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母亲在一起,总觉得自己像一个提线木偶。
可能陆教授喜欢这种掌控欲吧。
“我们去爬山吧?”
宋时微想了想说道。
这个要求完全在陈着预料之内,宋校花果然对什么鲜花、蛋糕、电影兴趣不大。
她更喜欢两人借着月光,行走在山间小路上的幽静感。
“没问题!”
陈着笑着答应下来。
其实这样风险还小一点,在市区里那些热闹地方吃饭,就有被俞弦或者她的室友朋友看到的可能。
吃完饭以后又回到图书馆,这一次两人都没有再暧昧了,开始认真讨论着淘米科技和《摩尔庄园》的问题。
当然还是陈着说的多,宋时微大多数时间都在倾听,时不时颔首表示同意陈着的观点。
宋时微同样觉得汪海滨产生了别的心思,适当的敲山震虎,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汪海滨只是比较有市场前瞻性,技术方面还是陈云鹏比较好,不过他的那点前瞻性,实际上意义并不大。”
陈着一边说,一边再次拿起保温杯。
不过这一次的动作熟练了很多,又是“啵”的一声拧开杯盖,仰头喝了两口。
宋时微的反应也愈发镇定,她只是轻瞄一眼,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商业方面了。
不过对面的从妮和赵圆圆,看的有些傻眼。
半晌后,赵圆圆“沙沙沙”在本子上写道:“应该亲过嘴了吧。”
然后,把本子推了过去。
从妮看到了,悄悄回了两个英文单词:
may be。
······
第二天14号,星期五。
按照以往惯例,周五下课后陆教授都要过来接闺女回家。
今天没有特殊情况,那辆黑色沃尔沃准时停在中大校门口。
陈着今天也被喊回家吃饭了,毛晓琴在电话里没有讲的很清楚,只是说回家庆祝一下。
“不年不节能有什么好庆祝的。”
陈着在宿舍里收拾着没洗的旧衣服,准备拖回去让毛太后干活。
余豫在旁边看见了,有些惋惜的说道:“老六,明天就是我们经济班和金融班的辩论赛。你回家了,我们班啦啦队可就少了一人。”
辩论赛基本都放在周六周日举行,这样不占用学生的上课时间。
“辩论赛么?”
陈着咧嘴一笑:“我去了也是站在对面,大学的重心就是恋爱!”
“叛徒!”
老余啐了一口,帮陈着一起把旧衣服归拢到箱子里。
回到家以后,陈着才知道原来是老陈要“升”了。
就在中午的时候,陈培松突然接到组织部的通知,让他从明天开始去市委党校学习。
谁都知道,市委党校就是正处级干部的摇篮,陈培松这个多年老副处,他自己都以为没有机会进步的时候,机会突然就砸下来了。
陈培松不是官场小白,他从不相信无缘无故的馅饼,再加上最近确实比较奇怪,区里领导经常找他谈话。
谈话的内容,既有当前的工作,还涉及到另外一个话题——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老陈依稀记得,这个话题好像自己和陈着在某个深夜也辩论过,甚至还写过一篇文稿:
《久久为功,共绘绿水青山的绚丽画卷》。
于是,陈培松就把这篇文稿递了上去,没想到党校的学习通知很快就下来了。
“爸,恭喜了。”
吃饭的时候,陈着举起橙汁说道:“加把劲争取别掉链子啊,我这辈子能不能被称为【陈局公子】或者【陈书记公子】,就看这次机会了。”
“嚯,你怎么比我还积极?遇事心要放平,儿子。”
老陈是真的在宦海里历经浮沉,以前并非没有被提拔的机会,不过都被各种各样的原因耽误了。
“你爸说的是对的。”
毛晓琴也叮嘱道:“党校学习只是意味着一个可能,哪怕提拔的红头文件下来了,公示期被举报翻车的不在少数。
“这次提拔稀奇古怪的,我想不明白,所以就一切随缘了。”
陈培松举起橙汁和陈着碰了一下:“哪怕重新回到原岗位,但是能在党校听到一些高水平教授上课,认识一些新朋友,这也是一段很好的经历。”
······
第419章 强势的教授母亲
“老陈对升官的心态,倒是比我当年要淡然。”
陈着心里想着。
不过两人所处的位置不一样,当年陈着是“年轻的老领导”,起步的平台高,又下去挂过职(镀过金),并且还做出了一些成绩。
除了“没结婚”以外,履历上是比较闪耀的。
老陈则是扎根基层多年,年龄已经过了“干部年轻化”的45岁门槛,如果没有其他意外,基本上就要在这个岗位上做到退休。
当然了,退休前还是会赏个正处级闲职,嘉奖一下为了工作而异常的“三高”指标。
吃完饭以后,一家三口看了会电视,现在正是《闯关东》热播的时候。
李幼斌延续了在《亮剑》里的出色表现,把一个山东汉子有情有义的讲究,演绎的淋漓尽致。
毛太后看着看着,突然一转头,看见儿子仰在沙发的另一头。
姿态闲适,表情自由,双手举着手机正在快速的打字。
毛晓琴心里动了动,也许这就是人生最舒服的阶段之一吧。
最重要的两个人都在自己身边,没那么有钱,也没那么潦倒,心中有一些鸡毛蒜皮的压力,但也不是不能解决。
上次有这种感觉,还是在陈着考上大学的那个暑假。
985的录取通知书在抽屉里安静的躺着,儿子在电脑前玩着游戏,自己和丈夫在客厅八卦着别人的家长里短。
外面下着雨,连绵的雨势像是城市的滤镜,把喧嚣都调成了慢镜头,一切都显得那么温馨和舒缓。
“陈着,你在和谁发信息啊?”
