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谁考公务员啊 第575节

  陈着打量着宋晴:“如果真要进军制造业,你有没有空管一下?”

  “我就一条命,老板要是非要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也没问题。”

  宋晴笑着说道:“但是我的弟弟妹妹,就要麻烦陈总供到他们读大学了。”

  “那好吧。”

  陈着也知道自己是强人所难了,宋晴管理100多家门店,将近1000人的吃喝拉撒都在她心头挂着,每天睡觉时间比自己还少。

  “宋总,要多注意身体啊。”

  “老板你才是,溯回离不开你的。”

  ……

  喝完最后一杯团圆酒,大家开始撤退,但是分为不同批次。

  广告公司桑显竹要回去加班,明天要把最新样片拿出来。

  瞿保国陪着苗铭和杨光去会所潇洒。

  陈着和王有庆要前往白云区的手机厂。

  宋晴也要回办公室,一半的门店即将更改地址,她有相当多的工作要做。

  每个人要做的事情,仿佛也代表着他们在社会里的面貌和责任。

  祝秀秀差点跟着宋晴一起走,她恍惚间以为这是班级聚会,散场后挽着熟悉女同学的胳膊离开。

  快走到门口才想起来自己现在的身份,吐吐舌头又悄悄回到陈着身后。

  等到陈着和苗铭寒暄完毕,他和王有庆上了S600的后排,祝秀秀也紧跟着坐进副驾。

  夜色渐深,马路上的车辆比白天少了很多,路灯的碎银溅满挡风玻璃,树影在车窗外不断闪过,像是一行行褪色的旧梦。

  车厢里有些安静,连喧嚣的王有庆都在闭目养息。

  “祝师姐。”

  陈着突然唤着愣神发呆的祝秀秀。

  “啊……老板?”

  祝秀秀飞快响应,她真的很有悟性。

  “今天的一日秘书经历,有什么感悟?”

  陈着笑吟吟的问道。

  “嗯……”

  祝秀秀思考着,偶尔一束车灯照在脸上,好像就这么几个小时,看起来就成长了不少。

  “真是挺不容易的,关键我到现在都不知道月薪是多少。”

  千言万语,祝秀秀汇成这样一句朴实的感悟。

  “哈哈哈!”

  王有庆被逗的睁开眼:“但是也很风光啊,溯回创始人大秘的含金量,你以后会慢慢体会到的。”

  “别听王总戴高帽。”

  陈着摆摆手,目光深邃,像是倒映着高楼大厦的万家灯火:“秘书这碗饭,端起来是机遇,端稳了才是本事,反正祝师姐要记住,风起时最先熄灭的,往往是离灯芯最近的那截烛火。”

  祝秀秀苦着脸:“老板你还是说白话文吧,我真没明白啥意思。”

  “他的意思啊……”

  王有庆也蛮喜欢这个小秘书,于是点拨道:“让你和他事事统一战线,不然他倒下了,你也会第一个受到牵连。”

  “这么严重?”

  祝秀秀都不知道有什么困难,能把精力充沛的溯回创始人击溃。

  不过类似的话呢,宋总好像也提过了,就是务必和大老板利益保持一致。

  “其他的都好说。”

  祝秀秀想了半天,表态道:“只有一点我不能答应。”

  “什么?”

  陈着和王有庆同时问道。

  “我卖艺不卖身。”

  小祝师姐坚决的说道。

  ······

  (今晚看看,能不能熬夜再搞出来一章。)

第506章 通杀!

  到了白云区人和镇,晚上11点半,但是街上依然很多人。

  附近那些制衣厂、模具厂、电子厂的工人们,刚刚从三班倒的车间里离开,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疲惫的倦容,站在一排排炒面炒粉摊位前解决晚饭。

  陈着透过车窗,默默的看着。

  正佳广场和体育西再繁华,也掩盖不了这些郊区厂房的破败。

  珠江新城的霓虹再闪烁,也映不出流水线晚班车上的锈斑。

  IFC和小蛮腰建的再高耸,也填不平城中村裂缝里的月光。

  广州之所以能成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这是无数打工人血泪筑起来的辉煌履历,其实和谁主政这个省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中国人向来是勤劳的,只要有一丝机会,骨子里的基因会驱动着他们不间断劳作。

  “看的我都有些难过了。”

  只在KFC里打过工的祝秀秀,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个点才吃晚饭的工人,他们端着看不见肉沫的炒面,坐在地上“唏哩呼噜”的搂起来。

  “我要是在这里卖炒饭,价格不变,但是每人碗里要多加一块红烧肉!”

