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08,从早餐店成为大佬 第96节

  “是的,我们没弄那个。”

  “啊这,我经常在你们店里吃东西,但学校马上就要考试了,我要复习,时间紧迫不能去你们店里吃。老板你晚上可以帮我送一份宫保鸡丁来学校吗?”

  老邹犹豫了一下,说道:“实在是不好意思,如果你现在要吃的话,我可以帮你送过去。但晚上我们店里特忙,没时间送餐,希望你能理解。”

  “这个我知道的,你们店的味道特好,生意也忙,所以我才打电话给外卖网站订餐。老板,我问一下,为什么你们不入驻网站呢?”

  这话直接把老邹都给说懵了,敷衍道:“我们没时间弄那个。”

  老邹挂断电话,夫妻两个很默契的对视了一眼,但却都没有说话。

  老邹一撇眼,恰好看到了今天外卖的宣传人员过来推广时发的传单,标题特别显眼:“入驻吃了吗,睁眼钱到家!”

第165章 尼玛的!滚啊!(求订阅!!)

  王浩离开饭店后,并没有直接回学校,而是一头扎进了网吧。

  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反正李扬给他的那300块钱还热乎的。

  李扬的要求也挺简单的,或者甚至都不能说是要求。

  吃了吗外卖这么好的一个东西,竟然还会有商家不愿意入驻,这简直是一种无法想象的事情。

  帖子里已经有不少校友询问,为什么卖绿豆饼和白糖糕的商家没有入驻网站?

  显然校友们对此也不理解。

  同样也很显然,这些校友迫切的希望一些商家能够入驻网站,能够满足他们点外卖的一些需求。

  王浩先是用很早之前注册的小号,发了篇“为什么还有的商家没有入驻网站”的帖子。

  李扬给了他一份未入驻商户名单,他自己也做过调查。

  “兄弟们,最近这几天外卖好像在学校挺火的,但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件事,有的商家根本就没有上外卖网站,因为我特意在搜索了一下,网站上根本就找不到他们的名字。

  “首先我不清楚这是谁的原因,不知是商家不愿意合作,还是外卖公司没有邀请他们。

  “但不管出于哪个原因,我个人认为这对于我们广大学生群体来说,是件很不好的事情。

  “我想大家肯定都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有时候嘴馋某个小吃,宁愿多走个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也要去买。

  “本来我以为外卖在我们学校推广之后,这种情况能够得到解决,没想到我的想法落空了。

  “既然还是买不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那么公司还一直在学校推广外卖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屌用?”

  “只能说这外卖公司是真的垃圾!”

  “……”

  王浩发完帖子暂时没管,他登录自己常用的账号,在自己爆火的帖子里,也说了同样的话。

  不过他并没有喷外卖公司,只是用一种记述性的语言来表达这件事。

  “昨天我特意花时间做了个整理,发现我们大学周边还有60家商户没有上网站,很多大家都很喜欢的小零食,外卖根本买不到。

  “为此我还特意去问了一些商家,他们说没有合作的想法。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但我认为他们的这种做法还是不对的,根本不利于我们这些学生。

  “在这里我统计一下,看看有多少校友希望那些不入驻的商家,可以和外卖公司合作,方便我们平时点餐。毕竟有些东西几天不吃,那是浑身难受啊!”

  “……”

  发完帖子,王浩又切换到了小号那边,因为最近外卖网站在论坛的讨论度很高,喷外卖公司的帖子一发出去,就立刻有人回复。

  “我也早就想说这件事情了,学校那么多人推外卖外卖网站,但连一些商家都拿不下,真的是搞不懂。”

  “原来不止我一个人觉得外卖网站垃圾,本来学校旁边有一家卖粽子的挺好吃的,外卖开始的第一天,我还兴高采烈的去看了一下,谁知道根本买不到。”

  “垃圾!”

  有不少学生其实也发现了很多商户,没有上外卖网站,根本找不到,因此心里一肚子气。

  王浩的小号一发这样的言论,很多校友感同身受,一个个都喷了起来。

  先不说是谁的错,反正不管三七二十一,喷了再说。

  不过也有很多比较理性的学生,看到他们无缘无故的开喷,骂外卖公司,便也解释了几句。

  “其实也不能怪人家外卖公司,入驻的话得商家同意合作才行,要不然就是把广告打到央视去也没作用。”

  “我还以为大家知道这里面的情况,当看到喷外卖公司的时候,都有些不理解,合着这不是商家的问题吗?”

  “就是啊,我觉得这个外卖网站挺好的,真的方便了我们很多学生。听说创始人还是我们的学长,那就更应该多多支持他了。大家不要什么都乱喷。”

  “……”

  王浩看见大家都在议论这事,也免得自己去唱双簧了,以大号站在网站的立场发表了评论。

  “说到底这件事情的确和人家外卖网站没有关系,有些同学说的不错,我们是应该多多支持自己的学长。

  “如果真想让商户上外卖网站的话,大家可以直接打电话和他们说啊,在这里乱喷有什么用。

  “最近不是有个叫王浩的同学,帖子在论坛挺火的吗?大家可以去那里说明自己的需求,让他组织一些学生联合起来给商家打电话,要求上外卖网站。

  “我觉得这是有利于广大校友的事情,外卖这么方便的模式都已经到我们身边了,竟然还有的商家不上网站,那以后想吃点什么小吃,不还是得出校门去买吗?”