毛太后突然好奇的探究。
陈着脸色变了一下,有些不自然的回道:“朋友呗。”
“看你手指都要飞起来了。”
毛晓琴撇了撇嘴:“什么时候和你爹妈发信息也这么利索就好了。”
“你们又没有QQ。”
陈着强行诡辩道:“我们都喜欢QQ上聊天,不习惯发短信。”
老陈往这边瞟了一眼,也参与到母子俩的闲聊中:“QQ那界面太复杂了,花里胡哨的,要是能有个简单点的聊天工具就好了。”
老陈只是随口一说,陈着也随口似的回应:“等等吧,可能不会太久。”
这一边,陈培松一家三口吃完饭在热热闹闹的说着话。
另一边,广州塔附近的珠江帝景小区里,sweet姐一家也在吃饭。
论地段、房价和装修的档次,珠江帝景不知道比陈着家的东湖北院高档多少倍。
光是那大理石的餐桌,蓝白交叉的纹路如同被时间凝固的泼墨山水,头顶华丽的水晶吊灯,垂下的吊坠宛如串串珠帘,洒下的光芒璀璨而明亮。
这里不像是吃饭的地方,更像是艺术的殿堂。
确实像是画廊,因为很安静谁都没有说话,如果不是夹菜时的动作,宋作民和宋时微就像两座没有思想的雕塑。
即便这样了,宋作民不小心筷子触碰到瓷盘,发出“叮叮当当”的声音有点大,陆教授都要下意识的蹙一下眉头。
至于两个保姆,很知趣的没有和主人家一起吃饭。
可能也别人压根不想,谁愿意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下用餐,在厨房里虽然只能站着吃两口,但胜在轻松自如。
“吃饭就吃饭。”
不知为何,陆教授突然又不满意了:“老是看手机做什么?”
原来她在指责闺女,吃饭时经常拿起手机看信息。
宋时微是在看陈着的消息。
宋时微不像陈着那样,能够和自己母亲随意争辩,因为陆教授会不悦、会生气、会觉得自己权威受到了挑战。
于是,宋时微两口快速吃完,放下筷子淡声道:“我吃好了。”
“嗯。”
陆教授点点头。
仿佛没有她的这一声应允,谁都不能离开餐桌。
不过闺女拿起手机离开后,偌大的餐厅变得更加空旷了,就连水晶灯洒下的光,都带着一丝喜马拉雅山巅的冷意。
明明是热腾腾的饭菜,嚼在嘴里像冰块一样。
“你那个……”
陆曼想和丈夫说两句话。
老宋刚从首都开会回来,年后他在家吃饭的次数寥寥无几。
“我也吃好了。”
没想到丈夫也是筷子一放,站起身快步离开餐桌。
仿佛多逗留一刻,吃在胃里的食物就要被重压催吐。
陆教授愣了愣,然后扶了扶金边眼镜,默默咽着像冰块一样的饭菜。
吃完以后,她轻呼吸一口气,发现丈夫和闺女都不在客厅,也没有在书房。
闺女的卧室里,依稀有一些声音传来。
陆曼走过去,在门口听到丈夫说:
“……鸟巢可漂亮了,比照片上看起来还要宏伟,水立方晚上开灯后就像一颗夜明珠,反正奥运会的时候你们也放暑假了,爸爸搞几张记者证,你们可以随意进出场馆看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