  祝秀秀感慨道。

  “秀宝,不可感情用事啊。”

  王有庆现在和祝秀秀熟悉了,笑嘻嘻的说道:“他们的生活不是一两块红烧肉就能改变的,需要社会的整体进步来完善福利,陈总,你觉得是不是这样的?”

  陈着瞥了老王一眼:“你37度的舌头,怎么卷出这么冷冰冰的话?我就同意祝师姐的看法,祝师姐你要是在这里卖炒饭,记得喊我来收银。”

  祝秀秀听了,捂嘴“鹅鹅鹅”的笑起来。

  王有庆则“操”了一声。

  他不相信陈着看不出这些社会问题的原因,但这个B太虚伪了,在自家秘书面前还要装一下。

  到了王有庆朋友的那家“宝华电子厂”,许宝华已经等在门口迎接了。

  陈着心想这阶段的贴牌电子厂,基本都是从小作坊成长起来了,也想不出什么太有逼格的字号,大部分都是从创始人名里随便取两个字。

  许宝华知道陈着和王有庆目的,接待时非常殷勤,把剩下来的好茶全拿出来了。

  不过陈着态度很冷漠,甚至可以说非常冷漠,他一边参观一边了解情况,然后转身就走,一口热茶都没喝。

  重新上了车,王有庆问道:“不满意?”

  陈着笑笑:“能有多满意?”

  现在宝华电子厂什么状况呢。

  占地面积:大概5000平米左右,相当于12个篮球场的大小,这对于一家200人的厂址来说,已经不算小了,当然现在人和镇的地也不值钱。

  工人:231人,但是已经半年没发工资,欠款将近500万。

  生产线:六条,采用的还是现在较为先进的MTK(联发科)Turnkey模式(原价大概160万一条)。

  有关联的供应商:82家,其中欠了53家共计110万。

  欠水电费和土地租赁费:共计40万6千。

  许宝华本人欠款:1000万高利贷。

  他期待卖掉的价值:600万(算是折旧一半的价格)。

  在没有停产之前,宝华一直给好几家大公司贴牌,效益其实还不错。

  业务量最多的时候,每个月至少有100万左右的净利润,以至于现在厂子都这样了,也不是没有愿意接盘的商人。

  但是一听说接盘第一件事,就得负担200多名工人的欠款,别人一听就躲得远远的。

  冤大头也不是这样当的!

  所以陈着才对许宝华冷淡,欠那么多钱,还想卖600万的高价?

  还有一个原因,许宝华是个赌徒,这是电子厂衰败的主要原因。

  陈着挂职时见过太多赌徒了。

  怎么说呢,人涉黄也许还有点救,但是沾上赌毒是彻底over了,所以好男人就应该与赌毒不共戴天!

  “那你的意思是?现在走?”

  王有庆以为陈着不太满意。

  陈着瞅着不远处油烟味浓郁的小吃街,深深嗅一口气:“先找当地领导了解一下情况。”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不同地方的领导,对于追求经济发展的决心也不同。

  人和镇的一个副镇长,听说有人对宝华电子厂感兴趣,大半夜的撂下老婆就跑过来。

  看到居然是“溯回陈着”,马上给上级领导打电话,住在市区的镇长也二话不说开车过来。

  陈着和很多地方领导都有过接触。

  广东这边的官僚呢,相对而言是比较务实的,他们虽然也懂官场的繁文缛节,但也能弯下腰踏踏实实的做事。

  江浙那边的领导呢,作风也不错,但是有点“小洁癖”。

  就是他们也做事,但更喜欢做发号指令的角色,骨子里有点清高,不知道是否和这些地区文化素质修养较高有关系。

  然后呢,川渝一带的领导。

  他们很多是愿意做事的,但受限于经济发展、地理位置、还有领导本身的眼光问题,所以导致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或者说还经常做错事。

  其余的南部省份领导都差不多。

  但是!

  东三省那边的作风啊,一言难尽,以至于民间出现一句“投资不过山海关”的戏言。

  不过中大学习网在东三省发展又是最顺利的,基本上关系到位,那些大学城随便你倒腾。

  实在不行都可以让学校发个通知,让那些大学生必须去学习网和回信注册个账号。

  就说老铁够不够意思吧?

  ……

首节 上一节 575/6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