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李扬也会特意说明这一点,表示地推团队和本身公司的岗位没有多大关系。
换句话说,他们这些人都是临时的,但也不影响公司岗位的录取,做得好的话还是可以进入业务部的。
总之,得看表现。
有的人觉得特别复杂,说到底不还是给公司干活吗?
那地推也好,或者是公司的一些固定岗位也好,又有什么区别?
类似这样的问题,李扬并没有过多的解释。
真要说起来,那这里面的门道就很多了,比如公司的岗位其实是有社保的,属于合同工。
但地推成员是按日结工资的,那能一样吗?
哪怕就是骑手团队,也同样是吃了吗公司的正式员工,很多东西都受法律保护,和临时工真的不一样。
不少人认为李扬在薅他们的免费劳动力,所以拒绝了参加地推。
面对这种情况,李扬也没办法,因为他已经是第二次和这些人解释地推和公司岗位之间的区别。
这怎么能叫薅免费劳动力呢?
地推是要给他们钱的!
而且,地推成员同样可以进入业务部门。
中途退出的人李扬没有在意,招人的广告还一直登着,不过这一次换了岗位,全部是地推团队和骑手。
趁着公司装修的时候,李扬又打印了一批传单,具体内容是针对商户的。
虽然大学城是李扬接下来重点发展的市场,但首先得让附近的商家入驻网站,大学生们才能够点单。
要不然的话就是有10万个学生想点外卖,那也没有作用。
过了几天公司全部装修好了,各个部门都有了划分,有模有样的,吃了吗公司也算得上是有了一定的规模。
近300个应聘者通过筛选,只挑出了一部分人签订入职合同。
其中公司的文员和客服加起来一共有16个,他们专门负责商户和顾客一些日常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售后处理,商户入驻前的各种咨询事项,还有合同的签订。
技术部门也就是负责互联网的,招了3个,他们的工资普遍要高一点,归陈默管。
倒是骑手团队,李扬一次性招了90个,先把他们轮流放到两个分店所在的区域进行培训,这件事情全部由熊飞负责。
偌大的一个洪城,肯定不能只靠几十个骑手,但现在多了也没用,总不可能让这些人专门盯着桃花小区和美食街的范围。
主要还是得看市场拓展的速度怎么样,要是发展迅速,自然还要继续再招人。
反正网站上和报纸的招人信息并没有撤掉,上面说的是长期有效。
众所周知,有学校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商户。
有不少人专门喜欢把店开在学校旁边,哪怕这样房租贵一点,但是人流量大,搏起来的希望也就大。
李扬亲自调查过,甚至实地考察了高校范围,洪城有三个地方的学校比较集中,一是昌北高校区,第二前湖高校区,第三就是瑶湖高校区了。
李扬之前本来是在青山湖读的洪城大学,后来前湖区校园启用,到他毕业的时候,前湖校区已经作为主校区了。
因此李扬自然是负责前湖高校区这一块,王磊负责的是瑶湖,蔡宇则是负责昌北高校区。
要做的第一步,就是直接把大学周边的商户全部拿下。
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但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有多艰辛。
哪怕最后商户接受了新型的外卖模式,实际上真正操作起来也有很多难点。
办公室内,李扬看着蔡宇和王磊他们,说道:“跑市场是一个持久并且艰难的过程,我们互相加油,共同进步。如果谁能先拿下各自市场的50%市场,我直接奖励他1万块钱,拿下80%的市场,直接奖励2万。”
李扬没说拿下全部市场的奖励,因为他知道这根本不可能。
蔡宇和王磊充满了斗志,有时候这不仅仅是钱的事,更多的是一种自我能力挑战,同时也是对自己实力的认可。
当然了,要是有现金拿的话就更好了。
说对钱不感兴趣的,那纯粹是装逼。
“还有告诉你们手下的那些地推成员,要是成功签约一家商户,直接奖励100块现金,签了合同就给,绝不拖欠。”
李扬的做法就是这么简单粗暴,这么大的一家公司,为什么在李扬的操作下,看起来就像是一群草莽在做事?
陈咏荔总觉得有些不对。
只有李扬知道这样的奖励有多么的诱人,因为他本身也是从最底层做起来的,深谙那些大众的心理。
不同的人就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
要和王磊,蔡宇他们聊梦想,那些应聘者和地推成员直接讲利益就行了。
他们要不是为了赚钱,谁会来吃了吗做事?
李扬简单的说了几句,这群人就朝着各自负责的区域出发。
陈咏荔自然是跟在李扬后面,坐上了面包车,这才忍不住开口问道:“为什么我感觉你每次做事的办法似乎挺简单的,好像任何人都能够想到,但就是一些简单的处理方法,在你手里似乎能够起到很不错的效果?”
当陈咏荔听见李扬说要直接给这些地推成员现金奖励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是这样也行?
第二反应是这样也不是不行。
“其实有的人就是把一些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你说说这些地推成员答应做事,难不成还是因为什么梦想吗?说到底就是想赚钱。”
李扬发动车子解释道:“那直接给他们钱就好了,而且在现金奖励的诱惑下,这些人做事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签约一个商户给100块钱,相对来说还是挺便宜的。
要知道一些互联网前期做推广的时候,那个都是几个亿几个亿的砸下去,甚至连一点水花都没有飘起来。
很多互联网公司刚起步阶段,可以说是消费者真正当上帝的时候。
现在自然谁也不会想到,有时候一分钱就可以点一份外卖,打网约车不但不用给钱,甚至还能赚钱。
也就是现在资本还没有把眼光盯到这块蛋糕上,所以李扬只能一边苟着发育,一边尽可能的茁壮成长。
只要商户答应签约就给钱,而且这笔钱是给地推成员的,奖励没有套路,直接到手,在这种情况下,谁还不拼命干活啊?