  “……”

  王浩直接表明了身份,这事儿不用藏着掖着,别说他不是拖,就算是拖的话,反正外卖是真的有利于大家。

  不过确切的说,他拿了李扬的钱,已经算是托了。

  但最起码之前不是。

  看到王浩又跑到了这个帖子里,有不少校友忽然回复了一句:“看看内裤颜色。”

  “尼玛的,滚啊!”

  现在王浩看见这几个字就感到不自在,这些人是不是一群变态啊?

  怎么老是揪着内裤不放呢。

  用小号发的帖子,慢慢的就火了起来,看来许多商家不上网站,也的确是一些学生们的痛点。

  本来学生想高高兴兴点个外卖,你倒好,非要玩什么特立独行,就是不上网站!

  现在导致想买个零食吃,都不方便。

  很快,王浩的提议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是应该打电话给商家,要不然外卖的意义是啥?

  这群人也不是为李扬着想,主要是网站上面点不到他们想吃的东西,还得特意去买,真的是非常麻烦啊!

  王浩见事情差不多了,于是又赶紧回到自己那个爆火的帖子,说道:“兄弟们,我发现最近很多人都在说那群没有上网站的商家,点他们外卖不方便。

  “我决定联合一些学生,打电话给商家,提议让他们尽快和网站合作。如果想支持一波的同学,可以私信我,毕竟人多力量大。”

第166章 而你,我的校友,你才是真正的英雄!(求订阅!!)

  王浩的这个帖子,可以说深深的戳中了大多数学生的痛点。

  本来学校附近开通了外卖业务,他们还以为今后足不出户,就能够点自己想吃的食物了。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有些商家竟然不上网站,虽然不知道具体的原因,总的来说,大家还是特别不方便的。

  不过一些学生最多在心里面说几句,如果王浩不提出来,他们也不会去这么做。

  可现在有人带头,那事情就不一样了,于是大家纷纷发表了评论

  “谢谢这位同学为大家着想,我加入一个,麻烦提供一下商家的电话号码,就是卖糊羹的那家。”

  “那位卖白糖糕的奶奶做的东西是真的好吃,可惜离学校太远了,每次去买都要走很久,要是有专门的外卖人员上门送就好了。”

  “是现在打电话吗?还是说我们一起联名,呼吁这些商家入驻网站?”

  “而你,我的校友,你才是真正的英雄。”

  “……”

  眼看校友们如此积极,王浩觉得这件事情成功率蛮高,内心也有一种成就感。

  李扬给的那300块钱,简直就像是白捡一样。

  看来网友们也对某商户不上网站的现象,深恶痛绝,迫切的希望他们也能入驻网站。

  这种对大家都有好处的事情,他们到底是什么想法,竟然会拒绝合作?

  王浩按照李扬的要求,把一些重点商家的电话发到了帖子里面——其实他们店铺的招牌上都有联系方式,也不算是泄露个人隐私,李扬最多只是做了下统计而已。

  做完这一切后,王浩在帖子里说道:“这些就是大家呼声最高,但还没有上网站的商家了。

  “大家可以一个个的打电话过去,询问他们为什么没有和外卖公司合作。

  “毕竟有些学长学姐现在正在复习准备考试,人家那么辛苦的学习,想吃点喜欢的零食怎么了?

  “为什么还会有商家拒绝和网站合作?这到底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最后这句话是李扬教王浩说的,两人在饭店的时候已经加了qq,绝大部分的回帖内容,其实都是李扬提前就说好了的。

  这句话让网友觉得特别有意思,有些了解王浩的人,心想这家伙平时其貌不扬,跟个非主流似的,没想到说出来的一些话,还特别的经典。

  怎么说呢,感觉这句话有可能会成为新一代的网络流行词。

  就和李扬前段时间掀起的震惊体一样,到现在不少论坛的网友都习惯用类似的标题。

  王浩公布电话后,提醒大家打电话的时候要尽量错开,免得出现忙音的情况。

  ……

  《江南都市报》的主编接收了李扬发来的稿件,仔细检查一遍后,发现并没有很明显的语言逻辑和标点上的错误,于是便交给同事去进行排版,准备印刷。

  看完了李扬的稿子,主编越发觉得这个人非常适合做营销。

  哪怕他在新闻行业干了二十多年,但却很少遇到像李扬这么会宣传的人。

  稿子标题就不说了,一下就可以吸引很多读者,非常的抓人眼球。

  其实主编心里很清楚,李扬刊登这篇稿子的目的,就是为了推广自己的外卖网站。

  但他并没有说网站首日取得了怎样的成绩,而是以另外的一种角度,去诉说外卖网站,给普通人带来了多大的生活变化。

  说实话,主编觉得李扬的这种做法简直是耳目一新。

  说到底,其实都是为了推广外卖网站,但内容上看,却从网站本身主动宣传的视角,变成了消费者自发推荐的视角。

  这样做无形之中便拉近了网站和消费群体之间的那种距离感,让人觉得外卖这并非遥不可及,反而就在自己身边,并且和生活息息相关。

  看完之后,主编只能说一个字。

  绝!

  《洪城晚报》的主编看的稿子不一样,但总体来说是大同小异的。

  实际上,最近他也在关注李扬的外卖网站,知道目前在洪城三大高校区进行营业。

  所以这次李扬联系自己要刊登稿子,他还以为是和前几次一样,来个简单粗暴的推广。

  但看完才发现,原来实际情况并不是自己想的那么回事儿。

  这篇稿子的内容,算得上是很顶尖的营销软文了,非常值得他们新闻行业的人去学习。

  艺术成分这样的假话就不说了,但这种内容形式是真的很新颖。

首节 上一节 96/1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