数尽管使出来便是, 接不住算他输。为了震慑他们, 楚辞调动了一些衙差下县走访, 查找流言的出处。
背后的乱传谣言的人不知是不是被楚辞的雷霆手段吓了一跳, 全都龟缩起来,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再出来作祟。
新式学堂因为人力物力的投放渐渐有了雏形,楚辞巡查几次之后,通知下级各处的官员可以开始春季招生了。
刚开始楚辞还想过要不要效仿现代来个秋季招新生, 可是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按照古代的方法去做。百姓们讲究有始有终,在他们看来,年初入学才是正常的。
有了去年的招生实践, 今年底下官员们都积极了许多,他们也认识到了学子增多的好处, 这也是他们业绩的一部分。
一月下旬, 招生工作结束。除了一部分家里实在说不通的, 其余适龄孩童大部分都报名入学了。原本因家庭贫困无法入学的,因为楚辞的政策都有了上学的机会。在束脩这方面,楚辞给的界限十分宽松,家里有钱的就交钱, 打渔的就交鱼,种地的就交粮食,都没有的交柴火也可以。
所有东西都收集起来由提学司统一支配, 官办学校的束脩由官府一力承担,不够的都由提学司出钱补上。
有了这么一笔庞大的开支,各方面分薄之后的玉融丸的利益便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目前来说,还是漳州府的玉融丸最为正宗,但它做工到底简单了些,几个月的功夫,市面上就已经出现了仿品,虽不能喧宾夺主,但到底也影响了一些玉融丸的生意。
楚辞了解到这个消息之后,心里也有些着急。他现在的政策能够成功实施都建立在银子的支持上,省提学司已经连续两年找借口缩减漳州府的教育经费了,其目的就是想让楚辞待不下去灰溜溜地滚蛋。若是玉融丸生意做不下去,这一大笔银子的出处还真是个问题。
因为心中思绪万千,楚辞吃不好睡不好,短短两三天时间,人就消瘦了。张文海很是着急,承诺到时候会出银子给楚辞渡过难关。楚辞笑着拒绝了,这笔开支要是想不到办法解决的话,就是倾张家全部家产,又能支撑多久呢?
为了让楚辞放松些,常晓他们硬是拉着楚辞去海边散心。楚辞坐在礁石上,被这咸涩的海风吹了一会,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有了一个想法。
张虎看见他家老爷突然从礁石上下来朝着海边冲去,心里大骇,还以为他是想不开了要投海自尽。
楚辞被他抱住时一脸懵逼,待听见他带着哭音让老爷别死时,心里顿时又感动又好笑。
当他向众人解释清楚他只是想要捡着贝壳和海螺时,张虎才将信将疑地放开他。为了就近观察楚辞,大家决定帮助他一起捡。
海滩上的贝壳很多,这东西没什么肉,附近的渔民们不爱吃,只有他们的孩子会挑几个漂亮的捡回去比美。因为这个原因,他们不到半个时辰,就捡了两大桶。
捡回去后,楚辞命人将里面的肉尽数取出,然后用食醋浸泡后清洗放置阴凉处两三天,里头的腥味就去除了。
在等待贝壳去腥的时间里,楚辞让人去玉融坊收集鱼内脏里的鱼鳔。这鱼鳔可以用来制胶,这种胶有很好的粘合效果,比一些动物胶粘性更强。
制胶的办法《本草纲目》上就有,这种东西常常作为滋补品存在,只不过普通百姓难以接触。
这两样东西都弄好之后,楚辞便把自己关在书房里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开门。张文海等人一同去看,竟发现他桌上多了一个花盆,盆里有一株金光闪闪的什么东西。
细看上去,他们才发现里面这株东西是用铜丝制成的,枝干盘虬卧龙,延伸出一种无可比拟的气势。这树枝叶扶疏,看上去显得尤为生机勃勃。只不过,这树叶竟是用贝壳制成的。这些贝壳大小都差不多,背面被涂成了金灿灿的颜色,用一些很细的线粘在铜丝的一端,风一吹,还能听到沙沙的响声。树干底下也是一片金黄,楚辞将他们粘成了元宝的样子零散地堆积在下面。
“这这,这也是摇钱树吗?”张文海不可置信地看着它,没想到竟有这么漂亮的摇钱树,比起用铜钱做的,这物显得更加美观,寓意也更好了。这可是“摇金树”!
楚辞点点头,伸手将旁边他们因为摇钱树而忽视的东西展示给他们看,里头有贝壳做的风铃,有贝壳做的项链和手串等等东西。这些东西看上去都十分精美别致,便是他们这些男儿看了都想要,更遑论闺阁之中的女孩子看见此物会有怎么样的反应了。
“楚兄,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张文海捧着那株摇钱树爱不释手,他想买下来送给他爹。
“文海,你家要不要做这个生意?”楚辞看向张文海,略显疲惫的眼里绽放着不服输的
光芒。
十几天后,一批用贝壳制作的精美摆件和饰品被运到了南江省。此地乃是有名的富庶之地,无论什么东西运到这边都能卖出个好价钱。此地不靠海,这些精美的贝壳和当地黑黑小小的完全不一样。正所谓物以稀为贵,这批饰品运过来只几天的时间,就被周围的富户购买殆尽了。
越难买的东西越想买,一时之间,此地竟以拥有一件贝壳制品而自豪不已。没有买到的则日日期盼,希望自己能早日买到。
至此,关于银子带来的烦心事就这样被解决了。当地百姓也多了一种谋生手段,便是孱弱妇孺,也能靠着这个赚到糊口的铜板。
……
及至二月中旬,这天楚辞召集衙门里五房主事又开了个会,会议的内容是关于三月份的模拟考。
这模拟考去年办过一次,效果十分显著,那些参加过的学子有些认清现实,已经放弃学业了,但留下来的却更多,而且他们变得比以前更加努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