懈怠一秒钟都是对100块的不尊重。
“我以前一直以为很多大学生自视甚高,这种卖体力的活他们不会干,没想到竟然看走眼了。”
陈咏荔摇摇头,她倒不是那么矫情的人,但现在是真的有许多人放不下架子的。
李扬笑着说道:“现在的大学生值几个钱?我也是大学生,而且是洪城大学毕业,你看我不也是在卖米粉吗?不是所有人都像小陈同学一样能够成为记者的,现在找工作挺难的,以后会更难。大学生这么多,已经不值钱了。”
“你的看法好独特,但仔细想想好像也是这么回事。”陈咏荔很认同李扬的说法。
李扬直接把车子开到了洪城大学门口,也没打电话通知,直接就去拜访了一下自己的班主任。
班主任见到李扬,当即寒暄起来,他也知道了李扬开米粉店的事,而且给体校捐款是上了电视台的。
班主任说道:“不管是卖米粉,还是教书育人,只要做出了成绩都可以给社会做贡献。你好好干,那么多品牌一开始也是一步一步从小店做起来的。”
“谢谢老师的鼓励,我会努力的。”
李扬郑重的感谢,读书时班主任对他挺好的,主要是他成绩不错,也挺让老师省心。
闲聊几句后,李扬便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
虽然要先把大学附近的商户说服让他们加入网站,但肯定也要多多的在学生群体中间做宣传。
他怕到时候在学校做宣传的时候受到各方阻力,因此提前和老师打个招呼。
这一次李扬也没拿礼物什么的,主要是来的匆忙,而且也想看一下老师的反应。
这个社会不乏很多幼稚的成年人,大多数人都会把喜怒哀乐全部表现在脸上。
城府这个东西和年纪真没多大关系。
班主任似乎没有表现出拒绝的意思,李扬觉得这一关就比较稳了。
毕竟只是在学校推广一下活动,也不是什么会犯错误的大事,到时候各方打点一下,比如赞助学校的某活动,私底下给负责人塞几条烟等。
李扬换了号码,临走时又留了班主任的联系方式,到时候如果真的需要一些学生帮忙,那直接联系他就行了。
别的不说,最起码班主任让手底下的学生帮助一下学长,这很合理吧?
离开学校后,那些跟着李扬地推的成员也全部都到达了。
人数挺多的,他们坐公交车过来,反正出行费和伙食费李扬全包了。
李扬从车上拿出传单,给这40多个年轻的地推成员,然后便开启了最简单,最粗暴的地推方式——见商户就发,而且要热情,坚持,脸皮厚。
还有一些人把车上的巨幅海报拿下来,放在各个路口显眼又不碍事的位置,这么一来路过的行人和学生都能看到。
今天不是周末,大学城附近的这些商户生意都非常的好,等李扬去推广的时候,没有人搭理他们。
“什么吃了吗?如果你们现在还没吃的话,可以到我这里点单,我们店里经济实惠,到我们这里来的学生特别多,”
“不好意思,不需要,我们很忙。外卖?不了,我们店里本身的生意就忙不过来。”
“吃了吗?是不是那个卖拌粉的老板推出来的外卖网站?了解一下倒是可以,但我现在没空啊。”
“外卖网站?可以可以,我昨天还在想什么时候外卖网站能够到我们这边来,我觉得这个模式挺不错的,大家都有好处……”
“……”
大学城附近的商户真的挺多,不仅仅是说美食一条街,还有第二条街,第三条街都有很多商户。
只是说位置远近的问题。
而且洪城大学周边也不仅仅只是一坐大学,学生特别多,商户生意非常好,当然相对应的,位置薅,房租自然也就贵一些。
但做生意这种事儿,不是说谁都能成功,也有些会因为经营不善而倒闭,也有的人会因为某些原因坚持下去。
总之实体行业,自古以来就非常的艰难。
李扬和陈咏荔来到这些商户店里推广的时候,遇到了不少问题。
有的根本就没有合作的想法,但也有的听过吃了吗的名声,甚至早点盼望李扬能够过来合作。
总体来说,还是给了李扬不小的信息,现在正是中午忙碌的时候,他打算先等一等,这群老板空闲下来时,再和他们详细的谈一谈。
不过在这之前,他要把这些店铺做一下分类。
有合作意向的归为一类,比较难搞的另外一类。
第156章 怎么比调查新闻还刺激?(第五更4k,求订阅!)
第一天面试的时候,有个社牛直接和李扬喊话,当时李扬就留意了他。
这人叫周强,李扬今天直接让他跟着自己去做地推。
先不说周强的能力怎么样,但就冲着他的那份劲,李扬就挺欣赏的。
很多时候,胆大积极也是一个很难得的能力。
他是大专毕业的,比李扬也大不了几岁,但从学校出来后,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有的工作工资太低,有的工作特别无聊,一眼望不到头的那种。
虽然只是个大专,但周强也是有想法的,先不说工作内容怎么样,但最起码要有发展前景吧?
他尝试过推销保险,后来觉得这玩意有些坑人就辞职了。